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格拉底的申辩》

《苏格拉底的申辩》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部分讲述苏格拉底对3人的指控进行反驳。在第二部分,苏格拉底提出将自己的刑罚改换成金钱处罚的提议。然而,苏格拉底的言论反而恶化了审判长对他的印象,结果审判长出乎意料地给苏格拉底判了死刑。第三部分讲述苏格拉底如何分别向宣判自己有罪和无罪的审判员们进行论述。

超解:完美解读“哲学之父”苏格拉底的一生

概述:这是一部由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撰写的极具诗歌色彩的对话录。此书通过再现苏格拉底在受审现场申辩的场景,讲述了苏格拉底如何攀登哲学高峰,被世人誉为“哲学之父”的传奇经历。此书于公元前4世纪出版发行。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

古希腊哲学家。主张建立与现实世界相对的完美理想国。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他为生前没有留下一书半稿的苏格拉底记录下许多作品,使其思想广为流传。

《苏格拉底的申辩》是柏拉图描写其师死前雄壮英姿的一部作品。

苏格拉底虽被誉为“哲学之父”,但生平却未留下一书半稿。其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皆得益于这位能干的弟子——柏拉图,是他将苏格拉底的思想记录下来并使其流传至今。

该著作以人物对话的方式记录了苏格拉底在审判现场向雅典人民申辩的宏大场面,是柏拉图的处女作。当然,此书并非实况记录,而是由年轻的柏拉图改编而成的。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原本想从政,但后来遇到苏格拉底,他的人生理想便由从政转向哲学研究。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周游希腊各地,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包含《苏格拉底的申辩》在内的“早期对话”作品集。另外,他还在雅典城外建立了一所学校,名叫“阿卡德米”,从此致力于教育活动。柏拉图一生从未停止过创作,给世人留下了很多优秀作品。例如,哲人们以爱为主题发表的演说作品《会饮篇》;苏格拉底死后,对学界一直关注的完美国度和正义进行论述的作品《理想国》等。

说到这里,人们不禁会思考: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受到审判呢?

其理由是,苏格拉底不仅是腐化广大青年思想的政变煽动者,还是异教徒:他否定雅典人民供奉的神,而信仰其他神。当时,在场的既有告发苏格拉底的3人,也有从雅典民众中抽选出来的500名审判员。此书围绕审判这一主题,将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苏格拉底对3人的指控进行反驳。首先,他为自己与青年们展开对话的根本动机据理力争——因为德尔斐神庙“苏格拉底的智慧世间无人能比”的神谕。

苏格拉底对在场被雅典人民尊为“圣人”的审判员们轮番提问,先是政治家,其次是诗人,再到手工业者,以印证神谕的真伪。然而,“圣人”们终究没能回答上苏格拉底的问题,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这时候,苏格拉底才明白,原来自己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比那些告发他的“圣人”和审判员更有智慧,这就是“自知无知”的真正含义。而告发苏格拉底的那三人,就是在审判现场被苏格拉底羞辱过的政治家、诗人和手工业者。

接着,苏格拉底就理想国、正义与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正义之士为防止国家不正之风的泛滥,绝不能惧怕死亡,正如现在正遭受着不公正的审判的他毫不惧怕死亡一样。

究竟是什么一直在支撑着苏格拉底坚定的信念呢?那就是被称为“关心灵魂”的事情。也就是说,人的心灵会自动避开不正之心,以获得道德赞美为目标,即一种让自己活得更正确的内心想法。恐怕,正是苏格拉底这种不惧死亡、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姿态打动了柏拉图吧。

后来,在前面介绍过的《会饮篇》一书中,柏拉图试图去阐释一切事物的本质皆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这样一种理念论。这成为唯心主义者们的原点。可以肯定,在柏拉图的一生中,《苏格拉底的申辩》给他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

苏格拉底最后的话语

如此舌战群儒的苏格拉底,在第一回的审判时竟然因为微小的失误而被判定为有罪。接着,话题转到了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苏格拉底提出将自己的刑罚改换成金钱处罚的提议。当时,他一直主张并强调,自己的言行并没有伤害到青年们,反而是让他们成为有思考力的优秀人物。然而,苏格拉底的言论反而恶化了审判长对他的印象,结果审判长出乎意料地给苏格拉底判了死刑。

第三部分讲述苏格拉底如何分别向宣判自己有罪和无罪的审判员们进行论述。面对那些宣判他有罪的审判员,苏格拉底警告他们如果现在给他定下子虚乌有的罪名,将来必定遭受责难。相反的,面对那些宣判他无罪的审判员,苏格拉底则对他们说死是一种希望。也就是说,死,只不过是一种感觉的消失,如果说死能给人带来什么的话,那么最好选择死亡,以此来逃避人生中的苦难。

离开法庭时,苏格拉底留下了最后的话语:

这是必将到来的时刻——我光明磊落但求一死,然而,诸君追名逐利苟且偷生。若谈及我与诸君究竟哪一方最终能有好下场,除了神以外无人知晓。

审判的最后,很多人都试图保护苏格拉底及其弟子,但苏格拉底慨然端起放有毒药的杯子一饮而尽,最终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传唱和歌颂的人物。

关于柏拉图的其他著作(本书推荐的作品除外)

柏拉图的著作多数为对话体裁,除初期对话篇以外,还有继《苏格拉底的申辩》之后的《克里托篇》;中期还有论述灵魂不死的《斐多篇》;后期有围绕认知论而展开的著作《泰阿泰德篇》。这些对话都相当有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