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

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一直存在于苏联解体之前,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所普遍效仿。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下,苏联集中人力、物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一盛况,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当时产生的世界影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验,但是在引进苏联社会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地位

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一直存在于苏联解体之前,并为其他社会主义国所普遍效仿。因此,正确地分析和评价这一模式,无论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是从苏联演变中汲取历史教训,都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非常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苏联模式的历史功绩

1.苏联模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十月革命到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经历了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尤其是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或者面临着战争的威胁,处于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为保护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联迫切需要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动员群众,集中一切力量,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强大的国防实力。事实也证明,苏联在战后迅速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建立起了部门齐全的现代化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能力和军事实力显著增强,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苏联综合国力的提高,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同时,它也反映了后起的,比较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道路的最一般规律。从后起的,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一般进程来看,它们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以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为起点的工业化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政治上的独立,只能采取自上而下,由国家领导和推动,集中一切力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国家工业化。事实证明,实行这一模式,不仅苏联,而且东欧国家和中国,其工业生产在社会主义初期都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

2.苏联模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下,苏联集中人力、物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不仅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战争的主力,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巨大贡献,使社会主义威望空前提高。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卫国战争胜利55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一齐捍卫了和平,没有允许敌人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保卫了强大的苏维埃祖国,维护了我国国家的独立,为打败法西斯分子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他在2002年1月初,出访波兰前回答记者有关斯大林在苏联历史上的功过的问题时说:“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现实是愚蠢的。”[18]

3.苏联模式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引擎

战后,在苏联社会主义的帮助或影响下,社会主义已突破苏联一国范围,先后在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十几个国家取得伟大胜利。这些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许多新独立的民族民主国家纷纷转向社会主义,打起了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的旗号。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0年中,已有10多亿人生活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整个欧亚大陆几乎都成了共产主义的天下”,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他又说苏联社会制度的胜利,“几乎把20世纪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的崛起和影响为主的时代”[19]。20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这一盛况,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当时产生的世界影响。

4.它推动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产生

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是作为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对立物产生的。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社会主义的苏联采取的计划经济,避免了危机,成为世界的“风景这边独好”的亮丽风景线。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苏东剧变发生以后指出:“60年前,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这种计划使苏联免遭西方备受折磨的大衰退。”[20]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计划经济推动了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的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走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21]

(二)苏联模式的历史局限

1.理论上的主要错误

苏联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理论错误,脱离生产力实际水平,忽视了社会主义的建立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初设想的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革命成功后建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片面追求国有化程度,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对战后资本主义的认识不切实际,斯大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理论,对资本主义进行调整后新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新的发展不能如实估量。不能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完全对立起来,把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私人经济、竞争和市场等经济范畴视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千方百计地加以排斥和限制;看不到或者不愿承认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大发展的事实;不愿意也不允许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片面地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与之不同的就是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一种僵化的、缺乏逻辑的主观臆断。虽然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斯大林承认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保留商品货币关系的必要性,但基本上还是否认价值规律的作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苏联这种认识才有转变,此时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此外,在新科技革命、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理论方面,苏联领导人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2.苏联模式日益显露出严重弊端

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正常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苏联模式日益显露出它的严重弊端。这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官僚主义严重、腐败得不到遏制、权力崇拜蔓延,压制了企业、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运行中只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限制了企业内部潜力和科技进步,造成经济生活的低效率;单纯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世界市场,不能利用国际资源配置,错过了战后新技术革命的机遇;长期重视重工业发展战略,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怨声载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特权和个人专权问题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和抗议。这些严重弊端从根本上得不到克服,使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优越性难以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没有抓住机遇,墨守成规,最终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减弱了对世界人们的吸引力。

3.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验,但是在引进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时不加分析,不结合本国的国情,将某些弊端也教条式地照搬。这固然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本国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有直接的联系,但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苏联认为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表现出了严重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在苏联的强迫之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被迫照搬了苏联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思想文化体制,甚至是“大清洗”的做法,严重地背离了本国国情,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给东欧各国留下了严重的后患。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斯拉夫首先起来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采取自治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条件制约,没有能够完全摆脱苏联模式。蒙古和柬埔寨也采取了苏联模式,甚至采取了比苏联模式更左的做法。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虽然提出“以苏联的经验为戒鉴”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也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曲折。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国也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苏联强行推行自己的模式,不许各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结合本国的国情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窒息了生气勃勃的创造精神,给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挫折和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