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孟子主张“民为贵”,郑学洛阳成显学

孟子主张“民为贵”,郑学洛阳成显学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孟子虽是孔儒的继承人,但其学派宗旨却有所不同。孟子虽然也拥护仁政,但孟子提出的主张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周公、孔子的思想,集三代儒学之成,奠定了中国儒学坚实的基础。郑学在洛阳出现。汉末魏初,郑学成为显学,影响很大,郑玄其门下弟子超万人之多,是当时最有名的儒学大师。
孟子主张“民为贵”,郑学洛阳成显学_名都记:洛阳

民间有俗话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所谓“七十三八十四”的依据,据说就是指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提起儒学,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其继承人孟子。

孟子虽是孔儒的继承人,但其学派宗旨却有所不同。孔子一生的为政学说提倡的是“仁政”。孟子虽然也拥护仁政,但孟子提出的主张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周公、孔子的思想,集三代儒学之成,奠定了中国儒学坚实的基础。他强调以民为本。他认为“制民以恒产”,国王必须分给农民一份土地,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只有保民,才能成就王业,强调了人心背向是政权存亡的根本。孟子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儒学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中国儒学界出现了今古文经两大学术流派,他们互相攻讦,互争高低,比论上下,长达200年。这一争论的起因是由于董仲舒发起经汉武帝认可而废黜百家、尊崇儒学之后发生的“古文经”学派,与文帝时由老师、宿儒凭记忆口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今文经”学派之争。这场争论以郑玄创立的郑学进行“调和”的结果才销声匿迹,趋向统一。郑玄是东汉人,好学,受业于洛阳太学,后又从师于马融。他博通群经,以“古文经”为宗,兼采“今文经学”之说,遍注群经,凡百余万言,自成一体,被视为郑学,郑学后来成了官方儒学的标本。郑学在洛阳出现。汉末魏初,郑学成为显学,影响很大,郑玄其门下弟子超万人之多,是当时最有名的儒学大师。在东汉首都洛阳出现的郑玄之学,是儒学复兴的表现,在中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