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时代概述

网络时代概述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高速公路开始加速建设。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这一功能为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数据共享是对网络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其中协议是网络的灵魂。前者通过各层“协议”来管理同层实体的会话和信息传输,后者旨在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允许各种异构网络的互联与内部实体无关。
网络时代概述_智慧信息

一、计算机的网络时代

(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后的十多年时间,由于价格昂贵。电脑数量极少,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单的局域网雏形。

最早的网络,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建立的。现代计算机网络的许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组交换技术都来自ARPAnet。ARPAnet不仅进行了租用线互联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而且做了无线、卫星网的分组交换技术研究-其结果导致了TCP/IP问世。

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计算机开始了TCP/IP协议的转换工作,并以ARPAnet为主干网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计算机完成了向TCP/IP的转换,并在UNIX(BSD4.1)上实现了TCP/IP。ARPAnet在技术上最大的贡献就是TCP/IP协议的开发和应用。2个著名的科学教育网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规划建立了1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技网。随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1988年Internet开始对外开放。1991年6月,在连通Internet的计算机中,商业用户首次超过了学术界用户,这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Internet成长速度一发不可收拾。

(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远程终端连接。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早期。其特点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键盘和显示器)分布在各处并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远程终端连接只提供终端和主机之间的通信,子网之间无法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阶段(局域网)。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其特点是多个主机互联,实现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包括:通信子网、用户资源子网。终端用户可以访问本地主机和通信子网上所有主机的软硬件资源,实现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广域网、Internet)。1981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开放体系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RM),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实现互连,TCP/IP协议诞生。

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信息高速公路开始加速建设。其标志是ATM技术、ISDN、千兆以太网。信息高速公路具有极高的交互性:网上电视点播、电视会议、可视电话、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络图书馆等高速、可视化

我国的INTERNET的发展以1987年通过中国学术网CANET向世界发出第一封E-mail为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即:中科院的科学技术网CSTNET;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原邮电部的CHINANET和原电子部的金桥网CHINAGBN。还有面向教育、科技、经贸等领域的非营利性Internet骨干单位。

随着网络基础的改善、用户接入方面新技术的采用、接入方式的多样化和运营商服务能力的提高,接入网速率慢形成的瓶颈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上网速度将会更快,从而促进更多的应用在网上实现。网络的主要作用是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其次是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易于分布处理。

数据传输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信息的传输,这一功能为分布在各地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数据传输的最常见形式就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相比具有快捷、低价的优点,很受人们的欢迎。只要是能够数字化的信息,如程序、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都能作为电子邮件的内容在网上进行传输。

资源共享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作用,它包括软件共享、硬件共享及数据共享。软件共享是指计算机网络内的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资源,包括各种语言处理程序、应用程序和服务程序。硬件共享是指可在网络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硬件资源的共享,特别是对一些高级和昂贵的设备,如巨型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器、绘图仪、高分辨率的激光打印机等。数据共享是对网络范围内的数据共享。网上信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可以供每一个上网者浏览、咨询、下载。另外,利用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实现网上教育,网上办公,电子商务等。从而克服时空的限制,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二、网络思想的发展

广义的计算机网络是在协议的控制下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若干台终端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以及便于终端和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之间数据流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等所组成的系统之集合。其中协议是网络的灵魂。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决定建立一个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奠定了现在大多数计算机网络“存储-转发”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面临着将多种异构网络互联在一起的挑战,于是出现了两种新思想:(1)通信协议;(2)开放体系结构。前者通过各层“协议”来管理同层实体的会话和信息传输,后者旨在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允许各种异构网络的互联与内部实体无关。在ARP网上试运行的TCP/IP作为一种新的数据通信技术的探索,于1977年到1979年间,推出目前形成的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规范。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它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成七层,来说明计算机之间通信应当解决的所有的问题,包括各个层次应当具有的功能、提供的服务以及为实现这些功能各层次之间(对等层和相邻层)交换信息的格式和时序。作为一种支持系统开放的标准,ISO提出OSI/RM时就强调了这种体系结构应可以支持新协议、新服务的增加。事实上,随着应用需求的增加和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OSI也从对网络逻辑功能的定义逐步发展到对网络性能提出要求,进而加入了网络安全的内容。OSI标准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种参考模型和完整体系,它仍对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朝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指导意义。

从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来看,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提供非常简单的单点投递,即点到点的数据传输,后来,逐步扩大到点到多点的广播方式,但其本质还是利用点到点方式,只是形式上变成了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共享式网络技术和相关协议提供的是尽力而为的服务,对所有的服务请求按照同一个优先级处理,不能保证服务质量。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实时多媒体应用在网上出现,如计算机视频会议等,它们需要网络能提供可靠的多点投递服务,即群组通信和确保的服务质量控制。ATM技术的出现,提出了效率更高、更加灵活的信息(Cell)交换方式,不仅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也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了必要的等时服务,同时发展了网络安全和管理的新途径。

三、网络功能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突破地理限制,实现资源(信息、软件、硬件、服务)共享;依靠网络中可替代的资源,提高系统可靠性;通过对重要资源的共享,减少投资,提供更大范围的分布式处理能力。目前其基本应用可主要分为异地数据访问,异地程序访问和增值通信三大类。通常某种具体的网络系统都包含这三项基本内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开放、集成、高性能(高速)和智能化。开放是指开放的体系结构,开放的接口标准,使各种异构系统便于互联和具有高度的互可操作性,归根结底是标准化问题。集成表现在各种服务和多种媒体应用的高度集成,在同一个网络上,允许各种消息传递;既能提供单点传输,也能提供多点投递;既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无特殊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传递,也能提供有一定时间保障或无差错要求的服务质量。高性能表现在网络应当提供高速的传输,高效的协议处理和高品质的网络服务。高性能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通信网络应当能够支持大量的和各种类型的用户应用,具有可缩放功能,即能接纳增长的用户数目而不降低网络的性能;能高速低延迟地传送用户信息;能按照与应用要求相适配地来分配资源;具有灵活的网络组织和管理,这样就能按出现的需求支持新的应用。智能化表现在网络的传输和处理上能向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友好的应用接口;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络管理等方面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尤其是主动网络的研究,使得网络内执行的计算能动态地变化,该变化可以是“用户指定”或“应用指定”,且用户数据可以利用这些计算。网络层互操作是基于所获得的程序编码和计算环境而不是典型的IP服务所提供的标准分组格式和固定编码。这种探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网络计算的灵活性,而是试图允许应用控制网络服务,促进建立一个“移动网关”(如用于无线网)。

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是一个迭代过程,即网络研究—应用验证—网络研究—应用验证……需要不断地在研究和应用之间反馈,因此,网络研究推动应用发展,新的应用需求又驱动网络研究。

基于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应用软件开发行业。从事这一行业的软件开发人员迫切需要透明地使用网络,即依靠中间件来实现基于网络的应用。网络性能的好坏更趋向于是否能够根据应用需求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资源,应用领域的拓宽将取决于网络访问的简单与友好。

现在我们虽然不能准确地预测下一代的Internet究竟给人类智慧带来什么模样,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全世界各个领域因Internet而发生了变革:无所不在的访问,标准的共享信息数据,更节省和更富表现力的通信方式,更为快捷和方便的资料查询途径……这一切必将继续地、更广泛深入地普及。在Internet上建立人类智慧信息体系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要按照集成的哲理,运用网络的手段,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入手,以典型应用为突破口,推进智慧信息的工程。

四、网络的信息沟通

自从网络空间形成以来,网络沟通就一直被人视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网络沟通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热衷呢?网络沟通又有什么值得我们警惕呢?

(一)网络沟通的特点

网络沟通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异时交流。

人们在网络沟通时,可以和对方不发生在“真正的时间上”的交流,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只要想接触他们的网络伙伴,就可以建立人一机对话模式去联系。这样的交流方式,不需要当场立即给予答复,可以事先仔细思考一番,用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并且用最好的组织方式做出的回答。这就完全避免了现实人际关系中存在的人际尴尬问题。这些都是现实人际沟通所无法比拟的。

2.信息的重复感受

网络语言的媒体能够把交流的信息保存下来。在网上通常人们可以保存很大一部分他们和网友们之间的交流内容。这样,他们就可以在空闲时间,再次阅读和感受他们和网友们所说过的话,这种价值的重新评估在网络沟通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相比,网络沟通中的形式还是很少的,最常吸引人们的网络沟通形式就是网络聊天和网恋了。

3.全新的网络人际

网络对话形式比现实中人与人交谈方式更具有精神方面的内容。人一机对话式的网络聊天让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人们在这一新型的网络沟通方式中正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人际网络。在网络沟通中,网络语言的使用可以反映出一些人在沟通中的表现力、敏感性、组织性或创造性及其不同的认知风格。这一人际网络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网络碰撞着、交错着、也在融合着。人们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而且还可以结交来自天南地北的网友,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可以像坐在大厅里一样高谈阔论,享受着新技术带来的沟通交流的便利。

4.心理宣泄的新渠道

互联网的兴起和聊天室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宣泄心中问题的新渠道。网上聊天室进行的交流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情况下的自由交流,不用担心直抒胸襟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因此,网络空间中的交谈形式确实有着一些独特的优势。同时,人们可以跨越空间、跨越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异与世界各地的网民交流与沟通,因而交往面广,可以弥补、超越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诸多不足之处。所以,网络聊天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

(二)网络沟通的缺陷

网络聊天虽然已经成为许多网民解除工作和心理压力的休闲娱乐的好方式,但我们也要看到,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的人际沟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两人或两人以上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个人之间的沟通。同时,心理学将人类的沟通媒介分为四大类:有声的语言符号(语音);无声的语言符号(文字);有声的非语言符号(如尖叫、呻吟等);无声的非语言符号(表情、手势等)。网络聊天即是人们在网上进行的一种心理沟通。但在网络聊天中,人们只能运用沟通媒介中的一种方式即无声的语言符号(文字)。即使在BBS中,你可以将你的喜怒哀乐用电脑中的表情符号去粘贴,但你始终传输的是一种无声的“符号标示”。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认为,在许多场合,“怎样说”,也就是说话时怎样运用非口语,往往比“说什么”更为重要。如,一个剧本里的台词在意义上可能是空洞的,当演员借助姿势、面部表情和声调赋予它们以血肉的时候,其意义才显示出来。所以在人际沟通中,人的知觉系统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但网络聊天中,由于缺乏听觉和视觉的暗示,人的知觉系统只能对文字信息进行理解而缺乏人际互动中极其丰富的情绪情感上的感受。另外,网络聊天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实现的虚拟人际沟通形式,并不是人与人直接的互动,它较少结成现实的人际关系。所以,网络聊天对人们的彼此责任等就不会产生深刻的作用。这一切说明,网络聊天中虚拟的人际关系虽然能满足人们的许多心理需求,但它最终不会改变我们现实生活的本质。因为人,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的人。他只有在与真正现实的人进行交往和沟通中,才能较好地满足他对归属、爱、尊重等的心理需要,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聊天是一种虚拟的、非真实的人与人互动形式,它并不形成现实的人际关系,因此,对网络聊天采取适当的调节策略是需要的。我们首先应对网络聊天具有如上的一些认知;其次我们应较少把它作为宣泄的窗口而较多作为表达或表现的窗口;第三,在时间上有所控制,不要让网络聊天冲淡了现实的聊天与沟通。[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