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500年前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让我的思想,在某一块城墙砖上停留;让我的双脚,在明代一条街道上留下足迹;让我的掌心,去感知那一件件历史的虚实;让我的大脑,去领悟那一份兴城古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两次入选国家“申遗”预备名录的是古城。
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_辽宁文化旅游

作者:周锦文,兴城市作协主席、辽宁省作协会员。

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为宁远卫城,清代重修,改称宁远州城。它是500年前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兴城古城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今江陵县城)、山西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迄今保留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

走进兴城古城,满眼的古香古色令人目不暇接,徜徉在众多的文物古迹之间,让人流连忘返。登城远望方感古城之雄伟,灰黑斑驳的砖瓦记录着历史的沧桑,远处老街上传来的叫卖声与人们脸上的淳朴表情,如时光穿梭,仿佛回到从前……

身居兴城古城,有机会便会翻翻关于古城的历史书籍或者是看看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有意思的是,抛开那些似是而非、前后矛盾、词不达意的所谓解读、初探不说,只是埋头于《明史》《全辽史》《盛京通志》《辽海丛书》《宁远州志》之类的古籍,我却觉得古城离我越来越远了。于是,我便明了,要了解古城,不能仅仅用肉眼去看,而要用心,去慢慢触摸她,触摸她那古老的城墙。让我的思想,在某一块城墙砖上停留;让我的双脚,在明代一条街道上留下足迹;让我的掌心,去感知那一件件历史的虚实;让我的大脑,去领悟那一份兴城古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兴城古城

不必自惭形秽。兴城古城虽然没有南京、西安古城的高大厚重,皇气十足,亦欠缺开封古城经历走马灯似的朝代更迭,见证太多的君臣脸谱,还少了平遥古城商铺林立,晋商的繁华,但你依然声播大江南北,近600年前就耸立在这里守望。

在兴城,古城几乎成了兴城的代称。

今天,兴城人引以为荣的,有许多都出自于古城:抵挡住努尔哈赤40万大军的是古城;担当大明王朝最后一座屏障的是古城;延缓大明王朝灭亡的是古城;“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使袁崇焕成为民族英雄的是古城;使祖氏兄弟载入史册的是古城;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吸引6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兴城的是古城;国家邮政局发行了《兴城古城》的特种邮资明信片;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古城。两次入选国家“申遗”预备名录的是古城。

进入了兴城古城就仿佛进入了时光的隧道,人们穿越时空,来到明代古城,看古城,登城墙,逛明代一条街,等等。这些在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其实在兴城古城中真的存在!

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是明宣德三年(1428)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呈请建造,都指挥佥事刘斌亲自督建。宣德五年(1430)建成,“城有四门:东春和、南延辉、西永宁、北威远。周围六里八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阔二丈,周围七里八步”。还有一个外城,也是明代修筑的,“周长九里一百二十四步,高如内城。门四,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四角俱设层楼”。(《全辽志》卷一《图考——宁远卫城》)。明隆庆二年(1568)大地震,城池倒塌受损严重。

我们现在看到的兴城古城,是袁崇焕在明天启三年(1623)修建,天启四年(1624)竣工。当时只建内城,用工约四万余人,达到“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二丈,上二丈四尺”的规制。(《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传》)

兴城古城的内外城曾有两道护城河。据上海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所讲,护城河应在古城一箭之隔的60多米处,为守军射箭的控制范围内。从现存遗址上看,内城的护城河基本上已被填平。外城的护城河虽已被毁600多年,但它的护城河大部还在,其中城东面的护城河,已成了城市的主要河流。

后来,清代乾隆、嘉庆、道光曾进行过多次维修。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文物局多次投资对兴城城墙进行局部维修,文物专家现场指导。1980—1983年间,春和、威远门楼重修;1997—1998年,还相继修复了春和、威远门的瓮城,使明代古城基本恢复原貌。至今,兴城城墙的基础、形制、体量、结构等仍基本保持着原始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抚摸着斑驳残缺的古墙砖,仿佛能隐隐嗅到明清将士的血汗味,能够听到它在诉说着一场场浴血的古城保卫战,能够看见当年战火纷飞、惨烈悲壮的历史图景……袁崇焕等悲剧性的最后一搏中发出的惊世骇俗的光亮,千百年之后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每一个后来者。

在古城墙上行走,你才会感觉到兴城古城呈正方形,四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基础砌青色条石,外砌青砖,内垒巨石。城墙内外的墙上生长着的各种绿色植物,告诉人们城墙中间夹夯着黄土。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四面正中设城门箭楼,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四角突出高筑炮台,用以架设红夷大炮。相传当年宁远之役,努尔哈赤攻城时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沈阳后不久身亡。古城的正中心,建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呼应,显得威严壮观,古朴厚重。钟鼓楼原设钟鼓,为战时击鼓报警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 电影《三进山城》《吉鸿昌》《济南战役》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古城内的其他文物古迹,也是兴城人引以为自豪的:祖氏石坊、文庙、城隍庙、督师府、将军府等,哪一处都会让游客流连忘返。

明代一条街自1984年至1987年复建。走进明代一条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街区,只见花岗岩石块铺筑的街道两侧,都是造型各异的仿古建筑,青砖灰瓦,朱廊抱柱,仿古招牌,古香古色。走进这条街, 不经意间那些坚实、忠厚、拙朴的石板路会多情地滞留你的脚步。街面上的120余家店铺,建筑风格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和样式。徜徉在明代一条街上,“太平钱庄”彰显着兴隆,“盛和轩”尽透着富庶,“崇圣斋”飘逸着儒雅。那“丽华祥”百货商店的牌匾,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先生所题,更增添了几分贵气。当您步入此街,仿佛置身于明代的世界,一缕缕思古幽情,不禁油然而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来兴城时,曾在街上购物,留下一段佳话。

2012年,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兴城史上最大的一次古城保护性开发拉开序幕。城区内各种电缆、线路一律进入地下,北二街居民大规模动迁。规划中,将要修复“宁远客栈”“宁远衙署”“柳城书院”“财神庙”“白衣庵”等。还有两处与辛亥革命相关历史遗迹也将要修复,一处是宁远州署衙门旧址,它见证了辛亥革命时的“宁远州起义”;另一处是位于兴城古城北二街的吴景濂故居遗址。吴景濂曾四次出任中华民国参议院议长。

从前以前或者今后以后,文化意义的这座明代古城,激发过或者仍要激发起后人对明清之战和有关它的历史猜想。要确切知道发生在古城的是是非非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而这座古城引起的好奇和追问,远比那个早已远去了的时代,还具有吸引力。

600年的风雨,600年的文化,600年的历史,铸就了兴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如同天上的星斗,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一块砖瓦、一处遗址、一座庙宇、一个民间传说牵动的却是从六百年历史风雨里演绎出来的,生存与死亡、悲壮与辉煌、婉约与豪迈的故事。这些看似过去又像是今天的故事让人激动,让人感奋,让人沉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