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骨干队伍的建设

骨干队伍的建设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是离不开社会发展实践的。应该创造条件让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研究,而不是整天坐在书斋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让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不只是研究理论本身,与理论研究直接相联系的是我们还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任务。

四、骨干队伍的建设

骨干队伍是队伍建设中的重点,也是整个学术团队的主体。骨干队伍的构成应该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一支队伍。骨干队伍在整个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能不能建设好一支特别有战斗力的骨干队伍,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整个学科发展是否具有后劲的大问题。骨干队伍从发展的前景看,其中有一部分人是要成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这从队伍梯队和结构来说,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没有建设好一支骨干队伍,那么,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队伍就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从学科的长远建设来看,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也就是说,这会影响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骨干队伍的建设,主要是从青年中挑选好的苗子,然后创造条件给予重点培养。这里的重点培养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有机会更多地参与科研和课题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说,对骨干队伍的培养主要是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必须是在科研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参与科研是提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参与科研就是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承担课题研究的某一个部分,对这部分内容如何进行研究,与整体是一个什么关系,重点要解决好什么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去研究等等。在有学科带头人指导的情况下去把握好这些问题,就比较容易出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更快地掌握科研的方法,学到进行科研的一些基本要领,从而明显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让骨干队伍更多地参与科研,实际上也是给他们以科研的压力,在科研上逼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科研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逼出来的。

二是要从制度上对骨干教师的科研有较高的要求。对科研提出的要求要从制度上加以确认,作为一种规范和导向。制度是有明确的导向作用的,它提出的是必须要做到什么,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得到一定的待遇。例如,在职称制度上对科研提出明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教师晋升职称设置的科研门槛,这也是对教师的科研发展提出的阶段性要求。教师把这一要求作为自己阶段性努力的目标,就会极大地增强对科研的内在动力。并且,对科研要求的制度也应该具有可持续性的作用,这就是不仅对教师晋升职称时要有科研的要求,而且对教师晋升职称以后也要有明确的科研要求。以克服教师在晋升职称时有较强的动力搞科研,而一旦晋升职称以后就没有动力搞科研的现象。制度具有持续性的作用,对教师产生的是持续性的动力。并且,科研制度也必须与物质利益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对增强教师科研动力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三是要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有机会走向社会得到更多的锻炼。从一个骨干教师成长为一个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要能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使自己的学术影响从学校扩展到社会。要实现这样的变化过程,必须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向社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得到锻炼和扩大影响。这是在队伍建设中要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具体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能够更多地参加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班或者研讨班,在更大的范围中吸收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这一形式,不仅使他们能够在更开阔的领域中领悟到知名专家的学术思想,而且这也是相互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在这过程中能够得到许多的启发和收益,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与同行学者建立更多的联系,这对于学术骨干队伍今后的建设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实践证明,这是加强队伍建设的一种好形式。

其二,要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能够更多地参加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一形式,一方面可以听到别人的许多学术观点,从中受到启发,另一方面,也可以交流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以体现自己对问题的研究深度。如果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实际上也就是扩大了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体现了自己的研究水平。这种状况能够持续的话,也就是在向学术带头人的方向发展。一个骨干教师始终走不出学校,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始终不能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和被学术界认可,是难以成为一个被大家认可的学术带头人的。这也是在队伍建设问题上必须树立的观念。

其三,要创造条件让骨干教师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是离不开社会发展实践的。实践发展是理论发展的源泉,我们党提出的创新理论都是以实践创新为基础的,实践中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创新的生长点。也只有了解社会、了解实践、了解国情、了解民情,才能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许多创新的理论观点也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应该创造条件让中青年骨干教师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深化理论研究,而不是整天坐在书斋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研究是否脱离实际,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看研究者是否具有社会实践的经验,是否真正了解社会,是否接触社会实践。必须让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不只是研究理论本身,与理论研究直接相联系的是我们还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任务。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理论,必须要了解人民群众,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与人民群众切身需求联系起来,与人民群众的各种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使人民大众潜移默化地认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这些,也必须了解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这应该是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