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学相长,有问有答

教学相长,有问有答

时间:2022-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四 教学相长,有问有答1.我习练太极拳已经多年了,传统套路、竞赛套路都练的非常不错,在各类竞赛表演中多次获奖,但还有人说我还没有入门,这是什么道理?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不适宜于青年人习练便是误解之一。事实上,体格健壮的青年人习练太极拳好处更多。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少有像太极拳这样,要求运动如抽丝般均匀、绵绵不断的,而这正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
教学相长,有问有答_光復讲太极

二十四 教学相长,有问有答

1.我习练太极拳已经多年了,传统套路、竞赛套路都练的非常不错,在各类竞赛表演中多次获奖,但还有人说我还没有入门,这是什么道理?

太极拳入没入门,不是用习练太极拳时间的长短和会练的拳种多少来衡量的。俗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说的是太极拳难练,但很少有人想过,习练太极拳多久、到什么程度才算入门?没有入门,出门从何谈起。

光复认为,不管你习练太极拳多少年,不管你会打多少套太极拳、剑、刀,只要不符合太极拳的十大要领,就不能算进了太极门,最多只能说是会练习一点太极操。只有当你一举手一投足都符合太极拳原理的时候,才可以算是进了太极门。而进门之后,还要经历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谈一点出门的想法。就太极拳“十大要领”的练习而言,在学会太极拳架三五年后,再有几年时间的专门训练也很难练好。

光复在太极圈子里滚打了三十余年,自觉已在太极门内,却一直不敢轻言“出门”,就是因为深知太极拳学无止境,深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2.我看练太极拳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很少,是不是因为太极拳运动量太小的关系?

生活中知道太极拳的人很多,习练太极拳的人也不少,但对太极拳存有误解的人似乎更多。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不适宜于青年人习练便是误解之一。

太极拳的创立,最初是作为一种御敌的技艺,习练者多是青少年或专业的武林人士,后来随着冷兵器逐步为热兵器所取代,太极拳的技击作用难有用武之地,于是逐渐步入祛病养身健体之途,习练者也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了。

太极拳的运动量不仅不小而且很大。无论是哪一派的传统太极拳,能按标准要求打好一套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全身高度协调一致,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事实上,体格健壮的青年人习练太极拳好处更多。因为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够锻炼人的协调性和灵敏度以及统筹全局的思想,这是其他的体育运动较难做到的。

3.习练太极拳关节、肌肉一定会有酸痛感吗?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膝盖的损伤?

初练太极拳,肌肉、关节酸痛是最常见的现象,感觉也是最明显的,每一个习练太极拳的人几乎都会程度不同地有所体会。由于太极拳行拳时要求蹲身屈膝,且一旦起势,便不允许再有明显起伏,这无疑对下肢动作的准确性以及运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理论上说,疼痛的感觉是习练太极拳必须要经历的,不同阶段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都会有所不同。有些疼痛,只有经历过了,技艺才有可能提升。这些问题,一般来说只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应该是不难解决的。

⊙作者像

img112

例如,膝盖酸疼,从浅的层次上来说,造成膝盖酸疼的主要原因不外乎弓步时膝盖或是太过前冲,超过了脚尖;或是定向不稳,没有与脚尖对准,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膝盖酸疼的问题应该就不大了。但从稍微深一些的层面上说,还要看习练者对太极拳“蹲身屈膝”的要求是如何理解的。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蹲身屈膝”,“蹲”成个死架子,那么,即便是外形上基本做到了膝盖对准脚尖、不超过脚尖,也还是有可能造成膝盖损伤的。

对初学太极拳的人来说,避免酸疼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酸加疼减”,这里的“加”与“减”,指的是运动幅度和运动量,与此同时,在技术层面上注意修正动作上不规范的地方。

4.应该怎样理解“运动如抽丝”?

各种经典的拳谱在论述太极拳的时候,都有一些生动的比喻,如“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等等。正是从这些生动的比喻中,后人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先人的良苦用心。

太极拳是一门用人体来诠释太极理论的技艺,用抽象的理论指导实践,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而抽象的理论若辅以生动的形象思维,则可以加深学员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

江南自古多蚕桑。蚕作茧后,蚕农将茧丝抽出,染色、织绸、制衣。在抽丝的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均、起伏不匀,茧丝就容易断。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少有像太极拳这样,要求运动如抽丝般均匀、绵绵不断的,而这正是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因为,只有绵绵不断地均匀运动,像蚕农抽蚕丝那样,才有可能最终练出“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太极拳来。

5.两脚轻起轻落就是“迈步如猫行”吗?

太极拳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运动方式。习练太极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习练者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动作和本能反应。

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轻起轻落只是表象。迈步要能做到像猫那样稳健、虚实分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具体习练时,重心的把握是关键。欲迈左足,重心须先落于右足,迈出的左足在空中应能屈能伸,左足跟未着地前,重心丝毫不能从右足转移。反之亦然。这只是形体动作,“迈步如猫行”还有神态方面的要求。

习练者除了认真听老师讲解动作要领之外,还应该独立思考,加强对拳谱拳论的学习,对拳谱拳论上的一些形象比喻,有条件的应该用心去观察。如“迈步如猫行”一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观察猫在行走中的四肢交替,注意猫在屋顶瓦片上走动时的形态和姿势,特别是当猫三足站定,一足悬空的瞬间姿势和神态。此时,猫的神态是警惕的,它决不涉险,只有胸有成竹,它才会落下悬空的那只脚。

光复自幼生活在江南小镇,自从习练太极拳后,为练好“迈步如猫行”,空余常在小阁楼上观察窗外屋顶瓦片上或缓慢行走或急促小跑的猫,对“迈步如猫行”深有感触和体会。

习练太极拳要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这样才有可能不断进步。若一味埋头苦练,往往适得其反。

6.太极拳怎样才能练到有内动?

太极拳训练,最终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有“内动”。正确的锻炼方法能使全身的细胞及各个器官发生高度的新陈代谢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的燃烧作用,换言之,就是使身体内部呈现有意识、有规律的活动状态,给予细胞一定的刺激。这对未成年人而言,可以促进成长,增强体力,对成年人而言,则可以保持体力,增进健康。

一般的运动,多为肢体外形锻炼,在机体疲劳之前,心脏常常会因活动剧烈而急性扩张,最终只得以停止活动逐步减低呼吸急促的方法,使心脏得以休息从而恢复到正常状态。太极拳是以完全相反的方法来进行锻炼,这是一种体内筋肉、气血、机体细胞的运动。以全身气血乃至细胞同时均衡运动为原则,人体呼吸和心脏搏动始终不会失常,运动结束后,呼吸会更加轻松顺畅。

即便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站桩,貌似站立不动,实际上要求体内的筋肉、气血、细胞在意念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均衡循环,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因剧烈运动而带来的呼吸急促、心脏急剧扩张等不良反应

习练太极拳,随着层次的不断上升,要求也不断提高,运动形式则是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因为不动才是生生不息之动。

关于“内功” :

常听人讲要习练太极拳“内功”,但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功呢?在众多的习练太极者中,可说对其知之甚少。光复也是通过三十多年的太极锻炼,在老师的帮助和寻师访友的过程中,近十年才逐渐明白太极拳的一些内涵。

简单地讲:练太极首先要动静相兼,静中生动,动中求静。其次内外相练,既练太极的形又要练太极的神。形好练,神难学。因为人体有两部分组成,我们的五脏六腑、四肢、骨骼、肌肉都是外在的,这些人体组织器官眼睛能看明白,而祖国医学对人体的另一部分——精、气、神的解释,要认识和接受就有一定程度的难度。所以,对人体的精、气、神的训练困难就更大。但是要提高太极拳功夫的素养,必须要练好精、气、神,这就是所谓的太极内功。太极拳的内功,就是以精、气、神为物质基础,精满、气足、神聚。

入太极拳门,向太极上乘功夫攀登,必须要练好太极内功。如何着手练太极内功,光复认为还是应从无极开始训练,静站无极桩,从无极开始生太极,由无极入门练太极。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 “太极生于无极”、“太极本无极,自无而有,生化肇基,化生于一,是名太极”。

7.都说打拳要松,是越松越好吗?

练拳要体现松、稳、慢、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运用意识,最终达到松、通、空。

松:全身放松。松的先决条件是心静,松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要松而不懈。

稳:行动沉稳。从精神到体态都要保持平稳,稳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慢:维持适当缓慢的速度,是为了使内气能够从容运行、畅通无阻,绝不能为慢而慢,更不是越慢越好。应该要慢而不僵,只有在缓慢的运行中仍能保持轻灵,才不致产生憋气、呆滞等有碍健康的弊病。

匀:动态均匀。练拳一势接一势,应该在均匀中体现出松、稳、慢的特点。匀也不是被动的,每一势由起点到终点然后变换到下一势,都要把握好其间的连续性和节奏感,始终要匀称,不能出现违反运动规律的畸形。

关于“松” :

太极拳锻炼与其他拳种的修炼方法截然不同,它不主张一开始就去练劲,更不是通过刚性锻炼和增强肌肉的韧性来增强力量。恰恰相反,它要求锻炼者全不用力,而是在“用意不用力”的锻炼中去找松、软的感受,找虚无的气势,找神明的感应,找莫测的变化。

有关太极拳的“松”,杨澄甫说:“要松,要松,要松净,全身心松开,不松就是挨打的架子”、“松,要全身筋骨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只要筋能松开,其余尚有不松之理乎!”

杨少候说:“太极拳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击的劲才非常大呢。”

李和生讲“松功”:(1)要在思想意识上,神意内含以存静养,劲道始有收藏,一拳一动不忘松净,灵慧才能生长;(2)在思想意识的引导下,形体上逐步达到最大限度的松柔,日日以松沉之心意志灌输,久之自能达到真正的放松;(3)在松的标准下,要求不仅精神、肉体、关节、筋络等内外俱要松净、松透,而且要松得一丝都不能承受外力,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松到没有一丝杂念,盘拳如梦游一般。

8.如何理解用脚打拳?

img113

⊙足下连环图

脚是人体的基底,支撑着全身的重量。有拳谱用“十趾抓地”来表达双脚在练拳时的状态,光复认为这只是指出了劲力的一种瞬间状态。而平时练拳,应该脚踏实地,以意使两脚的涌泉穴与地面吻接,脚跟与脚掌要自然地与地面接触。在运行中,用脚来带动腿、胯、腰、肩、上肢,完成每一个动作。这就是所谓的用脚来打拳。但如果平时练拳或推手时脚趾用力抓地,会造成足踝部的僵滞。而太极拳对双足的要求是,在运动中同样需要松活。

⊙足下连环图

img114

9.应该怎样去体会打拳时腰的感觉?

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历代的拳论都有精到的论述,如“主宰在腰”、“十

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等等,充分说明了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但腰究竟该怎样练,却很少有人提及,也有人将腰功视为门派之秘,轻易不肯外传。

简单地说,当习练者粗通拳路后,就应该注意不要再用手打拳了,而要用腰打拳,以腰代手。例如,左手动左腰先动,右手动右腰先动,手上的每一动应该都是腰动的外在表现。开始可能找不到感觉,但只要放平心态,持之以恒,慢慢就能找到腰与手合,以腰代手的感觉了。

10.习练太极拳一定要学习推手吗?

掌握一套完整的太极拳,必须是站桩、拳架和推手三者相结合,而练拳架最终目的是练内气。因为练内气有利于养生,但养生的内气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吐故纳新。练推手便是使用内气,是一个有意识吐故纳新的过程。如果只练拳架不练推手,内气得不到充分的疏散,习练太极拳的健身养生的作用就有一定的限度,而且习练者对太极拳的理解和掌握也难免流于片面。只练推手不练拳架,则内气得不到充实、更新,推手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武术功夫也很难正确地增长。

同时,推手还是检验拳架正确与否的关键。这就像学生读书,如何知道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能否运用呢?通常,都是用考试来检验。而推手,就是对习练者习练的拳架是否正确到位、是否会运用的一种考试、检验。一般来说,能具备运用推手来检验拳架正确与否的人也很少,要练到这样的程度很不容易。

所以,光复认为,想真正将太极拳学到手,除了习练拳架,还必须认真学习太极推手。

11.太极拳真能“牵动四两拨千斤”吗?

不练太极拳和习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关于太极拳能“牵动四两拨千斤”的说法,但极大多数的人往往并不相信,多认为这不过是传说或是习练者相互间的配合表演而已。但光复认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说法是可信的,只是没有明师指导、没有对太极内涵的了解,要真正做到“牵动四两拨千斤”非常困难。

单纯从力学的角度而言,靠四两来拨动千斤是不可能做到的。

太极拳所谓的“牵动四两拨千斤”,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指的是在太极推手的过程中,用巧劲破坏对方的平衡,进而使对方失势跌出。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是否具有这种水平,能否正确理解“牵动四两拨千斤”的道理。这些,都是要手把手地从学架子、改架子、练架子、用架子,一步步踏实地走过来才有可能最终做到挥洒自如的。

老拳论中的一些比喻,有时用文字很难表述清楚,所以又有 “入门引路须口传”的古训,“牵动四两拨千斤”也是要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来学习和体会的。

12.习练太极拳“悟”很重要,怎样才能“顿悟”?

习练太极拳的人经常提到的一个“悟”字,其实还可以用另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就是“豁然开朗”。

与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一样,习练太极拳的“悟”也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渐悟”而至“顿悟”,这与“厚积薄发”的道理相同。习练太极拳前期,尤其是学架子、改架子甚至包括练架子的阶段,相对都比较枯燥。一些问题在这个阶段被老师不断地重复、强调,却往往不能得到学员的重视,而这正是一个渐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积累相当重要。当你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不用老师再多说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只言片语,都能使你对太极拳有新的认识和体会,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常会令人欣喜若狂,这就是所谓的“顿悟”。

“渐悟”和“顿悟”的过程,还有更通俗的说法,就是众所周知的“三个大饼和半个大饼的故事”。那个吃了三个大饼还没饱的孩子,在第四个大饼吃到一半的时候饱了,他便以为这最后的半个大饼是最好的,一吃就饱,前三个大饼都不该买。这里面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太极拳习练的过程中,同样的道理,不明白的却大有人在,他们往往忽略了前期的积累,奢望一蹴而就。更有甚者,以这种明显错误的认识来判断不同阶段的老师的优劣,实在是很不应该的。

13.太极拳的呼吸是“开吸合呼”,还是“吸短呼长”、“吸长呼短”?打太极拳究竟应该怎样呼吸?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呼吸,其气息出入时间均等,而体弱“阴盛”者呼气长、吸气短,体健“阳足”者则呼气短、吸气长。

“开吸合呼”、“吸短呼长”、“吸长呼短”等说法,与太极推手、技击训练的初级阶段有直接关系,初学太极拳不应该刻意去追求呼吸的方法。须知太极拳是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运动方式,刻意追求呼吸本身已经不自然了,而且一旦刻意呼吸往往容易出偏,出现气冲头部、岔气、胸闷、胸痛等症状。

习练太极拳应该维持自然呼吸。这种自然呼吸与人体生命日常的自然呼吸有所不同,人体生命的自然呼吸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是无意识的。而太极拳要求的则是有意识的自然呼吸,呼吸要与动作一样“匀、细、慢”。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不止。有关呼吸的训练应该在明理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14.“习练太极拳不可太执着”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所谓的“习练太极拳不可太执着”,一般指的是一些或只知一味多打拳不知用脑,或想问题死钻牛角尖的人,这些人看似执着于太极拳,其实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欠合理。例如有人问“站桩的时间是否越长越好”,如果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绝对而应有一个合理的度,这样的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习练太极拳和做任何事情一样,想要做得好,必须执着,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一些属于技术上的问题,只要弄清楚道理应该都不难解决。

例如,有的人问“站桩时腿弯得稍大一些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一般来说,腿部弯曲的幅度大,表面上看起来有利于锻炼下盘的力度和稳定性,其实是不利于气血畅通,所以站桩要求膝盖自然微曲即可。

又如,“沉肩后不能虚腋怎么办?是否用意即可?”沉肩和虚腋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肩沉了,如果手臂没有放松,依然会造成不能虚腋,用意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重要的问题还是放松。

再如,“手自然下垂后不能碰到风市穴怎么办?”我们知道,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骨骼都是有差异的,在练太极拳过程中,所要求的某个穴位也并不是要精确到一点,而是一个相对的区域,所以手臂只要放松了自然下垂,一般都会在风市穴附近。若刻意追求精确,反而会失却自然,造成形体或意念的紧张。

还有“内视肚脐就是意想肚脐处吗?”我们说,“内视”有“意想”的成分,但不完全是意想。这一类涉及到意念的问题,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学习,切忌自以为是或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地习练。

相对于技术层面而言,习练太极拳一些感觉上的问题用文字就比较难以描述清楚。

例如,“放松后的感觉究竟是怎样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放松后的感觉如心无挂碍”,有说“放松后的感觉如衣挂衣架”,有说“放松后的感觉像垂挂的柳枝”……简单地说,放松后的感觉就是自己觉得一无牵挂,心中一片澄明,边上的人看你也很顺眼,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都没有半分紧张。

总之,太极拳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极为丰富且不易掌握的技艺,只有谦虚好学并且学习得法的人才有希望成功。

15.应该怎样理解“一个人打拳要打成像是两个人在打,两个人推手要推成像是一个人在推”?怎样才能做到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一个人打拳要打成是两个人在打,两个人推手要推成像是一个人在推”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体现了太极拳的运用。试想,一个人在练拳架时,却能让人感觉到有几个人在打拳,这说明打拳者精神领起、饱满,思想全神贯注,身体八面支撑,外界难以入侵;而明明是两个人在推手,却让人感觉是一个人在推手,这说明两人已合二为一,其中一人完全掌握了主动权,已将对方纳入了自己的运动轨迹,真正达到舍己从人的高境界了。总之,这都是在太极拳的习练上有所成者所能为的。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层次,在明师的指点下,无非一个“学”字,一个“练”字,一个“悟”字。历代各门各派的拳家拳论可谓汗牛充栋了。

总之,光复认为每个人打拳都有自己的风格,但要改变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而自创一个流派是非常不容易的。民间拳师要自创自编一个拳种,自娱自乐未尝不可,但要自创一个流派广泛流传,得到社会大众认可,在目前社会很难。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重温杨澄甫老先生“唯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真传,以致淹没昔贤之本意”的良苦用心。老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还告诫后人:“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炫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成法,倘有可移易之处,自元明迄今已数百年,如有可改之处,昔人亦已先我行之矣,乌待吾辈乎?”此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