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索

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索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谋求继承与超越、创新与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丰富着关于人的现代化理论。[18]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实现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的创造潜力是无穷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探索

人的现代化在当代中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发展和认识视野的进一步打开,顽强发展的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如何在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人的现代化。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人的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物质基础、本质要求、制度保障、实现途径和动力源泉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谋求继承与超越、创新与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丰富着关于人的现代化理论。

一、毛泽东关于人的现代化的主要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早期,对于人的现代化制度基础、物质前提、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现代化本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毛泽东认为,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是人的自由解放的基础。近代中国被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历史,是人的生存权利遭到践踏、人的尊严饱受凌辱的历史,没有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没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彻底解放。因此,摆脱受奴役受压迫的阶级地位、获得民族的独立,建立统一的共和国,是中国人民自由解放的基本社会制度条件。

为此,毛泽东强调“自由是人民争来的,不是什么人恩赐的。中国解放区的人民已经争得了自由,其他地方的人民也可能和应该争得这种自由。中国人民争得的自由越多,有组织的民主力量越大,一个统一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便越有成立的可能。这种联合政府一经成立,它将转过来给予人民以充分的自由,巩固联合政府的基础。”[13]

为了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自由的历史使命,针对不同的阶级在中国革命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在探索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上,毛泽东通过培养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以共产主义意识、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使其在中国革命中发挥领导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深入研究农民问题,针对农民自身的弱点及其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不相适应的习气和作风,提出加强农民教育的思想,适时地制定了农民的阶级路线,加强无产阶级思想和组织纪律、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极大地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毛泽东还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其他阶级成分的特点和对革命的态度,建立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从而成功地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实现了积贫积弱的中国改天换日的梦想,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进一步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奠定了社会制度基础。

(二)实现工业化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经历一个由“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再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4],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三个阶段。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和目标;同时人的现代化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历史运动,其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物质生产力水平。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深切领悟到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其根源就在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使人民丧失经济的独立。因此,他十分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及革命战争胜利发挥的重要作用;高度注重工业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繁荣富强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作用。他说:“我们要使人民经济一天一天发展起来,大大改良群众生活,大大增加我们的财政收入,把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建立起来。”[15]他将生产力与国家的独立及工业化结合起来,认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16]针对将要建立的新中国,毛泽东感慨工业化的紧迫性,“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17]

由此可见,毛泽东在对于发展生产力、尽快实现工业化,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使人民过上幸福、繁荣、富裕的新生活倾注了极大的关切,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深入地探索,而且,他把人的现代化发展寄希望于实现工业化上。

(三)实现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列宁指出:“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历史’。”[18]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始终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实现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从人的自觉能动性角度出发,考察人的根本特性问题和人的价值问题,重视发挥人民群众自觉能动性的作用,是毛泽东有关人的现代化问题的一个重要观点。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人民的主体作用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论持久战》中,他强调:“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他著名的论断“兵民是胜利之本”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体现了人在历史发展中具有主体地位。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人的创造潜力是无穷的思想。他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全局胜利的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在批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预言中国共产党不可能解决中国四亿五千万人的吃饭问题时,更是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革命人民创造奇迹的巨大动力,他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20]这些观点,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坚信人的本质力量——主观能动性的潜在威力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同样强调人在生产力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提出:“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21]

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关注人的价值,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构成了毛泽东探索有关人的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基础,成为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哲学基础。

(四)重视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人的现代化归根到底体现在每个个体的物质需求的不断满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物质需求依赖于经济社会发展,而精神生活的提高则表现为人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所具备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质、民主法律意识等不断进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中国国民具备的素质应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相适应,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他非常注重学习、关注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国民精神的培养等方面。

1.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毛泽东号召党内外要加强学习

一是关于学习态度,强调要虚心学习,永远学习。他提出:“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22]针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面临的诸多财政经济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23]认为:“通古今就要学习,不但我们要学习,后人也要学习,所以学习运动也有它的普遍性和永久性。”[24]

二是关于学习内容,强调尤其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多部论著中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要多学马克思主义,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马列主义对于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25]

三是关于学习对象,提出尤其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等观点。毛泽东认为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只要是我们今天用得上的东西,都应该学习吸收,以发展中国的新文化。

四是关于学习方法,提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认为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不应该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方针,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学风。

2.在提高人的政治素质方面,毛泽东强调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

毛泽东特别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他提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26]1929年针对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较全面地分析了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根源和纠正方法,提出了“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27]1955年9月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中,他再次强调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同时强调德育工作要从儿童抓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

3.在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方面,毛泽东倡导新风尚与优良传统的结合

一是对于国民风气的塑造,毛泽东强调树立新风尚,破除旧思想,摒弃旧习惯。他提出:“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28]认为:“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29]还认为:“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主要的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例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散漫性、自发性这样一些东西。”[30]

二是对于社会主义精神的倡导,毛泽东倡导发扬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他告诫人们:“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要求大家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三是对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着力提倡艰苦朴素,勤俭创业。他要求大家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绝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即便富裕了,也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反复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根本的是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等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人的现代化的认识

(一)邓小平理论关于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思想

1.解放思想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前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和内在要求。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的主体地位的理论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31]“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32]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积极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全党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有关邓小平谈话记录的字里行间,我们深深感受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于人的思想解放和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别观照,深刻体会到这一问题对于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性。他说“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33]这为他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埋下了伏笔。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计划和市场关系、利用国际先进技术、使用人才、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邓小平都强调过解放思想的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34]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针对长期以来一系列困扰人们头脑中的条条框框,邓小平指出:“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35]今天来看,邓小平的这些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解放是人的解放的重要内容”“人的解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等基本观点相一致。

2.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条件改善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吸取了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生产关系层面上过于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教训,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一切可能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强调:“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36]认为现在最为根本的是根据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根据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邓小平从生产力着手,通过对一些非社会主义特征的否定,使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逐渐清晰。对此,他作出了一系列地论述:“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37],“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38]“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39]。在经过不断思考之后,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和有效途径。

3.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政治体制是制度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法治建设是人的现代化的制度保障。邓小平关于中国新时期的政治体制以及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论述,科学地阐释了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法的学说,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民主与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在强调民主的重要性时,邓小平认为,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实现包括人的现代化在内的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他认为:“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40]“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1]

二是在民主法治建设问题上,邓小平认为,民主与法治是相互关联和不可分割的,法治是实现民主的前提,也是现代化的前提。他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民主和法治,民主同法治是相关联的。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讲社会主义的民主,也要讲社会主义的法治。在强调发展民主的同时,要强调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要有理想,守纪律。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

三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深感没有民主法制保障的严重危害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肆意蹂躏。为了普及法制观念,加强全民法制观念教育,使之形成公民的自觉意识和行动,他认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之所以有人犯罪,现在这么多青年人犯罪,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思想依托

党中央明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后提出的。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们就能够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立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报告明确了精神文明的具体内涵即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按照邓小平的说法:“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42]。邓小平还曾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43]

5.培育“四有”新人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在论及社会主义条件下人应具备的素质时,邓小平提出“四有”新人的观点。他说:“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4],他深感社会主义要想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重视教育和科学。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有自己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好坏,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成就和进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尽管邓小平没有明确“四有”新人是否就是现代化的人,但培育“四有”新人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这一点则是非常明确的。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人的现代化的主要观点

江泽民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到十六大期间,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包含一系列关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观点。

1.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十一亿多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45]。不能否认,人的现代化发展与社会前进方向的引导是直接相关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带领人民奋勇前进的历史重任,只有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充分发挥党在中国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引领作用。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它是由党的指导思想、阶级基础、服务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的。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经过90多年的奋斗,不仅解决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而且正在带领人民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快速前进,成就举世瞩目,基本实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全面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发展。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性质”和“人的主体性”唯物史观的深刻认识。

2.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的人的现代化发展思想,集中体现在他重申和强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他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即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6]江泽民多次强调要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就是人类社会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和基本趋势,它具体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更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日益优化、社会成员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要尽快提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创造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条件,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从现代化的角度看,社会进步是社会或者国家现代化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的现代化发展,它们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行动的基本动力和目标,是其一切行动的总纲。

3.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围绕人的问题做文章

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47]和“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48]。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同工人阶级紧密团结,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充分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起来,尊重一切人的劳动和才智,将坚持人的主体性与中国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不仅使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获得提升,也概括总结出一系列围绕人的问题做文章的好经验,为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奠定了思想基础。

4.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具体体现。马克思曾经指出:“只有当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觉表现,因而是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的时候,才会有确实的把握”[49]。可见,马克思主义认同“依法立国”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主张“为政以德”,而且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建设价值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制建设原则,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政、德治”理念,于1996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思想。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这一思想被明确写入党的文献,并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同时,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中,一些领域的道德滑坡、失范现象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沉渣泛起等现象,于2001年又进一步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江泽民同志提出:“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50]认为应该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认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不仅有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5.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早在1995年5月就明确提出了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内生性的资源,人力的素质和技能是实现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而以先进技术和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力是决定性的生产要素;2002年又进一步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认为人才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的必要条件。江泽民为此发表了一系列观点,他说:“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5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人才。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他还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52]而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由此可见,江泽民同志把教育、人才、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紧紧地结合起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唯物辩证法。

此外,江泽民同志也强调了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在人的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认识

1.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现代化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后,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观逐步成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为人”的发展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从根本上突出和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性问题,清楚地表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的深刻思想,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摒弃了传统的把人当作工具和手段的“以物为本”的理念倾向,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和中心,强调了现阶段,人不仅是劳动者、生产者、建设者,同时也是建设、发展成就的占有者、使用者、享有者,从而使发展的目的更加具体,克服了发展中只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只关注经济效益、损害人的根本利益、生存发展环境的种种现象。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53]

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了“为人”的思想,也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发展。在强调科学发展中,人的科学发展也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文献通常把“两个发展”并列来讲,说明人的全面发展或者说对人的现代化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观”与“人民群众创造观”的有机统一,也体现了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机统一,还体现了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总之,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有助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新关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的社会建设理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于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全面部署。2010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还专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和谐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现代化发展一定体现为某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和进步。换句话说,人的现代化发展必然形成一种崭新的社会关系。就中国来说,最适合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和客观实际要求的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新型的社会关系,既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一种结果,又是促进人的现代化继续发展的“新驿站”。另一方面,社会和谐本质上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断使人的现代化获得更为扎实宽泛的基础的历史过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体现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之中,是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政治民主的不断进步、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而这些正是人的现代化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全面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使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逐步得到实现,而且人的各项素质也会不断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实现人的价值追求和社会关系现代化。

3.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扩展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新视野

让高山常青、碧水长流、天空湛蓝、人民生活在绿色的家园,是当代中国人的真实梦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万代的生存繁衍,更关系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的直接意义在于提出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才是正确的”。表面看似乎是社会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化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失和,需要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最有助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问题。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自然就要报复人类,人类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威胁,身心发展就要受到限制。“以人为本”并不是极端的、消极的一味为满足人的眼前需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可以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美好的自然环境,提升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54]

4.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了人的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生命需要延续,思想需要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精神依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5]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向现代化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从思想道德层面上极大地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现代化发展。

5.提出全面的创新思想,为加快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的“创新是国家、政党发展不竭动力源泉”等思想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化了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提出了在“求真务实”中体现全面创新的一系列观点,为加快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体如下。

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56]这是党中央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方针,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二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精神助力。为此,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要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要进一步明确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人的现代化是根本,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加快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6.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为人的现代化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加快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步伐。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作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2007年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2009年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实施。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切,吹响了中国向建设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7]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它表示的意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一)正确把握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人不是抽象的人,不能抽象地谈论人。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把“人”建立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上,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8]人不仅是实现社会繁荣,国家现代化的承担者,更是个体价值、自身现代化目标的最终实现者。社会的繁荣、国家的现代化最终还是为了人,人的自身需要的满足和人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才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源泉、重要动力和最终目标。

“念兹在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即奉为矢志不移的最高宗旨和最大愿望。从将人作为现代化的主要实现者,到经济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再到将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从为人民服务、代表最高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不断探索各族人民如何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历史。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高度重视人的价值。他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从而实现民族独立,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基础,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而奋斗,强调了要为实现人的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缺乏认识,割裂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使人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身心摧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没有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

邓小平把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密切结合起来,使人的价值目标进一步具体化。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59]邓小平高度关注人的物质利益,肯定人们对于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并始终将“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们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将人民物质利益的满足、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应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实现了人的现代化问题上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将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的最终归宿定位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扩大到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从而把党的建设和人的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联系在一起,并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0]从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和人的价值实现关系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升了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深刻阐述了人是根本,发展经济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手段;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目的,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手段。坚持把人作为最高主体、把党的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人的现代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把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践证明,只有正确把握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切实做到实现人的现代化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才能正确处理好人的物质利益的满足与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这是实现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我们党在实现人的现代化道路中的基本经验之一。

(二)与时俱进地关注人的现代化内涵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61],“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关注人的现代化内涵。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对人的现代化素质内涵不断丰富和与时俱进。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们解放,培育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他还强调广大人民群众要有清楚的、觉醒的、民主的、独立的意识才会被尊重;强调个性的解放和发展,以及基本人权是生存权,然后是发展权、管理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对广大青年提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要求青年坚持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并将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等,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于人的现代化内涵的不断丰富。

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要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一方面强调现代的人应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个人物质利益的合理追求、合法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应具备大胆开拓、积极进取、合法竞争的精神,同时强调民主观念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提出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问题,进一步拓展了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结合发展了的实际,提出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强调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四有”公民,是中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推动民族精神的传播和发展,并精心培育并倡导了新时期的时代精神:“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63]从而提升了人的现代化内涵。

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不断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继续大力培育“四有”公民,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对当代实现人的现代化提出了既是基本又是高层次的要求,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时期对于人的现代化内涵的定位。

因此,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从社会发展和不断现代化的角度上讲,是一个常提常新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现代化需要不断承载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不断地吸纳、充实新的时代内容,又不断培育和赋予代表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新要求。

(三)积极探索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根据不同时期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定位,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积极地大胆探索,从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明确不同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不同阶级进行无产阶级思想灌输、组织动员、政治意识的培养,最终通过革命的手段获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根基,并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通过颁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创造了有利于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良好社会政治环境。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粉碎“四人帮”以后,进行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作出了将一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上,着力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并在各个领域进行了战略部署,如在经济上,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在政治上,提出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公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向全民灌输民主法制观念等;在思想文化上,强调大力发展科学教育、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等,进一步丰富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世纪之交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提出要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其他领域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创建学习型社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逐渐深化对人的现代化实现路径的探索。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可谓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成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一大执政特色,积极探索实现人的现代化目标的路径。从科学发展观到构建和谐社会,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四个尊重”的方针,从加快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到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从创建学习型政党到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包容性增长,对人的现代化实现途径继续进行着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

(四)始终坚持人的现代化的科学思想指导不动摇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形态的思想,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人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观念和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作为一个递进的过程,它内在地包含当今世界一切现代的、发达的文明理念、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人的现代化即应继承人类有关人的发展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将其内化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又应具备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自觉意识和道德规范,同时又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此中国的现代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在中国,对人的现代化的基础要求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在他的《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多部论著中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讨论,以纠正错误思想,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邓小平更是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并连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并行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文化建设上提出继续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科学发展观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方向的精神旗帜和强大思想武器,为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在意识形态上提供了根本的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