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西运城阎景村

山西运城阎景村

时间:2022-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据村中碑刻记载,阎景村至明中期已初具规模。运用数字化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适应旅游业中村俗文化项目的保护及开展。“传承”是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了传承,村俗文化就不能成为民众的生活样态。阎景村主要的村俗文化为万荣抬阁、万荣花鼓、万荣笑话与善文化等。
山西运城阎景村_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

1)概况

阎景村[58]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与邻县临猗距离较近,村落面积为640000m2,常住人口2300人,地理位置复杂,南北距离3km,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单。据村中碑刻记载,阎景村至明中期已初具规模。阎景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在这块土地上孕育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尤以民间传说故事、民间舞蹈最为精彩(图4-21,4-22)。

2)保护内容

主要表现在:李氏家族的慈善故事传说、万荣笑话及万荣抬阁艺术。李氏家族的慈善故事是该村的文化标志,不仅反映着村落文化的发展历史,也传承并弘扬着当地的慈善理念传统;万荣笑话虽不是阎景村所独有的文化资源,但阎景村为其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展示的场所和平台,举办“笑文化旅游节”、创办笑话王国,并组织优秀民间艺人登台为游客讲述正宗万荣笑话。

3)保护措施

(1)化“无形”为“有形”。这种策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村俗文化,主要是将文化遗产的内涵形象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途径:①保护。运用数字化技术,可最大限度地适应旅游业中村俗文化项目的保护及开展。通过录音机、录像机、网络等工具,将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善文化故事、万荣笑话进行数字化,制作成音像制品,以便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建立阎景村数字化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化遗产如万荣笑话漫画、笑话音频、优秀剪纸作品、李家善文化故事插画、传统手工艺传承人视频等进行全面、立体展示和保护;开辟万荣笑话专栏,内容包括视频动漫、原创笑话、笑话图集、经典笑话等,不仅用文字叙述,更补充了形象生动的动画人物,更富有搞笑情节;组织专门团队演出万荣笑话,并制成视频在网上发布,现在已经略成规模。②传承。通过文学的形式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进行二次创作、创新,从而推动村俗文化的传播。例如,白静、蔡明领衔的电视连续剧《快乐的万家村》就是以阎景村为背景,讲述新时代下的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故事,剧情中串联着大量的万荣笑话;李家行善的故事也被拍成一个传奇晋商故事向大众介绍,突出李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始终践行善文化的事迹。③传播。对李家大院及笑话园所包含的村俗文化进行宣传,对阎景村进行形象定位,甚至可适当借助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名气较大的阎景师范学校宣传李家大院,加深人们对李家“儒商大院”的认可。可拍摄包含李家善文化、万荣笑话因素的地方宣传片,在传媒领域播放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万荣李家的行善故事,弘扬正能量,扩大万荣笑话知名度,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保护和培养传承人,营造村俗文化传承环境。“传承”是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核心和灵魂,没有了传承,村俗文化就不能成为民众的生活样态。在传承工作中最关键的是保护与培养传承人,并为其营造良好的传承条件。人是村俗文化产业的承载者、传播者。村俗文化传承人不仅代表着某项村俗文化的物质层面,更代表了村俗文化内在的人文精神。为使万荣花鼓这项村俗文化能够传承下去,成立了由3位老人组成的“老来乐”花鼓队,随着队员阵容的不断扩大,老人们投入巨大精力带徒弟,并坚持每周到小学教小学生们打花鼓;对花鼓进行创新,更改花鼓绑缚的位置,改变表演需要的人数,增加全身花鼓的数量,增添花鼓表演的观赏性;将万荣花鼓编成健身操,免费教授群众等。

4)合理利用

(1)农耕文明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寻找文化产业领域的经济增长点。阎景村拥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村俗文化,充分挖掘村俗文化的独特性、传奇性、全球性等特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为主要手段的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鼓励并扶持对万荣笑话、李氏家族行善故事、李家大院建筑、万荣花鼓、地窨院建造技艺、剪纸艺术等村俗文化进行数字化转化与开发,借助数字化手段传播文化产品,丰富文化表演形式,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2)景区综合利用。阎景村主要的村俗文化为万荣抬阁、万荣花鼓、万荣笑话与善文化等。李家大院与笑话园隔马路相望,可实行联合旅游套票,增强两者的联系,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李家大院院内规划有运城市唯一一座晋南民俗博物馆,利用时可将笑话、抬阁、花鼓、地窨院建造技艺等予以展示。地窨院建造技艺主要通过实物性的建筑体现;抬阁的表演者多为3~8岁儿童,且制作过程较复杂,不适宜做常规表演,可选择春节期间在民俗区进行专场演出;万荣花鼓受众面大于抬阁,适宜做常规表演。

(3)开辟农事体验区,吸引稳定客源。阎景村以种植棉花、苹果为主,农耕文明发达,因此,开辟常规性、系统性的农耕体验区可强化景区的主题定位,突出当地的农耕特色。传统农耕文化具备游览功能与体验功能,但由于受农耕文化的物化载体过小及硬件设施的限制,游客只能走马观花,无法全身心参与体验。因而阎景村可结合24节气的传统习俗,在全年大部分旅游时间提供固定性的、系统的农耕体验旅游项目,打造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品牌旅游项目,扩大游客的体验范围,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同时也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了游玩的满意度,直接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