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梦”时代价值的经济思考

“中国梦”时代价值的经济思考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时提出“中国梦”,与时俱进、恰逢其时。因此,“中国梦”的提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给以指引,指引我国经济向着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梦”的现实价值之所在。经济基础是“中国梦”的根本保证。这正是对“中国梦”给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具体诠释。“吉林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梦”时代价值的经济思考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徐寅生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展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给我们这样一个观念:我国已经具备了“做梦”的资格!放眼全球,当前把“梦”与一个国家相联系的,只有“美国梦”和“中国梦”。要知道,并非任何国家都有条件来做梦的,只有当国家足够强大,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有条件去构想属于自己的“梦”。

回想过去,中华民族经历辉煌与没落。历经沧桑,我们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此后,中国的经济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历了经济体制的逐渐变革、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分税制改革等路程,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增强,经济总量也在迅猛发展。至2010年年末,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见证了我国仅用30多年时间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6.5亿人脱贫,这一令世界震惊的成绩。仅由此一点讲,可以说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我们正朝着更喜人的成绩迈进。在此时提出“中国梦”,与时俱进、恰逢其时。

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中国梦”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实现这三个目标,仅从经济方面,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中国梦”的提出,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给以指引,指引我国经济向着实现“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方向发展。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梦”的现实价值之所在。

一、指引我们探寻经济发展动力

经济基础是“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当前,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究其原因,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上,经济减速是中央主动调控的结果,因为放慢速度才能更好地发现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客观上,经济增速放缓源于增长动力不足。在过去的30年,我国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而今天支撑这种粗放增长的要素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增长的优势——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偏低的劳动力价格、广大的投资空间、良好的出口市场——在逐渐地消失。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快速寻找到新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今年两会结束后,李克强总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讲话中谈到:“要实现2020年这个目标关键要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和创新的活力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动力”。这正是对“中国梦”给我们提出的要求的具体诠释。

二、指引我们构建实现“国强民富”分配格局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人民幸福”的一系列评价指标中,收入状况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物质基础(以收入为重要衡量标准)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可见,收入增加是民众走向幸福的第一步。

而我国目前的状况表现为:国家富强并未等同于人民富裕。在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收入水平却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通过对表2-1、表2-2的对比可见一斑。

表2-1 中国GDP世界排名

表2-2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

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多年形成的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分配格局。所谓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简单讲就是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并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控制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配置,政府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经济运行与微观领域。诚然,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来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生存型阶段),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它能有效降低经济体制转轨的风险,推动经济起飞,满足人民生存需要,解决了全社会普遍贫困的问题。

然而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投资效率低下、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寻租等。从收入分配角度讲,这一模式使大量资金向政府集中,也正因如此,一些人把这一模式称为是国富优先发展模式。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市场活力,政府会给企业一定优惠政策。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宏观分配时必定向政府与企业倾斜,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工资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的增长,造成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图2-1)。

上图描述了我国2000年至2012年各年度的财政收入、GDP、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增长速度最慢的是居民收入。

图2-1 2000年以来财政收入、GDP、居民收入增长对比

因此,要想实现“人民幸福”,首先应重新构建我国经济体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定位政府在经济中的位置,在分配中着力向居民倾斜,实现“政府转型——市场主导——民富优先”的分配新格局。

三、指引我们重塑市场经济的“中国精神”

中国历来是一个精神大国,有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精神,有几十年战争形成的革命精神,也有最近30年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但必须承认,进入改革开放之后这30年,在一些地方,一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了以物质利益为牵引,一些人用经济头脑摧毁了原本的精神家园。他们在物质上成为大款,但是在精神和文化生活方面却陷于贫困,因此出现了目前市场中的一些非正常现象,如欺诈、制假等。可以说,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是有精神而没有市场,现在是有市场而缺乏精神。

在西方世界的市场经济中,是市场加教堂。西方人说,没有教堂的市场经济是可怕的市场经济,这样的市场经济会变成魔鬼经济。他们以教堂的精神力量来限制利欲的疯狂。即便如此,西方的市场经济也难免出现危机。

中国的市场经济,不靠教堂,但也必须有精神。因此,我们必须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精神”,以这种精神来引导并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是市场与精神的统一。如何形成精神呢?我们知道,理想信念是精神的核心,“中国梦”的提出,正好给了我们以新的理想与信念,对于我们树立市场经济的“中国精神”,它来的恰逢其时。

四、放飞“吉林梦”,助推“中国梦”

“吉林梦”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梦”的核心在于:富民强省,与“中国梦”的“国富民强,人民幸福”具有目标一致性。同时可以发现,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上述所论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调整的三个方面问题惊人的相似:资源要素枯竭、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政府主导与分配格局、市场经济中的物质利益驱动。因此,我省应从本省实际出发,抓住特色城镇化、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契机,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吉林梦”,助推“中国梦”。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