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德里达解构思维方式批判》简介

《德里达解构思维方式批判》简介

时间:2022-09-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德里达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突破并非是非理性的破坏,而是做了严密的逻辑分析。语言的自反性使用导致德里达的文本处于自我解构的困境,被众多批评家诟病为双重逻辑,其思维方式中的前逻辑却一再被遮蔽。厘清了“解构”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其意义和局限所在。

李 兵

一、内容摘要

“解构”是20世纪后期影响甚大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之存在诸多误解和争议。德里达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的突破并非是非理性的破坏,而是做了严密的逻辑分析。从后现代文化多元性的诉求看,德里达对传统形而上学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超越是成功的,其中也有一些建设性的因素。德里达异质性思维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视角:时间和他者。逆向式思维方式在德里达那里主要是时间性的,并且引出了延异、踪迹等极具创新意识的观念和范畴。这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建设非常有启示意义,中国文论的创新必须在原有的空间思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时间性的思维方式。德里达的跨界书写暗合了后现代的去分化思维,多元化、多角度、开放的心态去思考问题显然是更有效的思维方式。在后现代,越界思维被滥用,文学艺术的边界、思维方式的划界再次成为文艺学的热点问题。德里达思维的主要局限在于还原论思维,语言被还原为超级主体,作者的权威得以重新返魅。语言的自反性使用导致德里达的文本处于自我解构的困境,被众多批评家诟病为双重逻辑,其思维方式中的前逻辑却一再被遮蔽。

二、主要创新点

1.学界普遍注重引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而对其背后甚为重要的思维方式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辨析,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德里达思维方式的认识。

2.德里达思维方式中的求异——逆向式等思维方式对中国文论思维方式的变革极具启示意义。

3.学界一般认为德里达的解构是一种双重逻辑,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德里达思维方式中暗含了前逻辑的思维,这种看法在学界尚属首次。

三、主要贡献

厘清了“解构”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其意义和局限所在。中国文论的创新性应该多从思维方式的变革上下功夫,积极吸收解构思维中有价值的元素,对其中消极的、无效的思维方式应该有所警醒。本文发表于有较高影响力的核心刊物,已经引起一批学者的关注,对当代中国文论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兵,文学博士,美学博士后,曲靖师范学院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获曲靖市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津贴。在《文学评论》(丛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编教材多部,主持并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