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全书,作者将艺术与科学的知识进行完美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艺术与科学有着显著差异。尽管差异很大,但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首先,从生理学上讲,大脑是具备艺术与科学思维能力的统一的有机体。人类的胼胝体约由2亿根神经纤维组成。

《艺术哲学》一书虽然阐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但它处处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芒。作者宣称:“精神科学采用了自然科学的原则,方向与谨严的态度,就能有同样稳固的基础,同样的进步。”他把艺术品看成像动植物一样的有机体,认为艺术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即“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他把美学比喻成一种实用植物学,只不过研究对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而已。在分析艺术品特征的重要程度时,他巧妙地借用了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原理,如用地质学知识研究人类的精神“地层”,挖掘至人类精神生活的“原始的花岗石”;用生物分类方法和原则辨别艺术品的特征,提出“最稳定的特征,在历史上和生物学上一样,是最基本,最普遍,与本体关系最密切的特征”。纵观全书,作者将艺术与科学的知识进行完美结合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我们有必要简单明了地总结一下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本书的理解,也对读者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艺术与科学有着显著差异。科学强调客观理性,重实验、重推理,以抽象思维为主。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想象、重美感,以形象思维为主。作者将艺术与科学归为人类“静观默想”的两种基本方式,并对它们的差异作了形象的比较,即“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尽管差异很大,但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首先,从生理学上讲,大脑是具备艺术与科学思维能力的统一的有机体。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的研究揭开了大脑两半球的秘密和功能分工。早在30年代末斯佩里就致力于神经学的研究,40年代初提出了神经元化学亲和力的学说,1952年转向大脑半球功能的研究工作。哺乳动物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覆盖在脑干上,两半球之间主要靠胼胝体相连。人类的胼胝体约由2亿根神经纤维组成。最初,斯佩里从胼胝体着手,对猫、猴子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证实了胼胝体在常态时具有进行大脑两半球间信息传递的功能。他将动物大脑两半球间的胼胝体和视交叉都切断,发现两半球具有相对独立的知觉和“学习”能力。60年代初至80年代早期,斯佩里和他的学生对癫痫病患者进行了著名的裂脑人研究。癫痫病患者大脑的一个半球发生病变后,会通过胼胝体危及另一个,切断胼胝体可以缓解癫痫病情,这些被切断胼胝体的癫痫病人就成为了“裂脑人”。根据多年的实验和探索,并结合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斯佩里等人得出了新的关于左右半球专门化功能的认识。即左半球功能基本上是分析的、逻辑的、计算的、语言的。右半球功能则是空间的、综合的、音乐的、直觉感觉的。同时,大脑的两半球在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密切配合构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斯佩里本人便是充分发挥左右两半球功能的典范。他的左脑使他蜚声学术界,他和同事获得了198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的右脑使他成为一名雕刻家和民间舞蹈、人物绘画等文艺活动的积极参加者。简而言之,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各司不同的职能:左半球控制身体右侧的一切活动,一般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也被称为“学术脑”;右半球控制身体左侧的一切活动,一般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综合等功能,也被称为“艺术脑”。尽管左右两个半脑分工不同,但它们互相协调,共同支撑着人的思维活动。

其次,艺术和科学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即追求真、善、美的普遍真理。第一,“真”是艺术和科学共同的基本特征。科学和艺术都力图追求客观规律,前者关注的对象是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后者关注的对象是人类所生存的客观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尽管形式上千差万别,但艺术与科学都关注“人所依赖的永久与基本的原因”,进而揭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真”的体现。《诗篇》、《仿效基督》、《柏拉图对话集》和《荷马史诗》这些作品表现了几乎为人类各个集团所共有的感情与典型,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的“原始地层”。对于这些最伟大的作品,作者认为:“它们超出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一个会思想的头脑,就会了解这一类作品;它们的通俗性是不可摧毁的,存在的时期是无限的。”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如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等等都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也因此而垂于永久。第二,“善”是艺术家和科学家共同的思想追求。艺术家和科学家同为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创作或研究活动均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艺术家要讴歌人类的勤劳、善良,科学家要造福人类,这都是“善”的体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长年累月、夜以继日的伏案劳作使他积劳成疾,溘然长逝。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的保护不够严格,居里夫人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患上白血病。在她看来,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并一如既往地坚持从事强烈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尽管从事不同的工作,但他们身上都体现了追求真理、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的高尚品德,并为后人所敬仰。第三,“美”是艺术家和科学家共有的精神气质。艺术家对现实模型进行理想加工,保持作品自身各要素间的和谐,从而完成“美”的升华。中国的山水画家仅凭黑白两色就能表现出“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意境,寓情于山水,实现天人合一。古希腊雕塑家仅靠色调的单纯和表情的淡薄,就能让人发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慨叹。这些都是艺术“至美”境界的体现。在优秀的科学家看来,各门自然学科不是干巴巴的公式和符号的集合体,而是蕴含着和谐与完美的关系。开普勒想在几何学结构的完美性和行星运行轨道的有序性之间寻求相似之处,并试图证明行星运行的轨道与音乐和声的关系,进而揭示毕达哥拉斯所谓的“天空的音乐”;熊庆来、华罗庚和陈省身等数学大师在数字和符号中尽享“数学之美”,诚如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所说:“数学也具有诗歌和散文的内在气质,达到一定的境界后,也能体会和享受到数学之美。”可见,科学家也不乏艺术的气质,正所谓“科学求真,真中涵美;文艺唯美,美不离真。”

再次,艺术家和科学家各自的奋斗历程大抵相同。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先生是从“苦”的角度阐述学者的奋斗历程的,这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最初,艺术家和科学家要确立一个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往往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即第一阶段;然后,艺术家和科学家还要为了既定目标进行不懈的奋斗,即第二阶段;最后,经过艰辛的努力,艺术家和科学家发现了真理,创造出杰出的作品或取得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贝多芬由于贫困没有上大学,17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疾病又接踵而至;26岁时,他开始失去听觉,在爱情上也备受挫折。尽管如此,贝多芬仍矢志不渝地追求着艺术真理,发出了“扼住生命的咽喉”的怒吼。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当中,他在耳朵全聋、身体健康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对人类的美好愿望。爱迪生对白炽灯的研究也是如此。最初,他收集了有关照明的各种资料,单是有关的摘录和笔记就有4万多页。经过反复论证后他确信:白炽灯省电,成本也低,关键是要解决灯丝的寿命问题。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先后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还是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这时,不少人对他的研究丧失了信心。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爱迪生忽然想到了“棉线”。他立即让助手找来棉线,放进柑竭里炭化,小心翼翼地把炭化的棉线装入灯泡。炭丝又细又脆,稍一用力就被碰断,直到第三天傍晚才安装成功。在他们苦战了13个月之后,世界上第一盏具备实用价值的白炽灯终于发明试制成功了。但艺术家和科学家不仅甘于跋涉,还怡于志趣,我们可以从“乐”的角度说明他们的奋斗历程。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好比登山游玩,杰出的学者一般都会经过这三种境界,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第一境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第二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第三境也。最初,艺术家和科学家徜徉于艺术或科学的海洋,孜孜不倦地进行学习,身处层峦叠嶂之中,但不知“山”;然后,经过攀登,他们站在了艺术或科学的高峰上,对“山”的轮廓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最后,通过“登山”、“观山”,艺术家和科学家对艺术和科学的真谛有所感悟,不用登“山”,只消望一下,便能唤起心中之“山”的模样,这是艺术和科学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和科学创新的阶段。东晋王羲之的楷书师法钟繇,草书学张芝,亦学李斯、蔡邕等,博采众长。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给人以静美之感,恰与钟繇书形成对比。他的书法圆转凝重,易翻为曲,用笔内厌,全然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妍美流便的今体书风,被后世尊为“书圣”。他的杰作《兰亭集序》,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神态各异。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并改造为自己的风格。在各种变异风格中,他始终都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霍金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最后,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中,两者不可或缺,并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一方面,科学研究需要艺术灵感的启发。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范托夫曾说:“最富革新精神的科学家几乎都是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爱因斯坦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他热爱古典音乐,尤其酷爱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他还推崇文学,他同样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萧伯纳的作品。牛顿总结出经典力学理论,他又是一位艺术家,尤其擅长做诗;伽利略这位物理学大师,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文笔犀利的文学评论家;开普勒是著名天体物理学家,他同时又是一名音乐家,他在音乐上的造诣绝不亚于在科学上的成就;我国汉代发明地动仪的大科学家张衡,又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二京赋》的作者。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是集画家、雕塑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多才多艺的科学大师,他既是个“科学化”的艺术家,又是个“艺术化”的科学家。艺术有助于形象地表达抽象的科学定律。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爵士在讲座的过程中就多次用埃歇尔的版画解释宇宙的形成和银河系的形成与扩展的状态。另一方面,艺术创作需要科学手段的辅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并不专业化。小孩子十二三岁就去拜画家、金银工艺家、建筑家或雕塑家为师,在师傅的手工艺铺子里学习,而且师傅通常都是兼通这几门艺术的。他所学的知识不限于单纯的绘画,还包括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没有妨碍他的绘画技能的提高,反而帮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例如,他所学的解剖学知识帮助他认识了人体的肌肉和骨骼构造;他所学的几何知识使他能用美妙的曲线与比例把现实的肉体化为美丽的肉体;他所学的色彩的知识能使他的画绚丽多彩。乔多和拉斐尔同为天赋极强的画家,但因为乔多那个时代缺少解剖学的知识,他画的人物肖像的肌肉远不及拉斐尔画的那样富于表情,按作者的话说:“乔多只能期期艾艾,而拉斐尔是清清楚楚说话的。”由于不知道线与块的建筑学,韦罗基奥、波拉伊沃洛和斯塔尼奥等人画的是多棱角的人体,毫无风度,到处凸出一块块的肌肉,“像一袋袋的核桃”。他们不知道动作与面容的变化;在佩鲁吉诺、弗拉·菲利波·利比和吉兰达约笔下,西克斯庭壁画上的人物冷冰冰地待着不动,或者排成呆板的行列。福楼拜把小说看作是“生活的科学形式”,要求作家像自然科学家对待大自然那样,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描述一切、解剖一切。他赋予观察、分析和理解以十分重要的意义。无独有偶,左拉主张小说家不仅要有科学的态度,对生活进行细微的观察,搜集大量资料,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即实验的方法,把人物放到各种环境中去实验,以便考察情感在自然法则决定下的活动规律;认为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服从某种决定论,而环境、遗传对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正如作者所说:“艺术家就是喜爱现实,并不压缩现实来表现超现实的世界;现实世界是他的目的而非手段。”要表现现实,艺术家不可避免地要借助自然科学提供的手段。

总之,科学与艺术是智慧天平的两端,维持着人类理智与情感的健全和平衡。艺术与科学思维是大脑这个有机统一体的两种基本机能。求真、征善、致美是艺术和科学共同的根本目的,贯穿于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之中。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要经历艰苦的奋斗过程,其中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艺术和科学相辅相成,艺术启发科学,科学辅助艺术,共同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