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卓筒小井的千年传奇

卓筒小井的千年传奇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卓筒小井的千年传奇撰文/孟繁勇 摄影/孟繁勇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便分布在卓筒井镇大英乡的九个村落中。荒山度脉寻井盐天灯河横跨石桥,一条石阶小路,两边葱郁翠竹,前方不远处,便是位于大顺坡山腰上的大顺灶卓筒井,这是目前保存现状最为完整的卓筒井遗址。
卓筒小井的千年传奇_世界遗产地理第3


卓筒小井的千年传奇

撰文/孟繁勇(本刊记者) 摄影/孟繁勇

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更为神奇的是,人类在开采盐卤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埋地下的油气资源,世界能源革命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建于北宋年间的卓筒井大顺灶老井井口。

大英县,是为看卓筒井。据说,它已有近千年历史,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于是驱车前往,一路绿意葱葱。连绵起伏的浅丘,坡上翠柏,坡下农田。卓筒井镇位于遂宁市大英县,属川中丘陵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卓筒井,便分布在卓筒井镇大英乡的九个村落中。

大英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蒋铭向我介绍,卓筒井技术首创冲击式钻井方法,与西方近代绳式顿钻钻井原理相同,但比西方早750多年。这种钻井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井盐的生产水平。更重要的是,人类在开采盐卤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埋在地下的油气资源,世界能源革命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加速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

荒山度脉寻井盐

天灯河横跨石桥,一条石阶小路,两边葱郁翠竹,前方不远处,便是位于大顺坡山腰上的大顺灶卓筒井,这是目前保存现状最为完整的卓筒井遗址。

我在大顺灶结识了廖吉荣,他是卓简井镇关昌村人,是村中为数不多仍可熟练掌握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老师傅。经沟通,他为我们一行人再现了千年以来未变的取井盐一幕。

廖吉荣引我们来到大顺坡坡岩处,只见井眼呈圆形,直径约为15厘米。井场周围以条石砌边,地面以石板镶砌。井场四角以木质大柱撑起一个茅屋,以避日晒雨淋。茅屋与卓筒井井眼垂直对应处有一个约25厘米的圆洞,圆洞上竖起一个高6米的篾制引笼,为保证稳固,引笼还被三至六根长篾牵扯在地上打桩固定。

据廖吉荣介绍,深井深130米,井后60厘米处,立两根间距70厘米、高为60厘米的石质担车架,平车、花车的中轴两端置于担车架的凹口处。平车、花车皆为圆形木质车架,车架上缠绕着竹篾。长篾以铁钩连接,一点一点地放入井中用于汲卤的竹筒。取盐的井内竹制套管直径约为13厘米,这些套管的使用寿命一般也就三到五年。

廖吉荣与同伴代斗元开始操作汲卤。汲卤,即用羊角车上的放篾连接汲卤竹筒翘水入筒,然后搬动羊角车提取卤水,再用水打钩顶开单向牛皮阀门,把卤水放入盐篓子,待两盐篓子水满,盐工即挑水计量。大约五分钟之后,廖吉荣与同伴向上提起白花花的卤水,我接起一捧试饮,是咸香味。

我眼前的这种卓筒小井,始于北宋庆历(1041-1048)年间,分布在蓬溪县、大英县、乐至县、乐山市等地。民国时期曾大量存在,解放以后逐渐淘汰。

历史上关于卓筒井的记述颇多,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范镇在《东斋记事》卷四中曾阐释过卓筒井的概念:“蜀江有咸泉,有能相度泉脉者,卓竹江心,谓之卓筒井。”而北宋诗人、画家文同在其《丹渊集》中所记载的卓筒井,亦是如此说法:“盖自庆历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在卓筒井取盐技术发明以来,宋、元、明、清历代均在此取盐,民国时期设有“大英乡盐务所”,拥有盐灶108家,老井计1711眼井,年产盐3000余吨,销于金堂县、乐至县、安岳县、大足县等地。

在一片丘陵地带如何找盐?廖吉荣告诉我,找盐的行话,叫作“度脉”,就是要用肉眼看出地下什么位置蕴藏有卤水,它是懒子(盐工的分工之一)的工作。要成功地凿出一口卓筒井,首先就要“度其盐脉”,而度盐脉则是按照“两山夹一嘴,必定有盐水”的古训寻找。

度盐脉的方法,是近千年以来盐工从成千上万次度脉中总结出的经验,是最原始的找卤法则。度脉皆是选在半山嘴上,而不是山沟的断裂带里。实际上也有科学依据,岩盐随山地的隆起而隆起,山嘴三方都有岩盐斜夹在几十米、几百米或近千米的山体中,由于地下水和地热的作用,在山嘴所在位置形成丰富的盐卤层。

找到盐脉,接下来,便是神奇的打井工艺,对于一口卓筒井而言,这是能否取盐的关键了。

食盐的争夺

卓筒井技术在近千年前,便能够钻入地下达几百上千米深,其打井的方法在今人来看,也是难以想象的。

其打井分为两个阶段,即“打大眼”和“打小眼”。打大眼,需打到出现盐懒子说的白石头(即岩盐)为止。打大眼的过程中,上层是大眼,口径为15~25厘米,深为50~100米。大眼的作用,是向下相衔楠竹筒,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大眼钻至50米深,竹筒相应下50米,若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便不能再钻,只好报废,这口井便称为漏井。

廖吉荣与同伴代斗元从卓筒井汲卤后放至盐桶。

平车、花车皆为圆形木质车架,车架上缠绕着竹篾。长篾以铁钩连接,一点一点地放入井中用于汲卤的竹筒。图为盐工操作平车、花车下探卓筒井取卤。

大眼打成之后,即可打小眼,这是极为显示打井人技术的阶段。先将大杆(钻杆)顶端的大令牌头(圆刃型钻头)换成小令牌头,继续往下凿井,直钻至100多米深。此时若无卤水可汲,就是选址不准,叫作“干窟窿”。若懒子运气好,小眼恰好打在岩盐的最凹处,且凹处的面积大,则可使该井成为懒子说的广井,广井蕴藏着丰富的盐卤。岩盐表面的地下卤水都源源不断地流向小眼,将小眼盛满,淹没了小井。

打完大眼、小眼之后,需用圆铲铲光井壁,再用锉棒打磨井壁,使井壁达到需要的光滑程度。如此,下筒才能够顺利进行。随着岁月的流逝,因地层变迁、卤水腐蚀,有时洞壁也要垮塌,盐工称作“垮腔”。还有一种情况,若岩石填塞了产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了障碍,也无法汲卤,叫作“屙堆”。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又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

修井的行话,叫作“补腔纠斜”。蒋铭向我介绍,比如说,小井下什么位置塌腔了,导致小井损坏、不能作业,人下不了井,却要把塌了的空腔修补起来,盐工称此为“吃阳间的饭,干阴间的事”。补腔,盐工要先探明井下堵塞的位置,在堵塞下方洞口堵上草把,然后向塌腔位置填满白灰桐油混凝土,待凝固后以凿井方法打通即可。而纠斜,是井若打斜了,即用直竹探明斜的位置,从此处将下端填满白灰桐油混凝土,待坚硬后向下凿井即可。

修井的过程中,最神奇的技艺是打捞技术。蒋铭告诉我,打捞一般掉物,可用大提须连接形杆,下到井底便可提取。如果要打捞杆状掉物,即要用形杆连接翘猫舌下到井底将掉物捞起。

说起来,卓筒井井小,且位置多为丘陵地带,若非仔细寻找,外来者较难发现。蒋铭告诉我说,卓筒井小口径钻井技术,实际上与盐的争夺有关。盐自发现之始,便为统治阶级控制,自古以来,百姓私自取卤,便是与官府的对立行为,争夺激烈时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

为逃避官府惩办,蜀地先民成功地发明了卓筒井小口径钻井技术。小井不仅口径小到15厘米左右,隐蔽性极强,而且深度更能达到凿井者理想的深度。盗卤者只需在井上盖上一块小石板,再盖上土,种上禾苗,便伪装成田地,外人难以发现。此种小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百姓与官府争夺盐卤资源的重要工具。

而当时的取盐技术大口浅井,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巨大,且易塌腔伤人。卓筒井技艺,在当时而言,是最先进的取卤技术,且省时省力。至北宋庆历年间,蜀地卓筒小井技术同时大量被官府使用,大口浅井取卤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天船”晒盐的神奇


卓筒井遍布丘陵地带,而随着现代采盐技术的发展,很多都已荒废。久而久之,留下卓筒井的遗迹都成了问题。

若说重新发现卓筒井,不得不提的是清华大学的白光美教授。1989年,加拿大温哥华有一个国际钻井技术研讨会,欧美专家称其钻井技术有两三百年的历史。白光美捧出了宋代苏东坡著《蜀盐说》、文同著《丹渊集》、沈括著《梦溪笔谈》、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唐史《元和郡县志》等史籍,证明中国是最早发明了卓筒井(小口径钻井)技术的国家。

各国专家为之惊叹,中国的卓筒小井问世居然比西方早了近千年。但遗憾的是,那时国内并没有发现小口径深井的遗存,只存在于历史文献之中。

白光美回国之后,下决心要寻找卓筒小井遗址。他委托西南石油大学的学子组队,寻找卓筒井遗址。恰逢四川修盐务志,亦在寻找卓筒小井史料,历时半年一无所获。

正当大家有些灰心之际,队员外出寻井,驾驶员并没有从蓬乐路返程,而经吴家桥村垭口返回。路途中,队员发现一位老农在一大竹丫架(晒盐架)旁的圆盘水车内原地踏步,送水入天船,十分好奇。问起缘由,方知其晒盐卤水。问卤水何来,才知道是从卓筒小井取出来的。自此,卓筒井被重新发现,至今仍然为村民取盐使用。

我的眼前,便是天船,那是一架巨大的晒盐架,从底到顶高5米,长15米,为竹木穿斗结构的人字形支架,支架上铺满荆竹桠,顶端放置木质天船。廖吉荣从深井中汲取的卤水,便需通过筒车和晒盐架晒卤。晒卤的目的,是利用风和太阳的能量,蒸发掉卤水中的部分水分,把卤水浓度提高到18—20波美度,使其在煎盐的时候能够有效地节约燃料。

天船如何晒盐?廖吉荣为我们示范了一次。原来,天船底部有伸向支架两端、与支架一样长的空竹筒,竹筒上钻有两排对着支架左右晒盐架的小眼。晒盐架侧有筒车(水车),筒车像一个圆盘,高6米,直径5米,被一根横轴穿着,在圆盘的外圈上依次安上竹筒,每个长为30~50厘米。

圆盘的内圈安有木板,廖吉荣在板上走动,促使圆盘旋转,将晒坝架下石坑中的卤水,通过筒车外圈的小竹筒输送到晒盐架顶端的天船里。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空竹筒的小眼喷射到荆竹桠上,卤水下滴,回流入石坑中。如此重复操作,卤水中的水分经日晒风吹不断蒸发。

天船晒盐之后,便可入灶房煎盐。浓度极高的卤水被灶匠(盐工工种之一)倒入适量豆浆,加上皂角,以去除卤水中的石膏等杂物。分离出泹水(一种矿物质,可用于点豆腐),所煎出的井盐洁白,颗粒晶莹,可称为上品食盐。

一口小井,汲卤煎盐,看似寻常,实则意义重大。蒋铭告诉我,卓筒井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创造了许多的世界第一。比如说,首创套管隔水法,与近代石油钻井中多层结构的套管原理相同,但比西方早400多年;首创世界钻井史中的第一支钻头,即“圜刃”钻头,其结构与近代石油旋转钻井中采用的鱼尾钻头结构相似,但比西方创造的第一支钻头早750多年......

如今,盐的获取方便,卓筒井取盐之法,自然并不常用。虽如此,廖吉荣平日里忙完农活,仍常来此处看守。

顺着廖吉荣手指方向,便是卓筒井,与千年之前相同,仍然静静地存在着。他告诉我说:“这份技艺,传了近千年了。只要卓筒井在,就是这门技术的实物证明。”

晒盐架从底到顶高5米,长15米,为竹木穿斗结构的人字形支架,支架上铺满荆竹桠,顶端放置木质天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