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阳刚豪迈,振奋精神

阳刚豪迈,振奋精神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阳刚美也称壮美、刚性美。阳刚之美是人们对于自己艰难曲折的社会实践和严峻复杂的斗争的肯定,是从力量与冲突中产生的一种振奋感。壮美与阳刚之美,西方美学称之为“崇高”,其意大体相同。彩蝶王的队伍通常都是夜晚休息,白天飞行,每天平均飞行四十五公里以上,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重大深刻的理性内容,美丑斗争的艰巨过程,使壮美感表现为愉快与振奋相混合的情绪体验,正是这种壮美之感对人产生了巨大的激发作用。

阳刚美也称壮美、刚性美。从主体讲,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充满了困难和矛盾,在艰难严酷的斗争中激发并表现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所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从客体讲,对象形象所展示的生命的拼搏、体积的巨大、力量的威严使人感到惊心动魄,产生一种惊叹和崇敬。在主客体审美关系中,雄壮、粗犷的客观事物折射显示出主体斗争的困难严峻,使人感到刚健豪放。阳刚之美是人们对于自己艰难曲折的社会实践和严峻复杂的斗争的肯定,是从力量与冲突中产生的一种振奋感。壮美与阳刚之美,西方美学称之为“崇高”,其意大体相同。

美洲有一种大蝴蝶,形体美丽,美洲人叫它“彩蝶王”。彩蝶王的奇异之处在于它们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都飞回北方。许多昆虫学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每年夏季都有上万只彩蝶王从美国中南部得克萨斯州飞往东北地区的新英格兰,或从东南角的佛罗里达州飞往中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在冬季将到时有成千上万只彩蝶王从加拿大和美国中西部浩浩荡荡飞往墨西哥。

纤巧单薄的蝴蝶,有组织地迁徙数千公里。在长途迁徙中雄蝶总是在雌蝶周围组成一道锦障,担负起护卫和前导的责任。彩蝶王的队伍通常都是夜晚休息,白天飞行,每天平均飞行四十五公里以上,而且黎明即起,从不偷懒苟息。有时高空强风吹袭,队伍时聚时散,有的彩蝶落伍,有的彩蝶死去,而那些担任护卫和前导的雄蝶,伤亡就更大,每次跋涉途中竟有三分之一不幸殒命。但整个队伍始终不改其志,还是保持着强大的阵容,向着既定的方向飞去,高山、大河、沙漠都奈何不得。想象一下吧,成千上万只彩蝶,在长空与飞云竞驰,和流霞争艳,何等壮观。

这些彩蝶的生命不过短暂的一年光景,但它们的迁徙时间就长达几个月,很多在迁徙途中就死掉了。

彩蝶王真正的魅力在哪里呢?体态的美妙倒在其次,我们在其纤巧的形体中看到了坚强执著的灵魂,我们看到了不畏劳苦牺牲锲而不舍地追求既定目标的精神,因而这种小昆虫的行为对我们便有了一种阳刚之美的启示和意义。

1.对象的壮美特征

壮美的对象表现或象征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巨大的规模和力量特征,在形式上表现为硕大、强大、雄伟、宏伟、壮阔、奔放、浓烈、动荡、高亢等等特征。激荡的内容使它必然要突破一般的形式特点,表现为反常的巨大、粗犷、急剧的场景和氛围,显示着剧烈的内在冲突,保留着斗争的印记,给人造成强烈的刺激。壮美和斗争、矛盾相联系,呈现出严峻激烈的运动、对立、冲突等特性。

壮美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表现:自然界中壮美的对象以量的巨大和力的强大为特征。在社会美中,壮美的真善内容相对突出,主要是体现人类的巨大力量,展示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冲突状态。因此,壮美具有鲜明的伦理本质。许多情况下壮美是通过悲剧性的冲突表现出来的,所谓可歌可泣。以艺术形态反映自然与社会中的壮美,一方面是客体壮美特性的展现,一方面渗透着创作者壮美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品本身,也必然显现出壮美的格调。艺术中的壮美,以极端尖锐的冲突形式概括自然中的宏伟特征,展现艰巨曲折的生活事件,描绘英雄人物的丰功伟业,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总之,具有壮美特性的对象外表形态常常是违反规律、打破平衡,显得粗犷严峻,呈现出矛盾冲突、对抗斗争的特点。

2.庄严豪迈的美感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得改造现实。壮美的产生,是在人类提出了掌握和征服现实的历史要求,已经实现或者必将实现这种要求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人们在进行艰巨的斗争中形成的。审美主体在对象所具有的巨大、有力的感性形式的感染刺激下,产生出惊惧、紧张、敬畏、赞叹等等的情感反应,在冲突、神秘、粗粝、动荡等审美心理活动中激发起庄严、豪迈、向上的精神,“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而激动的感情”,使阳刚之美“就是灵魂伟大的反映”[63]

事物的巨大规模和巨大力量的形式特征,是和人类艰难曲折的斗争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显示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抗斗争的深刻过程。客体对象似乎以某种强大的势力压倒了实践主体,而实质是充分激起受到压抑的主体的本质力量,“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心灵从这对立矛盾中挣扎出来,才使自己回到统一;环境的互相冲突愈众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示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只有在这种发展中,理念和理想的威力才能保持住,因为在否定中能保持住自己,才足以见出威力”[64]。壮美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斗争过程中显现的,攻无不克、胜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促使人类征服、掌握客体。斗争越复杂,人们付出的代价越多,也就越显出壮美,造成审美主体独特的自我观照的审美价值。

壮美感是一种趋向于运动、激荡的具有变化性的心理状态。人们面对壮美的对象,感性与理性经过矛盾对立达到和谐统一,激励起一种勇气,一种奋发之情。要战胜自己的平庸,感到自己的精神也是无限的,产生战胜困难、超越一切、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心态。朱光潜先生对此做过阐发:“山的巍峨,海的浩荡,在第一眼看到时,都要给我们若干震惊,但是不须臾间,我们的心灵便完全为山海的印象占领住。于是仿佛自己也有一种巍峨浩荡的气概了。”[65]对象的形态所显示出的巨大的威力、无边无际的形式、神秘莫测的未知世界,首先给人造成恐惧、不安、压抑、敬畏之情,之后和喜悦、欢快、赞叹交织在一起。这种惊叹、崇敬、奋发的先惊后喜的情感反应也就更耐人品味。

壮美感融合了感性把握的不愉快和理性把握的愉快的复杂情感。壮美感的获得需要一种克服感性阻碍而趋向理性的心意能力,必须通过理智与情感紧张的激荡探索,才能领会求取伦理情感与哲理思维的交融。重大深刻的理性内容,美丑斗争的艰巨过程,使壮美感表现为愉快与振奋相混合的情绪体验,正是这种壮美之感对人产生了巨大的激发作用。

3.诉诸理性,振奋精神

壮美感更侧重于诉诸人的理性,诉诸道德心理的震荡,饱含着巨大的伦理情感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壮美对象为充分表现其理性力量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人们在感受壮美的对象时,总是伴随着积极的理性思考。一方面,我们感到自身的有限性,因为种种限制而不能掌握某一对象;另一方面,我们又感到自己宏伟无比的力量,在精神上压倒那些使我们感性能力屈服的东西。“一个崇高的对象,正是由于它抗拒感性,因此对理性说来是有目的的,它通过低级的能力使人痛苦,这样才能通过高级的能力使人愉快。”[66]因而,在壮美感中更多地是一种审美感悟的成分,促使我们理解对象、征服对象。

因此,壮美感具有一种使人脱俗的教育作用,使我们的精神力量超出平常的尺度,增添斗志、克服懦弱。引导我们打破自己的局限,使人胸襟开阔,抛弃平庸,摆脱庸俗低级的趣味,蔑视浅薄造作的东西。在提升精神境界中得到满足和愉快,从而改善生存质量。像布拉德雷所说的那样:飞向崇高的事物,并在理想中把自己与它等同起来,分享着他的伟大。

壮美感是一种冲突和抗争的审美感受,具有振奋精神、升华理想的重要意义。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到真善美终究是要战胜假恶丑的,但这种进程是长期的、困难的,人们为此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不论是面对险峻的自然环境,还是面对腐朽与反动的社会力量,实践主体都表现出一种自觉自愿的赴汤蹈火的大无畏精神,以艰苦卓绝的和难以计量的牺牲,才使世界变成可供欣赏的美的世界。这种伟大的气概充分体现了人的尊严。使我们从中意识到人的伟大,体验到人的力量,为人性的伟大发出由衷的赞叹。

追求幸福和享受是人的本性,但是境遇的顺利、物质的丰裕往往会造成人性的柔弱,这容易使人耽于享乐,安于现状。再进一步则会使生命萎缩,精神老化,从而使既有的幸福也失去生活意义。壮美感是一种对实践的肯定形式,能使人体验激情,体味到自己坚定的信念抱负、顽强的意志品格,使人的心灵得到激励,精神得到振奋,并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壮美之情使我们不满足既得的安逸,从而摆脱消沉的生活态度,超越麻木的精神状态,使平静的生活重新获得意义,把我们的生命提升到更高水平上,推向振奋和高尚。

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主体实践与客观世界总是在不断对抗、冲突之中,这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们需要壮美的熏陶,需要力量的激励,需要惊心动魄的震撼胸怀的崇高对象来激发人们的斗志与勇气,陶冶出勇猛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