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咏春拳全可以先出手一出手便是三手六任何预测

咏春拳全可以先出手一出手便是三手六任何预测

时间:2022-02-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三式六力”,是指人体肩、肘、腕、胯、膝、足均可触点发力,借力反击。黐手训练须通过双人对练四臂相接,运用咏春拳各种手法互相出招攻防,来强化人体各个部位触点发力的本能反应习惯。咏春拳黐手练习分“单黐手”与“双黐手”两个训练阶段。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后发制人”,并不意味着总是后出手,并不是拘泥于外形的先发后发,而是强调“周身听劲、借力打力、后发先至”。
黐手黐腿_寻桥:追形发力

第五章 黐手黐腿 手脚互通

三式六力

咏春黐手歌诀云:“标圈伏膀、捆拦耕摊,黏摸荡捋、推拉托按;来留去送、甩手直冲,轻桥去手、重桥留中;按头起尾、按尾起头,按中间飘膀起,横来底掌上。”

本歌诀看似是黐手手法应用之道,实则指出咏春拳黐手训练的终极意义——以咏春拳“内三合”与“外三合”的理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黐手训练灵活运用出“三式六力”。

所谓“三式六力”,是指人体肩、肘、腕、胯、膝、足均可触点发力,借力反击。凡习咏春拳者,唯有灵活施展出“三式六力”,方能在与对手对抗发力的接触点上,凭借周身皮肤敏感的听劲化力感应,瞬间掌握搏击的制动权,从而达到“明动静、知进退”以及“手黏手”令对手“无处走”的实战目的。

简言之,黐手也就是“粘连黏随、借力巧打”的意思。

黐手训练须通过双人对练四臂相接,运用咏春拳各种手法互相出招攻防,来强化人体各个部位触点发力的本能反应习惯。

咏春拳黐手练习分“单黐手”与“双黐手”两个训练阶段。

“单黐手”训练最基本的手法,其用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手法(详见《小念头——朝形发力》一书)训练桥手的感觉,调动腰马卸力防御的机能。

“双黐手”则从双人“盘手”(盘手又称碌手)开始训练,由双人四臂的螺旋翻滚出招来调动人体“圆中求直、三角发力”的条件反射机能;此时,人体肘底力、手臂藤条劲、寸劲与腰马合一劲力不期然而自动获得。

当“盘手”训练熟能生巧后,便进入“过手”训练阶段,即由双人“盘手”对练为起始,来启动咏春拳各种手法的攻防对拆,进一步训练彼此的感应出招能力;此时,一招化千招,千招归一招,习练者于千变万化中领悟“避实击虚、柔化刚发、以横破直、以圆化直、以简驭繁”等武学至理,逐渐进入随心所欲、随意成招之境地。

黐腿是在黐手训练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秘练技术,靠双人对练来形成手法与腿法结合应用中“桥来桥上过、脚起脚下消”的本能攻防习惯,其原理与黐手一脉相承。

咏春子弟经过常年“黐手与黐腿”的双人训练,可以将咏春拳中所有的手法、拳法、掌法、肘法、指法、腿法及步法融会贯通,达到手脚互通、攻防随心、本能克敌的目的。

总而言之,咏春拳是内家拳,更注重对“力”的感应训练,当人体各个部位对“力”的感应无比敏感,且能随心所欲。调用时,则周身“劲力内敛、遇力反弹”,临敌之际并不抢先出手,一切“以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内家拳与外家拳有着本质的区别,外家拳拳手固然也强化本能训练,但往往以主观判断为主,抢先出手,包括使用预先练熟的连环招法攻击对手,以刚猛的硬功冲撞,以求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而内家拳则强调“后发制人”,临敌时根据对手的招式和劲力来决定我方的招式和发力方法,通过“听劲”来感应对手出手的来龙去脉,然后通过本能发力来反击,这是内家拳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后发制人”,并不意味着总是后出手,并不是拘泥于外形的先发后发,而是强调“周身听劲、借力打力、后发先至”。当对手不主动出手时,我方完全可以先出手,一出手便是实手,无任何预动先兆,攻势连绵不断,令对手难以抵挡防御;若对手主动攻击,我方则听力、变力、发力,一切源于本能,令对手茫然受制、四顾不暇。是故,咏春歌诀云:“先发制敌有玄机、后发先至藏奥秘,一招得手莫停留、连环逼打须谨记。”

本章节中所有手法和腿法的训练,完全在于调动习拳者“周身听劲、借力打力”的习惯,以期能培养出人体各个部位的触点发力与卸力反击习惯,将咏春武学化入人的精神、心灵、思维、行为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一切归于平实、灵动、简单、直接与无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