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考古恐龙化石拼接过程视频

考古恐龙化石拼接过程视频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侏罗纪”时候的云南,经过“海西运动”以后已经全部成为陆地,中部却是一个茫茫水面的内陆大湖,露出湖面的苍山、哀牢山分布在从西北到东南的方向上,在大湖的两端遥遥相望。云南“侏罗纪”的红色地层也是在这个时期里沉积而成的。云南楚雄的侏罗系地层。云南禄丰的侏罗纪地层,路边就能看到巨大的恐龙骨架化石。除了会飞的翼龙以外,鸟类在“侏罗纪”开始出现。从此,脊椎动物首次全面地活跃在“侏罗纪”的海洋、天空和大地上。
侏罗纪_云南地质之旅

美国德克萨斯州里真正的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的硅化木,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北部和新墨西哥州很常见。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是从“三叠纪”的晚期开始,从地层上慢慢升起并稳定下来的,那个时候,在现在的欧洲和亚洲地层上,发生了范围广大的褶皱,形成了包括阿尔卑斯山、乌拉尔山、喜马拉雅山在内的许多山脉。造成这次使地层变形的地质运动,就以升起的阿尔卑斯山为名,叫作“阿尔卑斯运动”。阿尔卑斯运动延续的时间很长,从“三叠纪”晚期开始,跨过侏罗纪、白垩纪,从中生代一直持续到6500万年前的新生代,也就是近代,使地球成了现在的样子。地质学家以中生代和新生代为界,把阿尔卑斯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中生代时期的称为老阿尔卑斯运动,新生代时期的称为新阿尔卑斯运动。在中国,老阿尔卑斯运动又被称为“燕山运动”,新阿尔卑斯运动又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因为这两期运动分别造成了燕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并一直影响着现在。

“侏罗纪”时候的云南,经过“海西运动”以后已经全部成为陆地,中部却是一个茫茫水面的内陆大湖,露出湖面的苍山、哀牢山分布在从西北到东南的方向上,在大湖的两端遥遥相望。在将近7000万年的历史里,内陆大湖的水面萎缩,湖泊成为沼泽,沼泽上升成为陆地,陆地又下降为湖泊。禄丰的恐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繁衍、进化的。云南“侏罗纪”的红色地层也是在这个时期里沉积而成的。所以,云南红土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侏罗纪。

云南楚雄的侏罗系地层。

美洲大陆中部的侏罗系地层。

在法国和瑞士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作“侏罗”,这里出露了一套红色砂岩地层,覆盖在更老的“三叠纪”地层上面,1829年,地质学家就把这套地层命名为“侏罗系”。1841年,一位英国解剖学家根据一块采自于“侏罗系”地层的爬行动物的骨骼化石,把这种不知名的动物命名为“恐怖的蜥蜴”,就是恐龙。从此,恐龙的叫法就统一起来。“侏罗纪”是恐龙的时代。在全世界的“侏罗纪”地层里,都发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恐龙化石。

根据恐龙化石的复原状况,可以看到,恐龙不仅种类很多,他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更多的是在陆地上爬行、奔跑。目前发现的恐龙种类超过了800种。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的形态,把恐龙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鸟龙类,一类叫作蜥龙类。根据恐龙牙齿化石的形态,还可以推断出,一种恐龙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恐龙最大的身长有26米,体重超过80吨。最小的身长只有十几厘米。云南在“侏罗纪”的时候,气候炎热干燥,水分蒸发很大,为岩盐、石膏、芒硝的沉积提供了条件,也是恐龙们活动的天堂。

1938年,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在禄丰盆地的“侏罗纪”地层里出现,这是一具完整的骨架,从头到尾有6米长,站立起来有2米多高。但他只是一条中等个头的恐龙。人们把这条恐龙命名为“许氏禄丰龙”。1995年,在禄丰的阿纳山,发现了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恐龙遗址。上百头恐龙集中埋藏在这块方圆不到6平方千米的小山上,他们创造了五个“世界之最”: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群、最集中的恐龙化石种类、密度最大的恐龙化石埋藏地、数量最大的一处恐龙化石遗址、化石完整性保存最好。这次发现震撼了世界,禄丰恐龙化石带给了人们一个真实的“侏罗纪公园”。埋藏在阿纳山的恐龙,包括了从2.5亿年前的“三叠纪”到6500万年前“白垩纪”不同时期的种类,这更给人们提出了无数个“为什么”?更为意外的是,在禄丰的“侏罗纪”地层里,还发现了一块“卞氏兽”的头骨化石,他是一种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过渡类型。“卞氏兽”接上了动物界由菌藻类进化到哺乳动物的生命链条,他的意义,不下于后来猿人化石的发现。地质学家们把在禄丰发现的恐龙化石,命名为“禄丰蜥龙动物群”。他和“澄江帽天山寒武纪动物化石群”一样,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也是历史带给云南的宝贵财富。

云南禄丰的侏罗纪地层,路边就能看到巨大的恐龙骨架化石。

云南楚雄—昆明一带的侏罗纪地层,你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热闹景象。

除了会飞的翼龙以外,鸟类在“侏罗纪”开始出现。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的“侏罗纪”地层里,出现了最早的鸟的化石,他是鸟的祖先,人们恰如其分地把他命名为“始祖鸟”。这是脊椎动物演化的重大事件。从此,脊椎动物首次全面地活跃在“侏罗纪”的海洋、天空和大地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