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标志。由于货币大幅度贬值,实际上等于无偿调拨,这就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终结埋下了伏笔。暴乱表明,国内存在的不满情绪已经严重到危及革命政权的程度,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势在必行!

一、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曾经设想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采取统计和监督的社会主义过渡途径,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从1918年3月起,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了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也策划了叛乱。一时之间,苏维埃俄国四面被包围,3/4的国土被侵占,粮食、燃料、原料产地被切断供应,新生苏维埃政权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发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并开始了一系列非经济、带有某种军事性质的措施,后来列宁称之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

1.实行余粮征集制

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标志。按照国家需要,硬性规定数字,摊派给基层,按固定价格强行征收余粮。征购的产品后来由粮食扩到肉类、马铃薯、鱼、各种动物油、植物油等主要农副产品。起初规定按阶级原则征收,贫农不收,中农酌收,富农多收,但实际上由于任务艰巨,在粮食最困难的时候要求和强迫每一个农户将所生产的每一普特(一普特等于16千克)粮食都交出来,侵犯了贫中农的利益。由于货币大幅度贬值,实际上等于无偿调拨,这就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终结埋下了伏笔。

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和工业管理的集中制

1918年6月28日,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对大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凡拥有机器动力而工人数目超过5人,或者不拥有机器动力而工人数目超过10人的一切私人的和团体的工业企业都实行国有化。至此,苏维埃政权就对大中小工业实行了国有化政策。

3.实行贸易国有化和经济实物配给制

国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对私人的零售贸易实行市有化,对粮食、茶叶、食盐、火柴、布匹、煤油、肥皂等重要商品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禁止私人经营。这样,国家掌握了全部工农产品的采购和商品的分配,几乎一切商品的自由贸易都被禁止。与此同时,实行经济实物配给制,主要表现在:实行按阶级属性确定口粮标准;工业必需品配给制;大规模的实物交换;单位之间停止货币结算;实行配给品及生活服务免费制。

4.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和劳动义务制

在工资方面,缩小工资等级的差距,工人的最低与最高工资额比例为1∶1.95。同时,不断扩大供给范围。1920年,国家拟定了关于废除国家机关、企业的支援和工人的邮电费、电话费、自来水费和其他公共服务费用的法令。当时,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的劳动力,实行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得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战胜敌人和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起了重要的作用。列宁后来说:“‘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过是战争时期采取的临时措施,作为小农经济环境和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产物,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旦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但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却把这种在战争和经济被破坏下被迫实行的临时政策,当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企图不通过中间环节,直接消灭旧的经济成分;以为只要依靠群众的革命热情,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脱离了农民的需求,取消货币陷入空想,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战争结束后,广大农民无法再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1920年底,苏维埃政权招收恢复大工业的努力由于粮食短缺、燃料危机和交通中断而失败,大批工厂再次陷入停工和瘫痪状态;同时,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农业集体化的努力也没有取得进展。1921年春,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喀朗施塔水兵暴乱,参加者多是刚穿上军装的农民。暴乱表明,国内存在的不满情绪已经严重到危及革命政权的程度,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势在必行!心地无私天地宽,襟怀坦荡真英雄!列宁的伟大之处在于有错就改,不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个别结论,勇敢地接受实践的裁决,毅然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列宁指出:“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