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之间的认同关系

人类之间的认同关系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由自然认同所形成生命间的相互关系,与人为认同所形成生命间的相互关系之间存在有本质的不同。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以人为认同为基础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也就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交换,而参与交换的生命个体都希望能更多地获得利益,更少地付出利益。第二种是完全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人为认同。
人类之间的认同关系_生命的欲望

5.人类之间的认同关系

人类社会最初形成所依靠的是血缘关系,由血缘关系所形成的生命认同性是一种自然认同。这种自然认同的方式所形成的人类社会,一方面由于依靠的是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所以这个社会关系简单,结构稳定。但另一方面同样由于血缘关系约束了社会的发展,无法使这个群体快速地变大。那么为什么人类的生命群体要快速地发展?前面说过,其实一个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弱小的,但当许多人群居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强大的生命物质力,从而在这个世界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显然这个群体越大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生命物质力,自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对生命而言,更多的保障就可以更好地满足第一欲望———生存欲望,所以群体的发展是遵循了生命的欲望。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制约社会发展的由自然认同的血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必然会被新的更有利于发展的生命认同所取代,这就是“人为认同”。这就是在非自然认同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影响力,从而获取其他生命的认同。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人为认同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但在生命的认同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由自然认同所形成生命间的相互关系,与人为认同所形成生命间的相互关系之间存在有本质的不同。那就是在自然认同的关系中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但在人为认同的关系中却是永远都存在有利益的冲突。而且这些利益的冲突无法消除,只能平衡。如何来理解这一点,比如说蚁群的形成所依靠的是自然认同,在蚁群中蚁后与兵蚁、工蚁之间也就不存在任何利益的冲突。因此虽然一只工蚁一生都处于劳作之中,但它不会有任何的抱怨,这种现象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人类社会是以人为认同为基础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也就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利益交换,而参与交换的生命个体都希望能更多地获得利益,更少地付出利益。显然满足群体中每个个体的要求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相互妥协的方式进行平衡,以维持群体的正常运转。但妥协的结果必然会引起不满,所以在人类社会中利益的冲突就是一种必然。

一个人的大脑与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认同。客观地说,在一个人的生存过程中手的付出远大于大脑的付出,但手永远也不会抱怨这种不公正。如果当手开始对自己的权益进行反思的时候,这个人的生命也就离终止不远了。像手与大脑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两个人之间就很难实现。这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人为认同,而不是自然认同。

例如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世界,经常会看到母亲在自己饥饿的情况下,将自己猎取的食物不辞辛劳带回来给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惜去冒险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有的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生命个体的角度来看,它们这样做是违背了自身的利益,但驱使它们这样做的原因正是由于生命的认同性,这有点像大脑与手之间的关系。但不同于大脑与手的关系,母亲对孩子的认同并不是对自身生命体的认同,而是对自身生命体外部的物质的一种认同。

这里可以将生命的认同性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纯粹的自然认同,在这种关系中生命与生命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蚁群中就是这种关系,还有一个人体内的各个器官之间也是这种关系。第二种是完全建立在利益之上的人为认同。这种关系其实也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只要你能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听你的。但这种完全建立在利益之上的认同会随着利益的消失同时消失。最后一种生命认同,既不是单纯的自然认同,也不是单纯的人为认同,而是两者兼有。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命认同,在人类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这种认同。而人的行为也受到这两种认同的影响,当然要区分这两种认同也很容易。当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时,这时起作用的是自然认同。当不断地考虑有关自己的各种利益时,这时就是由人为认同在主导的行为。不过由于一个人往往是自然认同与人为认同同时发挥作用,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取决于那种认同所占的比例更高了。

如果说人为认同是一种理性的思索,那么自然认同就是一种感性的想法。在我们每个人的思维中都有感性的部分与理性的部分,只不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理性的部分变得越来越大,而感性的部分变得越来越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