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泥盆纪—中三叠世陆内裂谷和造山阶段

泥盆纪—中三叠世陆内裂谷和造山阶段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泥盆纪—中三叠世华南板块又经历了一个离散和汇聚过程。此构造期一般开始于中泥盆世,裂解活动持续至晚石炭世或二叠纪,多数地区二叠纪至中三叠世为相对稳定的陆表海时期,在中三叠世末发生构造体制的转换,伴随剧烈褶皱造山和推覆、滑覆、隆升等构造活动。右江和湘桂粤地区,仅在钦防残余海盆地中可能存在志留纪—泥盆纪连续沉积,其他地区晚古生代的地质记录都是新一轮裂解与汇聚活动的产物。
泥盆纪—中三叠世陆内裂谷和造山阶段_中南地区大地构造

早古生代末期扬子陆块与武夷-云开弧盆系发生俯冲碰撞,形成统一的华南板块褶皱基底,秦岭—大别地区也由裂解环境转入汇聚-俯冲背景。 随后,泥盆纪—中三叠世华南板块又经历了一个离散和汇聚过程。 此构造期一般开始于中泥盆世,裂解活动持续至晚石炭世或二叠纪,多数地区二叠纪至中三叠世为相对稳定的陆表海时期,在中三叠世末发生构造体制的转换,伴随剧烈褶皱造山和推覆、滑覆、隆升等构造活动。

晚古生代时期,南秦岭北缘进入被动陆缘环境,相继接受了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交替的陆棚相沉积,而南秦岭其余大部分地区,未见有确切的晚古生代物质记录。 由于南部襄广断裂北缘,志留纪时期处于拉张环境,部分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晚古生代洋盆演化,并于中-晚三叠世关闭,由于资料缺乏,尚不能确定,但本次研究仍将印支期南北大陆汇聚作为完成洋陆转换的主期造山运动。

扬子区、云开大部分地区为稳定陆块沉积,早-中泥盆世遭受剥蚀;中-晚泥盆世开始接受陆表海沉积,陆表海盆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较复杂的沉降-抬升交替过程,形成了多个平行不整合界面;中三叠世转为类前陆盆地环境,沉积范围也大大缩小;中三叠世末结束海相沉积,转为接受内陆河湖相沉积。

右江和湘桂粤地区,仅在钦防残余海盆地中可能存在志留纪—泥盆纪连续沉积,其他地区晚古生代的地质记录都是新一轮裂解与汇聚活动的产物。 最初,海水沿钦防地区进入,并逐渐向北、北东、北西方向浸漫,至早泥盆世中期北达南丹—宜山—荔浦一线,西抵德保、田东,东至嘉禾—连平一线,海水所到之处总是以三角洲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开始。 之后随着裂解加剧,逐渐演变为独特的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台地上沉积滨岸碎屑和浅水碳酸盐岩,厚度巨大,底栖生物丰富;在台地边缘常有礁滩相沉积;台盆中沉积深水相硅质岩、黑色泥岩和深水碳酸盐岩,沉积厚度小,浮游生物发育。 伴随陆内裂谷拉张,可形成多期次规模不等的碱性-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 这种以伸展为主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台盆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在湘桂粤地区开始较晚(晚泥盆世初),结束较早(晚石炭世),而在右江地区开始于中泥盆世初,期间有数次局部海退现象,但直到二叠纪末才宣告结束。 桂东粤西地区经东吴运动后,转为海陆交互环境。

中三叠世末发生印支运动,使晚古生代和早-中三叠世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并伴随大规模岩浆活动,在龙州—崇左一带以十万大山南麓峒中—台马一带为中酸性-酸性火山喷发,形成厚逾千米的火山岩。 在桂东南和粤西地区发育了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活动,十万大山-大容山花岗岩带的时代主要为印支期(248~230Ma),海南岛也发育大量的海西-印支期花岗岩(谢才富等,2005)。 多数学者认为扬子地块与云开地块在中-晚二叠世发生过碰撞事件,而且在中三叠世末期还经历了印支构造事件的作用(方清浩等,1987;王庆权等,1989;廖庆康,1991;丘元禧等,1993;张伯友等,1994)。 云开地块在早古生代是华夏地块的一部分,但在晚古生代的裂解过程中,云开地块与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分离,并有独特的沉积和构造演化特征。 在泥盆纪—早二叠世,云开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的钦州-罗定断陷较深,云开地块以东的吴川—四会—琼州一带也表现为裂陷较深的海域,而且在海南岛北部邦溪、军营一带可能存在海西期的蛇绿岩(李献华等,2001)。 早二叠世末期发生碰撞、挤压,使云开地块晚古生代地层均发生混合岩化、区域变质作用和花岗岩岩浆活动(Rb-Sr法年龄为265Ma;方清浩等,1987),并形成强烈的向南仰冲的逆掩断层系和几乎平卧的褶皱,上二叠统—中三叠统则不整合地覆盖在其上。

印支期构造事件是华南发生大规模碰撞和拼合的时期,秦岭-大别和绍兴-十万大山-海南岛碰撞带在此时期先后形成并入潘基亚泛大陆,同时华南的沉积盖层广泛地发育了板块内部的褶皱和断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