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恩格斯的就业思想

恩格斯的就业思想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的本质,对中国当前的劳动就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关于劳动力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配置、劳动力的教育等方面。[7]对劳动力进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文化和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对劳动力的教育。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就业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研究过劳动就业,也没有把就业问题作为专题或专著来论述,但他们非常关注就业问题,并将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从相关学科的领域对其进行研究,主要是在劳动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等理论中多处阐述其就业理论,并在《资本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有所体现。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的本质,对中国当前的劳动就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很多方面,具体体现在关于劳动及劳动的作用、劳动力、劳动分工与就业、失业、社会主义劳动就业思想等几个方面。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一、关于劳动及劳动的作用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把劳动定义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1]马克思所研究的劳动是指狭义的劳动,即人所从事的生产性劳动,而非其他物的、非生产性的劳动。马克思对劳动定义后,接着又分析论述了劳动的作用。劳动的第一个作用即创造价值,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生活物资所需,按马克思的话来说,劳动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这一说法有这样的论述,即“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2]。关于劳动的第二个作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这样阐述:“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在由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有了劳动的存在,猿的上肢和下肢有了分工,也就演变成了今天我们人的手和脚。而且,在劳动中产生了专属于人类所有的语言,使得猿脑向人脑进化。这是劳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它是一种非经济范畴的作用,在这里它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必要性。

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及劳动的作用的理论,就是说,劳动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劳动是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所应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于是,解决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就成了每一个政府的义务。这一论断为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以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劳动者能有所劳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关于劳动力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生产的基本要素。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关于劳动力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配置、劳动力的教育等方面。

(一)劳动力的配置

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的配置是通过市场调节来进行的,劳动力的配置也是如此。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劳动力配置的前提条件,同时劳动力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和机器应用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劳动力的配置。

首先,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劳动力配置的前提。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他认为,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劳动力无法独立出来,不可能成为商品。只有当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且除了自己的劳动力,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同时,这种劳动力又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这个时候,劳动力才有可能成为商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出售。

其次,劳动力价值、资本有机构成和机器应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劳动力的配置。劳动力价值是指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它像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影响劳动力在市场上的配置。同时,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力配置中的劳动力需求也产生影响。马克思认为,“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5]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6]此外,机器的应用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人被排挤出使用该机器的部门,但是“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7]

(二)劳动力的教育

对劳动力进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文化和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对劳动力的教育。针对青少年被沦为童工,遭受资本家对其身体和智力进行摧残的现象,马克思提出:“如果不把儿童和少年的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那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父母和企业使用这种劳动”[8]。而且他认为,“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的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9]针对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对劳动力的要求,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0],恩格斯提出:“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1]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注重劳动力的配置和教育,认为只有在劳动力商品化、市场化后,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才能解决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才能更好地实现劳动力的就业。

三、关于劳动分工与就业的关系

劳动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分工也越来越详细,越来越专业。伴随着劳动分工的变化,与之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马克思对劳动分工与就业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从劳动分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劳动分工对劳动力发展的影响、劳动分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一)劳动分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马克思分别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时期和机器大生产时期,分析了劳动分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他认为,在工场手工业时期,一方面,“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又使所使用的工人人数的增加成为技术上的必要。现在,单个资本家所必需使用的最低限额的工人人数,要由现有的分工来规定。另一方面,要得到分工的利益,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工人人数,而且只能按倍数增加”。[12]另一方面,“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13]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分工既增加了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也发展了新的劳动力。

马克思还分析了机器大工业时期,机器的应用所实现的生产力的进步,会引起社会分工在广度上的发展,引起新的部门的产生,这使得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迅速扩大。随着分工的发展,社会生产部门越来越多样化,生产部门的多样化,反过来增加劳动力的需要。当然,就业效果的大小还取决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大小,且就业的工人增加得过度,又会促使该部门的资本家考虑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用机器替代工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虽然会产生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但是在另一方面引起的社会分工的发展,产业部门的创新又会增加对工人的雇佣,增加劳动力的就业。

(二)关于劳动分工对劳动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劳动力朝着不断简单化、片面化和非独立性的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的就业。马克思曾指出,经常重复做同一种有限的动作,长期劳动经验的积累,使劳动单一化,工人变成一种简单的、单调的生产力。同时,在这种长期简单且单调劳动的基础上,工人只掌握一种技能,只能从事一种劳动,使得“局部工人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肢体,他的片面性甚至缺陷就成了他的优点”[14]。但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长期从事简单、片面的劳动,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比较单一,且要依靠其他劳动分工的协作才能完成整项工作,因此,劳动的独立性比较差。

(三)关于劳动分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

一方面,从历史来看,社会劳动分工产生了不同的生产部门,而不同的生产部门又会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分布。“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15],这样,一个专门发展畜牧业的生产部门产生,于是就产生了一批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继而,随着其他社会劳动分工的实现,劳动力就业被分布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这种劳动分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就不断影响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且随着这种劳动分工的细化,劳动力就业结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另一方面,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生产部门的调整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对劳动力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实物形态的划分,把社会生产也划分为两大基本部类,即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一般通俗地称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研究了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并通过两大部类的调整来实现社会再生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实现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部门的就业。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劳动分工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的发展及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因此,中国在劳动就业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劳动分工对劳动就业的积极影响,增加劳动力需求,发展熟练化、专业化且具有协作性的劳动力,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中国就业过程中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

四、关于失业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为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就会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从而引起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造成相对人口过剩和失业现象。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16],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积累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对劳动的需要和工人的生存基金也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但是,这只是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一个初级阶段,而且这个阶段会很快被超越的。当资本积累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一旦资本主义制度的一般基础奠定下来,在积累过程中就一定会出现一个时刻,那时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17]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这时,资本技术构成中,生产资料的量与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比是相对增长了,即其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资本价值的不变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部分而增加了。按照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分子不变成本增加,分母可变成本减少,则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积累过程中就会出现两种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迅速增加。结果,必然形成大量失业人口,即相对过剩人口。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尤其是机器设备的改进,更是排挤了大量的产业工人,造成失业现象。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失业现象同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分析,从制度层面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失业的根源。他的基本结论是:要消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失业,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五、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马克思并没有实践体验过,而是通过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提出来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性质、劳动就业的权利、劳动力的配置及充分就业等几个方面。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那时,劳动的性质发生了转变,劳动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具有社会性、科学性主体性的特点。同时,劳动产品是社会的总产品,私人劳动变为社会劳动,劳动者享有天然的劳动权利。劳动力作为生产力的首要要素,随着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消失,其配置可以由国家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运用多种调节机制,有计划按比例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合理分配。这种国家计划调节的劳动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劳动力的就业,实现由国家承诺的充分就业目标,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下普遍存在的失业现象。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劳动就业观点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提出的。这种设想的社会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相比,具有明显的超前性。可以说,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劳动就业观是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的理想模式和目标模式,而非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就业状况。因此,中国要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发展生产力,达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实现马克思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的目标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