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记录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考虑与政府应急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应急预案编制_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

3.3.1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可分为下面5个步骤: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应急预案编制流程如图3-2所示。

3.3.1.1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应急救援行动涉及来自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需要应急各方在相互信任、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密切配合和相互协调。因此,应急预案的成功编制需要城市各个有关职能部门和团体的积极参与,并达成一致意见,尤其是应寻求与危险直接相关的各方进行合作。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是将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类专业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可有效地保证应急预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为城市应急各方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协作与交流机会,有利于统一应急各方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确定后,必须确定小组领导,明确编制计划,保证整个预案编制工作的组织实施。

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3.3.1.2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1. 法律法规分析

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如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与规程,应急管理规定等。调研现有预案内容包括政府与本单位的预案,如疏散预案、消防预案、工厂停产关闭的规定、员工手册、危险品预案、安全评价程序、风险管理预案、资金投入方案、互助协议等。

图3-2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2. 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和关键过程。危险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需要重点考虑的危险,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而且也为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1)危险识别。要调查所有的危险并进行详细的分析是不可能的。危险识别的目的是要将城市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识别出来,作为下一步危险分析的对象。危险识别应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工业和运输、商贸、公共设施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来识别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历史情况。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等。

②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 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 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③技术问题。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信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④人的因素。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 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⑤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⑥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 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信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 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2)脆弱性分析。脆弱性分析要确定的是: 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城市的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脆弱性分析结果应提供下列信息: ①受事故或灾害严重影响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影响因素(如地形、交通、风向等); ②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如居民、职员,敏感人群——医院、学校、疗养院、托儿所); ③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水、食物、电、医疗)和运输线路; ④可能的环境影响。

(3)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根据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事故或灾害发生时,对城市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通常可能会选择对最坏的情况进行分析。风险分析可以提供下列信息: ①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如洪涝)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 ②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 ③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 ④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

要做到准确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太现实的,一般不必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到对事故或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上,可以用相对性的词汇(如低、中、高)来描述发生事故或灾害的可能性,但关键是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评估。

3. 应急能力评估

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社会应急资源的评估和企业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 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对每一紧急情况应考虑如下问题: ①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②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③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

3.3.1.3 编制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结合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等信息,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政府部门预案和专项预案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编制人员的参与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使他们掌握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明确应急预案的框架、应急过程的行动重点以及应急衔接、联系要点等。同时,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考虑与政府应急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以最大可能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预案编制小组在设计应急预案编制格式时则应考虑:

(1)合理组织。应合理地组织预案的章节,以便每个不同的读者能快速地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从一堆不相关的信息中去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2)连续性。保证应急预案各个章节及其组成部分,在内容上的相互衔接,避免内容出现明显的位置不当。

(3)一致性。保证应急预案的每个部分都采用相似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内容。

(4)兼容性。应急预案的格式应尽量采取与上级机构一致的格式,以便各级应急预案能更好地协调和对应。

3.3.1.4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或管理部门应依据我国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性文件与评审检查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包括组织内部评审和专家评审,必要时请上级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的认可。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和批准后,应由最高管理者签署发布,并报送有关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备案。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通过有效实施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3.1.1.5 应急预案的实施

应急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急预案的实施便成了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急预案的实施包括: 开展预案的宣传贯彻,进行预案的培训,落实和检查各个有关部门的职责、程序和资源准备,组织预案的演习,并定期评审和更新预案,使应急预案有机地融入到城市的公共安全保障工作之中,真正将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应急预案应及时进行修改、更新和升级,尤其是在每一次演练和应急响应后,应认真进行评审和总结,针对实际情况的变化以及预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断地更新、完善,以持续地改进应急预案文件体系。

工业发达国家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已有至少几十年的历史,从形式和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①二战之后,以个别场所和单种事件为对象,强调过程控制为主的个例预案;②20世纪90年代后,以确保社会安定为目标,以防灾、减灾为主要工作,在建立监测和预警基础上,以联合指挥协调为特征的综合性预案; ③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几年,由于政府对危机管理认识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应急预案进入到以国家危机应对体系为核心的标准化和数字化阶段,使应急预案更加强调全局意识,更加简便、实用和高效。我国应急预案工作已取得历史性的进步,为建立现代预案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标准化和数字化应成为未来我国应急预案的发展方向。

3.3.2 应急预案编制的要求

编制应急预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使应急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同时,应急预案应符合使用对象的客观情况,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利于准确、迅速地控制事故。

1. 科学性

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编制应急预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决策程序和处置方案,应急手段先进的应急反应方案,使应急预案真正的具有科学性。

2. 完整性

应急预案应具有完整性,即结构完整且设计合理,便于在应急状态下迅速查找到需要的信息。概括而言,应急预案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 文件体系完整、功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适用范围完整。①文件体系完整: 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完整; ②功能完整: 应急预案中应说明有关部门应履行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职能和灾后恢复职能,说明为确保履行这些职能而应履行的支持性职能;③应急过程完整,包括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 ④适用范围完整: 要阐明该预案的适用范围,即针对不同事故性质可能会对预案的适用范围进行扩展。

3. 针对性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因此,应急预案应结合危险分析的结果: ①针对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是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位,重大危险源历来就是生产经营单位监管重点对象; ②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初需要对生产经营单位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分析和编制,在此基础上编制预案,才能保证应急预案更广范围的覆盖性; ③针对关键的岗位和地点,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同一生产经营单位不同生产岗位所存在的风险大小都往往不同,特别是在危险化学品、煤矿开采、建筑等高危行业,都存在一些特殊或关键的工作岗位和地点; ④针对薄弱环节,生产经营单位的薄弱环节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重大事故发生而存在的应急能力缺陷或不足方面,企业在编制预案过程中,必须针对生产经营在进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人力、物力、救援装备等资源是否可以满足要求而提出弥补措施; ⑤针对重要工程,重要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应当编制预案,这些重要工程往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局,一旦发生事故,其造成的影响或损失往往不可估量,因此,针对这些重要工程应当编制应急预案。

4. 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是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在实际的应急行动中,应急预案是应急决策者、应急指挥者和各应急处置力量采取行动的依据,因此,应急预案必须能够尽可能具体地提供便于应急行动的信息,如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资源分布、应急机构相应职责等。为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评估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并结合自身的应急能力,对应急过程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同时,各责任方应确保应急行动所需资源得到满足,保证应急预案的实施。

5. 指导性

应急预案定义的核心字眼是指导性文件,因此应急预案的指导性是其所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为了更好地体现预案的指导性,需要在保证前面三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提供各种事态情况下应急指挥者作出决策的依据,同时提供各种事态下的实施方案等。

6. 符合性

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我国有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同时,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还应参考其他灾种(如洪涝、地震、核辐射事故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7. 衔接性

发生的事故一旦超出区域的界限或超出本区域自身的应急能力,则需要社会及政府的应急援助,因此,区域应急预案必须与区域外或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有效衔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成效。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在内容上也应考虑衔接问题,如发生事故后的及时上报,向政府的救援请求,外部应急救援队伍到现场后的协同作战等。

8. 逻辑性

在体系完备的前提下,区域应急预案还要具有逻辑性,即保证预案内容描述的前后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矛盾或冲突的情况。区域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编制应急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处置方案。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3.3.3 编制准备

编制应急预案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事故的危害程度;

(2)排查事故隐患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并在隐患治理的基础上,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危害程度;

(3)确定事故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4)针对事故危险源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客观评价本单位应急能力;

(6)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工作经验。

3.3.4 应急预案基本结构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适用的范围不同,其内容在详略程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结构。事故应急预案可以采用基于应急任务或功能的“1+4”(如图3-3所示)预案编制结构,即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以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图3-3 预案基本结构

1. 基本预案

基本预案也称“领导预案”,是应急反应组织结构和政策方针的综述,还包括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和法律依据,指定和确认各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责任与行动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最高行政领导承诺、发布令、基本方针政策、主要分工职责、任务与目标、基本应急程序等。基本预案一般是对公众发布的文件。

2. 应急功能设置

应急功能应紧紧围绕应急工作中主要功能而编制,明确执行该预案的各部门和负责人的具体任务。应急功能设置分预案中要明确从应急准备到应急恢复全过程的每一个应急活动中,各相关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目标,每个单位的应急功能要以分类条目和单位—功能矩阵表来表示,还要以部门之间签署的协议书来具体落实。为直观地描述应急功能与相关应急机构的关系,可采用应急功能矩阵表(如表3-1所示)。

表3-1 应急功能矩阵示例

注: R—负责机构; S—支持机构。

应急功能是对在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都要采取的一系列基本的应急行动和任务而编写的计划,如指挥和控制、警报、通信、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等。它着眼于城市对突发事故响应时所要实施的紧急任务。由于应急功能是围绕应急行动的,因此它们的主要对象是那些任务执行机构。针对每一应急功能,应明确其针对的形势、目标、负责机构和支持机构、任务要求、应急准备和操作程序等。应急预案中包含的功能设置的数量和类型因地方差异会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所针对的潜在重大事故危险类型,以及城市的应急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等具体情况。尽管各类重大事故的起因各异,但其后果和影响却是大同小异。例如,地震、洪灾和飓风等都可能迫使人群离开家园,都需要实施“人群安置与救济”,而围绕这一任务或功能,可以基于城市共同的资源在综合预案上制定共性的计划,而在专项预案中针对每种具体的不同类型灾害,可根据其爆发速度、持续时间、袭击范围和强度等特点,只需对该项计划作一些小的调整。同样,对其他的应急任务也是相似的情况。而关键是要找出和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各种应急任务或功能,并明确其有关的应急组织,确保都能完成所承担的应急任务。

3. 特殊风险预案

特殊风险预案是基于潜在重大事故风险辨识、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地震、洪水和重大事故等重大事故风险而制定的专门的预案,明确其相应的主要负责部门、有关支持部门及其相应的职责,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它是前两部分的重要补充。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的风险不同,事故类型也不同,应针对其不同的特殊风险水平来制定相应的特殊风险管理内容。

4. 标准操作程序

由于在应急预案中没有给出每个任务的实施细节,各个应急部门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和任务时所需的详细指导。标准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一致性,其中重要的标准操作程序可附在应急预案之后或以适当的方式引用。

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在执行上述预案中规定责任和任务的详细指导和具体要求。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还应包括一个在活动中核对职责和任务的清单。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主要是针对每一个应急活动执行部门,在进行某几项或某一项具体应急活动时所规定的操作标准。这种操作标准包括一个操作指令检查表和对检查表的说明,一旦应急预案启动,相关人员可按照操作指令检查表,逐项落实行动。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是企业编制应急预案中最重要和最具可操作性的文件,回答的是在应急活动中谁来做、如何做和怎样做的一系列问题。事故的应急活动需要多个部门参加,应急活动是由多种功能组成,所以每一个部门或功能在应急响应中的行动和具体执行的步骤要有一个程序来指导。事故发生是千变万化的,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但应急的程序是有一定规律,标准化的内容和格式可保证在错综复杂的事故中不会造成混乱。一些成功的救援多是因为制定了有效的应急预案,才使事故发生时可以做到迅速报警,通信系统及时地传达有效信息,各个应急响应部门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做到忙而不乱,在复杂的救援活动中井然有序。

标准中应明确应急功能,应急活动中的各自职责,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还应明确在应急活动中具体的活动内容,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应按照不同的应急活动过程来描述。

应急救援活动可明确地划分为应急准备、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活动四个阶段,应急预案中各类应急活动都应按这四个层面分类和展开。

①应急准备——事故没有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提前作出响应的各项准备。如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资源等。

②初级响应——从预警到响应的最初阶段,是企业自救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是企业应急预案编制的重点,大部分的事故应在这一阶段得以控制,或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等待救援。如果险情不断扩大,已经超出了场内救援的能力和范围,则进入扩大应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是场内和场外联合救援阶段。

③扩大应急——扩大救援的范围,是动员社会的救援力量进行救援。当企业的应急能力不能满足应急活动的需求,事态进一步扩大时,必须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

④应急恢复——这一阶段主要是评估事故后果,清理现场,恢复现场等。

作为一个应急活动,如财务部门支持,在不同的应急救援活动中,其活动内容也有所区别。应急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应急活动策划过程资金的预算; 应急初级响应阶段则主要是对现场救援的及时支持,如紧急状态时防护用品缺乏,紧急提供资金购买防护用品; 撤离现场时对重要票据和资料的专人保管; 应急恢复时的赔付工作和恢复生产时的资金准备等。

5. 支持附件

这部分内容最全面,是应急的支持体系,应急策划中的危险分析、资源分析和化学危险品的一些数据、管理内容、工艺过程、专家库系统等材料都在支持附件中体现。

3.3.5 应急预案编制基本要素

应急预案应具备八大部分28个要素,如图3-4所示。原则上,无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以及单项预案都可以由上述这些要素构成,只是不同类型预案中各要素阐述的侧重点不同。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其核心内容应包括: 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 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现场恢复; 其他,如应急培训和演练规定,法律法规要求,预案的管理等。

3.3.5.1 综合应急预案

1. 总则

(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

(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图3-4 应急预案要素

(3)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

(4)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

(5)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

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2)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3)信息报告与处置。按照有关规定,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办法。

①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收和通报程序。

②信息上报。明确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

③信息传递。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

5. 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3)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①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②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③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6. 信息发布

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7.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8. 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2)应急队伍保障。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4)经费保障。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5)其他保障。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障措施(如: 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技术保障、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等)。

9. 培训与演练

(1)培训。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2)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10. 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11. 附则

(1)术语和定义。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2)应急预案备案。明确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

(3)维护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护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持续改进。

(4)制定与解释。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5)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3.3.5.2 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发生的时间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

4. 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2)预警行动。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5. 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 ①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②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③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信、联络方式; ④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⑤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 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

(3)处置措施。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 煤矿瓦斯爆炸、冒顶片帮、火灾、透水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

3.3.5.3 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事故特征主要包括: ①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②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③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④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组织与职责主要包括: ①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②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3.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②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③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4.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主要包括: ①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②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③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④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⑤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⑥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⑦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3.3.5.4 预案附件

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不断进行更新。

2. 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列出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和联系电话等。

3. 规范化格式文本

信息接收、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4. 关键的路线、标志和图纸

关键的路线、标志和图纸主要包括: ①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②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③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④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志; ⑤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5. 相关应急预案名录

列出直接与本应急预案相关的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6.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或备忘录。

3.3.6 应急预案编制关键环节

3.3.6.1 应急分析

应急分析包括危险分析和资源分析两个方面。

1. 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等,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是指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企业的哪些地方和哪些生产进程容易受到破坏和影响)和风险分析。本部分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危险源的种类、数量、特性及分布; 事故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按需要明确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及气象条件等可能对事故应急造成影响的因素。

危险分析还包括危险辨识与评价,其内容有: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人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布局及交通情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等; 形成附件。

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列出城市所面临的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预测,给出当地的地理、气象、人文等有关环境信息,具体包括:

(1)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包括数量大或使用范围广的危险物质;

(2)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3)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分布;

(4)潜在的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影响区域及后果;

(5)城市区域分布、人口、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等;

(6)常年季节性的风向、风速、气温、雨量及其他可能对事故造成影响的气象条件;

(7)重要保护目标的划分与分布情况;

(8)可能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不利条件。

2. 资源分析

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应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分析已有的应急资源和能力,包括应急力量和应急设备(施)、物资中存在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相邻地区的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本部分对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行综述,应列出以下信息: 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 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上级应急机构或社会的可用应急资源情况。

另外,需对应急资源进行评价,内容有: 分析和评价目前企业和社会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急设备(施)、物资等; 基本应急装备: 通信工具、交通工具、照明工具、防护工具; 专用应急救援装备: 消防、医疗、应急发电、大型机械等; 形成附件。

实际预案编制中,相应该部分内容应对应急资源调度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并列出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其来源的总体情况,包括:

(1)城市的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

(2)各种重要应急设施(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3)上级救援机构或相邻城市可用的应急资源。

3.3.6.2 应急准备

事故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 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

1. 机构与职责

(1)应急机构。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协调有序,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确定应急机构的组成,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及有关单位应明确规定其相应的职责。需要明确的内容有: 应急组织机构、参加单位(部门)、人员; 应急行动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外部组织和外部企业可能提供的支持。

应急机构具体包括: 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通信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

(2)应急机构的职责。预案编制中应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点任务的责任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应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责任; 明确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的职责;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形成附件等。

(3)应急机制。应急机制的内容包括: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参与; 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协调机制、应急公众沟通机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各应急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实际的应急预案中应列出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承担相关职责的所有应急机构和部门、负责人及其后补负责人、联络方式,明确其在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各个阶段中的职责,包括: ①城市最高行政官员; ②应急管理部门; ③应急中心; ④应急救援专家组; ⑤医疗救治(通常由医院、急救中心和军队医院组成); ⑥消防与抢险(公安消防队、专业抢险队、有关企业的工程抢险队、军队防化兵和工程兵等); ⑦监测组织(环保监测站、卫生防疫站、军队防化侦察分队、气象部门等); ⑧公众疏散组织(公安、交通、民政部门和街道居委会等);⑨警戒与治安组织(公安部门、武警、军队、联防等); ⑩洗消去污组织(公安消防队伍、环卫队伍、军队防化部队等); ○1后勤保障组织(物资供应、交通、通信、民政、公共基础设施等); ○12其他,如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学校、重大危险源单位等。

2. 物资与装备

物资与装备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选择应急救援中所需的事故处理手段、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其他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一般对物资与装备提出概括性的需求和管理上的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与装备,包括型号、功能、数量、位置、何人负责等信息。

应急设备(施)、物资准备内容包括: 准备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办公室等保障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存放地点及获取的方法; 形成附件。

3. 应急人员培训

针对潜在事故的危险性质,应对所有应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包括自身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应急人员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一般只对应急人员培训提出培训方向和管理上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培训周期;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 对应急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等。

4. 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应定期组织由应急各方参加的预案模拟演练,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迅速地开展。同时,需要对预案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由于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偏重于管理,可操作性较弱,一般不对这两类预案开展单独的演练,而是在开展现场预案演练时,需要这两类预案配合时,才将其纳入演练中。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提出演练方面的管理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演练的周期、形式、内容等的具体要求。应急演习的具体形式既可以是桌面演习,也可以是实战模拟演习。按演习的规模可以分为单项演习、组合演习和全面演习。

预案演习的内容包括: 描述预案演习的目的; 制定每年演习计划; 各应急方参加预案模拟演习; 描述对演习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5. 员工教育

员工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减少重大事故损失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应急准备的一项内容,平时就应注重对员工的日常教育,尤其是工作过程中接触或靠近危险源的员工,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要求。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在本部分提出员工教育的目的、作用和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尽量明确员工教育的内容、形式、周期等的具体要求。

公众教育的目的是: 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向公众宣传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法、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的知识。

员工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的性质与应急特点,事故警报与通知的规定,基本防护知识,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简易消毒方法等。应急训习包括基础培训和训习、专业训习、战术训习及其他训习等。

6. 互助协议

当企业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时,应事先寻求与邻近的企业或地区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 此外,也应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等签署相应的互助协议。

本部分需要列出互助协议名称,可以将协议的文本作为预案的附件。需要在本部分或协议中描述互助单位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并将互助单位的联系方式列入附件中的应急对象联系清单中。

互助协议的内容包括: 描述与邻近企业、消防、医疗、检测、武警、邻近城市或地区建立的互助协议; 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的互助协议; 形成附件。

3.3.6.3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的程序如图3-5所示。

1. 接警与通知

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接警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应按事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规定,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预案的本部分内容中应该考虑解决以下问题: 报警(应急响应)电话; 建立事故通报流程;迅速准确地询问清事故的有关信息; 将事故的信息立即向有关应急部门发出初始通告; 建立所有通知对象的联系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清单。

报警程序应由下到上,确定报警的机构及原则: 确定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信、联络方式; 制定报警信息单,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如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危险物质、伤亡情况、影响范围、事态控制情况等。

2. 指挥与控制

现场预案的本要素内容中应该考虑解决以下问题: 针对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响应范围; 谁或哪个部门负责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现场总指挥; 建立应急指挥与控制程序; 如何启用应急队伍; 建立现场指挥部与应急队伍及指挥部门的通信联络; 谁或哪个部门为应急行动提供技术建议; 谁或哪个部门负责现场信息的报告。

应急预案编制时应考虑针对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对应急行动进行分级。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影响应急行动级别(或程度)的确定。这将决定使用多少设备、召集多少人员、疏散的范围等方面。

指挥与控制内容包括: 建立协调总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指挥; 建立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定紧急状态,有效地确认响应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响应等)和抢险救援行动指令;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 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等。

图3-5 应急响应程序

指挥与控制是保证高效和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一个关键,在该功能中应明确:

(1)现场指挥部的设立程序;

(2)现场指挥官的职责和权力;

(3)指挥系统(谁指挥谁、谁与谁配合、谁向谁报告);

(4)启动应急中心的标准;

(5)现场指挥部与各应急队伍之间通信网络的建立;

(6)启用现场外应急队伍的方法;

(7)事态评估与应急决策的程序;

(8)现场指挥与应急中心指挥的衔接;

(9)针对事故不同的严重程度而定的响应级别。预案编制人员应考虑针对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确定不同的应急行动级别。典型的响应级别通常可划分为三级,如:

①一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正常可利用的资源指在该部门权力范围内通常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必要时,该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其他资源增援由本部门负责解决。

②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的政府部门响应的紧急情况。该事故的救援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并且提供人员、设备或其他资源。该级响应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来统一指挥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③三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政府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该级别中,作出主要决定的通常是紧急事务管理部门。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作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应该由紧急事务管理部门负责解决整个紧急事件。对于不同的响应级别,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相应地明确事故的通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力量的出动,设备、物资的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衔等。

3. 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或其他相关企业或其他相关部门,并可能对其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其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生活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或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明确警报和紧急公告的作用和目的,提出管理性的要求;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什么时候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 谁有权决定启动警报和紧急公告; 向谁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 警报和紧急公告信息的表现形式。

警报和紧急公告是由上到下传达的,需明确警报和紧急公告的机构和标准原则;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应明确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协调警报器的使用及每个警报器所覆盖的地理区域; 明确重要的公告信息(包括健康危险、自我保护、疏散路线、医院等);特殊情况下警报,要明确警报的盲区、特殊需要的人群及地点、使用机动方式协助发出警报或逐家通报等; 需制定标准化或填空式公告样本。

该部分包括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如何向公众发出警报,包括什么时候、谁有权决定启动警报系统,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警报系统的协调使用,可使用的警报装置的类型和位置,以及警报装置覆盖的地理区域。如果可能,应指定备用措施。在警报器发出警报的同时,应进行应急广播,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传递紧急事故的有关重要信息(例如,对健康存在的危险、自我保护措施、如何实施疏散、使用的疏散路线和庇护所等)。

在建立和实施警报和紧急公告功能时,还应考虑下列情况:

(1)警报盲区;

(2)有特殊需要的团体,例如听力障碍、语言不通的外籍人员或特殊场所(例如学校、医院、疗养院、精神病院、监狱或拘禁场所等);

(3)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城市相邻地区;

(4)除了利用警报器和紧急广播系统外,还应考虑组织消防、公安部门和志愿组织使用机动方式(如广播车)来辅助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

4. 通信

应急通信是有效开展应急响应的基本保证,其保障功能主要包括: 指挥现场应急组织的应急响应行动,及时地把现场的应急状况向外部通报,接受外部的应急指示以及向外部应急组织求援等。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应急通信作管理性的说明;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说明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部门、外部救援机构之间进行通信的方法; 说明主要通信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以及应急组织通信需要的详细情况等; 充分考虑紧急状态的通信能力和保障,建立备用的通信系统; 应明确应急通信的负责人,在接到紧急事态通知时,通信负责人向应急中心报告,同时管理应急中心的应急通信部门并监督有关人员(无线电、电话和电信类操作员,通信维修队伍)的工作情况,保证应急中心通信部门具有全天候持续工作的能力。

通信包括的内容有: 应建立应急救援过程中保证各部门通信网络畅通的程序; 规定所需的各类通信设施,确保通信器材完好; 维护通信系统; 设立备用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是有效开展应急响应的基本保证。指挥现场的应急行动,及时地把现场的应急状况向外部通报,接受外部的应急指示以及向外部应急组织求援等,都离不开通信保障。该部分应当说明应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及应急队伍、各应急部门的控制中心、人员安置场所、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医院和救护车派遣点、城市相邻的地区和军事设施、省及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和应急机构之间的通信方法,说明主要通信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以及应急通信需求的详细情况等。充分考虑紧急状态的通信能力和保障,建立备用的通信系统,保证全天候持续工作的通信能力。在应急行动中,所有直接参与或者支持应急行动的组织(消防部门、公安部门、公共建设工程、应急中心、应急管理机构、公共信息以及医疗卫生部门等)都应当:

(1)维护自己的通信设备和尽量维持应急通信系统,按照已建立的程序与在现场行动的组织成员之间通信,并保持与应急中心的通信联络;

(2)准备和必要时启动备用的通信系统,使用移动电话或者便携式无线通信设备,提供与应急中心和人员安置场所之间的备用通信连接;

(3)恢复正常运转时或者保管前对所有通信设备进行清洁、维修和维护。不同的应急组织有可能使用不同的无线频率,为保证所有组织之间在应急过程中准确和有效的通信,应当做出特别规定。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现场”指挥无线频率,至少应该在执行类似功能的组织之间建立一个无线通信网络。在易燃易爆危险物质事故中,所有的通信设备都必须保证本质安全。

5. 事态监测与评估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事态监测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即使在现场恢复阶段,也应当对现场和环境提供监测。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明确事态监测与评估的作用和目的,提出管理性的要求;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由谁来负责监测与评估活动; 监测与评估的内容; 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 监测点的设置; 现场工作及报告程序。

现场监测(事态监测)的内容有: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为现场的救援决策提供支持。现场监测包括: 事故的规模,事态的发展趋向、伤亡情况、危险物质的浓度及扩散状况,食物、水源、环境卫生污染监测等。

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消防和抢险、应急人员的安全、公众的就地保护措施或疏散、食物和水源的使用、污染物的围堵收容和清消、人群的返回等,都取决于对事故性质、事态发展的准确监测和评估。可能的监测活动包括: 事故规模及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

在该应急功能中应明确:

(1)由谁来负责监测与评估活动;

(2)监测仪器设备及现场监测方法的准备;

(3)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

(4)监测点的设置及现场工作的报告程序。

6. 公共关系

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同时,应保证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明确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和信息批准、发布的程序,避免信息的不一致性。同时,公共关系还应处理好公众的有关咨询,负责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向公众和社会发布准确的事故信息、公布事故情况、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应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 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表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 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 接待、安抚受事故影响或波及的相关方。

通过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向公众和社会发布准确的事故信息、公布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政府已采取的措施。在该应急功能中,应明确:

(1)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

(2)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

(3)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防护措施以及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

(4)接待、安抚死者及受伤人员的家属。

7. 应急人员安全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往往较大,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

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是事故应急预案应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明确保护应急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应急队伍或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包括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有关培训确认等;根据事故的性质,确定个体防护等级,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此外,在收集到事故现场更多的信息后,应重新评估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以确保选配和使用正确的个体防护设备; 对应急人员有关保证自身安全的培训安排,包括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等。

应急人员安全是指为保证应急人员在抢险中免受伤害而建立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程序,保证其安全。应急人员安全的内容包括: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报告规定;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登记规定; 应急救援人员的清点规定; 消毒程序; 安全与卫生设备的正确配备; 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

应急响应人员自身的安全是城市重大工业事故应急预案应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该应急功能中应明确保护应急人员安全所作的准备和规定,包括:

(1)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包括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有关培训确认等;

(2)根据事故的性质,确定个体防护等级,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并在收集到事故现场更多的信息后,应重新评估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以确保选配和使用的是正确的个体防护设备;

(3)应急人员的消毒设施及程序;

(4)对应急人员有关保证自身安全的培训安排,包括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等。

8. 抢险

抢险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尤其是涉及坍塌、火灾事故,其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十分巨大,应对抢险的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方法和策略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抢险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对控制事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着设备更换、救人、破拆、重要物资转移等重要职责。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抢险工作作出总体上的部署和安排,提出原则上的要求;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应急力量的职责与任务; 抢险的指挥与协调; 抢险力量的部署情况; 针对可能事故的性质,所采取的处理对策和方案; 消防车、供水方案或灭火剂的准备; 运输、挖掘、破拆、起重(吊)、推土等设备的准备; 备用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现场抢险与控制需明确的要点: 现场抢险的目标和原则; 现场抢险的操作程序; 现场抢险人员的要求; 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要求; 针对特殊的风险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火灾等,需进一步制定详细的抢险程序和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应急救援人员、专家、技术、方法、材料、设备等手段达到控制和消除事故的目的。

消防与抢险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对控制事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着火灾扑救、救人、破拆、堵漏、重要物资转移与疏散等重要职责。该应急功能应明确:

(1)消防、事故责任单位、市政及建设部门、当地驻军(包括防化部队)等的职责与任务;

(2)消防与抢险的指挥与协调;

(3)消防及抢险的力量情况;

(4)可能的重大事故地点的供水及灭火系统情况;

(5)针对可能事故的性质,拟采取的补救和抢险对策和方案;

(6)消防车、供水方案或灭火剂的准备;

(7)堵漏设备、器材及堵漏程序和方案;

(8)破拆、起重(吊)、推土等大型设备的准备。

9. 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要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为保证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出于安全和保护事故现场完整的需要,警戒人员必须在接到通知以后立刻赶赴现场担任警戒工作,并保证在执行任务期间,所进行的警戒活动不得干扰应急行动。由于警戒和治安人员距离事故现场较近,因此,必须经过事故方面的相关培训。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警戒与治安工作提出原则上的要求;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谁或哪个部门负责警戒与治安; 警戒与治安工作负责人是谁;警戒与治安工作的原则和事件处理方案; 警戒人员的安全及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

警戒与治安的内容: 确定警戒的机构和职责; 应制定事故现场警戒和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的畅通; 实施交通管制、路口封锁、指挥中心警戒、事故现场警戒;制定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园、残疾人等); 确定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情况和规定。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要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该项功能的具体职责包括:

(1)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

(2)指挥危害区域内人员的撤离,保障车辆的顺利通行; 指引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情况的应急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

(3)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卫撤离区内和各封锁路口附近的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

(4)除上述职责以外,警戒人员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以及事故调查等。

在该部分应明确承担上述职责的组织及其指挥系统。该职责一般由公安、交通、武警部门负责,必要时,可启用联防、驻军和志愿人员。对已确认的可能重大事故地点,应标明周围应驻守的控制点。由于警戒和治安人员往往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对危险物质事故必须规定有关培训安排,并列出警戒人员有关个体防护的准备。

10. 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应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庇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人群疏散与安置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对人群疏散与安置作出明确、具体的说明。

人群疏散与安置的内容包括: 确定实施疏散的紧急情况;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机构和负责人; 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安全庇护场所的规定; 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需要的疏散时间,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等; 做好疏散人群的生活安置,保障条件;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管制等)的机构; 核查疏散人数,记录疏散情况; 确定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 对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医疗、消毒、治安等的安排; 确定临时安置场所的标志。

当事故现场的周围地区人群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时,将受威胁人群及时疏散到安全区域,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的一个关键。事故的大小、强度、爆发速度、持续时间及其后果严重程度是实施人群疏散应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将决定撤退人群的数量、疏散的可用时间以及确保安全的疏散距离。人群疏散可由公安、民政部门和街道居民组织抽调力量负责具体实施,必要时可吸收工厂、学校中的骨干力量或组织志愿者参加。对人群疏散所作的规定和准备应包括:

(1)针对不同的疏散规模或现场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

(2)明确进行人群疏散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通知疏散的方法;

(3)对预防性疏散的规定;

(4)列举需要疏散的地区(如位于生产、使用、运输、存储危险物品企业周边地区等);

(5)对疏散人群数量、所需的警报时间、疏散时间以及可用的疏散时间的估测;

(6)对疏散路线、交通工具、搭乘点、目的地(及其备用方案)所作的安排,以及保证人群疏散路线的道路、桥梁等的结构安全;

(7)对疏散人群的交通控制、引导、自身防护措施、治安、避免恐慌情绪所作的安排;

(8)对需要特殊援助的群体(如老人、残疾人、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等)的考虑;

(9)对人群疏散进行跟踪、记录(疏散通知、疏散数量、在人员安置场所的疏散人数等)。

为妥善照顾已疏散人群,政府应负责为已疏散人群提供安全的临时安置场所,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该部分应明确:

(1)什么条件下需要启用临时安置场所,谁有权启用;

(2)可用的临时安置场所;

(3)为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和通信保障所做的安排;

(4)对需要安置的人群进行数量估测;

(5)对临时安置场所的治安、医疗、消毒和卫生服务安排,考虑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

(6)保证每个临时安置场所都有清晰、可识别的标志和符号。

11. 医疗与卫生

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及合理的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医疗人员必须了解相关伤害的救治特点,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受伤人员进行正确治疗的方法。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医疗与卫生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进行概括性的论述; 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等机构信息; 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信息; 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必要时请求提供专家、医疗人员、药品、器材的支援; 为急救人员和医疗人员提供培训的安排和要求,保证掌握正确的消毒和治疗的方法,以及个人安全措施; 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系统; 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的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位置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的保障; 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送医院的标准工作程序; 对死者进行死亡原因确认、身份识别、运送和安置,保存好死者遗物,可能情况下通知死者家属; 记录汇总伤亡情况; 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个人安全的措施。

医疗与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 医疗资源的数量; 规定紧急医疗服务的组织,伤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方法; 抢救药品、医疗器械; 消毒、解毒药品等; 急救点设置,化学品受伤和疾病感染人员的隔离、净化和治疗; 死亡认定和处置; 医疗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人员的正确治疗方法等。

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转送医院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在该功能中应明确针对城市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为现场急救、伤员运送、治疗及卫生监测等所作的准备和安排,包括:

(1)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医院、职业中毒治疗医院及烧伤等专科医院的列表;

(3)抢救药品、医疗器械和消毒、解毒药品等的城市内、外来源和供给;

(4)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包括危化品应急抢救中心,毒物控制中心等;

(5)为急救人员和医疗人员提供以化学危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安排和要求,保证他们能掌握正确的消毒和治疗方法,以及个人安全措施;

(6)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系统;

(7)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的标志,并保证现场急救站的位置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保障;

(8)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送医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受伤人员治疗跟踪卡,保证受伤人员都能得到正确及时的救治,并合理转送到相应的医院;

(9)记录、汇总伤亡情况,通过公共信息机构向新闻媒体发布受伤、死亡人数等信息,并协助公共信息机构满足公众查询的需要;

(10)建立和维护现场通信,保持与应急中心、现场总指挥的通信联络,与其他应急队伍(消防、公安、公共工程等)的协调工作;

(11)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个人安全的措施;

(12)卫生(水、食物污染等)和传染病源监测机构(如卫生防疫站、疾控中心、检疫机构、预防医学中心等)及可用的监测设备和检测方案。

3.3.6.4 现场恢复

1. 恢复现场

恢复现场过程中,应保证避免再次发生事故,同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恢复正常状态的流程、任务、安全注意事项; 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监测。

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内容包括: 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证据;

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需: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机构和负责人; 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环境影响区域的污染消除与连续检测要求;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

现场恢复是指将事故现场恢复至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基本状态。应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该部分应包括:

(1)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

(2)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3)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的程序;

(4)现场清理和公共设施的基本恢复;

(5)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

(6)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

2. 结束应急

结束应急应包括以下内容: 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 撤点、撤离、交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支持附件包括: 危险分析附件; 通信联络附件; 法律法规附件; 应急资源附件; 教育、培训、训习和演习附件; 技术支持附件(危化品数据库); 互助协议附件; 技术专家附件; 各种表单; 其他支持附件。

3.3.7 应急预案编制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3.7.1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的问题

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或部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其他灾害,根据应急救援战斗的指导原则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装备而拟定的。因此,在制定预案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才能达到在安全事故或灾害现场发挥作用这一基本目的。然而,目前某些单位在制定预案时没有把握好这个原则,应急预案编制中常见的问题有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应急预案之间缺乏协调性、应急预案要素不全和内容太粗、应急预案未有效贯彻等。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定不细。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模糊、混乱不清,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 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估算; 注意事项上没有做到根据单位具体性质提出,而是千篇一律。

(2)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定格式化。应急救援中心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定救援对策时,往往把各救援力量在现场的救援行动交代得过细,如救援中心的力量什么时候到达现场、现场救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救援时哪些人利用哪种救援工具等像这样的问题布置得太具体,看起来就像是在演戏,从而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发展规律和计划指挥与临场指挥的关系,反而失去了实际意义。

(3)事故现场设定过于简单。事故设定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对救援力量部署、施救对策等内容起着决定的作用。如果事故设定过于简单,如只确定一个事故点或是不设置事故发展变化中易引起的次生灾害(如危化品的燃烧、压力容器的爆炸、建筑物的倒塌、人员连续伤亡、被困情况变化等),整个预案就显得过于简单,没有起到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的准备作用,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4)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制定的预案脱节。对于一些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事故,应急救援中心和辖区单位和地区都会制定同一地点的应急救援预案,但是如果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和各地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好统一、衔接工作,往往就会造成力量部署如停车位置、事故现场设置、救援和退防路线的设置甚至任务分工不协调。一旦出现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力量作战时,就很可能造成作战任务重叠或者应急救援中心制定的预案失去作用。

(5)各级制定预案时侧重点不突出。同样是在制定同一个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过程中,应急救援中心和单位、各地在制定时如果把握不好出发点,没有侧重,重点不突出,出现雷同,甚至是“拿来主义”,应急救援中心与单位预案基本一个样,那预案就失去了具体的指导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过程中应采取的如下对策措施:

(1)预案制定要准确细致,保证质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严格按照预案的六个基本内容(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 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 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 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在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 现场恢复)进行制定,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预见性设置事故大小。

(2)预案制定要简要明确,便于使用。要结合各地和单位实际情况,应急救援中心、县(市)和协同单位在救援力量部署方面多做文章,把各参战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与协同作战交代清楚是最重要的,而单位级预案应在上级预案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各自具体的救援行动上,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对实战和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3.3.7.2 应急救援预案应用中的问题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实战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预案的应用可分为平时应用和实战应用两方面,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几个常见问题往往导致预案不能发挥最大作用。应急救援预案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指挥是取得应急救援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如何指挥,就是将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抢险中的科学发挥。应急预案试行时常出现的如下问题:

(1)领导对应急救援预案熟悉多,职工熟悉不够。现在各单位制定预案往往是领导或内勤的事情,制定出来的预案往往是领导和内勤人员熟悉得多,而应急救援中心其他人员对制定出的预案熟悉机会和程度有限,而且往往是应付考核时才把预案拿出来全员熟悉,再加上一旦应急救援中心围绕预案组织的技、战术训练和演练少,就很容易造成救援职工只熟悉预案中事故或部位基本情况,而对应急救援中心参战的灭火救援行动的部署知之甚少,导致在实战中对应急救援中心的指挥作战意图理解不透,执行不到位。

(2)单位情况或备勤力量改变没有及时更新。因为受人力和其他工作任务的冲突,这是很多救援单位的“通病”,在备勤人员熟悉过程中发现重点单位或部位情况发生变化了或是单位备勤力量、装备发生变化了,没有及时对预案进行更新修订,造成预案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变化过程中慢慢“贬值”。

(3)勤务保障没有得到落实。预案一般是由应急救援中心牵头制定,但是预案里涉及的通信、装备、医疗、生活等勤务保障工作其实应该是一项跨岗位、部门甚至跨单位的工作。某些单位的预案在制定时就没有与这些勤务保障部门(单位)进行沟通,询问这些部门到底能保障到哪个程度,制定后又没有及时把预案转发给这些部门,结果导致了在现场上的勤务保障达不到预案中的要求。

(4)没有对应急救援效果进行评估。对预案没有进行定期评审或评估,不知是否可行。特别是在进行了演练和实战后没有对预案发生的效果进行评价,也没有及时进行修改。

(5)指挥上切忌盲目冒进和撤退。救援现场时间就是生命,指挥者往往会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下达救援命令,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影响救援效果,甚至使救援行动陷于瘫痪。因此,指挥命令应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切忌盲目冒进。如果预测现场情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或事故将进一步扩大时,总指挥应果断下达撤退命令,给救援人员足够的撤退时间,减少无谓的人员伤亡。及时准确上报事故救援进展状态,以便总指挥部指挥。现场救援指挥,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总指挥汇报,总指挥应根据汇报情况,会同相关专家,认真研究现场情况,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作出战术安排。专业救援队伍指挥应稳定作战人员心态,消除其紧张情绪,阻止队员因紧张情绪而产生的盲目蛮干。

针对上述问题,应急救援预案应用过程中应采取的如下对策措施:

(1)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在实战中发挥最大作用,很多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对预案的管理问题。以应急救援中心为例,应急救援中心在对全市(包括县和单位)的预案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做到信息情况有人收集,勤务保障有人协调,基层预案有人指导,预案效果有人评估。

(2)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

(3)成立领导班子,科学管理。各地和单位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组织或小组,专门负责预案制定、管理、应用工作。

(4)科学运用现代技术,及时做好技术更新。随着目前各地应急救援中心级指挥调度中心日益计算机化,可以多从预案管理电子化、网络化方面多探索。

(5)指挥人员应积极参加演习,提高指挥能力。在日常的事故救援演练中,应专门有针对指挥人员的演习和训练,以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能力,提高事故救援效果。

(6)指挥人员科学地进行现场灾情分析(包括征求专家意见)。总指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专家,根据现场灾害情况,综合考虑人员分布、周边环境、设备状况、物料状况等因素,分析现场事故危害程度。

(7)预测事故发展趋势,确定初步事故救援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研究预测事故可能的发展趋势、危害范围、危害程度,结合现场救援力量,确定初步事故救援方案,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意外状况的应急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