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主要的环境思想

中国主要的环境思想

时间:2022-01-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道家和佛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他们的环境思想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一)儒家环境思想的产生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道家环境思想也以“天人合一”为主体,但其核心是“道”。
中国主要的环境思想_环境人类学

第三节 中国主要的环境思想

中国经历了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这个位于东方的大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因而,中国的环境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儒家道家和佛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他们的环境思想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儒家环境思想

儒家思想孔子创立,并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扬,其思想广播四方。

(一)儒家环境思想的产生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文明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农业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独特的自然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而这些与儒家环境思想的产生密不可分。在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度里,由于生产生活离不开山水田园,人类对于大自然便有一种亲切感,容易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整个和谐系统之中。小农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使人民倾向于自我生产、自我满足需求,而这种生产又过于依赖大自然,因为,任何大自然的一个灾害都能毁灭一个家庭,人们因此对“天”有一种盲目崇拜。古代社会又有神灵说的流传,这些又影响着当时人们的认识。儒家学派“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在那个时期诞生。天命思想不仅符合了统治者维护政权的需要,同时也道出了环境思想的准则

(二)儒家环境思想的含义

儒家环境思想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包含“天人合一”的观点,还是仁爱思想向自然界的延伸。

1.“天人合一”主导的环境价值观

“天人合一”是儒家环境思想的核心观念,经过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直到王阳明的传授,它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关天命的思想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其核心是“君权天授”和“以德配天”等观念,这个思想提出的缘由是统治者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孔子和孟子继承了天命思想,认为“人道”与“天道”是一致的,天不仅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也是道德和义理的根据,因此人要知天、敬天。孔子没有正式表述“天人合一”概念,但是他说出一句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6]其含义是将人与自然放入一个道德体系来看待,并且以审美观念来欣赏,这就使自然界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真正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孟子,他把自然视作与人同样的生命存在,把对人世的普遍关怀推广到宇宙万物,这就是儒家环境思想最核心的内容[27]。无论是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28]”,还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张载的“诚明”思想,抑或是王阳明的人心是宇宙这一整体“发窍之最精处”等,这些均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儒家文化理论立足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其比较崇尚对立面的统一,这与中国政治体系和思想体系的高度统一有关联。所谓内圣外王,政权、君权、神权的一体化,这些促使人们形成了一体化观念。在天与人、理与气、心与物、体与用、文与质等诸组范畴的关系之上,中国人不主张强为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29]

2.儒家环境思想中的仁爱

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其要求人们要互相爱护。儒家将其从家庭推崇到社会,也就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很好的武器。而将这种思想延伸至自然中,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众生平等的思想,这些既是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需要。孔子首先界定了“仁”的内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0]孟子进而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1]。这些观点的含义是,要将原本只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情感和道德扩展到无限广大的宇宙万物,将对人类的仁推及到对所有生命甚至所有事物的爱。而人类特有的情感和道德在超越了人类社会而贯注于宇宙万物之时,便具有了生态伦理的蕴含。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特有的推理逻辑与方法论原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二)评 价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年来的正统思想,影响着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其环境思想是人与社会思想的延伸,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儒家环境思想提出人与大自然同存一个体系内,强调人的主体性,同时又不把大自然看做人类发展的工具,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同时儒家学者们将“仁爱”观延伸到自然界,认为每个生命都有价值,都有其存在的权利,把万物都作为人类道德关怀的对象。在当代社会处理发展和环境问题之际,人们正需要这种和谐观以及推及万物的仁爱观理念。1988年1月23日,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表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中国孔子的智慧。”[32]儒家思想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赞赏,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道家环境思想

道家是中国浩瀚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深刻的思想中包含着无比珍贵的生态观。道家环境思想也以“天人合一”为主体,但其核心是“道”。

(一)道家环境思想的含义

道家学派的思想家没有一个是政治家,也从不参与政治,他们从旁观察世局,认真思索宇宙的真相,描述天道与人事变化的法则。道家思想并不像儒家思想那样具有社会性,而主张人在社会中应有“无为”的思想,其体现的是一种宇宙观自然观。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统御万物运动的根本法则。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3]人与自然万物都是自然系统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互为依存,具有共生共荣的关系。除人之外,地球上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质,他们不仅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人类都有积极意义,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34]。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上,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5]就是说,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就必须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上,道家提倡“无为而治”,而所谓的“无为”实为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在因势利导中求得人的发展。

(二)评 价

在道家的环境思想里,“道”高深莫测,它隐隐约约,又无处不在,是无限宇宙里支配万物发展的根本力量。道家认为,人与万物处在一个系统里,受“道”的支配,人应该保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应该与它们真诚相待,不要去破坏这种和谐。英国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年)是重农学派创始人,他曾认为道家的“无为”思想实际上是尊重自然的主张,于是,他将其翻译为“自由放任”,由此“无为”的思想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36]。道家的环境思想反映了世局观察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排除了儒家环境思想中掺杂的社会性,而单纯讲述人地关系。人类要建立一个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道家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道家的环境伦理是彻底的自然主义,这就向长期以来被当做环境思想范式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发起了挑战,也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奠定了共识性的基础。

三、佛家环境观点

佛教起源于天竺(古代印度),进入中国后便与中国的玄学结合,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于是,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佛家以“缘起”说为根基,认为世界万物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建立在“缘起”说基础上的“无情有性”认为,万物皆有佛性,这样,就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正因为万物都有佛性,于是众生皆平等,而且需要慈爱众生,普度众生。这些环境伦理是农业文明下的素朴生存经验与道德体悟,不仅构成了古代文明传承的精神力量,也可成为当今环境伦理建构的理论资源。

(一)佛教环境思想的含义

佛家具有丰富的生态智慧,其环境思想中的自然观和生命观蕴含着深刻的佛家文化。

1.“无情有性”的自然观

“无情有性”说的理论依据来自于“缘起”,而“缘起”说是佛家哲学思想的基石,体现着佛家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佛家经典《杂阿含经》卷十二里对“缘起”有这样的表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37]佛家认为,宇宙是由各种原因及条件会集而成的,每一个存在都互为原因,且互相影响。这些说明的是,人与其他生物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整体,任何一部分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在“缘起”的基础上,佛家提出“依正论”,正报是个人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依报则是集体、集团乃至整个人类的善恶行为导致的结果。“依正不二”的含义是,要把生命主体同生命环境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无情有性”的“性”指的是佛性,其包含的理念是,没有情感认识的山河大地、花草木石等无情物都是清净佛性的体现。总之,这些理论表现了生命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38]

2.“平等慈悲”的生命观

佛家生命观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都有可能成佛。佛家把世界分为六道,成佛就是这六道之间进化的最高境界。由于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众生都有可能成为“人道”,都有可能成佛,在这个意义上,佛家认为众生平等。在这一基础上,佛家提出不杀生的生命实践,主张人类应以慈悲之心保佑众生。佛家讲,人要“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同情,就是爱。慈悲的根本精神是普度众生,即帮助一切众生,使其离苦得乐。动物包含于众生之中,自然是拔苦得乐的救度对象[39]。平等是对其他生命的尊重,而慈悲则是对其他生命的关怀。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建立和谐社会来讲,这一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评 价

佛家的生态观认为万物皆有佛性,都有内在的价值,并且万物存在于自然之中,他们形成了一个互相平等、互相联系的整体。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万物平等地存在于自然之中。佛家生态观指出人应该平等对待众生,珍爱生命。人类要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宰任何一种生物,这样必然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于当代生物保护运动,佛家的这种生命观颇具启迪意义。这种观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民间社会,影响了传统社会中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佛家主张戒杀生、众生平等、因果轮回等,这些信念与中国民间既有的敬畏自然,不能暴殄天物等道理一样,已经成为维持一般生活秩序的重要思想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