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天因瑞泉岩峰巅福建

天因瑞泉岩峰巅福建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简称“闽”。福建省现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武夷山,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2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福建省境内多山,河流多险滩,新中国成立前交通闭塞,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天游峰景区中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
福建旅游_中国旅游地理

第二节 福建旅游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简称“闽”。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海岸线长达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全省岛屿共1400多个,散列于距海岸50千米以内的海域。全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省会福州市。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丘陵和山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状。福建的山脉主要有武夷山脉、杉岭山脉、太姥山脉等6个,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较大的有福州、漳州、泉州和兴化4大平原;主要河流有闽江等。福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西北山脉阻挡了寒流,东南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1月平均气温5~13℃,7月平均气温25~30℃。年均降水量1400~19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总人口3488万(截至2003年年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是闽中郡的一部。唐开元二十一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今建鸥)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这是“福建”之称的由来。

福建省现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武夷山,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2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

一、风味肴馔

闽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福州、闽南和闽西三路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组合而成。闽菜的烹饪有四个鲜明的特征:刀工严谨,汤菜居多,调味奇异,烹调细腻。其菜肴特点是清爽、鲜嫩、淡雅、偏于酸甜,汤菜居多。福建多产海味,故闽菜多用海鲜,大菜“佛跳墙”闻名全国。

二、地方文艺

梨园戏为中国古老剧种之一,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莆仙戏更是具有千余年历史,流行于莆田、仙游、福清等地,表演形式古老,有些舞台动作具有傀儡的特点。泉州、漳州被誉为“木偶戏的故乡”,其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形象生动,表演逼真,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三、旅游交通概况

福建省境内多山,河流多险滩,新中国成立前交通闭塞,有“闽道更比蜀道难”之说。1956年鹰厦铁路通车后,大大改善了福建的对外交通。现全省已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四、福建的旅游线路

1.闽西北名山秀水游

D1 福州接团。乘火车至武夷山。住武夷山市。

D2 游览武夷山。

武夷山风景区位于福建和江西两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神话传说彭祖隐于此山,生有二子彭武、彭夷,后人为纪念他们为民治水,把此山称为“武夷山”。武夷山风景荟萃,九曲溪配合两岸的36峰,绿水映衬丹山,有“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之誉。自秦汉以来,历代许多文人学者,如范仲淹、辛弃疾、朱熹、陆游、刘伯温、王阳明、戚继光等都曾到此游览、讲学。这里兼有黄山奇峰云海和桂林山清水秀之特色,气候凉爽宜人,四季皆可旅游。

天游峰景区中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武夷精舍是南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自辟划、营建的书院。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讲学达十年之久,培养了大批理学人才。

水帘洞是武夷山最大的岩洞,原名唐曜洞天,因瑞泉岩峰巅有两道飞泉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水帘,后人便改称为水帘洞。水帘洞外有层层茶园,洞内非常宽敞,可容纳数百人。

D3 游览一线天,九曲溪。

一线天位于虎啸岩景区的灵岩,岩顶有一条裂缝,将岩石一分为二,裂隙高50多米,宽不足0.3米,长100多米,游人只能侧身而过,在裂隙中行走,游人自洞底仰视,可见岩顶如利剑劈开,直裂到谷底,从弯弯曲曲的裂缝中,漏如一线天光,因而得名“一线天”。虎啸岩是传说有仙人骑虎到此吼啸而得名,其实啸声来自岩上的巨洞,山风穿过洞口,犹如虎叫。

九曲溪发源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经星村入武夷山景区,折为九曲,到武夷宫前汇入崇阳溪。

2.闽东南海景古迹游

D1 游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位于泉州城北,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主峰海拔498米,为泉州的主山,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称。清源山历史上因有诸多乳泉从石间流出,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由此山而得;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住泉州。

D2 游览鼓浪屿。

厦门是我国四大经济特区之一,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白鹭栖息的地方,也称鹭岛、鹭江。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倭寇,在嘉禾屿(今厦门岛)筑城,谓大厦之门户,故称厦门。厦门岛背依大陆,南临东海,和台湾省相望。厦门岛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岛屿,岛上地形崎岖,最高峰云顶岩,海拔335米。这里四季常绿,终年无雪,古迹众多,素有“海上花园”之美称,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鼓浪屿位于市区西南,与厦门岛隔海对峙,古名圆洲仔,因西南海滨礁穴受浪冲击,声如擂鼓,明代改称“鼓浪”屿。岛上碧波、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处处给人以整洁幽静的感觉,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岛上居民喜爱音乐,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前列,被赞为琴岛。岛上最高处为日光岩,山顶“闽海雄风”的巨石是当年郑成功练兵的水操台。日光岩南面临海处,有著名的菽庄花园,分名藏海园和补山园两部分,园中景色宜人,被称为“厦门第一园”。鼓浪屿四季如春,树木繁茂,空气清新,山海相拥,自然造化和人工雕凿相映成趣。住厦门。

D3 游览南普陀寺、厦门大学、集美学村。

南普陀寺位于市区五老峰下,始建于唐朝会昌、大中年间,初名泗州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由靖海侯施琅重建,因为寺院是观音菩萨的主要道场之一,又在我国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依次铺在南北纵向的中轴线上,所有建筑依山傍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寺后五峰林立,谓为“五老凌霄”。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筹资创办的,鲁迅先生曾在这里任教。

集美镇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小半岛,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这里有许多大中学校,校园占了小镇的绝大部分,是厦门最集中的教育区,这些学校原大多由陈嘉庚先生集资兴办,充满了浓郁的闽南侨乡建筑风格,由于学村的建筑熔中西风格于一炉,成为集美的一个象征。学村东头是著名的鳌园,由门廊、纪念碑、嘉庚墓组成。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正面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先生墓地,是集美镇的精华所在。鳌园不远处建有“归来堂”,堂前立有陈嘉庚先生铜像,还建有陈嘉庚先生故居和生平事迹陈列馆,构成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乘车前往南靖县,住南靖。

D4 游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是中原人为避战乱南迁定居,为了防盗和外来的欺凌,建起的土楼——围屋。南靖县被称为“土楼王国”,现存土楼15000多座。年代最久远的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200年以上的土楼就有130多座。土楼的造型格局均是封闭式的,只有一个大门可以出入。圆楼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乘车返福州,散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