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

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则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理解。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

2.1 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

世界上无限多样和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如果有,那又是什么?这是哲学家们历来都在探索和回答的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则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理解。

人类对“物质”的探索,从哲学物质观念的萌生、发展和深化,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物质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的限制下,又不断地突破这个限制,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地发展着。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形成了其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飞跃。人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人类也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概念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体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然而,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一般还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因而它还不等于我们所说的哲学。只有把这种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使之具有理论的形态,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时,才能称得上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关于整个世界一切领域的一般知识,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所要研究和把握的是人们所处的整个世界。这个现实世界的无限多样的现象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活动和改造世界活动。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意识和物质、精神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次,“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2]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4)哲学的主要派别

根据哲学基本问题中对“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对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表现在历史观上就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最为重要,是因为它贯穿于包括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且规定着解决全部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任何哲学家在表明他对世界的看法时,都不能不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而且实质上只能做出唯物的或唯心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而精神则不过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的,都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本质,而物质只不过是精神的产物或体现的,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历史上的一切哲学都按照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而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的派别。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真正独立的第三种派别。哲学史上也曾出现过主张世界有两个彼此独立、互不相属的本原的二元论者,然而他们只是摇摆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并不是独立的第三种派别。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中对“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

明确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在全部哲学问题中高于一切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提示了各派哲学的根本立场和它们之间的根本分歧,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考察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与鉴别各派哲学实质的根本标准。

第二,它还为我们指明了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思考问题与处理问题时首先必须确定的根本出发点: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还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第三,不同哲学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对立和斗争着的基本的派别,也就是哲学上的党性或党派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因此,坚持哲学的党性就要自觉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潮进行分析,反对和抵制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总是同时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但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辩证法并不等于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也不等于唯心主义。比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但唯物主义主张的是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思维的辩证法不过是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在人脑中的反映;唯心主义则认为存在的只是某种精神的联系和发展,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只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或投影。就是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各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世界统一于物质

(1)物质的唯一特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朴素到科学的认识过程。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3]

恩格斯对物质的说明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物质不是指的某个或某些物,而是“各种物的总和”;其次,物质这个概念是一种哲学的抽象。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4]。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 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世界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2)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也承认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选世界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 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性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世界上没有的新事物。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7]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不仅能够反映当前的事物和现象,还可以追忆过去的事情,并能根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预测未来。

其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而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马克思曾通过鲜明的对比说明意识的这一特点。他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8]

再次,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目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9]意识活动虽然不是实践活动,但它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最后,意识能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实;一个人精神是否愉快,心情是否舒畅,对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就是意识反作用于意识主体的表现。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使这种改造获得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重要条件。

第一,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使意识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在实践中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真正为人类造福。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没有一定的物质手段,特别是工具,意识的能动性就不能发挥和实现。

第三,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它既作用于其他事物,也必然要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因此,要改变一事物就不能不受到该事物所处环境的局限,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时所必须考虑的。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实践。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这就是说,意识本身只是一种精神力量,要把它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为实践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对象化的过程,也就是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符合于主观目的,愿望的改变的过程。正因如此,我们说,实践是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

(3)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本原于物质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无限的物质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事物和现象,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它们之中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和现象;就像一棵树上有成千上万片树叶,但我们却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在如此千姿百态的世界上,在纷繁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背后,有没有共同的本原,如果有,这个本原是什么?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世界统一性问题。

所谓本原是指一切事物都由它所构成,一切事物和现象最初都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主义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11]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和运动紧密结合,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那么,什么是运动?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12]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第二,没有相对静止状态,事物的分化就失去了条件,也就不会有生命现象。恩格斯指出:“事物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本质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质条件。”[13]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静止找到它的量度”[14]。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活动中,我们要描述或测量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一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系,否则无论是描述和测量,都是无法进行的。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这就是人们常感叹的:“光阴一去不复返”。正是这个缘故,从古至今,人们都特别珍惜时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之说。现在我们常讲“抓住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也是要人们珍惜时间。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4)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比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否认物质的运动上,把世界上的事物看做是静止不变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近代欧洲的一些哲学家认为物质的本性是静止不动。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化学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样是暂时的,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15]。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