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学中的科学环境观

“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学中的科学环境观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高中地理“人类活动与气候”专题列举了三个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酸雨与臭氧洞。分析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认识大气污染现已成为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大气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地球村”意识。(二)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学中的科学环境观_学“地”明理树人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汤俊彪

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一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巨额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话题,也是国际社会谋求合作与发展的主要内容,环保意识的强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

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必须从学校教育抓起,使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自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其环境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重要任务。因此,地理教学在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务必注意学科环境教育的职能,务必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环境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使他们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环境,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前者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等。后者如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污染、水环境恶化等。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与气候”专题列举了三个人类活动所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这些都是开展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环境观的重要内容,以下是本人的相关教学案例。

一、“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的成因及危害。

(2)分析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等人类影响大气环境的典型事例,讨论人类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地表状况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分析人类与大气环境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和雨岛等人类影响大气环境的典型事例讨论中,关注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认识人与大气环境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3)体悟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

(4)认识大气污染现已成为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大气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地球村”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1)运用图片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气候变暖的事实。

通过多媒体展现北冰洋最大冰架——沃德·亨特冰架的破裂、喜马拉雅山的冰山湖,使学生认识气候变暖的事实。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专栏“海岛小国的空间危机”,播放美国科幻片《后天》片段,了解气候变暖的危害。

设计思想:活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危害。

(3)开展讨论。

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

教师设问: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教师展示“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图,设问:上海市海拔高度大部分为1.8米~3.5米,最低处只有0.9米,如果全球气候以现在的速度变暖,到21世纪末海面将上升1米,那时上海将面临怎样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

2.全球变暖的原因

(1)通过阅读教材中“研究与探讨”栏目中的“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资料,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讨论对全球变暖原因的认识。

(2)通过读图、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全球燃料排放CO2和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的逐年变化

大气中CO2引起的“温室效应”

(3)利用下面的表格,解说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

(1)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①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森林。

③加强全球合作。

(2)出示“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图,介绍《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及生效过程。请学生思考:美国为何拒绝签署这份协议?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选择加入《京都议定书》有何意义?

(3)引入案例:2005年“卡特里纳”飓风给美国新奥尔良造成的灾难及对全美经济产生的影响。

教师点出:全球变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问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它。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讨论的全球变暖问题还只是气候问题的一个方面,酸雨、臭氧层的破坏也威胁着全球大气环境,此外,还有城市热岛和雨岛问题,建议同学们从相关网站搜集资料,开展自主学习(课后进行)。

最后屏幕显示:缔结全球公约,重建环境伦理,改善地球生态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4.课后思考

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搜集资料等形式完成专题中其他内容的学习,并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1)世界酸雨分布区有什么特点?如何防治酸雨?

(2)臭氧洞有哪些危害?

(3)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缓解城市热岛和雨岛问题。

二、相关反思和建议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它们是地理课堂中的德育基础。当然,教材编写过程中不可能把全部现象和问题都捕捉到并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已有德育素材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补充一些现实的趣味性材料,并以开放的姿态和灵活的形式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注重人地关系,注重反映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都给德育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本节教学案例中,德育内容本就非常丰富,本人在教学实施时又刻意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力图使德育显得不那么呆板生硬,非常自然地提升了学生对国家及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政策的认同度。案例中,关于温室效应现象及其危害,学生可能已从诸多渠道有所了解,但并非所有学生都见过温室,对温室的保温过程多是一知半解,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更是似懂非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直接讲温室气体并作详细介绍,多半会事倍功半。另外,虽然温室气体的主体是二氧化碳,但增长最快的却是氟利昂。氟利昂是重要的制冷剂,并且和工业生产及许多家用电器关系密切。但从环保角度看,氟利昂既破坏臭氧层,又有明显的温室效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非常大。现在许多冰箱采用环保的新型制冷剂,被称为绿色冰箱。这些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积极使用绿色产品的意识。同时,这也可使学生体会到国家提倡使用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的良苦用心。

案例中,本人采用讨论法来讲解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学生表现十分踊跃,既加深了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又开阔了视野,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氟利昂和臭氧的化学反应过程虽然也很重要,但由于课时关系,只能忍痛割爱。更多的内容还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把握,当然臭氧洞存在的地区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等重要知识点还是必须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

对于城市热岛和雨岛效应,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学中可主要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不断加强,强调城市绿化和改善城市能源结构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知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只有实现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围绕减轻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将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过程的一次模拟性实践。

总之,地理学科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核心科目之一,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契合,不仅有助于成熟的环境教育模式的形成,也有助于地理教育本身价值的实现。基础教育是我国培养未来公民的主阵地,地理教育应当而且必须承担起环境教育的责任。因为环境保护的实现必须依靠公众的积极参与,未来社会的管理者、决策者也必须具有环境保护的观念和意识。

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通过以上的案例实践,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环境教育要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问题相结合。中国的环境承受着人口众多和发展紧迫两大压力,其表现不仅有频繁多发的自然灾害,也有日益严重的人为环境问题,还面临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环境教育要契合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早期的环境教育主要强调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现代的环境教育则强调培养人们科学的环境道德观念和切实负责的个体环境行为。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把环境观念和环保行为的培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学生明确在追求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努力使我们及我们的后代都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第三,环境教育要注意借鉴国际上相关的有益教育经验。目前世界各国环境教育的发展都十分迅速,不少国家已将环境教育作为跨学科科目单独设课。我们的地理教学应努力从国际先进环境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材料等方面吸取营养,既促进环境教育发展,又丰富地理教学本身。

第四,环境教育要着重传递可持续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最先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该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核心观念体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各代人之间公平分配的问题。该报告把发展的首要目标确定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尤其优先考虑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又认为发展要以生物圈的承载能力为限度,发展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进行调节和制约,以最终求得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相互协调。

综上所述,地理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等现代社会的重要观念。地理教师应帮助学生增强国情意识与忧患意识,让学生在了解国情和国策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要鼓励学生对那种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说“不”。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并联系实际自觉地用科学的环境观管理生活、指导工作,最终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健康的环境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