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贝壳里的珍珠怎么形成的

贝壳里的珍珠怎么形成的

时间:2022-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海除单板类外,其余各类均有分布,构成了南海动物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琉球花棘石鳖鲍鱼并不是鱼类,而是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类动物类群。篱凤螺又称红口螺、红娇凤凰螺,是常见的海产美味。宽凤螺的壳口大而宽,外唇宽厚外翻,延伸超过螺体,因此也被称为阔唇凤凰螺。
软体动物_南海知识丛书(全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种类繁多,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虽然在形态上差异很大,但身体一般都可以分为头、足和内脏团3个部分,外面具有外套膜。足一般位于身体的腹面,是由体壁伸出的一个肌肉质的运动器官,内脏团位于身体背面,由许多内脏器官所构成,并被柔软的体壁所包围。外套膜是由身体背部的体壁延伸下垂而形成的一个或一对膜,并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空腔称为外套腔。外套膜能够分泌碳酸钙,形成一个或两个外壳包围整个身体的壳,少数种类的壳消失。软体动物可分为7个类群:单板类、多板类、无板类、腹足类、双壳类、掘足类和头足类。其中腹足类和双壳类种类最为丰富,占软体动物的95%以上,其他类群均为海洋生活。南海除单板类外,其余各类均有分布,构成了南海动物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软体动物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在食用方面,如鲍鱼、玉螺、香螺、蚶、贻贝、扇贝、江珧、牡蛎、文蛤、竹蛏、乌贼、章鱼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是名副其实的海珍品;在药用方面,有石决明(鲍鱼的贝壳)、珍珠、海螵蛸等;在工业方面,贝壳是烧制石灰的良好原料之一,珍珠层较厚的贝壳也是制作纽扣的良好原料;在工艺和装饰品方面,很多贝壳具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富有光泽,绚丽多彩,是古今中外人士喜欢收集的玩赏品,如四大名螺的万宝螺、唐冠螺、法螺和鹦鹉螺。

石鳖是一种附着在潮间带岩石或藻类上的多板类软体动物,通常身体呈卵圆形,扁平,中间稍隆起,身体的颜色与附着的岩石或生物的颜色十分相似,具有很好的保护色。身体背面一般有8块覆瓦状排列的石灰质壳板所构成,各个壳板之间可以前后抽拉移动,因此石鳖脱离附着的物体后,可以将身体曲卷起来。贝壳的周围有一圈外套膜,又称环带,因其上有丛生的小针和小棘刺,整个背部形似古代士兵的盔甲,所以也有时候把它叫作“石鳖鱼将军”。该类动物一般都以附生在岩石上的海藻作为食物,其口内的齿舌是非常有效的取食工具,它的足几乎占据了整个身体的腹面,适于吸附在岩石表面和匍匐爬行的生活方式,而且吸附力极强,一旦受到外部的干扰,就很难将其从附着的岩石上分离下来。

琉球花棘石鳖

鲍鱼并不是鱼类,而是属于软体动物中的腹足类动物类群。鲍鱼的贝壳呈耳形或卵圆形,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海耳”,而尤以鲍鱼中的一种名叫耳鲍的更为形象逼真。贝壳左侧有一列小孔,前面几个通常开口,而后面的几个多是封闭的。鲍鱼主要栖息于浅海,在潮流通畅、藻类丛生的环境中,利用其发达的足部吸附在岩石上生活,以藻类为食。鲍鱼浑身全是宝,其足部肌肉十分发达,而且营养价值高,是名贵的海产品,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自古以来就是海产的“八珍”之一,也有人将其誉为“餐桌上的软黄金”;鲍鱼的壳在中药上被称为“石决明”,古书上也有将其叫为“千里光”,因为具有明目的功效,因而得名;鲍壳的内面常呈现有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因此常被用作贝雕工艺品。

耳鲍(左:贝壳 右:生活时状态)

很多人可能认为马蹄螺是因为螺壳的形状像“马蹄”而得名,实际上并非如此。马蹄螺的贝壳大多数是呈圆锥形或蜗牛形的,还有的是耳状的,那么为什么称之为马蹄螺呢?主要是因为马蹄螺的壳口形似马蹄。马蹄螺常栖息于潮间带以及浅海的岩石、沙或泥沙质的海底,主要以藻类为食。大马蹄螺是南海常见的种类,也是马蹄螺中个体最大的种类,贝壳的珍珠层较厚,常被用作纽扣的原料或贝雕的工艺品,大马蹄螺的壳在中药上也被称为“海决明”、“马蹄子”,而且壳粉比较光润,适于用作喷漆的调和物,但由于过度开采,已经日益减少。

大马蹄螺

厣(yǎn)也被称为口盖,为角质的或石灰质的片状物,是腹足类中的某些种类如蝾螺、蜗牛等动物的一种保护器官,位于肉足的背面,当动物的身体缩入壳内的时候,厣可以将壳口封闭而起到保护作用。蝾螺的壳口多为圆形,具石灰质的口盖,而且口盖比较坚厚、外凸内平,核偏离中央。蝾螺的口盖可入药,也可作为合香的原料,因此被称为“甲香”。猫眼蝾螺的口盖圆而凸出,呈亮墨绿色,有如猫眼,因而得名;夜光蝾螺是蝾螺中最大的一种,壳口大而呈圆形,壳口内的珍珠层厚且具彩虹光泽,是珍贵的观赏品,过去也被作为皇家珍藏品。

夜光蝾螺

猫眼蝾螺

衣笠螺也被称为“缀壳螺”,整个螺壳较低,并呈斗笠状,常栖息于潮下带泥沙质或碎贝壳集中分布的石砾质海底。太阳衣笠螺、河野衣笠螺、光衣笠螺、中华衣笠螺、印度衣笠螺和拟太阳衣笠螺是南海常见的种类,有趣的是,衣笠螺螺壳的周围常会黏附许多死亡的贝壳或碎石,原因是衣笠螺具有非常独特的习性,经常会选择一些贝壳、砂石、杂物,用分泌液粘在自己的壳体上,而且它不是杂乱地将其堆在自己身上,而是在种类、色泽、形状上进行筛选,并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向呈螺旋形或放射状黏合,就是因为这个习性,人们将它们称为衣笠螺或缀壳螺,这种装扮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伪装和保护作用。

太阳衣笠螺

中华衣笠螺

凤螺也被称为凤凰螺,螺壳形态各异,有纺锤形、子弹头形或蜘蛛形等,几乎外形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及各自的俗名,并且壳面富有光泽,花纹丰富多彩。螺壳壳口多狭长,具前、后水管沟,外唇宽厚,前端常有“U”型的凹槽。最具特色的是凤螺具有1对发达的眼,眼柄特长,能自由伸缩,可从贝壳的前水管沟和“U”型凹槽处伸出窥视外部环境。凤螺在南海分布广泛,从潮间带至浅海沙、泥沙和珊瑚礁环境中都有分布,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凤螺中的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为独特的螺壳形状和绚丽多彩的光泽而常被加工成名贵的工艺品,也有很多种类被广为食用。如长笛螺,亦被称为长鼻凤凰螺,螺壳两端尖细,螺壳壳面从淡黄褐色至深棕色,前水管沟呈针状,直而长,长度几乎与壳体相当。篱凤螺又称红口螺、红娇凤凰螺,是常见的海产美味。斑凤螺又名粗瘤凤凰螺,螺壳造型美观、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带凤螺的螺壳体上有3-4条白色斑点点缀的色带,且螺壳的形状似竹笋,因此也被称为竹笋凤凰螺。宽凤螺的壳口大而宽,外唇宽厚外翻,延伸超过螺体,因此也被称为阔唇凤凰螺。蜘蛛螺的壳口窄长,外唇的边缘具有7条爪状长棘,因外形酷似蜘蛛而得名,备受人们的赏识,故遭受大量的掠捕,资源量大为减少。水字螺个体较大,壳口的边缘有6条强大的爪状中空的长棘,向四周伸展,形似汉字的“水”字,故而得名。钻螺也被称为飞弹螺,曾经被划分为凤螺类群中,螺壳形似子弹,壳面平滑具有光泽,南海分布广泛,尤其以菲律宾产量最高。

长笛螺

篱螺

斑凤螺

带凤螺

宽凤螺

蜘蛛螺

水字螺

钻螺

宝贝也被称为宝螺,种类繁多,贝壳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贝壳表面光如瓷器,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花纹或斑点。生活于潮间带、岩礁、珊瑚礁或泥沙质的海底,多夜出活动,活动时把头和足伸出壳外,以肥大的足在海底爬行,同时外套膜从壳口伸出,向背部展开,将贝壳完全包住,其上有许多突起,颜色十分绚丽多姿,主要以藻类或珊瑚动物为食。由于其美丽的外形,而备受广大贝类收藏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其中虎斑宝贝也被称为黑星宝螺,贝壳的背面至周边以白色至浅褐色为底,缀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点,形似老虎的花斑,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货贝也被称为黄宝螺,贝壳椭圆形,淡黄色或金黄色,背面常有2-3条不明显的灰绿色的纹带,在古代曾被当作货币或装饰品使用,汉字“贝”,就是依照这种宝贝的形状象形而来的。环纹货贝也叫金环宝螺,壳面青灰白色,水滑而富有光泽,背部有一个明显的金黄色环纹,古代也曾被用作货币。肉色宝贝也称紫口宝螺,贝壳壳面淡肉色,背面具4条肉红色宽带,两唇内缘齿列紫色。金星眼球贝也称金星宝螺,壳面金黄色,具白色星斑。龟甲贝也叫丛云宝螺,是宝贝中个体比较大的种类,壳面上有大块的云状暗色斑。

虎斑宝贝

货贝

环纹货贝

肉色宝贝

金星眼球贝

龟甲贝

玉螺的螺壳呈球状,壳口为半月形,它们的足极其发达,可包被贝壳,其作用有如锄头,可用来挖掘泥沙,使身体埋于沙中。玉螺在海滩上爬行后,常常留下一条清晰的痕迹,采集者可以跟踪这行“脚印”来找到它。玉螺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特别喜食双壳类软体动物,它的吻较长,而且能够伸缩,吻的腹面具有穿孔腺,能够溶解双壳类动物的贝壳,然后用齿舌锉食其肉。我们通常在潮间带或海滩上见到的具有一个圆孔的双壳类动物的贝壳,十有八九都是玉螺食用后的弃物。

蛋白乳玉螺

唐冠螺也称冠螺,常被誉为“智慧之螺”、“智慧唐冠”,是冠螺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壳长可达300毫米以上,螺壳大而厚重,壳口的内唇向外扩展如帽檐,螺壳整体形似唐代的僧帽,因而得名。唐冠螺一般栖息于浅海海域,特别喜食棘皮动物,如海胆海星等。螺壳个体大,形状独特而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唐冠螺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由于非法捕捉采集现象十分严重,目前资源量已经急剧下降。唐冠螺与万宝螺、大法螺和鹦鹉螺一起被誉为“四大名螺”。

唐冠螺

万宝螺又称“宝冠螺”,被誉为“四大名螺”之一。螺壳厚重,壳口大,末端的前水管小且翘,形似翘起的小嘴,壳面具3-4列钝瘤,壳面红褐色杂有黄白色或褐色斑纹,壳口狭长,唇部橙红色而富有光泽,常栖息于珊瑚礁附近,以海胆等棘皮动物为食。因为万宝螺通体红润,手感光滑,显得十分尊贵,再加上数量稀少,难于捕捉和采集,从而具有非常高的收藏、观赏和装饰价值。因为名字寓意深远,所以传说在家中收藏万宝螺可以招财进宝,而在收藏摆放的位置方面也颇为讲究,通常壳口摆向门口,具有“迎贵人,财宝来”的意思。万宝螺也常被当作送人的贵重礼物,如送给恋人寓意对爱情的珍惜,送给老人则寓意延年益寿,送给事业有成的人士则寓意招财进宝。

万宝螺

法螺也被称为大法螺,俗称“海神法螺”、“凤尾螺”,是“四大名螺”之一。螺壳呈圆锥形或喇叭形,后端尖细,前端扩展,壳质坚厚。螺壳表面光亮,黄褐色,并具有半月形或三角形的褐色斑纹。壳口呈卵圆形,内面橘红色,具陶瓷样光泽。螺壳顶部呈尖锥状,若磨去壳顶,可以吹出十分响亮的声音,在古代的部族和军队常将其用作号角,由于古时寺院的出家人常用其作为法器,故名“法螺”。法螺常被称为保护珊瑚礁的卫士,是因为棘皮动物里面有一种海星,喜食珊瑚虫,而法螺则以海星为食,对于控制海星的种群数量、保护珊瑚礁和控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法螺除了有美丽的外形,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外,肉还可食用,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杀,数量已经非常稀少。

法螺

三口螺也称“左锥螺”,螺壳较小呈塔形,螺层较多,螺层上具有2-3条珠状的突起,又因为壳口在壳轴的左边,因此被称为左锥螺。壳口的前、后水管沟卷曲成管状,常形成3个口,故被称为三口螺。常生活于潮间带至深海的沙砾、岩礁或珊瑚礁质的海底。虽然个体较小,常常被人所忽略,但晶莹剔透的珠状突起使三口螺显得十分美丽和奇特。

三口螺

海蜗牛

海蜗牛又名“紫螺”,外壳形状与陆地上的蜗牛相似,不同的是它生活于海洋中。外壳薄而轻,多呈蓝紫色,因此得名紫螺。有趣的是,海蜗牛的足部腺体能够分泌黏液,形成具有浮力的浮囊,借助浮囊的作用,海蜗牛过着与众不同的浮游生活,既逍遥自在,又充满风险,而且海蜗牛所产的卵也是依附在母体的浮囊下面,随风飘浮,并在旅途中孵化。

骨螺的外壳造型奇特,壳面花纹丰富多彩,外壳上常具有很多的刺或长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螺类,其螺壳也作为观赏和贝雕工艺品的原料。有的螺壳的壳口前水管延长呈管状,有的较短呈缺刻状。骨螺肉食性,常栖息于浅海的泥沙、岩石或珊瑚礁之间,喜食贝类,常在贝类的壳上钻孔,伸出长长的吻进行取食,因此对贝类养殖造成一定的危害。栉棘骨螺又名梳骨螺,也被称为“维纳斯之梳”,其螺壳的壳口前水管特别长,壳面和前水管两侧密生许多棘刺,排列十分规整,形似梳子。

栉棘骨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是一种较小的海产螺类,螺体圆锥形,螺层上常有很多纵横螺肋,口盖为角质,常栖息于潮间带或浅海泥沙质的海底。织纹螺是腐食性动物,常吃其他动物的尸体,所以胃内积累毒素,近年来沿海常出现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的现象。实际上,织纹螺自身不能产生毒素,其致命的毒素是从生活环境中获得的,真正的元凶是有毒的藻类。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的加剧,有些藻类能够产生毒素。织纹螺食用有毒的藻类之后,毒素便在其体内富集,而使其毒化。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毒素,中毒病人主要呈现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织纹螺

涡螺的贝壳呈卵圆形或纺锤形,壳顶常呈乳头状。涡螺的种类繁多,色彩、形态、斑纹千姿百态,其名称也是千奇百怪,南海常见有瓜螺、乳头涡螺、舞袖涡螺等,也是贝壳收藏家狂热的追逐目标。瓜螺也被称为“椰子涡螺”,贝壳大,近圆球状,壳色橘黄、杂有棕色斑块,瓜螺肉味鲜美,其卵常粘在一起,形成柱状的卵群,中药上俗称为“红螺塔”。舞袖涡螺壳面上的花纹犹如舞女飘动的长袖。电光螺的壳面具有类似闪电状的花纹。

瓜螺

电光螺

芋螺的螺体呈倒锥形,壳面的色彩及花纹色彩斑斓,颇受螺类收藏者的青睐,有些种类也是颇受欢迎的美味海鲜,如黑芋螺。芋螺属于食肉性动物,以其他软体动物、蠕虫及小鱼为食,常栖息于岩礁岸附近。它们的行动比较缓慢,是戏水者常捡拾的贝类之一,但是要注意它们身怀剧毒,不知情者往往被它们伤害。从它的外表看不出有任何的危险性,可怕的是它体内的毒腺,当猎物靠近时,它会将吻端伸出,将充满毒液的齿舌刺入猎物的体内,并注入毒液,使其昏厥,然后再美美地享用战利品。芋螺的齿舌每使用一次,就会断一次,须经一段时间才会再长出来。

黑芋螺

蛞蝓,又称“水蜒蚰”,也被俗称为“鼻涕虫”,属于腹足类软体动物。从外表上看,就像没有壳的蜗牛,整个身体表面湿润而富有黏液。蜗牛具有一个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外壳,蛞蝓则是壳退化的类群,它的壳已经退化成为体内的一个片状结构,甚至有的种类已经完全消失。头部具有2对触角,暗黑色,下边的1对前触角相对较短,具有感觉作用,上边的1对后触角则较长,在后触角的端部长有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非常适合刮取食物,对园林和农业蔬菜具有很大的危害。

蛞蝓

海兔

海兔也叫海蛞蝓,海兔其实不是兔子,兔子是哺乳动物,而海兔则与陆地蛞蝓一样是腹足类的软体动物。它长有2对触角,前面1对稍短,具有触觉作用,后1对稍长,起到嗅觉的作用。海蛞蝓在海底爬行时,后触角分开呈“八”字形并向前斜伸,而在休息不动的时候,后触角则并拢而笔直向上,恰似兔子的两只长耳朵。罗马人最早把它们称为海兔,后被世人一直沿用,海兔的名字也因而流传下来。海蛞蝓常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各种海藻为食,并且发展了一套很特殊的避敌本领,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能将身体变化成相同的颜色。海蛞蝓也能进行积极的防御,其体内具有两种腺体,紫色腺能在海蛞蝓遇到危险的时候释放出紫红色的液体,将周围的海水染成紫色,借以逃脱。还有一种毒腺能分泌一种略带酸性的乳状液体,气味十分难闻,捕食者如果不慎接触到这种液体就会引起中毒而受伤,甚至死去。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繁殖季节时进行异体受精,其繁殖方式特别而有趣,一般常三到五个或十几个连成一串进行交尾,位于最前面的一个充当雌体,最后面的一个作为雄体,中间的则对它前面的海兔充当雄体,对它后面的海兔充当雌体,卵包裹在条状的胶质丝中,沿海居民称之为“海粉丝”,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也是消炎清热的良药。

角贝是掘足类软体动物,又名“象牙贝”,因贝壳形似牛角或象牙而得名。角贝的贝壳或直或弓曲而呈管状,两端开孔,通常贝壳的前端较粗,向后逐渐变细,前端的口较大,头和足可从前端伸出,后端的肛门口较小。头足孔简单。角贝的头部不明显,前端背面有1个能伸缩的吻,吻的两侧各有1个触角叶,其边缘生有很多头丝,头丝具有感觉和捕捉食物的功能。角贝常以原生动物和幼小的双壳纲动物为食,用足挖掘泥沙,潜入泥沙质海底生活。

角贝

江珧

江珧也被称为“江瑶”,俗称“带子”,属双壳类软体动物。贝壳大,多呈三角形或楔形,两片壳之间不能完全闭合,足丝位于腹面、发状,常以贝壳的尖端直立插入泥沙中生活,并以足丝固着海底,它们一经定居以后,就终生不再移动,因此成群的江珧聚集在一起生活时,仿佛形成了一片海底的“石林”。江珧的后闭壳肌十分发达,约占体长1/3以上,又大又圆,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它的干制品俗称“江珧柱”。沿海流传一句俗语“海参鲍鱼江瑶贝”,也就是说,江瑶可与海参、鲍鱼等海珍美味相媲美。

珠母贝也被称为“珍珠贝”,就是因为有些种类能够产生珍珠而得名。珠母贝的贝壳较大,壳形近圆形或方形,贝壳内面珍珠层厚,具有美丽的珍珠光泽。常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潮线下60米以内的浅海底,以足丝附着在风浪小而水流通畅的岩石或珊瑚礁上。肉味鲜美,可食用,所产的珍珠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壳和珍珠除做装饰品外,还可入药。大珠母贝别名白螺珍珠贝、白蝶贝,是南海特有的珍珠贝种,所产的珍珠颗粒大、色泽好、价格高,是名贵的装饰品和药材,在国际珍珠市场上很为热门,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逐渐开发和捕捞,过度捕捞已经导致野生种群濒临灭绝,为保护大珠母贝资源,我国已经大力开展大珠母贝的人工养殖和珍珠培育技术,并在海南儋州、临高等海域建立了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大珠母贝

珍珠

珍珠通常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的体内,是由外套膜的分泌作用而形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自然条件下,珍珠的形成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套膜受到外界异物如沙粒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该处外套膜的表皮细胞能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通过分泌珍珠质,把核一层一层地包被起来,长时间便形成了珍珠,这种以异物为核形成的珍珠被称为“有核珍珠”。另外一种方式是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发生分离,随即包被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长时间便形成了珍珠,这种由于没有异物为核,所产生的珍珠贝称为“无核珍珠”。现在人工养殖的珍珠,也是根据上述原理,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培育。

扇贝

扇贝又被称为“海扇”,贝壳多呈扇形而得名。扇贝壳内有一个大闭壳肌,在外套膜的边缘长有很多小眼和短的触手,触手能感受水质的变化,贝壳张开时触手像下垂的帘子,位于两壳间。扇贝常生活于清净海水的细砂砾中,取食微小的浮游生物,靠纤毛和黏液收集食物颗粒。通常扇贝不大活动,常用足丝附着在海底,但当感到环境不适宜时,能够主动脱落足丝,做较小范围的游泳,游泳时,双壳可作间歇性地拍击,借助水流的反作用力推动身体前进。扇贝的贝壳色彩多样,是制作贝雕工艺品的良好材料,同时扇贝的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与海参、鲍并列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其发达的闭壳肌也是用来制作干贝的主要原料。

库氏砗磲

砗磲(chēqú)是佛教七宝之一,又名“车渠”、“紫色宝”、“绀色宝”。贝壳大而厚,壳面粗糙,具有隆起的放射肋和肋间沟,肋间沟很深,非常像车轮碾出的辙印,所以在古代又被称为“车渠”。贝壳的边缘呈波浪状或齿状,生活时壳顶向下,腹面向上,由足丝孔伸出坚硬的足丝固着在珊瑚礁上。外套膜十分发达,外套膜内的玻璃体能聚合阳光,使其体内共生的虫黄藻得以大量繁殖,而虫黄藻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又能被砗磲吸收,成为其主要的营养来源。砗磲享有“巨人”和“寿星”之称,砗磲的贝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200千克以上,寿命可达百年左右。砗磲的贝壳可被制作成各种用具,肥大的闭壳肌被加工晒成干制品后是上等的海珍品。因为砗磲有着观赏、医用和其他实用价值,而且在宗教中有着传奇色彩,因而人们也将其称为“龙官瑞宝贝王”。南海的砗磲种类比较丰富,如库氏砗磲、鳞砗磲、无磷砗磲等,其中库氏砗磲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船蛆很像蠕虫,实际上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数凿木而居。船蛆的头上具有细小的白色壳,壳面上具有锉状嵴,壳只遮住身体前端的一小部分,身体其他部分细长呈管状。由于壳肌的伸缩,贝壳能进行旋转式运动,就是利用这种运动方式和壳面上的锉状嵴,将木材锉下食用,因此船蛆对木质船只和码头建筑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一旦木材、船只或木桩被船蛆所占据,就会很快变得千疮百孔,就如同朽木一样,一碰即碎。今天,尽管人类海运的历史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船蛆依然在肆虐,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花在维修木船和木制海洋设施上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

船蛆破坏后的木头

鹦鹉螺是有螺旋状外壳的头足类软体动物,与章鱼、乌贼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鹦鹉螺的贝壳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外壳左右对称,沿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呈螺旋形,贝壳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状。壳的内腔被隔层分隔为30多个壳室,柔软的身体仅藏身于最后一个壳室,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而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气室”,每一隔层凹面向着壳口,中央有一个不大的圆孔,各气室之间通过索状物串通而彼此之间得以联系。被截剖的鹦鹉螺壳,就像是旋转的楼梯,又像一条百褶裙,一个个隔间由小到大顺势旋开,它决定了鹦鹉螺在海水中的沉浮,也正是这种结构为潜水艇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思路,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都以“鹦鹉螺号”来命名。

鹦鹉螺

鹦鹉螺主要通过体管排出海水,调节自身的比重而浮沉于水层中,活体死后,空壳充气而上浮,随海流四处飘荡,散布很广。鹦鹉螺白天多在珊瑚礁间或海底生活,或以几十只短腕爬行,夜间常凭借漏斗和串管排出海水而作短暂的游泳,主要以蟹类、虾类和海胆等为食。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因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船蛸(shāo)是雌雄异形的头足类软体动物,与章鱼一样,船蛸的口周围有8条腕,腕上有两行吸盘。雌性明显比雄性的个体大,而且第一对腕极其膨大,具有很宽的腺质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贝壳”,而雄性不光个体小,还不具外壳。其实雌性的外壳不是真正的贝壳,而是雌性的卵囊,待产出幼蛸后,雌性便离开“贝壳”。“贝壳”薄而脆、半透明、左右对称、单室,壳的表面有很多放射状的凸起,使外壳呈螺旋式的背腹旋转,因此也被称为“纸鹦鹉螺”或“贝壳章鱼”。

船蛸

乌贼

乌贼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是头足类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可分为头、足和躯干3个部分,躯干相当于内脏团,外被肌肉性的套膜,里面具有支持作用的石灰质骨骼,中药上也被称为“海螵蛸”。漏斗筒状,位于头的腹侧,隐藏于外套腔内,其腹面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的软骨凹陷,称为闭锁槽,与外套膜腹侧左右的闭锁突相吻合,如子母扣状,合起来被称为闭锁器,可控制外套膜孔的张开与闭合。当闭锁器开启时,肌肉性的外套膜扩张,海水自外套膜孔流入进外套腔,而当闭锁器闭合紧扣的时候,通过外套膜孔关闭、外套膜肌肉收缩,外套腔内的水便从漏斗喷出,产生的反作用推力就成了乌贼运动的动力。乌贼的运动十分迅速,体内具有一个墨囊,里面有浓黑的墨汁,在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地喷出,将周围的海水染黑,掩护自己逃生,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乌贼的墨囊里墨汁的积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到十分危急时刻是不会轻易地释放墨汁。受到乌贼的启发,人类在军事领域中,作战双方常常利用发射烟罐、发烟手榴弹等方式放出浓烟来掩护步兵和坦克的前进,有时候也在敌人进攻的方向上施放烟幕,使自己能在烟幕的掩护下顺利地转移。乌贼是海底神秘莫测的水中变色能手,其体内聚集着数百万个红、黄、蓝、黑等色素细胞,可以在几秒钟内做出反应,通过调整体内色素囊的大小来改变自身的颜色,以便适应环境,逃避敌害。

乌贼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软体动物,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一起并称为“四大海产”。在繁殖季节到来时,成群结队的乌贼游到近海附近产卵,它们喜欢把卵产在海藻或木片上面,像一串串葡萄似的挂在上面,因此卵也被称为“海葡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