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华山自古一条路”

“华山自古一条路”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山自古一条路”,是华山地理广为流传的经典说法。从自然地理看,“华山自古一条路”简明地说,是由“峪”“坡”“岭”三者构成。说明在那个时候,上华山既没有一条可通的道路,同时山上也没有庙宇,否则,像他们这样的当地父母官就没有必要“借草而宿”了。到了唐代,攀登华山才有一条茅径,但是非常难上。其后,攀登华山的道路,虽也几经整修加固,比以往好走得多了,而且也更加安全,但仍旧还是一条极其险峻的道路。
“华山自古一条路”_天宝物华

8 “华山自古一条路”

“华山自古一条路”,是华山地理广为流传的经典说法。为什么华山的登山路线只有一条?华山位于秦岭北坡的黄甫峪与仙峪之间的分水岭上,东西两侧受流水深切,谷底至峰顶高差达千米左右,谷坡陡峭,上部多为高大悬崖,崖壁裸露光滑,登山者无立足之地。柱峰(南峰与西峰)之南为断层所割,有深达500米的鸿沟与南面山岭相隔,因此东西南三面地形均缺少可利用的开路条件。而柱峰顶面因受原始坡面影响向北倾斜,由于节理发育、流水侵蚀,形成了诸峰环绕的小洼地,集水向北倾泻,塑造出柱峰北麓的华山峪。而华山顶峰与北峰之间又正好存在一道比较完整的华山峪与黄甫岭的分水岭——苍龙岭,因此人们利用从山麓到峰顶出现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地形修建了山路。在青柯坪以下的山路,基本上是沿着流水下蚀形成深切山涧的华山峪谷底上的砾石堆积层和岩坎开辟出来的。从青柯坪离开峪谷,开始沿陡峭的山坡凿石为级,架设天桥,打通了登上北峰的险道。青柯坪的东侧有一块大石,刻有“回心石”三字。从这里往上就是华山的险途。这三个字是告诉那些体力不济和胆子小的人,到这里就够了。

img93

华山路 求道路

过了回心石,就来到华山的咽喉要地“千尺幢”。这是一处在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共370多磴石级,石级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人们手攀铁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井口一样。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东瀛”的字样,其形势真像咽喉一样的险要。当小心翼翼的游人,手脚并用地爬上千尺幢,再往前走,还有一处险路──百尺峡。出峡后,过仙人桥,前面又是一段险路“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自已的青牛,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一条小路。走完这段有500多个石级的“老君犁沟”,就登上了海拔1 500多米的北峰。这里四面悬崖绝壁,恰如一座平台,因而又叫云台峰。由北峰往南则是利用与柱峰相连的分水岭脊,开辟出登上峰顶的“天梯”。由北峰南上,闯过“仙人砭”“天梯”“阎王砭”等险处,来到一条长几十丈,宽仅2尺余,坡度极陡的名为“苍龙岭”的山脊前。这里两旁千丈绝壁,仅有这条石脊通达对岸,人若行走其间,会感到心惊肉跳。好在两旁设有栏杆,扶着栏慢慢往前走,眼睛别向险处看就可以了。这里有个“韩愈投书处”的就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游华山,好容易鼓足勇气爬上了“苍龙岭”,回头一望,见山路如此险绝,不禁大惊失色,想着这次可能回不去于是写了遗书投下山涧。这里的崖壁上就刻有“韩退之投书处”六个大字。这故事属于民间传说,却形象地表达了此境之险。

过了“苍龙岭”,就可以到华山的最高峰南峰。然后从南峰下来,再往东峰和中峰。这当中也有不少险路。华山绝险处要数“长空栈道”与“鹞子翻身”,惊奇万分,要步步小心。从自然地理看,“华山自古一条路”简明地说,是由“峪”“坡”“岭”三者构成。“峪”是华山峪,构成从玉川院到青柯坪的华山路段;“坡”是近乎90度的陡坡,构成著名的千尺幢和百尺峡;“岭”为苍龙岭,千米高的山脊,宽仅米许,是通往华山(北峰之外)四峰的必经险道。至于“长空栈道”与“鹞子翻身”,虽惊险万分,千尺绝壁,步步小心,并非必经之路,而属于探险之道!

从华山的历史地理看,到了汉代,汉武帝曾到过山麓,观看仙掌,并在其附近建立庙宇以示崇敬。看来,汉武帝也没有登上过华山。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山是否已有了今天的这条道呢?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陕西大旱,同州刺史达奚武为了祈雨而攀登华山。他曾这样记述当时情况:山上“人迹罕到”,他们一行几人都是“攀藤援枝”上去的。晚上无法回返,就“借草而宿”。说明在那个时候,上华山既没有一条可通的道路,同时山上也没有庙宇,否则,像他们这样的当地父母官就没有必要“借草而宿”了。到了唐代,攀登华山才有一条茅径,但是非常难上。所以杜甫在《封西岳赋》里这样写道:“得非古之圣君,而太华最为难上,故封禅之事,郁没罕闻。”另外,相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攀登华山时,走到苍龙岭的南端,视其险绝,恐不能再返,因而捶胸痛哭,抛绝命书于山下,表示与家人诀别。这说明,到了中唐时,像今天这样一条路还是没有的。

大约到了五代以后,在华山的一些险处,如千尺幢和百尺峡等处才安装了铁索链,苍龙岭上初劈小径,并在原有的一些神仙洞外,于峰头增建了简陋的庙宇。即使如此,当时上华山的人也只限于少数道士和樵夫。上山朝圣的人可能也是极少数。至于专门游览的人,那就更为罕见了。经过宋元到了明代,游览华山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大体上已经形成了今天这条路线。像人们最熟悉的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春,沿着今天这条路攀登了华山,并写有《游太华山日记》一篇,其中记载有“攀锁上千尺嶂,再上百尺峡,从崖左转,上老君犁沟,过猢狲岭”等。很清楚,这时在千尺幢和百尺峡上,已安装了铁索链,但攀登还是困难。正如明嘉靖年间王世贞在《题王安道游华山图》中所说:“游太华者,往往至青柯坪而上”“而仙掌、莲花间永绝缙绅之迹,仅为樵子牧竖所有。”很清楚,有钱的绅士们那时还是不敢冒登华山顶峰的风险。到了清代,曾经多次修缮了攀登华山的道路,并且重新安装了铁索链,对很多石级(有的只能说是“脚窝”)也进行整修。1931年杨虎城将军主陕期间,曾经整修了全山的道路。其后,攀登华山的道路,虽也几经整修加固,比以往好走得多了,而且也更加安全,但仍旧还是一条极其险峻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