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体论哲学

本体论哲学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体论”这个词译自拉丁文“Ontologie”。该词为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纽所创。

“本体论”这个词译自拉丁文“Ontologie”。该词为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纽(1547—1628)所创。他最先在1613年编写的哲学辞典中,将来自于拉丁文的“on”(存在、有、是)和“ontos“(存在物),加上“logos”(学),意思为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因此,按其辞义,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本身的一种学说,即存在作为存在所具有的本性和规定的学说。黑格尔说:“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如“是”以及“是”之成为一和善,在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1]由于存在本身属于超感官的对象,“本体论”有时便与“形而上学”混同使用。在更多场合,本体论被看作形而上学的基础理论,此外它还包括宇宙论、心理学等部门。后来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对“形而上学”进行分类,明确区分为本体论、宇宙论、理性心理学、理性神学四个分支。从此,本体论就作为哲学的基础理论而流传开来。这意味着它是各个哲学分支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中的理论、哲学中的哲学;其他哲学问题都是围绕着建设、运用或怀疑、反对本体论而展开的。它在哲学上的地位,如海德格尔指出:“一切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本体论。或者,它压根儿什么都不是。”[2]

本体论所要研究的问题非常广泛,诸如:物体的实际存在是怎样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它们有联系,那么其关系是怎样的?在事实上真正存在着因果关系吗?因果关系仅仅是人类理智的建构吗?如果存在原因,那么它的性质是什么?它怎样起作用?人的本质是什么?是肉体、思想、情感、自我、灵魂、本能诸因素之一,还是这几种的统一体?或是一个什么其他的东西?像“自由”一类的事情是否存在?或者问:每一件事情是否都是受动的?物质世界是否真能提供出使我们认识它的途径?它与我们所感知的内容完全一样吗?实在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还是我们用大脑或思想创造出来的?可见,形而上学以世界万物的本原、要素、生成方式、存在状态、演变历程、发展规律的学问。[3]它涉及自然与精神的关系、物质与意识(或心灵)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一般的运动、一般的时空、有无变及其与事物的关系、质量度及其与事物的关系、世界的有限或无限、世界的有序或无序等重点论题。

哲学本体论可以说是西方哲学之发端。伴随着古希腊理性思想家对世界加以统一性抽象思考,那种作为万物最终统一的属于“始基”的本体理念就产生了。这一时期本体性质的理解表现为“始基论”或“本原论”。从泰勒斯到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本体即是构成万物本原的东西或者说是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的“始基”,例如有:古代的“存在论”本体论(巴门尼德);“水”、“火”、“气”、“种子”等朴素本体论(泰勒斯);“原子论”本体论(德谟克里特);“理念论”本体论(柏拉图);“质料形式论”本体论(亚里士多德)。这类哲学的实质,就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和本原,因此各派哲学开始是围绕“一”与“多”的关系问题,而后进展到“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来建构自己的本体论的。

中世纪本体论只有一个学派,那就是基督教神学本体论。所谓神学本体论,是指欧洲中世纪产生的以基督教神学为代表的哲学本体论。这一时期,教会和神学享有独占的和最高的权威。对“神”,即“上帝”的研究占了全部哲学的中心地位,神是哲学的唯一本体。作为“神学婢女”的哲学,抓住了古希腊的素朴的物质本体论和辩证法的缺陷,用神学本体论取代了物质本体论,建构起“教父哲学”及后来的“经院哲学”。

虽然近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是认识论,但是本体论研究并没有停滞,一些以研究自然界,研究世界的本质、本原和哲学普遍原理的著作,也大量出现,如培根的《论原则与本原》、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的沉思》和《哲学原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沃尔夫的《第一哲学或本体论》、狄德罗的《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霍尔巴赫的《自然体系》等,阐述了这些哲学家的世界观或本体论。近代的“物质与思想二元对立”的实体本体论(笛卡尔);“自然一元实体论”的本体论(斯宾诺莎);“多元单子论”本体论(莱布尼茨);“不可知自在存在论”的本体论(康德);“自然物质一元化”的本体论(霍尔巴赫);“绝对精神发展论”的本体论(黑格尔)。

现代西方哲学的主题是:回归物我相融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现实存在。传统哲学的“实体化的本体论”当然遭到现代西方哲学的猛烈抨击。现代西方哲学对“存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尽管分歧很多,但是一个共同看法就是:“存在”不是“本质”,不是实体,存在就是人的存在。其“本体论”实质上是“人的存在论”或“人的存在本体论”。萨特说:“人世间至少有一种存在物可以证明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一种存在物在可受任何概念规定以前就已存在;而这一种存在物,就是人。”[4]分析哲学则借助于“语言学转向”来反对传统本体论的思辨性。它认为传统本体对感觉世界和超验世界的划分,使哲学研究沉湎于对概念体系的构造完全是无意义的。

“本体”一词,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是与“用”、“器”相对待的词,另外,“本体”,也是“本根”的意思,“本体论”,也即“本根论”。本根论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问。“本根”是某种无形无象、与天地万物不同而天地万物都由之而出的东西。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哲学对本体的研究没有西方那么深入,本体论的流变也没有西方那么复杂。在中国哲学上,老子首先谈到本体论问题。他用“道”表示本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5]老子认为,道,无形无相,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具体事物所以产生的最后根源。儒家创始人孔子并不重视“道”的宇宙生成论意义,而是把人和天联系起来,追寻天人合一的本体——道,特别重视“道”对于人的意义:“朝闻道,夕可死矣。”[6]在魏晋时期,形成“责无”和“崇有”的争论,前者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无,现实世界是无中生有而来的,后者则认为绝对的无不可能产生有。这是非常典型的本体论之争了。宋代张载提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思想,认为“太虚”、“无形”的“气”是有形之气的本体。程颐程颢朱熹则认为作为本体的道就是“理”,世界只有一个理,而万物皆分有了这个理。借助佛教的说法:万物分有理,即所谓理一分殊,犹如月映万川。这与西方柏拉图、黑格尔的“理念”、“客观精神”之说异曲同工。陆九渊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人心是世界的本体。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夫之批判和总结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本体论思想,概括出“实有”这个哲学最高、最普遍、最本质的范畴,认为“实有者,天下之公有”,即客观实有是宇宙万物之本体。尽管中国的本体论研究不如西方那么集中、深入,但中国本体论研究比之于西方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具有强烈的辩证特点,即很少把本体自身看成是静止不动的,相反,中国哲学认为本体是运动、变化着的;二是始终把本体论与现实人生结合起来,本体贯通着自然与人伦。[7]随者西学东渐,中国哲学的本体论研究逐渐衰落下去。

总而言之,本体问题是哲学的根本导向性问题,确切地说,如何看待和理解本体问题决定了以一种什么样的哲学观来观察和思考世界,也决定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条件下人们的思维水平和思想路向。因此,关于本体论问题的思考,总是深深地渗透和蕴含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础构造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