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太宗神碑上的幻影

清太宗神碑上的幻影

时间:2022-0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神碑幻影”也成为盛京十景之一,游览昭陵的人必然要仔细琢磨这石碑,还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诗文。神功圣德碑的碑石来自千里之外的河北顺天府。这两陵指的就是昭陵和福陵,不仅昭陵有神碑幻影,连福陵也有!
清太宗神碑上的幻影_皇城文脉

神功圣德碑亭位于大红门至隆恩门中间,寓意“风水”一眼望不断,大清江山一眼望不到头。

陵墓向来是阴阳家所认为的极阴之地,皇家陵园虽然装修得大气磅礴也掩盖不了世人对它的恐惧,传说清昭陵圣号碑就曾经出现过离奇的山水画,一时让人惊恐不已……

如果进入昭陵明楼内,我们会看到传说中被大火焚烧用铁箍修复的圣号碑。这座石碑又叫“朱砂碑”,通体用优质石材雕刻而成,高逾4米,碑首正中开光部分用满、蒙古、汉三种文字雕刻出“昭陵”字样,碑身正面则刻着“太宗文皇帝之陵”七个大字。最为特殊的是,此碑周身用朱砂涂成深红色,所以得了个“朱砂碑”的称号。如果不是那场雷火烧得它有些斑驳,这圣号碑会更为耀眼。更加诡异的是,传说每到阴雨天,这座石碑的背面竟然会出现一幅水墨丹青——麻姑献寿图!这是怎么回事呢?民国年间,军阀冯德麟做担任奉天山陵守护大臣时,特意派画匠按照碑上的纹理把这位“麻姑”描绘出来,并涂上各种颜色,画成一幅“麻姑献寿图”,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尽管后来油彩被涂掉,石碑也因为雷火被烧。不过,现今仍可以从上面看出一些痕迹。

其实昭陵圣号碑的幻影并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就在昭陵内,另一座著名石碑——神功圣德碑也曾出现幻影。这座碑上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清太宗皇太极的丰功伟绩,在建造陵寝的时候把神功圣德碑亭修建在陵寝的中轴线上,它的作用就是起到一个影壁的作用,寓意大清江山一眼望不到头。据传,每到阴雨天,神功圣德碑背面就会隐隐约约出现一个人的形状,此人身材修长、翩若惊鸿,就像一个姿容俏丽的美女,因此有人叫这碑为“美女石”。“神碑幻影”也成为盛京十景之一,游览昭陵的人必然要仔细琢磨这石碑,还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诗文。

神功圣德碑的碑石来自千里之外的河北顺天府。据说,清廷在严冬滴水成冰的季节,沿途每隔数里要打一口水井,把道路浇成一条冰道,最终将巨大的石坯运至盛京。

刘世英的《陪都纪略》中还有一首诗赞誉此景说:“古石成形瑞气全。胜似丹青巧手镌。两陵(昭陵、福陵)背后生神像,可入陪都志略篇。”这两陵指的就是昭陵和福陵,不仅昭陵有神碑幻影,连福陵也有!福陵神功圣德碑背面也有一个隐约的人形,每逢阴雨天这人形就更加鲜明,连衣裳的褶皱都能看出来。

道光九年(1829),有一位叫何汝霖的大臣随宣宗皇帝东巡昭陵祭祖,也因为听说此碑奇特,特意在祭陵余暇来此观赏,据他揣摩之后说此种人形很像“观音大士”。何汝霖夸赞其形象逼真,甚至“衣指皆具”,真乃神物,是“天造地设”(《何氏沈阳纪程》)。《沈阳县志》也称此碑为“神碑”;金梁在《奉天古迹考》一书称此碑为“美人石”“观音石”。但也有人认为碑上的人形不是女身,其碑的人形和发很像“汉寿亭侯”诸葛亮;还有人说它的形象很像关帝。总之,这都是揣摩之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那么,这些碑石为什么会在受潮的条件下显现出各种图形?这个谜题至今不见有人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据推测,可能是因为这些碑石的纹理是由一种密度小、善于吸收水分的干松石质组成的,所以每当阴雨天气,空气潮湿,碑石纹理因为受潮颜色加重,纹理显得突出。例如,北方农村使用的一种粗磁大缸,因为它密度小,质地松散,每当空气湿润,它的下半部就会出现“穿裙”现象,有些人以此作为下雨的先兆。所以古人也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就是这个道理。石碑受潮显现图形的道理可能与此相似。当然,这只是推测,事实现象究竟如何,还是留待科学家们来正确解释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