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化政治激荡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政治激荡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发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信仰。[4]在这种处境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发展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霸权的“入侵性”,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展的时代重任——政治价值的方向性引领。

一、全球化政治激荡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面临的挑战

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universal-ization and particularization)、“一体化和分裂化”(integration and fragmenta-tion)、“集中化与分散化”(centr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国际化和本土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nativism)的统一。[1]全球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世界文化的深刻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的碰撞。在此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重新寻找在全球范围内扩展自己利益的支撑点,以文化为目的和手段的国家政治权力之间的斗争在国与国关系中日益凸现。一方面,全球化唤醒了多元文化的生机,激发了人类多元价值和多元选择,不同文化主体之间交流、交融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已既成事实,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将其价值观念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妄图影响和改变其价值观、行为方式、文化模式,甚至是社会制度,从而达到对该国的征服和控制。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一书中更是明目张胆地提出:削弱民族国家主权,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文化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据统计,仅占世界5%人口的美国,却垄断了目前传播与世界大部分地区近90%的新闻;全球因特网用户约26亿,发展中国家仅占25%,占世界人口20%的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网络用户人数占全球的70%;在全球互联网业务中,90%在美国进行,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络站点中,有94个在美国。信息媒体的垄断化和网络传输的国际化,使得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文化取向冲击着非西方国家,威胁着民族的发展。亨廷顿甚至断言:“文明之间的冲突成为现代世界冲突演化过程中的最新阶段”,“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其“实用、有效、人权、民主、自由”的政治价值标准,在“文明”的掩护下或在“武力”的威胁下,迫使其他国家放弃自身价值评价的独自立场,放弃文化上的传统观念,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一个源于西方的思考方式,这是一种“现代性入侵”(in-break of themodernity)[3]。面对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从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发生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也失去了信仰。为此,邓小平同志曾告诫说:“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4]在这种处境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发展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霸权的“入侵性”,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展的时代重任——政治价值的方向性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牲相统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它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具有不竭的强大生命力。这就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要依据时代要求,以开放的胸怀不断汲取世界先进的政治伦理资源,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以不断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来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实践,从而应对和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