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根随笔集论嫉妒

培根随笔集论嫉妒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人历来注意到,所有情感中最令人神魂颠倒者莫过于爱情和嫉妒。赞誉乃德行之反映,但它亦是令人反思的镜鉴。歌功颂德有如此多不实之处,以致世人可理直气壮地对其加以怀疑。笔者确信,所罗门曾言:宽恕他人之过失乃宽恕者之荣耀。公仇的报复多半结局完好。而私仇的报复以不幸居多。

道德·情操

世人历来注意到,所有情感中最令人神魂颠倒者莫过于爱情和嫉妒。这两种感情都会激起强烈的欲望,而且均可迅速转化成联想和幻觉,容易钻进世人的眼睛,尤其容易降到被爱被妒者身上;这些便是导致蛊惑的要点,如果世间真有益惑的话。我们同样可以见到,《圣经》中把嫉妒称为“毒眼”,占星术士则把不吉之星力叫做“凶象”,以致世人似乎至今还承认,当嫉妒行为发生时,嫉妒者会眼红或曰红眼。而且有人更为明察秋毫,竟注意到红眼最伤人之际莫过于被嫉妒者正踌躇满志或春风得意之时,因为那种得意劲儿会使妒火燃得更旺。另外在这种时候,被嫉妒者的情绪最溢于言表,因此最容易遭受打击。

《随笔集》

自身无德者常嫉妒他人之德,因为人心的滋养要么是自身之善,要么是他人之恶,而缺乏自身之善者必然要摄取他人之恶,于是凡无望达到他人之德行境地者便会极力贬低他人以求得平衡。

《随笔集》

好管闲事且好探隐私者通常都好嫉妒,因为劳神费力地去打探别人的事情绝非是由于那些事与打探者的利害有关,所以其原因必定是打探者在旁观他人祸福时能获得一种观剧般的乐趣。而一心只管自家事的人无甚嫉妒的由来,因为嫉妒是一种爱游荡的感情,它总在街头闲逛,不肯呆在家里,所以古人说“好管闲事者必定没安好心”。

《随笔集》

嫉妒亦是最卑劣最堕落的一种感情,因此它是魔鬼的固有属性,魔鬼就是那个趁黑夜在麦田里撒稗种的嫉妒者;而就像一直所发生的那样,嫉妒也总是在暗中施展诡计,偷偷损害像麦黍之类的天下良物。

《随笔集》

谦让与谦虚,只要把握得体,都无非是炫耀之术。在这些炫耀之术中,没有比小普林尼的言论更好的了:大力炫耀别人的优点,而这个优点也是你所具有的,你既是夸奖别人,又是夸奖自己。如果你比他强,那么他既然值得称赞,你当然更加值得称赞了;如果他比你强,那么假如他不值得赞扬,你就更不值得赞扬了。

《人生论》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盖伦都是富有炫耀之心的人。炫耀有助于一个人,德行本身绝对没有利用德行的手段更能获得荣誉。西塞罗、塞内加、小普林尼的事业若非与他们自身相连也难经久如新,这种炫耀之心就如同天花板上的油漆一般,它使天花板不仅光亮照人而且经久明亮。

《人生论》

但说到底,自夸自赏的人受明哲之士所轻蔑,愚笨之人所艳羡,卑微之徒所奉承,同时他们也是自己的炫耀之心支配的奴隶。

《人生论》

赞誉乃德行之反映,但它亦是令人反思的镜鉴。倘若赞誉来自庸众,那它往往都是毫无价值的谬奖,而且通常只追随贪图虚荣者,而非德高晶正者,因为平庸之人每每不知流光厚德为何物。薄德令他们叹赏,私德令他们惊羡,但对真正的大德伟德他们却浑然不识,惟有虚饰炫耀的假德行才最对他们的胃口。不可否认,庸众的口碑就像一条只漂虚名浮誉而不载厚重德望的河川。但倘若异口同声的赞赏来自有识之士,那就如《圣经》所言,美名犹如香膏,这种美名可远扬四方并久久不散,因为香膏之芳泽比鲜花之芬菲更能持久。

《随笔集》

歌功颂德有如此多不实之处,以致世人可理直气壮地对其加以怀疑。有些称颂褒扬已纯粹是为了阿谀奉承。如果谄媚者稍欠火候,他会做出一堆通用的高帽子,见谁都可以戴上一顶。如果献媚者有几分心计,他就会将心比心地揣摩自己欲攀附的贵人之心理,然后对其最自鸣得意之处大加吹捧。但如果那狐媚者是个厚颜无耻之徒,他便会找出一个人自己最感难堪的缺陷,然后硬把那缺陷说成优点,叫那被吹捧者也不得不鄙视自己的感觉。

《随笔集》

有些赞誉是出于良好的愿望和敬意,此乃对君王和要人们应有的一种礼貌;这种赞誉可谓“以赞为训”,因为赞誉者所颂扬之处正是他们希望君王和要人们能做到的地方。有些赞誉就像裹上糖衣的毒箭,实际上是要为被赞誉者招为妒忌,这真可谓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当面说好话的敌人;不过希腊人有这样一句格言:“口蜜腹剑的赞美者将鼻梁生疮。”这就像我们英语中说撒谎者舌尖会起疮一样。毋庸置疑,有益的赞誉应适度,适时,并不流于庸俗。

《随笔集》

所罗门曰:“早起而对朋友大加赞美,那不啻是对朋友大加诅咒。”对人对事的赞扬过分夸张只会招人反感,并且会招来嫉妒和嘲笑。除个别情况之外,自吹自擂不可能显得合宜得体;但一个人若是赞美自己的工作或使命,他便可以显得非常体面,甚至显出一种崇高。那些身为神学家或经院神学家的罗马红衣主教就自命不凡,对世俗事务极其鄙薄,因为他们把所有的将军、大使、法官和其他非神职官员都叫做“代理执政官”,仿佛他们不过是在代行职权,然而这些“代理执政官”之所为往往比主教们高深的思辩更于人有益。

《随笔集》

圣保罗在夸耀时屡屡说“恕我妄言”,但当他言及其工作时却说“我要赞美我的使命”。

《随笔集》

复仇乃一种原始的公道,人之天性越是爱讨这种公道,法律就越是应该将其铲除;因为首先犯罪者只是触犯了法律,而对该罪犯以牙还牙则使法律失去了效用。无可否认,若一个人对其仇敌施加报复,那他与被报复者不过是半斤八两;而若是他不念旧恶,宽大为怀,那他就比对手高出一等,因高抬贵手乃贵人之举。笔者确信,所罗门曾言:宽恕他人之过失乃宽恕者之荣耀。过去的已经过去,且一去不返,而聪明人总是努力着眼于现在和将来的事情,所以对过去耿耿于怀者无非是在捉弄自己罢了。

《随笔集》

世上没有人乐意以身试罪,大抵是为了攸关自己的利益、乐趣、荣誉或诸如此类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要因为某人的过于自爱而痛苦?并且,即使真因本性不良而作恶,那也不过像荆棘刺人一样无可厚非,因为它们只能如此。

《人生论》

有些人在复仇时,乐意让对手知道复仇来自何方,这让人赞赏。因为复仇的意义不在于使对方受苦,而在于使对方悔过。但有些卑鄙而狡诈的懦夫就像黑暗中的箭矢,让人搞不清箭自何来。

《人生论》

公仇的报复多半结局完好。例如,为恺撒复仇,为珀蒂纳克斯复仇,为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复仇,等等。而私仇的报复以不幸居多。不啻不幸,衔怨复仇者还如同妖巫,活着,对他人不利;死了,对自己不幸。

《人生论》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论美》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

《论说文集》

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算达到了最完美的心灵健康。

《学术的促进》

如果在自然的普遍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那么,人所居住的地球不过是一个蚁冢,有些蚂蚁运送谷物,有些抚养幼蚁,有的无所事事,大家在小土堆上来来去去。

《学术的进展》

上帝绝不把财富、荣誉和才能对人人平均分配;一般的福利应该人人均沾,而特殊的荣耀就必须有所选择。

《论人生》

自重是第二信仰,是约束万恶之本。

《新大西岛》

丰功伟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

《随笔集·论礼貌》

幸运所生的德性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

《论说文集》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论说文集》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论说文集》

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论说文集》

人们的举止应当像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论说文集》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

《论说文集》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论厄运》

一位君主,当他主持会议的时候,应当注意,不可在他的言辞中过于泄露自己的意向;否则那些议事官就要看他的风转舵,不拿自由自主的意见给他,而要给他唱一曲“吾将喻,院我主”的歌了。

《论谏议》

嫉妒是来自以我与别人的比较,如果没有比较,就没有嫉妒。

《论嫉妒》

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低别人的这种美德,以求实现两者的平衡。

《论嫉妒》

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天然向恶的倾向。那种虚荣、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最恶的乃是嫉妒以至祸害他人。

《论善》

嫉妒心是荣誉的害虫。

《论荣华与名誉》

没有什么能比爱与妒更具有持久的消耗力。

《论嫉妒》

没有德行的人,总是嫉妒别人的德行。

《论嫉妒》

那自己停留在某种地位而目睹他人上升的人是难免嫉妒之念的。

《论贵族》

有人很善于结党钻营,可是真做起来却身无一技。

《论狡猾》

过多的猜疑是一种政治上的狂妄。

科学推进论》

一切大大小小的谄媚者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会利用人的自私心理。

《论爱情》

只知自爱却不知爱人的人,最终总是没有好结局的。

《论自私》

作恶都无非是为了利己自私罢了。

《论报复》

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

《论嫉妒》

自私者的那种小聪明,应该说是一种卑劣的聪明。

《论自私》

在人类的一切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强、最持久了。所以古人说过:“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

《论嫉妒》

盲目的勇气是不能信赖的,它总是在不知其后果可怕者那里最强,而后就要消失了。

《论人生》

对于有勇无谋的人,只能让他们做帮手,而绝不能当领袖。

《论人生》

没有比害怕本身更可害怕的了。

《随笔集》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即使勉强施以压抑,只会使它在压力消除后更加猛烈。

《论人生》

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是最容易显露的。因为那时人最不必掩饰。在一时激动的情况下,也易于显露天性,因为激动使人忘记了自制。

《论人生》

天性好比种子,它既能长成香花,也可能长成毒草,所以人应当时时检查,以培养前者而拔除后者。

《论人生》

轻信别人的人也即骗子。

《学识的增长》

虚伪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论人生》

人的举止应该像他们的衣服,不要太窄或设计太特异,必须不拘束或妨碍行动。

《论人生》

“忍”字当头,就可征服一切命运。

《学识的增长》

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却误入歧途的人。

《随笔集》

一个人越啜饮世故的烈酒,就越沉醉于世故之中。

《青春与暮年》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随笔集》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论说文集》

世上最令人可畏的就是畏惧本身。

《科学推进论》

瓜是长在纯粹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随笔集》

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岩石上的;而其他的一切都颠簸在时间的波浪上。

《论事物之盛衰》

野心有如胆汁,它是一种令人积极、认真、敏捷、好动的体液——假如它不受到阻止的话,但是倘若它受到阻止,不能自由发展的时候,它就要变为焦躁,从而成为恶毒的了。类此,有野心的人,如果他们觉得升迁有路,并且自己常在前进的话,他们与其说是危险,不如说是忙碌的;但是如果他们的欲望受到阻挠,他们就会变为心怀怨愤,看人看事都用一付凶眼。

《论野心》

无疑,居高位的人们要借他人的意见才能以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若是他们依着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他们不会发现自己是幸福的。但是假如他们自己想一想别人对他们作何感想,并且想到别的人如何愿意作他们;那么他们就好像是由外面的谈论而快乐了,同时在内心中也许正相反。

《论高位》

权位是,或者应该是,德性之所在;并且,如在自然界一样,事物向它们的位置动的时候,其动甚烈,而在它们的地位中动的时候,其动甚和缓,所以德性在努力上达的时候是猛烈的,而在当权的时候是安稳平和的。一切上跻高位的行动都像登一条迂曲的楼梯一样;若遇有派别的时候,一个人最好是在上升的时候加入某派,而在已腾达之时保守中立。

《论高位》

假如一个人去办一件事,而这件事如果成功的时候他所得到的名誉,远不如失败的时候他所受到的耻辱的话,那么这个人不是自己荣誉的好丈夫。

《论荣誉和声望》

至于我的方法,做起来虽然困难,说明却很容易。它是这样的:我提议建立一列通到准确性的循序升进的阶梯。感官的验证,在某种校正过程的帮助和防护之下,我是要保证使用的。至于那继感官而起的心灵动作,大部分我都加以排斥;我要直接以简单的感官知觉为起点,另外开拓一条准确的通路,让心灵循以行进。这一点的必要性显然早被那些重视逻辑的人们所感到:他们之重视逻辑就表明他们是在为理解力寻求帮助,就表明他们对于心灵的那种自然的和自发的过程没有信心。但是,当心灵经过日常生活中的交接和行事已被一些不健全的学术所占据,已被一些虚妄的幻象所围困的时候,这个药方就嫌来得太迟,不能有所补救了。因此,逻辑一术,既是(如我所说)来救已晚,既是已经无法把事情改正,就不但没有发现真理的效果,反而把一些错误固定起来。现在我们要想恢复一种健全和健康的情况,只剩有一条途径——这就是,把理解力的全部动作另作一番开始。

《新工具》

人类理解力依其本性容易倾向于把世界中的秩序性和规则性设想得比所见到的多一些。

《新工具》

人类在堕落的同时就失去了他们的天真状态和对自然万物的统治权。但是这两个损失甚至在此生中也是能够得到某种部分的补救:前者靠宗教和信仰,后者则靠技术和科学。

《新工具》

人的心灵远不具有一面光滑的镜子所具有的性质,即使事物的真实状况反射到镜中;实际上人心很像一面魔镜,满是疑虑和欺瞒,除非人心得到帮助和转变。

《学术的进展》

涉及哲学和科学方面,不同的人心之间有着一个主要的也可说是根本的区别,这就是:有的心较强于和较适于察见事物的相异之点,有的心则较强于和较适于察见事物的相似之点。大凡沉稳的和锐利的心能够固定其思辨而贯注和紧盯在一些最精微的区别上面;而高昂的和散远的心则善能见到最精纯的和最普通的相似之点,并把它们合拢在一起。但这两种心都容易因过渡而发生错误:一则求异而急切间误攫等差,一则求似而急切间徒捉空影。

《新工具》

饶舌的人多虚妄。

《随笔集》

知识和学习的快乐和欣喜在本质上远远胜过其他所有的快乐。情感上的快乐胜过感官的快乐,就像欲望或胜利的实现超过听一首歌或吃一顿美味那样吗?那么,在重要方面,理智上的或理解中的快乐一定不会胜过情感上的快乐吗?我们看到,在其他所有快乐中,有一种厌腻感,并且在它们被享用后,它们的新鲜感就会过去;这种情况很好地说明,它们只是虚假的快乐,根本不是快乐:也就是说,是它们的新奇性,而不是它们的本质给人带来快乐。

《学术的进展》

感官的愚弄正是感官的一种快乐。

《学术的进展》

嫉妒使人一刻不闲。别无他物,只有死亡能够使嫉妒和德行重新言好。

《学术的进展》

变态了的人、宦官、老人和恶棍们是好嫉妒的。他们在不能改善自己境遇时,就要做自己能做的事,这就是损害他人的境遇。

《论嫉妒》

寻求彻底熄灭怒火,这只是斯多葛派哲学家的勇敢。

《论愤怒》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人生论》

在刺绣工艺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灰暗的底子上安排一种明快的花样比在明亮的底子上安排一种灰暗的花色更夺人眼目。眼睛如此,心灵更可想而知。

《人生论》

习惯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力量,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来。所以,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养成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开始的习惯。所以我们常见,在言语上,幼年时代比幼年以后舌头较为灵活,能学一切的语言及声音,并且四肢关节也比较柔活,适于各种的竞技和运动。因为年长方学的人不能像从小就学起的人能屈伸如意,这是真的;除非在有些从未固定自己的心志,反而把心志开放着,并准备好了接受不断的改良的人们,那算是例外,但这种情形是非常之少的。

《论习惯与教育》

人们的思想多是依从着他们的愿望的,他们的谈论和言语多是依从着他们的学问和从外面得来的见解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是随着他们平日的习惯的。所以马基亚委利说得很好,天性的力量和言语的动人,若无习惯的增援,都是不可靠的。他所论的事情是,为了完成一件极险恶的阴谋,一个人不可信任所用的某人之天性的凶猛或约言的坚决,而应当任用以前曾经亲自下过手,手上染过他人的血的人。

《论习惯与教育》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论说文集》

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

《论说文集》

我的方法和那些怀疑论者的方法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出发点,但这两个学说所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完全对立。主张怀疑论的人只是简单地断言,一切事物都是不可认识的;我们也指出,借用目前的方法,只能知道自然中的极小部分。怀疑论的下一步是根本抛弃感官和理解力的权威;而我们则竭力为它们提供帮助。

《新工具》

由争论而建立起来的公理,不会有助于去发现新的成果。这是因为自然的精微奥妙远较争论的精微奥妙高超。

《新工具》

一般人所以觉得学问同智慧之间没有很大的关联,而且他们把这个意见分别表示成格言,这是因为缺少这门学问的缘故。至于对我们已经为社会生活所立的三种智慧,在行为方面的智慧,大部分学者是加以鄙弃的,以为它是逊于德行的,而且以为它是沉思的大敌;至于政治方面的智慧,在必要的时候也能给以适当的评议,但这只是少数人能够如此;至于事务方面的智慧,关系于日常生活,但是在这方面并没有完整的书籍,仅有的几条零碎的教条,也都不能同这个大题目相称。以我看来,在这方面如果也像别的方面一样,能有完整的书籍,那么学者们只凭些小小的经验,就可以越过那些只有经验而没有学术的人,就会操人之戈,入人之室。

《学术的进展》

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啊!但我并不认为它是十分值得钦佩的,要是能爱所有的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

《随笔集》

没有一种罪恶比虚伪和背义更可耻了。

《论真理》

语言行事无论怎样有把握,还是要留下一点进退的余地。

《论勇气》

孤陋寡闻者往往具有疑虑重重的特点。

《随笔集》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当它们一经燃烧,便能散发浓香;因为顺境最能让邪恶得以显露,逆境最能让美德得到展览。

《人生论》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牛津辞典》

有一种荣誉……堪称罕见的最高荣誉,即:为祖国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惜捐躯。

《论荣誉》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所以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

《论说文集》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上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论说文集》

居高位,可以行善,亦便于作恶。作恶可咒,救之之道首在去作恶之心,次在除作恶之力,而行善之权,则为求高位者所应得,盖仅有善心,虽为上帝嘉许,而凡人视之,不过一场好梦耳,惟见之于行始有助于世……。

《随笔集》

人应当把利己之心与利人之心理智地分清。在为自己谋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更不能损害君王和国家。

《论自私》

人不能像地球一样,把自己的利益定作绕以旋转的轴心。

《论自私》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论人生》

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

《论人生》

人的智慧就像一面凹凸不平的镜子,它把自己的本性掺杂在事物的本性中,所以它反映的事物是歪曲的、畸形的。

《新工具》

对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视其财富出身,更不可视其学问的高下,而是要看他的真实的品格。

《随笔集》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

《论厄运》

人们都愿意相信那些自己认为是真实的东西。

《格言集》

无论是谁,假如丧失忍耐,也就将丧失灵魂。人千万不可像蜜蜂那样,“把整个生命拼在对敌手的一螫中。”

《论人生》

在脑子里一闪而过的谎言并不伤人,伤人的是那些发自心底的谎言。

《论真理》

点着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这正是极端自私者的本性。

《论自私》

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论家庭》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

《论猜疑》

惹人厌倦的人是自轻自贱。

《论礼节与仪容》

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论真理》

作伪与掩饰剥夺一个人做事的主要工具——信与任。

《论作伪与掩饰》

作伪的习惯是一种恶德。

《论作伪与掩饰》

嫉妒是一种软弱的傲慢,应该受到鄙视。

《迷宫雾霭》

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一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

《论说文集》

青年可以从老年身上学到他们所不具有的经验。

《随笔集》

有经验的老人做事叫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随笔集》

青年人敏锐果敢,但行事轻率却可能破坏大局。

《随笔集》

青年长于创造而短于思考。长于猛干而短于讨论,长于革新而短于守成。

《随笔集》

一般说来,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这两者在深刻和正确性上是有显著差别的。

《随笔集》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牛津辞典》

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公共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愈益显露。

《牛津辞典》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论说文集》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论说文集》

在一切有困难的交涉中,不可希冀一边下种一边收割。

《论说文集》

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果。

《成功者的奥秘》

天生的才能就像自然生长的树一样,需要用学问来整修。

《随笔集》

在人生事业上,真正的能干者也并非那种急于求成的人。

《论敏捷》

从教义中的真理和哲学中的真理再说到世事上的真理。即使那些行为并不坦白正直的人也会承认坦白正直地待人是人性的光荣,而真假相混则有如金银币中杂以合金一样,也许可以使金银用起来方便一点,但是把它们的品质却弄贱了。因为这些曲曲折折的行为可说是蛇走路的方法,蛇是不用脚而是很卑贱的用肚子走路的。没有一件恶德能和被人发现是虚伪欺诈一般使人蒙羞的。

《论真理》

谎言是直对着上帝而躲避着世人的。曾经有个预言,说基督重临的时候,他将在地上找不到信实;所以谎言可说是请上帝来裁判人类全体的最后的钟声。对于虚假和背信的罪恶再不能比这个说法揭露得更高明的了。

《论财富》

无疑地,从来最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坦白直爽的行为,信实不欺的名誉的;可是他们是像训练得很好的马一样,因为他们极能懂得何时当止,何时当转,并且在他们以为某事真需要掩饰的时候,如果他们果然掩饰了,以往流传各处的关于他们的信实和正直坦白的见解也使他们差不多不至为人所怀疑的。

《论作伪与掩饰》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论求知》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论求知》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论求知》

说话谨慎胜于滔滔雄辩。

《论演说》

多言饶舌之人多虚妄而且轻信。

《论作伪与掩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论求知》

真正的知识是根据原因得到的知识。

《新工具》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论求知》

乱插话者,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

《论敏捷》

伤及他人的话应当少说。

《论辞令》

关于自己的话应该少说,而且应当谨慎择言。

《论辞令》

慎言胜于雄辩。

《论辞令》

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话,是不能持久的。

《论作伪与掩饰》

人们喜欢带着极端的偏见在不着边际的自由中使自己得到满足,这就是他们的思想本质。

《学识的增长》

谁在夺取了胜利之后又征服自己,谁就赢得了两次征战。

《理性主义的外饰》

虚荣的人为智者所轻蔑,愚者所叹服,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随笔集》

惯于作假其实只是一种因软弱和不动脑筋而促成的狡猾,并不是高超的策略。

《学识的增长》

只见汪洋时就以为没有陆地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随笔集》

谁对待路人能像对待家宾那样彬彬有礼,谁就是世界公民。

《论善》

怙恶不悛的人,不如半善半恶的人,更容易败坏风俗。

《学术的进展》

人们常见,道德生长时期,艺术是在武功方面发展的;道德成熟时期,艺术是在文艺方面发展的;道德堕落时期,艺术是在肉欲方面发展的。

《学术的进展》

很美的人们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什么大的才德;好像造物在它的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因此,那些很美的人们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止而不是才德。

《说美》

假如美落在人身上落的得当的话,它是使美德更为光辉,而恶德更加赧颜的。

《论说文集》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

《说美》

哪里有名誉,哪里几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哪里没有名誉,哪里就不得不用繁文缛节和阿谀奉承来加以弥补。

《学识的增长》

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论人生》

人在身强力壮的青少年时代所养成的不良嗜欲,将来到了晚年是要一并结算总账的。

《论人生》

如果说个人的习惯只是把一个人变成了机械,使他的生活仿佛由习惯所驱动。那么一个社会的习惯势力却具有一种无比可怕的专制力量。

《论人生》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论人生》

《随笔集》

冒险常常带来乐趣。

几乎一切都难以战胜习惯,以至一个人尽可以诅咒、发誓、夸口、保证——到头来都还是难以改变一种习惯。

《随笔集》

寻求快乐,莫过于做你所应该做的事。

《随笔集》

一切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留下后代,但只有人类能通过后代留下美名、事业和德行。

《论家庭》

伊索有则寓言讲得甚妙,停落在大车轮轴上的苍蝇说:“看我把尘上扬得多高!”世上亦有这么一些爱虚荣的人,无论何事有进展,也不管这进展是由能力更强者在推动,只要此事与他们挨得上边,他们便以为其进展全凭他们的力量。好虚荣者必好派系之争,因为自我夸耀须借助比短论长。好自夸者都必然言辞激烈,以证明他们的吹嘘事实。而好吹嘘的人必然不能保密,故他们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人正好应了一句法国格言——大吹大擂者做得最少。

《随笔集》

但是说了这么多,我用“炫耀”这个词的时候,却并非说塔西佗归于穆西阿努斯的那种性质:“他能老练地修饰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这种性质并非出自炫耀心所致,而是出白天生的审慎,并且这些性质在有些人那里显得优雅迷人。

《人生论》

在将帅与士兵之中,虚荣心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如同铁块相互磨砺,人们的勇气是靠荣誉感而相互磨砺的。在冒险的大事业中,要有一些天性好炫耀的人可以使人注入活力,而那些天性厚重冷静的人则相反。

《人生论》

在学问和名誉方面,若没有一些虚的羽毛,则这种名声的飞腾是很难的。就连写《蔑视虚荣》的作者也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书的扉页上。

《人生论》

荣誉之获得不过是个人之美德和价值未遭毁损而得以昭然。须知有些人的全部所为就是为了追逐名誉,结果他们常常被公众挂在嘴边,但却很少赢得人们的真心崇敬。在另一方面,有些人在展示其美德时总是有所遮掩,所以舆论往往都低估了他们的价值。若有人能成就一项从未被人尝试过、或尝试过但未成功、或成功了却不甚圆满的事业,那与完成一项虽更为艰巨或高尚但已有人曾圆满完成的业绩相比,前者应获得更高的荣誉。若有人行事讲究中庸,结果他的某项中庸之举使各党派、政派、教派、学派都感到满意,那为他唱出的赞歌就会更加圆润。如果一个人在着手行事时不善珍惜自己的名声,那失败对他名誉的毁损将远远多于成功为他们带来的荣誉。

《随笔集》

因战胜他人而获得的荣誉最为光彩夺目,犹如经过琢磨的钻石;所以应力争战胜任何有声望的竞争对手,如果可能,最好在他们擅长的方面胜过他们。谨言慎行的门客和家仆能极大地助长主人的名声,毕竟“主人的名声出自仆人之口”。

《随笔集》

嫉妒是荣誉的天敌,所以必须消除他人对自己的嫉妒之心,方法是表明自己所追求的是功绩而非名望,并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上帝和命运,而非归因于自己的聪明才智。

《随笔集》

戢怒霁颜,了无怨愤,这不过是斯多葛派哲学家们的夸夸其谈。世人已有更切合实际的神示:“有怒就发,但不可因发怒而犯罪,亦不可待日落西山时还愤愤不平。”愤怒乃人之常情,但必须在程度上有所节制,在时间上有所限制。以下笔者将首先讨论如何克服易怒这种性格倾向和习惯;其次谈谈如何抑制发怒这种特殊行为,或如何使这种行为不造成严重危害;最后再说说怎样使他人动怒或息怒。

《随笔集》

要克服动辄发怒的倾向和习惯,惟一的办法就是对发怒的后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想想它是怎样搅乱你的生活。反思的时间最好是在一阵怒气完全平息之后。塞内加说得不错:“怒气就像倾塌的房屋,它在其倒下的地方留下一片废墟。”《圣经》亦规劝世人“要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谁要失去耐心,谁就会失去理智。而人不可学蜜蜂,“为了那愤怒的一螫而断送自己的生命”。愤怒无疑是一种可鄙的感情,因为它最常出现在其容易支配的妇孺病残和老人们软弱的时候。不过常人须注意,若万一被人激怒,应对冒犯者表示出鄙夷,而不应该表现出畏惧,不然你所受到的伤害就可能显得比实际上更重。这一点不难办到,只要你肯把上述提醒作为自己的规则。

《随笔集》

说到如何抑制愤怒,须知发怒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对伤害过于敏感。凡动怒者无不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感情脆弱者必然经常动怒,他们总会遇上那么多令人恼怒的事,而这些事对性格坚强者则无甚影响。第二个原因是受伤害者认为对他施加的伤害及其所处的环境使他蒙受了耻辱,而羞辱和伤害一样可使人怒火中烧,甚至比伤害本身更能使人上火。所以敏于发现自己受轻辱的人常常动怒。第三个原因是舆论侵害了某人的名誉,而这最能使人怒不可遏。抑制这种怒气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贡萨洛当年常说的“为名誉建造一个更坚固的掩体”。不过在上述情况下,抑制愤怒的最佳办法是为自己赢得时间,使自己相信报仇泄愤的时机尚未成熟,但同时又已预见到了那个时机,这样你便可以使自己平静,从而不致当场发作。

《随笔集》

若要使当场发作的愤怒不造成严重危害,有两个要点须特别注意。一是泄愤之言辞不可过于尖刻,尤其是不可指名道姓地恶语伤人,须知泛泛而骂亦可解恨。同时发怒者不可揭人老底,因为那样会使众人都回避与你交往。第二个要点是不可因一时愤怒而断然抛开自己的职责;总之不管你怎样表现愤怒,都不要做出无可挽回的事情。

《随笔集》

至于要使他人动怒,这首先是要选择好时机,即要在对方心情最糟,最易发火时激怒他们,另外再用你所能找到的一切手段(如上文间接提及者)来加重对方受辱的感觉。不想让他人动怒的办法正好相反,即如果要向某人讲某件可能会令他生气的事情,开口的时间一定要选在他心情好的时候,因为第一感觉非常重要;另外就是尽可能地使他觉得他所受到的伤害中没有轻辱的成分,你可以把那伤害归因于误会、担心、激动或任何你能想到的理由。

《随笔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