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三种裸子植物化石木的研究

三种裸子植物化石木的研究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长为9m,最大直径为80cm,不少化石树形完整,侧枝及木节可见,化石木绝大部分为树木茎干的次生木质部部分。1919年Seward认为杉型木属和水松型木属应包括在柏型木属内,并认为是柏型木属的亚属。交叉场纹孔式是区分现代裸子植物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笔者认为化石木名称的鉴定,其名称以尽量接近现代植物为原则。HG040化石木和现代木材水松极其相似,故定名为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K.Koch。
三种裸子植物化石木的研究_惊世化石木

杨家驹1齐国凡2徐瑞瑚2杨礼茂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2.湖北大学地理系)

一、地质地理概况

作者等自1983年以来,在长江中游武汉市东端进行武汉市建设有关地质研究时,于大别山山麓的低矮丘陵区发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化石木,其中以大戟科的树种最多(地质年代为新近纪)。这些化石木大部分埋藏在地下。最长为9m,最大直径为80cm,不少化石树形完整,侧枝及木节可见,化石木绝大部分为树木茎干的次生木质部部分。

矿物质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达93%~95%,少量为玉髓、蛋白质、黄铁矿、白钛石和微量有机碳。原树深埋地下发生矿化作用的硅化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细胞大小对矿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导管中的石英颗粒较粗,粒径为0.04~0.10mm,最大颗粒为0.15~0.12mm。木纤维、射线细胞较小,石英颗粒也较细,粒径为0.01~0.03mm,大部分黄铁矿的颗粒较小,少数为0.001~0.004mm,许多黄铁矿呈立方体草莓状嵌于细胞中,且大部分已褐铁矿化。

二、化石描述及讨论

杉科Taxodiaceae Warming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K.Koch

1.外观特征

化石木外观呈灰红褐色,树木干茎部分,长19.5cm、宽12.5cm、厚3cm。生长轮明显,轮间约1.5mm。早材带较宽,占年轮的大部分;早材管孔在放大镜下略可见;早材至晚材略急变;晚材带色深,与早材带区别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未见。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中至稀,宽度甚窄,径切面上射线斑纹不见。

2.微观特征

早材管胞已被挤坏。晚材管胞横切面长方形、方形或多边形。最大弦径60μm,多数36~48μm。螺纹加厚缺乏。径壁纹孔1~2列,圆形及卵圆形,直径8.8~13μm;纹孔口圆形。眉条数少。弦壁纹孔可见。

轴向薄壁组织星散状。木射线5~8根/mm。单列,稀2列,高出4~23个细胞,全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射线细胞椭圆及卵圆形,水平壁与早材管胞壁略等厚,纹孔少,不明显。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交叉场纹孔式为杉木型(纹孔缘极窄),1~3(通常2)个,1~2(稀3)横列。胞间道缺乏。

Gothan和Krausel建立水松型木属(Glyp tosttoboxylon),并定名为G.tenetnm(Krausel) Conwentz。Gothan认为水松型木属交叉场纹孔式和杉型木属(Taxodioxylon)不同,而与柏型木属(Cuptessinoxylon)相似,只不过互相紧密而已。Krause认为水松型木的管胞径壁具缘纹孔圆形,无正常树脂道及螺纹加厚,木射线细胞平滑,交叉场纹孔水松型。1919年Seward认为杉型木属和水松型木属应包括在柏型木属内,并认为是柏型木属的亚属。斯行健也认为这三属木材构造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髓线细胞的小壁孔微有不同。郑少林、张武在黑龙江发现并定名为西大坡水松型木(G.xidapoense)。交叉场纹孔式(即所谓的髓线细胞的小壁孔)是区分现代裸子植物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现代木材解剖特征交叉场纹孔式为柏木型(Cupras-soid)、云杉型(Piceoid)、松木型(Pinoid)、杉木型(Taxodioid)和窗格状(Window-like)。柏属(Cupressus)木材的交叉场纹孔式分为:柏木型,水松属(Glyptostrobus)及杉科(Taxodlaceae)大部分的交叉场纹孔式,为杉木型(落羽松型)。杉木型纹孔具有大的卵圆至圆形的内函纹孔口,纹孔口略宽于纹孔口与纹孔缘任何一边之间的距离。水松属的纹孔缘极窄或酷似单纹孔而已。对于杉型木属,作者理解为杉科木材,如将杉科木材置为柏型木属的亚属,给人以头轻脚重之感。

HG040号化石木早材至晚材略急变;管胞径壁具缘纹孔2列,全部晚材弦壁有具缘纹孔;无胞间道;特别是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交叉场纹孔式为杉木型,其纹孔缘极窄。此化石木与现代木材水松(木材切片号:FACw8894,FACw9028,001534)相似。笔者认为化石木名称的鉴定,其名称以尽量接近现代植物为原则。除已绝灭的树种(如异木属Xenoxylon)和现代木材中属种众多,木材构造相似很难区分者(如樟型木属Laurinoxylon)外,均宜定为现代种。HG040化石木和现代木材水松极其相似,故定名为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 K.Koch。

水松属系单种属。水松是我国特有树种,产于中国的广东、广西、云南、江西和四川。

柏科Cupressaceac Bartl.

武汉柏木Cupressus wuhanensis J.J.Yang sp.nov

1.外观特征

化石木外观呈浅黄褐色,间有红褐色,树木干茎部分,长19.5cm、宽5.1cm、厚3cm。生长轮明显,轮间介以浅红褐色细线,有假年轮存在,轮宽约4cm。早材管胞在放大镜下不见;早材至晚材渐变;晚材带色深、极窄,与早材带区别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可见,呈星散深色斑点状。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密度稀至中,宽度甚窄,径切面上有射线斑纹。

2.微观特征

早材管胞横切面为圆形、多边形及方形。最大弦径39μm,多数33~35μm;螺纹加厚缺乏。径壁纹1(2)列,呈圆形及卵圆形,直径13~16μm;眉条未见;纹孔口椭圆形。晚材管胞横切面为圆形及多边形,弦径25~27μm。螺纹加厚缺乏,眉条未见。径壁纹孔l列,圆形及卵圆形,直径12~14μm,纹孔口椭圆形及透镜形。管胞弦壁具缘纹孔未见。

轴向薄壁组织丰富,主为轮介状或弦列;端壁节状加厚不明显或略明显;含深色树脂。木射线4~8根/mm。单列,稀2列或成对,高出1~27个细胞,多数5~11个细胞。射线全由薄胞组织组成,呈圆形及卵圆的等径形和似等径形;水平壁厚;纹孔明显;端壁节状加厚不明显。凹痕未见。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交叉场纹孔式为柏木型,1~2个,稀3个。胞间道缺乏。

柏科木材的特征,Peirce(1937)在Tropical woods 49卷中描述如下:

管胞横切面为矩形、圆形等,早材管胞直径很少大于35μm;晚材的胞壁厚通常2~5μm。早材至晚材渐变至急变,除早材中有2列及偶有多列纹孔外,全部是典型单列;交叉场纹孔2~4个,除Thuja外,具椭圆形至圆形的纹孔缘和裂隙状至狭椭圆,直至斜的纹孔口。具单和几乎圆的纹孔口,连续的螺纹加厚无,但Callilris的某些种有典型的加厚。

射线高度不一,多数10~40细胞;典型单列;某些射线有部分2列至全部2列或极少复列;弦面呈圆形、长椭圆形、广椭圆形、方形或六角形。无加厚次生壁,故无真正纹孔存在,水平壁有至丰富的凹陷初生纹孔场,弦壁平滑或局部加厚;凹痕存在或缺乏;心材中树脂沉积丰富,射线管胞虽然少而难发现,但仍正常存在(Actinostrobus和Libocedus中部分种未见)。

HG011化石木的轴向管胞径壁纹孔l列,稀2列,木射线单列或成对,射线薄壁细胞水平壁具纹孔,端壁无节状加厚,表明其隶属于柏属。

柏型木属由Goeppert于1850年创立,1905年由Gothan加以修正,其一般特征定义为:“年轮明显;木薄壁细胞分散于整个木材,常含有树脂质;树脂道不存在;髓线单列,髓线细胞不具冷杉式壁孔,髓线细胞的横壁和弦壁是平的,没有壁孔;髓线和管胞的交叉区上壁孔普通很少。作柏木式(Cupressoid)形态,有些种化石有2个小壁孔。髓线小壁孔的穴孔是宽的椭圆形,这个穴孔至少在春材中是或多或少地横列的。管胞径向壁的缘壁孔普通是分离不相接触的,圆形,如为双行的,普遍是相对地排列。”Krausel(1926)所发表的简单属征如下,并应用于现代木材及化石的Cupressinoxylon式木材:“管胞壁孔相对地排列,木薄壁组织和髓线细胞的细胞壁平直,树脂道及横列管胞不存在,交叉区的小壁孔有一个斜伸的穴孔。”1945年发表了辅仁柏型木(C.funeni Mathewe et Ho)。现将武汉柏木、其他柏型木及现代木材柏木(C. funeberis Endl.)、冲天柏(C.duclouxiana Hickel)和西藏柏木(C.torulosa D.Don)的木材特征比较如表1所示。1926年Krausel(1926)所发表的Cupressinoxylon属,作者认为其涉及木材特征的太少,柏木属的主要木材特征交叉场系柏木型纹孔都未提及,并且定义中的头两点特征就与现代木材不同。作为古生物的柏型木属的定义又范围过宽。古生物的定名只能根据少数已发现树种而定名,而现代木材的分类系根据众多的树种标本比较研究而得,所以比较完善,给懂得现代木材特征的读者很大的方便,所以作者主张除已灭绝的树种外,所采得的化石木尽量宜与现代木材比较后而定名。该HG011化石木的轴向管胞弦壁纹孔未见,每一交叉场纹孔内多数1个纹孔,轴向薄壁组织主为轮介或弦列,这些特征与所列的其他种均不同,故宜定为新种武汉柏木(Cupressus wuhanensis J.J.Yang sp.nov),种加词“wuhanensis”来自化石木发掘地武汉市。

柏科Cupressaceae Bartl.

武汉刺柏Juniperus wuhanensis J.J.Yang sp.nov

1.外观特征

木化石外观呈黄白色及黄包,树木块状茎干,长19.5cm、宽12.5cm、厚3cm。生长轮略明显,轮间介以深色晚材带;轮宽3~4mm,常有假年轮和断轮存在,早材管胞在放大镜下不见,早材至晚材渐变;晚材带色深、极窄,与早材带区别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可见,呈褐点状、星散状及短弦列。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欠明显,密度稀至中,宽度甚窄,弦切面上有射线斑纹。树脂道缺乏。

表1 柏木属代表种和柏型木属树种木材解剖特征比较

2.微观特征

早材管胞横切面为方圆及圆形;最大弦径38μm,多数20~24μm。螺纹加厚缺乏。径壁纹孔1~2列,圆形及卵圆形,直径21~23μm,螺纹加厚缺乏,眉条明显或略见。纹孔口透镜形。晚材管胞横切面多似圆形及椭圆形,弦径19~23μm;径壁纹孔1列,圆形及椭圆形,直径14~17μm。管胞弦壁缘纹孔明显。

轴向薄壁组织较多,星散状及短弦列,端壁节状加厚明显,多含少量深色树脂。木射线4~5根/mm。单列,稀成对,高出1~13(多数2~5)个细胞,射线全由薄壁细胞组成,呈卵圆及椭圆形;水平壁厚,纹孔可见;端壁节状加厚可见;凹痕偶见(?)。射线薄壁细胞与早材管胞交叉场纹孔式为柏木型,1~4(多数1~2)个。胞间道缺乏。

HG010号化石木生长轮明显,轴由薄壁组织丰富(呈星散和短弦向排列),交叉场纹孔柏木型,木射线低,木射线细胞端壁节状加厚明显。据此该化石木应隶属圆柏属。圆柏属(Sabi-na)的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西北、西南高山地带。我国有17种,现就其主要9种的木材异同特征列于表2。

表2 圆柏属主要树种木材不同解剖特征表

注:“+”表示明显;“(+)”表示略明显或略有;“-”表示不明显或无

从表2看,轴向管胞晚材弦壁具缘纹孔明显者有方枝柏、大果圆柏和高山柏,但前二者与向薄壁细胞端壁节状加厚明显,与化石木的特征一致,但化石木HG010木射线低、凹痕明显,又不相同,所以是一新种。圆柏属原隶刺柏属(Juniperus L.),其主要区别是前者全为刺叶或全为鳞叶,或同一树上二者兼有。刺叶基部无关节,下延;球花单生枝顶,雌球花具3~8轮生或交叉对分生的珠鳞,胚珠生于珠鳞腹面的基部;而后者全为刺叶,基部有关节,不下延;冬芽显著,球花单生叶腋。雌花具3轮生的珠鳞,胚珠生于珠鳞之间。两者木材的区别:前者木射线薄壁细胞水平壁及端壁节状加厚分别比后者厚和明显。因为两属树种木材解剖特征区别很小,而且化石木磨片上这些特征常不易辨认,该化石木HG010虽隶圆柏属,但以定为武汉刺柏Juniperus wuhanensis J.J.Yang sp.nov为好,种加词“wuhanensis”系取自化石木的发掘地武汉市。

柏科Cupressaceae Bartl.

湖北柏木Cupressus hubeiensis sp.nov J.J.Yang

HG019化石木发掘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县阳逻镇香炉山,地质时代属新近纪,距今约2 000~250万年。此化石木特征描述曾发表在《林业科学》26卷第4期379~380页上。那时对化石木应依现代植物命名还是依古生物命名没有考虑成熟,现在认为能依现代植物命名者,应尽量依现代植物命名。此化石木过去仅定中名,实为未定种。因该化石木早材管胞径壁眉条十分明显和木射线很高,与柏木属其他种有区别(参见表1,柏木属代表种和柏型木属树种木材特征比较表),定为新种湖北柏木(Cupressus hubeiensis J.J.Yang sp.nov),种加词“hu-beiensis”系来自化石木发掘地湖北省。

松科Pinace Lindl

河南松Pinus henanensis J.J.Yang sp.nov

HG052化石木发掘于河南省信阳县胡家湾,地质时代属白垩纪,距今约1亿年。此化石木亦曾在《林业科学》26卷第4期第381~382页发表。那时亦是只有中名为河南松,实际上也是未定种。该HG052号化石木具有狭缘松木型纹孔,与美国南方松相似,中国木材具此种交叉场纹孔的不多。但其早材管胞径壁纹孔1~2列,具缘纹孔较多,与国产白皮松(Pinus-bungeana Zucc.et Endl.)不同,其射线管胞又不比射线细胞显著矮小,与国产西藏长松(Pi-nus toxbutg hii Sarg.)差别更大。故定为新种河南松(Pinus henanenss sp.nov J.J.Yang),种加词“henanensis”亦来自化石木发掘地河南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