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识海洋鱼类儿童视频

认识海洋鱼类儿童视频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里面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个类群。脊椎动物因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形态结构也彼此悬殊,但在个体的发育中都具有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脊椎动物主要类群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鱼类是体被鳞片、以鳃呼吸、以鳍运动、依靠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_南海知识丛书(全

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里面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个类群。脊椎动物因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生活方式千差万别,形态结构也彼此悬殊,但在个体的发育中都具有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出现明显的头部,神经管的前端分化为脑和眼、耳、鼻等重要的感觉器官,后端分化成脊髓;绝大多数的种类脊索只见于早期发育阶段,脊索在后期发育中被脊柱所替代,脊柱是由单个脊椎连接而成,脊椎动物也因此得名;原生的水生种类用鳃呼吸,次生的水生和陆生种类只在胚胎时期出现鳃裂,成体则用肺进行呼吸;除圆口纲外,都具备上、下颌;循环系统较为完善,出现能收缩的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肾脏构造复杂,排泄机能得到有效的提高;除圆口纲外,都具有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且数量不会超过两对。脊椎动物主要类群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南海除圆口纲动物外,所有类群的动物都有分布,并主要以海洋性的鱼类为主要优势类群。

鱼类是体被鳞片、以鳃呼吸、以鳍运动、依靠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鱼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大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分为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群,现生的鱼类22000多种,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约占全部总数的58.2%,淡水鱼类约占41.2%,从最小的鰕虎鱼到体形硕大的鲸鲨,鱼类已经几乎占据了地球上的所有形式的水环境。鱼类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南海海域辽阔,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是周边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区域。

(1)臭名昭著的大白鲨

大白鲨,常被称为“噬人鲨”、“食人鲨”、“白鲨”。大白鲨的身体硕大,尾呈新月形,牙齿大且呈三角形。一般体背面为灰色、淡蓝色或淡褐色,腹部淡白色,背腹体色界限分明。作为大型的海洋肉食动物之一,大白鲨有着独特冷艳的色泽、乌黑的眼睛、凶恶的牙齿和双颚,这不仅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易于辨认的鲨鱼,也让它成为几十年来极具装饰性的封面“海洋动物”。大白鲨十分具有攻击性,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臭名昭著的海洋杀手,它经常从水中抬起头,通过啃咬的方式去探索不熟悉的目标,许多生物学家认为对人类的攻击是这种探索行为的结果。由于大白鲨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锋利牙齿和上下颚撕咬的力量,轻易地就能致人死亡。大白鲨具有极其灵敏的嗅觉和触觉,它可以嗅到1千米以外被稀释成原来的1/500浓度的血液气味,并以40千米/时以上的速度进行追逐,它还能觉察到海洋生物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微小电流,从而判断猎物的体形大小和运动情况。

大白鲨

(2)性情温驯的海中巨无霸——鲸鲨

鲸鲨俗名“豆腐鲨”、“大憨鲨”,是体形最大的鲨鱼类。鲸鲨不同于鲸鱼用肺呼吸,而是用腮呼吸。通常鲸鲨的体长在10米左右,有的个体长达20米,体重10-15吨。鲸鲨的身体粗大,身体两侧有显著的皮嵴,体背灰色或褐色,腹面淡色,身体具明显的浅色斑点和窄的横纹。头扁平而宽大,眼小,无瞬膜,口巨大且上下具唇褶,牙齿细小呈圆锥形,喷水孔位于眼后,具5个宽大的鳃孔,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臂鳍相对。鲸鲨属于全球性洄游的滤食性鱼类,分布于温带及热带海域之沿岸或外洋,性喜于表层巡游。虽然鲸鲨也具有牙齿,但和其他鲨鱼的功能不同,不能起到捕食或攻击的作用,通常以动物性浮游生物、甲壳类、乌贼等为食,性情十分温和。在进行运动的同时,鲸鲨会张开口,将食物与水一起带入口中,之后将口关闭,将水从鳃排出,而食物便被其口中的滤食器官拦截留在口中。鲸鲨几乎没有天敌,人类捕捞是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东南亚是鲸鲨的主要捕捞区之一,捕捞上来的鲸鲨主要被食用,有时也会将它的鳍割下用来制作鱼翅,目前生物学家仍无法得知鲸鲨大致的种群数量。

鲸鲨

(3)吻呈锯齿状的尖齿锯鳐

尖齿锯鳐

尖齿锯鳐,吻长而呈锯齿状而得名。体形似鲨,背面暗褐色,腹面白色;体背面肩上、胸鳍和腹鳍前缘均具一浅色横条;胸鳍与身体形成一小型“体盘”,稍平扁,吻平扁而延长,呈剑状突出,具3-4个钙化软骨,边缘具坚大的吻齿,因此吻部突出像一个扁形的锯,鳃裂小,斜在头侧腹面,尾部粗而延长,背鳍2个,尾较短。栖息于浅海,行动滞缓,常潜伏在泥沙上,用吻进行掘沙和觅食,偶尔也上升至水面,露出背鳍,主要摄取泥沙中的甲壳类或其他无脊椎动物,但有时也能追捕鱼群,用长吻击毙或刺伤所要摄食的小鱼或吞食没有逃避能力的受伤个体。

(4)有毒尾刺的魟类

魟(hóng)类的身体扁平菱形或扁圆盘形,头部与躯干愈合,背鳍单个或缺失,尾较细长,似长鞭,且尾上常具锯齿状的长棘刺,由尾刺、外包皮膜和皮膜中的毒腺构成毒器,能刺伤人。魟类平时伏于水底或埋于泥沙中,食物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有时也吃小鱼,也能用胸鳍作较快的游动,迁地觅食。

赤魟

赤魟,俗名“鯆鱼”、“草帽鱼”、“蒲扇鱼”、“黄貂鱼”。身体扁盘状,吻宽而短,吻端尖突,吻长为体盘长的1/4;口、鼻孔、鳃孔、泄殖孔均在身体的腹面;体盘的背面正中有一纵行的结刺,在尾部的较大,尾前部宽扁,后部细长如鞭,其长为体盘长的2倍多,在其前部有1根有锯齿的扁平尾刺,尾刺基部有一毒腺。赤魟的体盘背面赤褐色,边缘略淡,体盘的腹面则为乳白色,边缘橘黄色。赤魟为底栖性鱼类,多在夜间活动,主要以小鱼、小虾及软体动物为食。赤魟常挥动尾部进行刺击,有时候渔民进行捞捕或处理时常被其所刺伤,由于尾刺两侧倒生有锯齿,刺入皮肉的尾刺被拔出时,尾刺两侧的锯齿往往使周围组织造成严重的裂伤,而尾刺的毒腺分泌的毒液则使患者立即产生剧痛、烧灼感,继而全身阵痛、痉挛,创口很快变成灰色、苍白,然后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血压下降、呕吐、腹泻、发烧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若治疗不当,数天后仍可复发,且有后遗症,如伤及手指,则手指强直,不能屈弯;如被刺到胸腔,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赤魟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尾部可达37厘米长,最大个体重可达65-70千克,一般多为5-8千克左右,肉味鲜美,含丰富的胶质,是宴席上的珍品。

(5)能发电的电鳐

电鳐是软骨鱼中比较特殊的类群,与其他鳐鱼体形基本一致,鳃裂和口都在腹位,有5个鳃裂,身体扁平而呈卵圆形,吻部不突出,臀鳍消失,尾鳍很小而胸鳍宽大,胸鳍的前缘和体侧相连接;不同的是电鳐的身体具有特化的发电器官,发电器官是电鳐捕食和防御的武器。电鳐是如何发电的呢?原来在电鳐的头胸部腹面两侧各有一个肾脏形蜂窝状的发电器,它们排列成六角柱体,叫“电板”柱,是电鳐身体肌肉纤维的特殊变态。在电鳐的身上共有大约2000个电板柱,构成大约200万块“电板”,这些电板之间充满胶质状的物质,可以起绝缘作用,每个“电板”的表面分布着神经末梢,一面为负电极,另一面则为正电极,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到负极,也就是从电鳐的背面流到腹面,在神经脉冲的作用下,这两个放电器就能把神经能转变成为电能,放出电来,单个“电板”所产生的电压十分微弱,但是由于电鳐身体上的“电板”数量很多,因此就能产生很强的电压。电鳐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近海,半埋在泥沙中等待猎物,一般体形较小,没有食用价值。

电鳐

(6)密集成群洄游的沙丁鱼

沙丁鱼别名“沙鲻(zī)”、“沙脑鰛(wēn)”、“大肚鰛”、“真鰛”等,是硬骨鱼类鲱科中一些重要经济鱼类的统称,包括沙丁鱼属、拟沙丁鱼属和小沙丁鱼属的种类。一般身体细长、侧扁,体长14-20厘米、体重20-100克,体被大的圆鳞,不易脱落,体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两排蓝黑色圆点,腹部具棱鳞,体侧无侧线。沙丁鱼常密集群栖,沿海岸进行洄游,以浮游生物为食,属近海暖水性鱼类,一般不见于外海和大洋。它们游泳迅速,通常栖息于中上层,但秋、冬季表层水温较低时则栖息于较深海区。多数沙丁鱼的适宜水温在20℃—30℃左右。金色小沙丁鱼成鱼主要摄食浮游的甲壳类动物,如桡足类、短尾类幼体、端足类和糠虾等,也摄食硅藻,幼鱼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幼体外,也食硅藻和甲藻类,金色小沙丁鱼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洄游,秋、冬季成鱼常栖于距海岸70-80米以外的深水区,春季时节,当沿海水温升高时,鱼群则向近海岸进行生殖洄游。沙丁鱼常聚集成群进行远距离的洄游,故有时会受到很多捕食者的追踪和捕食,如鲸豚类、鲨鱼、海鸟等捕食者的立体性进攻,一个十分巨大的沙丁鱼“肉团”,往往在巨大捕食的压力下,只能残存部分个体。

金色小沙丁鱼

(7)素有“水中人参”美称的花鳗鲡

花鳗鲡,俗称“麻鱼”、“鳝王”、“花锦鳝”等,是鳗鲡目鱼类中最为濒危的种类之一,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花鳗鲡是鳗鲡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一般为33-62厘米,体重250克左右,最重的可达30千克以上。身体粗壮,躯体前段呈圆筒状,躯体后部稍侧扁,总体上身体呈棒状,很像硕大的鳝鱼,因此有些地方将其俗称为“鳝王”。体鳞细小,鳞片之间互相垂直交叉,呈席纹状,隐藏于皮肤的下面;身体背部为灰褐色,侧面为灰黄色,腹面为灰白色;胸鳍的边缘呈黄色,全身及各个鳍上均有不规则的灰黑色或蓝绿色的块状斑点。

花鳗鲡

花鳗鲡是典型的降河性洄游性鱼类,性成熟后便由江河的上、中游移向下游,群集于河口处入海,到远洋中去产卵繁殖。刚孵化出的幼体呈透明的柳叶状,俗称为“柳叶鳗”,幼体慢慢向大陆浮游,在进入河口前变成像火柴杆大小的白色透明鳗苗,俗称为“线鳗”或“玻璃鳗”,然后再逆流而上,进入淡水的江河溪流中发育成长。在生长发育阶段,花鳗鲡常栖息于江河、水库或山涧溪谷等环境中,尤以水库中数量居多,白天通常隐居在洞穴之中,夜晚才出来活动、捕食。花鳗鲡的性情较为凶猛,主要以鱼、虾、贝类、蠕虫等动物为食。

花鳗鲡的肉味鲜美,长期以来被广为利用和捕捉,其肉和肝的维生素A含量特别高,被视为上等滋补食品,素有“水中人参”的美称。由于工业有毒污水对河流的严重污染和捕捞过度,以及毒鱼、电鱼对其资源的毁灭性的破坏,拦河筑坝用于修建水库及水电站等工程,阻断了花鳗鲡正常的洄游通道,致使花鳗鲡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8)凶猛的海鳝和海鳗

海鳝是鳗鲡目海鳝科鱼类的通称,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常栖息于水底的岩石间并隐在缝穴内。海鳝的鳃孔小而圆,一般没有胸鳍;皮厚、光滑、无鳞,口大,牙坚利,适于捕捉及咬住猎物,身体通常具有鲜艳的体色或斑纹。海鳝是海底的隐藏的杀手,它们在礁石的洞中或海底的凹地中过着隐居生活,因为具有宽大而尖锐的牙齿,在捕食的时候非常快速和凶猛。它们白天潜伏在礁区的洞穴中,偶尔将头部伸出洞外,夜间则出外猎食,一般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但也有少数吃甲壳类生物。

网纹裸胸鳝

不同于海鳝,海鳗的身体细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较侧扁,无鳞。口大,上下颌延长,具强尖锐齿。鳃孔宽大。背、臀、尾鳍相连,胸鳍比较发达。一般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区,具有季节性洄游的现象,性凶猛,食物以虾、蟹、小鱼、章鱼为主。当海鳗捕食时,它们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向猎物靠近,然后用前端有牙的下颌夹住猎物,与此同时,隐藏在咽喉后部的具有攻击性的内颌也会翻出来,将食物拖入腹中。

(9)能在水面滑翔的飞鱼

飞鱼是颌针鱼目飞鱼科的通称,体型较短粗,稍侧扁,吻短钝,口端位,具有发达的肩带和胸鳍,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整个身体像长长的“梭子”,尾鳍上叶小而下叶大,呈不对称状,身体背部颜色较深,经常在海水表面进行活动。借助发达的胸鳍以及尾鳍和腹鳍的协调运动,飞鱼可高高地跃出水面,在水面进行似飞的滑翔,因而得名。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时现、破浪前进的情景十分壮观,是南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飞鱼在海水中能以每秒10米的高速进行运动,在空中可停留达40多秒,水面滑翔距离可达400多米。

飞鱼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速摄影揭开了飞鱼“飞行”的秘密。其实,飞鱼并不会飞翔,每当它准备离开水面时,必须在水中进行高速游泳,胸鳍则紧贴身体两侧,尾部则奋力进行拍水运动,整个身体好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空中射出,飞腾而跃出水面后,立即打开长长的胸鳍与腹鳍快速向前滑翔,而它的胸鳍并不进行扇动,其在水面进行高速滑翔时,靠的主要是尾部的推动力,使其能够在跃出水面后,在空中进行短暂的“飞行”。尾鳍是飞鱼“飞行”的“发动器”,如果将飞鱼的尾鳍剪去,再把它放回海水中,飞鱼就不能跃出水面。

飞鱼是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类,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飞鱼在水面进行高速滑翔,其主要目的是逃离捕食者的攻击。因此飞鱼并不轻易地跃出水面,只有当其受到捕食者的攻击时,或者受到轮船的发动机产生的震荡声音刺激的时候,才会施展这种特殊的本领。

(10)雄性具育儿袋的海马

海马是刺鱼目鱼类,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鱼体侧扁,体外包被环形骨板,头与身体形成近直角,吻呈长管状,口位于前端,眼可以各自独立活动,背鳍一个,无腹鳍,尾鳍小或者消失,尾部细长,具四棱,常呈卷曲状。

海马常以拟态的方式将身体隐藏于环境中,习性也较特殊,喜栖于藻丛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带海区,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于漂浮着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随波逐流,在摄食时或其他原因暂时离开缠附物,游泳一段时间后,也会找到其他物体进行附着。海马的游泳姿势十分优美,身体直立于水中,借助背鳍和胸鳍高频率地摆动而作缓慢的游动。雄性海马腹面有一个育儿囊,卵产于其内进行孵化,一年可繁殖2-3代。繁殖季节,雌鱼将卵产于雄鱼尾部的育儿囊中,雄鱼一直担任育儿孵化的重任,幼鱼孵出时,雄鱼扭曲身体,将仔鱼从育儿囊的唯一开口释放出来。

克氏海马

海马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传统名贵中药,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克氏海马也叫黄金海马,是一种大型的海马,体色多样,包括黄色、橘色、褐色,甚至黑色,生活在近海海藻丛或珊瑚礁丛非常繁茂的地带,以毛虾、糖虾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觅食的时候,眼睛紧紧盯住猎捕的对象,然后用吸管状的吻突然出击,很快将猎物连水一起吸进口中,吞到胃里。克氏海马因其药用价值和装饰价值而成为人类的猎捕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海马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海马的野生资源下降很快,克氏海马也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1)具性逆转现象的黄鳝

黄鳝又被称为“鳝鱼”,是合鳃目鱼类,体形呈棍棒形,与鳗鲡身体外形有点相似,但和鳗鲡没有亲缘关系。体细长呈蛇形,身体前部圆而后部侧扁,尾部尖细。口大,眼小,左右鳃孔在头的腹面合二为一,呈“V”字形,鳃小不发达,主要由咽腔内壁的表皮进行气体交换。身体光滑无鳞,富含黏液,背、臀鳍很低且绕过尾端相连续,生活时身体呈黄褐色、微黄或橙黄,杂有深灰色斑点。

黄鳝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白天在多腐殖质的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很少活动,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黄鳝的鳃小,气体交换能力不强,需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并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贫乏时,也能生存,并且在离开水环境后,只要能继续保持皮肤的湿润,数日内亦不会死亡。黄鳝食性杂,夏季取食活动最为旺盛,天气变冷的时候可以长期不进食。黄鳝的繁殖季节大约在6-8月,并且发育过程中具有性逆转现象,黄鳝从胚胎期到性成熟时期都是雌性个体,而这些雌性个体在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从而变成雄性个体。黄鳝常把卵产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产卵前用口吐出泡沫,形成泡沫巢,受精卵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进行发育,而且雌雄鱼都具有护巢的习性。

(12)天生的旅行家——䲟鱼

䲟(yìn)鱼,又称“印头鱼”、“吸盘鱼”、“粘船鱼”,是鲈形目䲟科的鱼类,素有“天生的旅行家”之称,也被称为“最懒惰的鱼”。身体细长,一般在22-45厘米,最大的个体体长可达1米,身体前端平扁,向后逐渐变成圆柱状。头相对较小,头及体前端的背侧平扁,具一个长椭圆形的吸盘,可起到吸附的作用。背鳍2个,第一背鳍变成吸盘,第二背鳍长。广布世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中国沿海均产,䲟鱼的主要食物为浮游生物和大鱼吃剩下的残渣,有时也捕食一些小鱼和无脊椎动物。䲟鱼在水中的运动能力较差,主要靠头部的吸盘吸附在游泳能力强的大型鲨鱼或海兽腹面,有时也吸附在船底,被带到世界各个海洋。当到达食物丰富的海区,便脱离吸附的动物摄取食物,之后再重新寻找和吸附新的海洋动物,继续在海区之间转移,䲟鱼就是这样在大海中乘“船”进行免费的旅行,不仅节省自身的能量,还可以在吸附的宿主上得到保护,免受敌害的侵袭。

䲟鱼

(13)“海鸡肉”——石斑鱼

石斑鱼,又称石斑、鲙鱼,是鲈形目中名贵的海洋鱼类。石斑鱼的种类很多,身体稍侧扁,体长大小不一。口大,具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体被小栉鳞,常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的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体色多种多样,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石斑鱼是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肉质营养丰富、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石斑鱼常栖息在岩礁、珊瑚礁底质的海区,一般不成群活动,是肉食性凶猛鱼类,常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的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动物。

石斑鱼为雄雌同体,具有性别转换现象,首次性成熟时全部为雌性,次年再转换成雄性,因此,雄性明显少于雌性。南海的石斑鱼种类十分丰富,而且很多种类都是非常名贵的海鲜,如云纹石斑鱼,体侧有6条暗棕色斑带,除第一与第二带斜向头部外,其余各带均自背部伸向腹缘,各带下方多分叉,体侧和各鳍上不具有斑点;青石斑鱼因体色为青褐色,故又称青斑;东星斑的色泽有蓝色、红色、褐色及黄色等,体形比一般的石斑鱼瘦长,头部细小,身上布满白色的细点,形似天上的星星,因而称为“星斑”,因主要产自东沙群岛而得名;巨石斑鱼,又称“龙趸”,“猪羔斑”,为大型名贵的食用鱼类,它体型巨大,侧扁,口较大,鱼头部、体侧及各鳍上都散布着很多青黑色的斑点,为底层肉食性鱼类,喜栖息在礁盘内的海域中,最深可达60米左右,以底栖甲壳类及小鱼小虾为食,它的游泳速度虽不快,常以突袭的方式来捕食,令猎物防不胜防;点带石斑鱼黄棕色,散布赤褐色小圆斑及数条深色宽横带,尾鳍圆形。

青石斑鱼

东星斑

巨石斑鱼

点带石斑鱼

(14)“四大海产”之一的大黄鱼

大黄鱼是鲈形目石首鱼科的鱼类,又名“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石首鱼”、“石头鱼”、“黄瓜鱼”等,与小黄鱼、带鱼和乌贼并列为传统的“四大海产”,是我国近海主要的经济鱼类。大黄鱼的头较大,具有发达的黏液腔,下颌稍突出,尾柄长是尾柄高的3倍多,身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鳍黄色或灰黄色。体内的鳔较大,前端圆形。石首鱼科以耳石大而多得名,大黄鱼的头颅内具有2块白色的矢耳石。大黄鱼是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繁殖季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大黄鱼能发出强烈的间歇性的声响,同时对音响也很敏感,它的主要发音器官是鳔及其两侧的声肌,当声肌收缩时,压迫内脏使鳔共振而发声,在生殖季节鱼群终日发出“咯咯”、“呜呜”的叫声,声音之大在鱼类中十分少见,这种发声一般认为是鱼群用以联络的手段,在生殖时期则作为鱼群集合的信号。渔民根据大黄鱼的这种习性来判断鱼群的大小、栖息水层和位置,以便进行捕捞。

大黄鱼

(15)没有国界的鱼类——金枪鱼

金枪鱼是鲈形目鲭科一大类群,又称鲔(wěi)鱼,是大洋暖水性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低中纬度海区,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都有广泛的分布。身体长形,粗壮而圆,呈流线型,向后逐渐细尖而尾基细长,尾鳍呈叉状或新月形,在尾柄的两侧有明显的棱脊,背鳍和臀鳍的后方各有一行小鳍。金枪鱼是唯一能够长距离快速游泳的大型鱼类,强劲的肌肉及新月形的尾鳍,都是适于快速游泳的特征,一般时速为每小时30-50千米,最高可达每小时160千米,比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还要快,科学研究证实,金枪鱼每天的游程可以达到230千米,其旅行范围可以远达数千千米,能作跨洋环游,所以也被称为“没有国界的鱼类”。金枪鱼为什么总是快速地游泳呢?科学家发现,金枪鱼的鳃肌已经退化,因此必须不停地游动,使新鲜水流流过鳃部以获取氧气,若金枪鱼停止游泳就会窒息,所以金枪鱼的口在游泳时总是处于张开状态,能够在游泳时让水流经过鳃部而进行气体交换,即使在夜间也不休息,只是降低了游速。为了补充不停游动及旺盛的新陈代谢所消耗的能量,金枪鱼必须不断地进食,其食性较杂,乌贼、螃蟹、鳗鱼、虾等海洋动物都是它的食物。大多数鱼类是冷血动物,而金枪鱼的体温可达30多度,这也使得金枪鱼的反应十分敏捷和迅速,成为海洋中的超级猎手。南海金枪鱼资源较为丰富,种类繁多,蓝鳍金枪鱼是金枪鱼类中最大型的鱼种,体长一般1-3米,尾鳍呈交叉状,身躯底部至侧边的色彩明亮,体背附近深蓝色,鳍是深暗色,小鳍则呈微黄色,尾柄隆起的嵴呈黑色,胸鳍短,胸鳍末端不到第一背鳍的中央。黄鳍金枪鱼生活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因其背鳍和臀鳍呈黄色而得名。

蓝鳍金枪鱼

黄鳍金枪鱼

(16)具毒刺的鲉类

鲉(yóu)形目鱼类的眶下骨突向后延伸,在颊部形成骨甲,故又被称“甲颊类”,多数体形粗钝、笨重。为了保护、防卫和隐蔽,头部多凹凸,具棘突和皮瓣,其中许多种类的鳍棘或头部棘突具毒腺,人被刺伤后会引起中毒,鲉科和毒鲉科是南海常见的具有毒刺鱼类。

鲉科大多数都是近沿岸的肉食性鱼种,常栖息于岩礁底层之间,游动缓慢,但可短距离快速移动捕食;体色变化多样,有些种类常拟态成石头的模样,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并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来捕食其他鱼类。蓑鲉也被称为“狮子鱼”,是海洋中最为美丽和奇特的鱼类之一,具有美丽的外表、红褐相间的条纹,与海底色彩缤纷的珊瑚和海葵交相辉映。蓑鲉的胸鳍非常大,展开呈扇状,虽然胸鳍很大,但游泳能力不强,常躲在海底岩石缝中,等猎物接近时进行突袭式的攻击;背鳍具毒刺,平时由一层薄膜所包围,当遇到敌害时,便用毒刺进行攻击,人被刺伤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严重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晕厥。蓑鲉在南海产5种,勒氏蓑鲉俗名“公老虎”;触须蓑鲉的体被栉鳞,尾柄无纵行暗色带,肉可供食用;玫瑰毒鲉也被称为“石头鱼”,因其像玫瑰花一样长有刺,且有毒,故而得名。石头鱼的外形比较恐怖,体貌十分丑陋,活像一块石头,隐伏在海底石堆中,不易被发觉,平时很少活动,靠捕食游近的生物为生。

勒氏蓑鲉

触须蓑鲉

鬼鲉俗称“海蝎子”,“虎鱼”,是热带及暖温带近海底层分布的毒鲉科小型鱼类,鳍棘端部具膨大囊状毒腺组织,毒性强,被刺后剧烈阵痛,有时持续数天。

玫瑰毒鲉

鬼鲉

(17)底栖生活的比目鱼

褐牙鲆

长鲽

鲽形目鱼类的两眼位于头的同一侧,因此得名“比目鱼”,也被俗称为“獭目鱼”、“塔么鱼”。身体侧扁,成体的眼、鼻、口、齿和偶鳍均不对称分布,具眼一侧的身体颜色较暗,而无眼的一侧颜色较浅。幼鱼和成体形态差别很大,幼体时,身体侧扁而左右对称,通常在水上层活动,其游动的方式也和其他鱼类基本一致,而不像成体在营底栖生活时的“蝶飞”似的游动姿势。经过一段时间后,幼体的身体形状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头部一侧的眼移位至另一侧,而以无眼的一侧平卧水底营底栖生活,因此在成体时,两眼位于身体的同一侧。南海的比目鱼资源十分丰富,分为鲆科、牙鲆科、鲽科、鳎科和舌鳎科等几大类群。鲆科和牙鲆科的眼位于身体的左侧,如褐牙鲆。鲽科的眼则位于右侧,如长鲽。鳎科的身体呈鞋底状或舌状,眼位于头右侧,前鳃盖后缘不游离,如条鳎,俗名“花鰙鳎”、“花板”、“花牛舌”、“花鞋底”、“花条鳎”等,有眼的一侧呈淡黄褐色,并具深褐色横带花纹。舌鳎科,眼位于身体的左侧,吻部呈钩状下弯,如宽体舌鳎。比目鱼不仅在食用上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我国古代是象征忠贞爱情的奇鱼,古人留下了许多颂扬比目鱼的佳句,如“凤凰双栖鱼比目”、“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等。

条鳎

宽体舌鳎

(18)奇特的翻车鱼

翻车鱼是鲀形目的鱼类,它的外形怪异、体态硕大,身体高而侧扁而呈圆形,奇特的身体外形看上去好像是有头无身的鱼,故又名“头鱼”。翻车鱼的头很小,吻圆钝,眼睛也很小,背鳍尖刀状,臀鳍与背鳍相对,在体后端相连,形成“舵鳍”,边缘呈曲线状,身体背侧为灰褐色,腹侧银白色。翻车鱼虽然具有背鳍和臀鳍,但是游泳能力十分差,仅仅依赖两片特长的背鳍和臀鳍的摆动来控制方向,缓慢前进或任其随波漂流。它还有个奇怪的习性,当天气好时,便会将背鳍露出水面,随风向漂浮,并在海面上晒太阳,有人将这一行为称之为“海上日光浴”,因此也就有了“太阳鱼”的美称;但当天气变坏时,便侧身平浮于水面依靠背鳍和臀鳍来划水游动。翻车鱼生活在热带海洋,平时在其身体周围常常附着许多发光的海洋动物,因此在翻车鱼游动的时候,身上的发光动物便会发出亮光,远远看去就像一轮明月,故又有“月亮鱼”的美名。

翻车鱼

翻车鱼以小鱼、甲壳动物、水母、浮游生物和海藻等为食,水母是翻车鱼最喜爱的食物。由于其体态笨拙又不善游泳,故常被海洋中其他的鱼类或海兽吃掉,但翻车鱼具有强大的生殖能力,一次可产2500万—3000万枚卵,在海洋中可称得上是最具有生殖能力的鱼类之一。每当繁殖季节来临,雄鱼就会在海底选择一块理想的场地,挖开泥沙,筑成一个凹形的“产床”,引诱雌鱼进入“产床”产卵,雌鱼产卵之后,雄鱼将其受精,从此就担负起护卵、育儿的职责,直到幼鱼长大。

两栖纲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具有水生脊椎动物与陆生脊椎动物的双重特性,它们既保留了水生祖先的一些特征,如生殖和发育仍在水中进行,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等,同时发育成成体时,获得了真正陆地脊椎动物的许多特征,如用肺呼吸,具有五趾型四肢等。现生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而湿润,表皮角质层不发达,皮肤富含黏液腺,皮肤具有调节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随着肺的发生,两栖动物成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也有相当大的改变,心室一个,心房被一分为二,具有肺循环和体循环,心室中的动脉血和静脉血仍处于混合状态,因此新陈代谢水平较低,对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身体温度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现生两栖动物大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尤其以温暖湿润的热带森林中种类最为丰富,除了海洋和大的沙漠以外,几乎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分布的海拔高度可达5000米左右,个别种类能生活于半咸水中。两栖类动物现存4000多种,主要分为无足类、有尾类和无尾类三大类群,而南海的两栖动物主要指分布于南海各岛屿的种类。代表动物为海蛙。

海蛙是无尾目蛙科的一种两栖类动物,又名“海陆蛙”、“食蟹蛙”。一般成体体长在55-83毫米,体色变异较大,背面多为棕褐色,有深褐色斑纹,上下唇缘有6-8条深色纵纹,四肢背面具3-4条深色横纹,雄性海蛙在繁殖季节咽部的两侧为深褐色。由于海蛙具有特殊的渗透压调节方式,故能够生存在红树林附近的咸水或半咸水的地区,也是生活于近海边的咸水或半咸水地区为数不多的两栖类动物。海蛙白天多隐蔽在洞穴或红树林根系之间,傍晚到海滩觅食,故被当地居民称其为“海蛙”,主要以蟹类为食,故又名“食蟹蛙”。

海蛙在海南沿海的红树林潮间带具有一定的分布,还分布于南海区域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周边国家。红树林及其附近的淡水水塘和灌木林是海蛙的主要生境类型,但由于虾塘养殖、红树林破坏等原因,海蛙的生境逐渐减少,同时非法捕捉、贸易和食用也是导致海蛙濒危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据报道,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蛙腿贸易输出国,2002年的蛙腿贸易量为3800吨,而海蛙占其贸易输出量的75%,导致了爪哇岛当地海蛙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

海蛙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栖脊椎动物,这一类群不但承袭了两栖动物初步登陆的特性,而且在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和繁殖等方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体被角质鳞或硬甲,缺乏皮肤腺,血液循环仍属于不完善的双循环,产羊膜卵,使爬行动物在个体发育初期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确保其能在陆地上进行繁殖,因此爬行动物的分布受湿度影响较小。现存的爬行动物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大多数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温带和寒带地区则较少,只有少数种类可到达北极圈附近或分布于高山上,而在热带地区,无论湿润地区还是较干燥地区,种类都比较丰富。现存的爬行动物5000多种,主要包括蛇、蜥蜴、龟鳖和鳄等类群,南海爬行动物主要指分布于南海各岛屿上或附近海域生活的类群,包括海蛇和海洋龟类等。

(1)致命的海蛇

海蛇是蛇类眼镜蛇科的一大类群,与眼镜蛇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类群,而海蛇是重新返回水中生活的爬行动物。由于适应水中生活,海蛇的躯干后部略侧扁,尾部扁平如桨状,善于在水中游泳。海蛇与陆生脊椎动物一样,具有肺,肺是其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鼻孔位于吻的背面,具有瓣膜,可以控制鼻孔开启和关闭,当海蛇上浮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海蛇的腹鳞大多退化、不发达或者消失,体表鳞片下面具厚厚的皮肤,可以有效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同时海蛇的舌下有盐腺,具有排出体内过多盐分的机能。海蛇常在大陆架和海岛周围的浅水中栖息,有些种类喜欢生活在沙底或泥底的浑水中,有些常出没在清澈的珊瑚礁周围。海蛇属于剧毒蛇类,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黏稠液体,与陆地蛇毒性质相似,但毒性远远强于一般陆地的蛇毒。南海海蛇资源十分丰富,有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小头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长吻海蛇、海蝰等。青环海蛇是南海最常见的海蛇,背部灰褐色,腹部黄白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0-80个,繁殖方式为卵胎生。长吻海蛇的头窄而吻长,躯体极侧扁,背面黑色,腹面鲜黄色,两色在体侧界线十分鲜明,故又被称为“黄腹海蛇”或“黑背海蛇”。

青环海蛇

长吻海蛇

(2)濒危的海洋龟类

海洋龟类是一类在进化中重新返回海洋中生活的龟鳖类群,和陆地龟鳖类一样,是爬行动物中古老的类群。身体具有角质盾片或真皮形成的骨板,不具齿而取而代之的是角质鞘。由于适应海洋生活,四肢变成桨状,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游泳。虽然平时海洋龟类生活于海洋中,但在繁殖时期,仍要在陆地上进行交配、产卵和孵化。南海具有丰富的海洋龟类资源,而且都是濒危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如海龟、蠵(xī)龟、玳瑁、太平洋丽龟和棱皮龟等。

海龟也被称为“绿海龟”,是南海区域最为常见和数量最多的一种,人们常常把海洋龟类泛指为“海龟”,实际上海龟单指绿海龟。“绿海龟”得名于其身上的绿色的脂肪,其身体庞大,背甲长80-100厘米,体重70-120千克,最大的个体背甲长可达150厘米,体重250千克,头顶的前额鳞1对,上喙前端不钩曲,腹甲具下缘盾4枚,四肢均具1个爪;背甲鳞片平砌状分布、颜色为深橄榄色或棕褐色,腹甲淡黄色;食性杂,以鱼类、头足纲、甲壳纲动物及海藻为食。在西沙群岛,每年4-10月为海龟的繁殖期,海龟常选择沿海沙滩处进行掘穴产卵,每次产卵90-160枚。20世纪80年代以前,南海的海龟数量还相当丰富,然而80年代后掠夺性的乱捕滥杀,滥挖龟卵,是南海海龟资源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海龟的数量已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人类为了吃它的肉和用它的甲壳来做药材和装饰品等而进行滥捕乱杀;其次是海洋污染使海龟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另外,沿海资源大规模开发,导致海龟无法找到合适的产卵繁殖场所。

绿海龟

蠵龟也被称为“红海龟”、“赤海龟”、“灵龟”,体形较海龟个体大,背甲长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250千克,前额鳞2对,背甲上的盾片呈镶嵌式排列,腹甲的下缘盾3对,头背及背甲红褐色,腹甲黄色。蠵龟常以大陆架为栖息地,甚至可进入海湾、河口及咸水湖,食性杂,以鱼、虾、蟹、软体动物及藻类为食,资源下降的原因与海龟基本相似。

蠵龟

玳瑁又称“十三鳞”、“鹰嘴龟”,前额鳞2对,上喙前端钩曲呈鹰嘴状,“鹰嘴龟”的名字也就由此而得。背甲的椎盾和肋盾呈覆瓦状排列,随年龄增长而变成平置排列,盾片数量为13块,因此也被称为“十三鳞”,盾片表面光泽,有褐色与浅黄色相间而成的花纹,以鱼、软体动物、海藻为食。玳瑁具有“海金”的美誉,自古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着高贵和神圣,深得历代贵族或商贾的宠爱,被视为传世之宝,并常将玳瑁的背甲制作成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来描述玳瑁,唐代女皇武则天和清代的慈禧太后更是十分喜爱玳瑁制品,如梳子、扇子、琴板、发夹,乃至整个玳瑁标本。目前,南海玳瑁受到的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对玳瑁标本和制品的需求,非法捕捉和贸易现象十分严重。

玳瑁

棱皮龟

棱皮龟又称“革龟”、“七棱皮龟”、“舢板龟”、“燕子龟”等,是龟鳖中最大的一种,成年棱皮龟的体长在2-2.5米,体重可达800-900千克。身体头部、四肢和躯体都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没有角质的盾片,背甲的骨质壳由数百个大小不整齐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成,其中最大的骨板在背部形成7条规则的纵棱,棱皮龟也因此得名。棱皮龟的四肢巨大,能够持续而迅速地在海洋中游泳,时速可达每小时35千米,是海洋动物中不折不扣的游泳健将。雄性棱皮龟在出生后就一直在海洋中生活,只有雌性为了繁殖后代,每隔3-4年才上岸产卵,因此人们对雄性棱皮龟知之甚少。棱皮龟以小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由于视力的原因,棱皮龟经常会误食海面上漂浮着的塑料袋或其他垃圾,造成肠道堵塞而导致死亡,再加上非法捕捉,其种群数量日益下降。早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一万只棱皮龟在马来半岛东海岸的兰塔阿邦地区栖息和产卵,而目前,该区域繁殖的个体几乎寥寥无几,保护棱皮龟已经迫在眉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海洋世界里的“龟王”即将在地球上消失。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具有羽毛,新陈代谢旺盛,并能在空中飞行,这也是鸟类与其他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具有快速飞翔的能力,能主动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的行为,能更好地协调体内外环境的统一,具有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保证了后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鸟类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多营飞翔生活,皮肤具有薄、松、软、干的特点,缺乏腺体。现代鸟类的骨骼系统以轻和坚固为主要特征,无牙齿,尾骨退化,无膀胱,可减轻体重,骨腔内充气。飞行的鸟类胸骨发达,有龙骨突。心脏二心房二心室,具有完善的双循环。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全世界已发现9000多种,分为走禽、游禽、涉禽、攀禽、猛禽、陆禽和鸣禽等生态类型。南海的海洋性鸟类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于南海的各个岛屿或陆地附近。

(1)善于捕鱼的鹗

鹗是隼形目猛禽类,又称“鱼鹰”。头顶和颈后的羽毛白色,并且头后的羽毛形成羽冠,上体和两翅的表面均为暗褐色,身体腹面除胸部具棕褐色斑纹外,其余均为白色。鹗经常栖息于海岸的岩石、珊瑚礁或红树林沼泽湿地等环境附近,主要以鱼类为食,有时也捕食蛙、蜥蜴、小型鸟类等其他小型陆栖脊椎动物。鹗的外侧脚趾能向后反转,使四趾变成两前两后,加上趾下比较粗糙,在捕食鱼类的时候,趾和爪能牢牢地抓住鱼的身体。鹗平时常在水面的上空缓慢地作圆圈状飞行,两眼注视着水面下的猎物的动静,在距离水面30-90米之间时,还能够迅速地扇动双翅飞行,而使身体悬停在空中,以便仔细地观察水中猎物的情况,发现猎物后,则两翅折合,急速逼近水面,伸出两只长脚将鱼抓起,一边用双脚提着“战利品”腾空飞起,一边在空中抖落身上的水珠,如同一个精神抖擞的“渔夫”。它们将猎物带回栖息处食用,吃完后会拖着脚在水面进行低飞。在繁殖季节时,常成对在水面上追逐或在空中翱翔,一般在海岸或岛屿岩礁上,或在湖沼、河流附近的乔木上营巢,巢简陋呈盆状,直径可达2米。

(2)掠夺成性的军舰鸟

军舰鸟是鹈形目的大型热带海鸟,体长在75-110厘米,翅膀展开时可达230厘米;嘴长而尖,端部弯曲呈钩状,喉部具红色的喉囊,用以暂时贮存所捕获的鱼类;尾呈深叉状。一般雄鸟的体羽全黑,雌鸟的身体腹面具有明显白色斑;胸肌发达,善于飞翔,素有“飞行冠军”之称,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达400千米左右,是世界上飞行最快的鸟类之一,其飞行的高度可达1200米,而且还能长距离不停歇的飞翔,最远距离可达4000千米左右,即使是在12级的狂风中也会临危不惧,能够安全地飞翔。军舰鸟常栖息在海岛或海岸边的树林中,主要以鱼、软体动物和水母为食,白天常在海面上巡飞遨游。军舰鸟大部分是凭着高超的飞行技能,从空中截夺其他海鸟捕获的鱼类,如果看到其他海鸟捕获到鱼时,便对它们发起进攻,迫使其他海鸟放弃口中的食物,然后急速俯冲,攫取掉落的食物,由于军舰鸟的这种“抢劫”的行为,人们也称军舰鸟为“强盗鸟”。在繁殖季节,军舰鸟常聚集在一起,雄鸟常常因为占据的领地而进行争斗,占据有利位置的雄鸟抬着头,上下喙不断地碰撞,发出“哒、哒”的声音,并使喉部的喉囊膨胀起来,吸引雌鸟进行繁殖配对,在领地争斗中也会有个体的喉囊被啄破的现象发生,一旦喉囊被叼破,雄鸟也就失去了繁殖的机会。南海常见的有白斑军舰鸟和小军舰鸟,而白腹军舰鸟数量十分稀少,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白斑军舰鸟

(3)西沙群岛上的鲣鸟

鲣鸟是鹈形目的中等大小的海鸟,喙粗长、先端尖锐且略向下弯曲,喉囊小而不明显。鲣鸟在南海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上,岛上具有两种鲣鸟,即红脚鲣鸟和褐鲣鸟,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红脚鲣鸟

红脚鲣鸟的体长为63-74厘米,羽毛除部分飞羽为黑色外,洁白无瑕,头和颈部具有黄色的光泽,喙的颜色为淡蓝色,喙基部红色,喉囊为肉色或红色,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双红色的脚,名字也因此而得。红脚鲣鸟是典型的热带海洋性鸟类,飞翔能力极强,也善于游泳和潜水,夜间的趋光性很强,有时会被灯光吸引而飞到轮船的甲板上或者海岛上居民住处附近。红脚鲣鸟活动很有规律,每天清晨便飞到海上进行觅食,傍晚时分便飞回栖息地,渔民常常依据其飞行的方向和集群的场所来寻找鱼群的位置,甚至可以沿着鲣鸟的飞行路线来确定返航的方向,所以渔民也称其为“导航鸟”。红脚鲣鸟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乌贼和甲壳类等。红脚鲣鸟的分布区正是台风频吹的地带,而且台风季节较长,每当台风袭来,便无法再到海上去觅食,这段时间就主要依靠喉囊中贮存的食物来维持生活。由于常常遭到军舰鸟等掠食性鸟类的袭击,以至于形成了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便将喉囊内贮存的食物吐出来的习惯。成群飞翔的时候,前后排成纵列,有时略呈“V”字形,沿着波浪形路线翱翔,如果发现鱼群,则从离海面20-30米高处的空中将双翅向身体一收,以迅猛的速度向下俯冲,将食物捕获,然后再飞回空中,这时整个捕鱼的海面海水飞溅如花,构成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

褐鲣鸟的大小与红脚鲣鸟差不多,但身体各部位的颜色与红脚鲣鸟完全不同,褐鲣鸟的喙为黄色,十分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喙基部的内侧和眼睛周围都有裸露的皮肤,雌鸟为黄色,雄鸟为淡蓝色。头部、颈部、胸部和整个身体上部为黑褐色,而胸部以下为白色,翅膀为黑褐色,脚为黄绿色。常成群生活,飞翔能力很强,常常用鼓翼飞行或滑翔飞行,善于游泳和潜水。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乌贼和甲壳动物等,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常常潜入水中追捕鱼群,有时也在海面上空飞翔寻找猎物后则双翅往后一收,突然俯冲扎入水中,再潜水追捕猎物。

褐鲣鸟

(4)善于等待猎物的涉禽——鹭鸟

鹭鸟是鹳形目鹭科鸟类,具有“嘴长、颈长和腿长”的涉禽典型的特征,适于在海岸浅水、滩涂、沼泽湿地等环境取食,是湿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指示物种。鹭鸟的嘴长而尖直,颈长且在飞行时呈“S”型状态,脚和趾均细长,前三趾和后趾可抓握。多为肉食性,以水生动物为食,如鱼、虾、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也食蛙、蝌蚪等,常在湿地附近缓步慢行,边走边啄食水中的鱼虾类,或伫立于水中,伸长长颈,一动不动,等待水中的鱼虾靠近而伺机进行捕食。因为在取食时常常处于伫立状态,因此有些种类也被俗称为“长脖儿老等”。多集群营巢,用枝条筑造浅巢。

白鹭(中上)牛背鹭

南海具有丰富的鱼类资源,鹭科鸟类也十分丰富,如白鹭、牛背鹭、池鹭、中白鹭、大白鹭、苍鹭等。白鹭也称小白鹭,体形较小,全身羽毛纯白色,在繁殖季节,头后具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前胸和背部被蓑羽,在非繁殖季节则消失;嘴黑色,胫与跗跖部黑色。牛背鹭俗称“黄头鹭”、“畜鹭”、“放牛郎”等。体形较小,嘴厚、黄色,颈粗短。在繁殖季节,头、颈、背部羽毛浅黄色,身体其余部分纯白色,非繁殖季节,羽毛纯白色。牛背鹭是唯一不以鱼虾为主要食物而以昆虫为主的鹭鸟,在自然进化中,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非常密切的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身后捕食被家畜惊飞的昆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牛背鹭”也因而得名。

(5)海港“清洁工”——海鸥

海鸥是鸥形目的游禽类的一种,广义上是泛指鸥科的所有海鸟,狭义上是专指海鸥这一个物种。海鸥的体形较小,繁殖季节头、颈白色,背、肩及翅膀覆羽呈石板灰色,腰和尾羽均为纯白色,外侧2枚初级飞羽黑色而具较大的白色斑,其余初级飞羽灰色、具白色端斑,嘴、脚和趾呈浅黄绿色。非繁殖季节头顶、头侧、枕和后颈具淡褐色点斑,嘴粉红色或淡褐色、端部黑色。海鸥是南海常见的海鸟,在海边、海港、渔场往往聚集成群,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游泳、觅食,或者低空飞翔。除以鱼虾、蟹、贝为食外,还喜欢拣食人们抛弃的残羹剩饭,故海鸥又有“海港清洁工”的绰号。

海鸥

海鸥也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如果海鸥群栖在浅滩、岩石或暗礁周围,纷飞而嘈杂的鸣叫,就要提防撞礁。同时海鸥还有沿港口出入飞行的习性,每当船只航行迷途或在大雾弥漫时,通过观察海鸥飞行的方向,亦可作为寻找港口的依据。如果海鸥贴近海面飞行,预示未来的天气将会晴好,若海鸥高高飞翔,成群结队地从大海远处飞向海边,或者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沙滩上或岩石缝里,则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6)嘴形各异的鸻鹬类

鸻鹬类是中型或小型的涉禽类水鸟,颜色多为沙土色或灰褐色,较为暗淡。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栖息于内陆或沿海水陆交汇的滩涂湿地环境,是重要的湿地鸟类类群。在沿海滩涂湿地,常常栖息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鸻鹬类水鸟,食物几乎都是湿地中的虾、蟹、鱼等水生动物,食性基本相似,但集群的种类和个体都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能量,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鸻鹬类具有形状各异的喙。如白腰杓鹬、中杓鹬和黑翅长脚鹬的喙都很长,而白腰杓鹬、中杓鹬的喙还向下弯曲,两者之间的长短也不一致,金眶鸻和环颈鸻的喙短而直。由于拥有不同长度和形状的喙,因此在集群取食的时候,在取食的深度和食物种类上具有明显的不同,有效地避免了食物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各取所需。喙较长的鸻鹬类能将长长的喙深深地插入泥沙中,从而能获得深层的食物,如螺类、贝壳类、蟹类等;喙中等大小的种类,则可在泥滩的中层获取相应的食物;喙较短的种类可在浅层获得食物资源。

黑翅长脚鹬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迅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也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和行为最为复杂的一个高等动物类群。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具有在陆地上快速运动的能力;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具有较高的存活率。现存4000多种,形成了陆栖、穴居、飞翔和水栖等多种生态类群。南海的哺乳动物包括分布于海洋中的水栖类型,如鲸豚类、儒艮,也包括分布于各岛屿及沿岸的各种陆栖哺乳动物,如食蟹獴、隐纹花松鼠等。

(1)“潜水冠军”——抹香鲸

抹香鲸是鲸目齿鲸类群中最大的一种,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雄鲸体长可达23米,雌鲸可达17米,体形十分独特,头部特别大,像一只巨大的箱子,几乎占体长的1/4-1/3,因而也被称作“巨头鲸”。上颌大而钝,远远超过下颌,而下颌细而薄,与上颌极不相称,其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抹香鲸这种头重尾轻的特点,极其适合潜水,它能潜到海洋2200米深处,并能在水中“屏住呼吸”长达1个多小时,是当之无愧的“潜水冠军”。研究发现,抹香鲸潜水时,肺部能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大而收缩,肺泡不再进行气体交换,因而能适应快速的压力变化。另外抹香鲸常在海洋深处进行活动,这与它们的食物——深海大型的头足类动物有关,如大王乌贼等。抹香鲸的名字缘于其肠道的分泌物,由于抹香鲸嗜食大型乌贼等动物,有些难于消化的物质刺激其肠道而分泌一种灰色或微黑色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逐渐在肠道内形成一种黏稠的深色物质,即形成“龙涎香”。抹香鲸的方形巨头中有一特殊的鲸蜡器官,里面具有油状蜡,鲸蜡器官是一个超级传导体,是抹香鲸极其灵敏的探测系统,即“声纳”,替代不发达的眼睛,用以在漆黑的深海中寻找食物而。抹香鲸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头部鲸蜡器官能提取鲸脑油,可做高级润滑剂,“龙涎香”是名贵的香料和中药原料,加上抹香鲸喜爱集群,且行动缓慢,因此经常遭受人类的捕杀,种群数量下降迅速,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抹香鲸

(2)“海中之虎”——虎鲸

虎鲸

虎鲸又称“逆戟鲸”、“杀人鲸”,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的齿鲸。体长在6-8米。体粗壮,头部呈圆锥状,没有突出的喙;背鳍位于背部中央、大而高耸,胸鳍大而宽阔、呈圆形。虎鲸的身体颜色黑白对比明显,具有明显的识别特征,背部黑色,头侧面、生殖器两侧及整个腹部为白色,背鳍后面有马鞍形的白斑。虎鲸喜群居,常具有“跃身击浪”、“浮窥”等行为,嬉戏时常以尾鳍或胸鳍拍击水面,其游泳速度最快可达55千米/时,在水下可闭气17分钟左右。

虎鲸性情凶猛,是名副其实的“海中之虎”,虽然没有大白鲨那样锋利的牙齿,也不会像大白鲨那样撕咬猎物,但虎鲸的嘴很大,可将猎物直接吞入口中,小到结成群的鱼类、乌贼,中到海豹和海豚,甚至大到抹香鲸和须鲸,都是它们取食和攻击的目标。虎鲸不但凶猛,还很狡猾,在捕猎时有时会将腹面朝上浮在海面上,假装死去,趁乌贼、海鸟等靠近时,就突然翻身张嘴对猎物进行突袭,甚至利用尾鳍将猎物击昏,再进行捕食。雄性虎鲸的背鳍大而高耸,高度约1.5米,在争斗和捕食时是进攻的武器,在游泳时则起到舵的作用,背鳍形似倒竖的古代武器“戟”,“逆戟鲸”的名字也由此得来。虎鲸还是海洋哺乳动物中的“语言大师”,可以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有些声音在捕食鱼类的时候可以起到吓唬鱼群的作用,让鱼群的行动失常,更容易被捕食,同时也能通过超声定位的方式来跟踪鱼群。

(3)海洋中的“歌唱家”——座头鲸

座头鲸

座头鲸,又被称为“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和“锯臂鲸”,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须鲸类群(成体不具牙齿,而具鲸须)中个体较大的种类,体长可达18米,体重在25-35吨。座头鲸的外形十分特别,是最容易识别的鲸类之一,头扁而平,吻宽、嘴大,在进食时,上下颌之间特殊的韧带结构可使嘴张开呈90度的角度,嘴边长有20-30个瘤状突起,每个瘤状突起上都长有一根毛。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其名“座头”,意为“琵琶”,就源于背部的形状,所以又被称为“弓背鲸”。“驼背鲸”,背鳍很小,位于身体的后方,但是座头鲸的鳍肢很长,约为体长的1/3,是鲸类中鳍肢最大的种类,颜色几乎为全白色,在鳍肢的前缘具有很多不规则的呈锯齿状的瘤状突,因此也被称为“大翅鲸”、“巨臂鲸”或“锯臂鲸”。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的波浪状,在潜水时常具有尾鳍上举的标志性动作。

座头鲸的性情十分温顺可亲,成体之间常以相互接触来表达感情,其游泳和嬉水的本领十分高超,常常在海面上突然破水而出,身体高高上升,慢慢向后弯曲,就像杂技演员的后滚翻动作一样优美,落水时拍击海水的声音可传到数公里之远。在潜水的时候,尾鳍会高高翘起。座头鲸的食物包括磷虾和小型鱼类,尤其喜爱磷虾,但取食只在夏天进行,冬天则完全依靠体内储存的脂肪,捕食的方法包括直接攻击或通过用鳍肢拍打海水而将猎物击晕,其中最为独特的猎食技巧就是“水泡网捕猎法”,通常会有数条座头鲸集结在一起,在鱼群的下方围成一个大圈,并围绕鱼群进行迅速的游动,利用其呼吸的喷水孔向上喷气形成大量的水泡,水泡在座头鲸围绕鱼群游动的周围形成网状,将鱼群紧逼在一起,这时候座头鲸开始对鱼群进行吞食,水泡网的直径有时可达30米左右。座头鲸是鲸类王国中不折不扣的“歌唱家”,能发出多种复杂多变的声音,其中包含着“悲叹”、“呻吟”、“颤抖”、“长吼”、“打鼾”等不同的声音,而且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交替反复,恰似旋律优美的交响乐。

(4)海中“表演家”——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又被称为“瓶鼻海豚”,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2-4米,体重150-650千克,身体中部粗圆,从背鳍向后逐渐变细,由于额部具明显的隆起,上下颌较长,“瓶鼻海豚”因此得名。全身背面和侧面灰黑色,而腹部灰白色,这样就保证了它们在水中无论是从上方还是下方都很难被敌害发现。

宽吻海豚

宽吻海豚喜欢群居生活,通常十多只组成一个群体,在海水中并驾齐游、同时沉浮。成员个体之间的眷恋性很高,通常一个个体受伤,其他个体都会不忍离去,仍在周围游动。食物主要包括带鱼、鲅鱼、鲻鱼等群栖性的鱼类,偶尔也吃乌贼或蟹类以及其他一些水生动物,当发现鱼群时,它们会集体行动把猎物包围起来进行捕食。宽吻海豚是人类最为熟悉的海豚之一,也是被训练表演的最佳对象,其性格友好、活泼而富有好奇心,常常跟随船只或潜水者,遇见受伤的潜水者甚至能将其救起,使其脱离危险。其大脑的重量甚至比人类的大脑还重,大脑的沟回曲折也比较复杂,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能学会很多复杂的动作,并且具有很强的跳跃能力,有时能跃出水面达1-2米,因此成为海洋世界中最受欢迎的“表演家”。它们的视力良好,但在水下运动和捕食时并不完全依靠视力,而是通过回声定位进行,能向前发出声频和超声频的信号,当宽吻海豚接近猎物时,回声逐级变强,它们就会相应地减弱发射的声波。

(5)“美人鱼”——儒艮

儒艮是海牛目的哺乳动物,又称“美人鱼”、“人鱼”、“南海牛”等,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体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具稀疏而短细的体毛,头部较小,吻端向下倾斜、呈盘状,吻盘上的刚毛短而密集,鼻孔活瓣状,位于吻端。儒艮没有明显的颈部,也无背鳍,尾鳍宽大而后缘凹进,无缺刻。

儒艮是海洋中的草食性哺乳动物,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海草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常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由于儒艮嗜食海草等水生植物,其觅食动作和牛比较相似,一边咀嚼,一边摆动头部,所以也被称为“南海牛”。儒艮具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别名,即“美人鱼”,实际上它的外形并不美丽,但其生活习性却与人颇有些相似之处,雌性的儒艮鳍肢腋下具有1对乳房,用以哺育幼兽,在哺乳期,乳房比较丰满而充满乳汁,而且儒艮哺乳的时候,鳍肢也会做出类似人类哺乳时候的动作。哺乳期的儒艮常带着幼兽在海水中游弋,有时也会将身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所以远远望去,会让人产生“美丽”的错觉。过度的猎杀、海草资源的破坏、栖息地的污染和减少、误入渔网等已严重威胁到儒艮的生存,同时由于儒艮的行动较为缓慢,性情比较温顺,视力比较差,快速运动的船只也成为其致死或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儒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