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阳实体的内部结构

太阳实体的内部结构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实体自外向内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圈,即表层、辐射对流层、电离层和内核。在光球层表面出现有米粒组织和黑子。黑子大小不一,直径从1000至200 000公里不等。黑子的温度为4240开,光度只有光球层的1/5,活动时温度可达几十万开。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活动强烈时出现耀斑,抛出大量高能电子和质子。主要成分为电离的质子和中子及氘与中微子。
太阳实体的内部结构_宇宙演化论

太阳实体自外向内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圈,即表层、辐射对流层电离层和内核。

一、表层

表层包括光球层和色球层。

光球层厚约500公里,是太阳的可见表层,辐射对流层的顶层。光球层的成分为氦、中微子、光子、α、β、γ和其他粒子及电子,主要是热核聚变反应的光能产物。表面温度达5770开。在光球层表面出现有米粒组织和黑子。黑子大小不一,直径从1000至200 000公里不等。黑子的温度为4240开,光度只有光球层的1/5,活动时温度可达几十万开。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活动强烈时出现耀斑,抛出大量高能电子和质子。

色球层在光球层之上,物质稀疏透明,平时看不见,只有在日全食时见到为玫瑰红色气层,延伸高度约2000公里。产生紫外线、红外线。色球层顶面温度达几十万开。

日冕和日珥是从光球层喷射出的红色火焰,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有喷泉状,拱桥状等,是光球层爆发产生的大量的电磁波辐射和α、β、γ、χ等粒子辐射。一般高度可达几万公里,温度高达100万开。

二、辐射对流层

太阳实体的上部层,厚约46万公里。是热核聚变反应区和参与等离子反应的电子过渡湍流地带。在电子参与下,氘与质子作用形成氦的同位素(He3),He3再相互作用形成He4+2H1。完成氢核的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核能。温度高达1500万开以上。主要成分为氢、氘、氦和中微子、电子、光子等粒子。

三、电离层

电离层厚约10万公里。电离质子和中子,产生等离子体,使质子具有克服互相之间斥力的产能区。完成核反应的第一步:在电子的参与下,质子与中子作用形成氘和中微子,温度达数万开。主要成分为电离的质子和中子及氘与中微子。

四、内核

内核又称核心。半径约13万公里,质量约占太阳质量的3/4,是太阳的核能原料的储存库,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按照太阳的内核的质量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以及质子与中子的比例为1∶1.5,可以估算出太阳内核含有约3.5676×1056个带正电的质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