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教全真早课的正确方式

道教全真早课的正确方式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的直接提倡和信奉,道教曾出现兴盛的局面。宋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时,由于崇信道教的活动花费太大,以至国用不足,加以儒学振兴的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广泛展开,所以,朝廷对崇道活动有所节制。由于徽宗的热心扶持,道教地位大大提高,几乎成为国教。在徽宗朝,道教达到了宋元时期最鼎盛的程度。至南宋被追奉为道教全真道南宗的始祖。但丹汞有毒,服后多死的事实,使炼丹术受到来自道教内外的怀疑和批评。

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的直接提倡和信奉,道教曾出现兴盛的局面。宋太祖在做皇帝前后,都与道士有所交往,十分关注道教的发展。他亲自召见道流,对道教的养生之术颇感兴趣。宋太祖对道教曾进行一番整顿。他首先考核道士的学业,《宋史》卷三《太祖本纪》记载:开宝五年(972年)冬十月,“试道流,不才者勒还俗”,通过考核把品学不良的道士从道教中斥退出去。其次对道教的“寄褐”陋习也作了整顿。所谓“寄褐”是汉代张陵之后传下的习俗,一些人不信奉道教,不诵读道经,但却穿着道士的衣服,吃住在道观,甚至携家带口寄住于道观之中,不劳而获地享受着道士的生活待遇。特别是岁逢凶年,饥荒遍地的时候,寄褐者就更多了。宋太祖诏令:“末俗窃服冠裳,号为寄褐。杂居宫观者,一切禁断。道士不得蓄养妻孥,已有家者,退出外居止。”(《燕翼诒谋录》卷二)这一措施减少了许多不事生产的游手闲食之人。宋太宗也多次召见道士,并积极营建道观。宋太祖与宋太宗的崇道政策,使道教在北宋初期得到发展。

真宗是一位十分崇信道教的皇帝,他经常宣称天神下降,赐授天书,授命他统治天下,用这样的神话抬高自己的至尊地位。他把赵氏的先祖也奉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上帝”,作为玉帝派往人间进行统治的代理人。宋真宗还大兴土木,建造道教宫观。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四月,决定修建玉清昭应宫,以供奉“天书”。他不惜劳民伤财,将玉清昭应宫的规模设计得十分宏大,建筑面积很广阔,每天役使军民达数万人,寒暑不分、昼夜不停地赶修,历时7年,才始建成。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月,诏令天下并建天庆观,从此“天下始遍有道像矣”(《续资治通鉴》卷二十八)。七年(1014年)十二月,又在京城左承天门天书下降处建立元符观。在大量修建宫观的同时,还令建安军铸圣像。圣像铸完后,派专使前往迎接。为了加强道教的偶像崇拜,又制定了许多节庆日,如“天庆节”(正月三日天书下降左承天门之日),“天贶节”(六月六日天书降泰山之日),“天祯节”(四月一日天书下降大内功德阁之日)等等。宋真宗也常常亲自召见道士,或赠诗,或赠送钱物,或赐名封号,或授以官爵。他对道教典籍的收集整理也很重视,命王钦若领校道教经书,命张君房为著作佐郎,专修《道藏》。天禧三年(1019年)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65卷,张君房撮其精要,辑成《云笈七签》122卷,对道教教理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时,由于崇信道教的活动花费太大,以至国用不足,加以儒学振兴的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广泛展开,所以,朝廷对崇道活动有所节制。但宋徽宗时,崇道活动又一次达到高潮。和真宗类似,宋徽宗也编造了许多天神下降的故事,并常常声称自己梦见老君,他复兴道教是奉了老君之命。道士林灵素还编造了一套更加离奇的故事,把宋徽宗奉为“神霄玉清王”“上帝之长子”,其左右亲信和爱妃,都是神仙下凡。于是,宋徽宗便以道教教主自居,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由于徽宗的热心扶持,道教地位大大提高,几乎成为国教。宋徽宗还不顾财用匮乏,大兴宫观,先后建起了长生宫、玉清和阳宫、葆真宫、上清宝箓宫等神宫,下令天下所有洞天福地都修建宫观,塑造圣像,增立了许多神仙人物的封号和节日。更重要的是,他还设置教级制度:置道阶,有先生、处士等名称,秩比中大夫至将仕郎,凡26等。并提倡学习道经,设立道学制度和道学博士,亲为《道德经》作注,规定“自今学道之士,许入州县学教养,所习经以《黄帝内经》《道德经》为大经,《庄子》《列子》为小经……其在学中选人,增置士名,分入官品: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志士,每岁试经拨放。州县学道之士,初入学为道徒,试中升贡,同称贡士,到京入辟雍,试中上舍,并依贡士法,三岁大比”(《续资治通鉴》卷九十三)。这套道学制度的规定,与科举法相同。宋徽宗对编修《道史》《道典》,访求和编修《道藏》也很重视。在徽宗朝,道教达到了宋元时期最鼎盛的程度。

南宋时期,道教出现了“南宗”和“北宗”的区别。金人统治的北方,是“全真”“大道”等道教派别,其中以全真教为最隆盛,后世称为道教北宗;道教南宗,其活动范围在南宋王朝统辖的地区。全真教成立之后,金统治者予以极大的重视,金世宗多次诏请全真教士入京,主持万春节醮,并赐钱币。但全真教传到民间,却起了组织民众与金朝廷抗衡的作用。南宗教派则仿照天师道,设立了称为“靖”的教区组织,其理论也是道教、理学、禅宗三者的混合物,反映了南宋时期三学融汇的趋向。

宋元时期道教的思想家,以张伯端、王喆为代表。

张伯端像

(1)张伯端的道教内丹理论。张伯端(984—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天台(今属浙江)人。北宋道士。少好学,精三教典籍,通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尝为府吏。传说遇真人授以金丹药侯火候之诀,乃入道教。他以东汉道士魏伯阳内丹说,糅合儒学和禅宗“性命之奥”,于熙宁八年(1075年)著《悟真篇》,建金丹教派。至南宋被追奉为道教全真道南宗的始祖。

在随唐时期,道教盛行外丹术,烧炼丹药以求长生。但丹汞有毒,服后多死的事实,使炼丹术受到来自道教内外的怀疑和批评。外部以韩愈为代表,说服食丹药“往往下血”,以至“狂痛号呼气绝”。并说:“余不知服食说自何世起,杀人不可计,而世慕尚之益至,此其惑也。”(《故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唐代道教著作《悬解录》说,丹药“怀大毒在其中”,道士服之“万不存一,未有不死者”。《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也说,外丹黄白术,“欲求长生,反致速死!”但并未从此就否定炼丹术。《南唐近事》记载谏议大夫张义方服丹药致死的原因时认为,他的内修尚未成就,不易服食。强调应内外兼修,阴(丹药)、阳(内修)并举。北宋初年的《太玄朗然子进道诗》更强调服外丹应以炼内丹为基础,揭开了道教从唐末、五代到宋初由外丹向内丹转变的序幕。张伯端的《悟真篇》就是当时宣传修炼内丹(亦称“金丹”)的主要著作。该书以诗、词、曲等体裁阐述内丹理论,认为修炼内丹是修仙的唯一途径。宣称“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为此,他批评“辟谷”(不食五谷)和“吸饵”(服食丹药)及其他道教方术“总与金丹事不同”,前者是易学而难成,后者是难学而可成,即难于炼成,而一旦炼成即可成仙。

张伯端所说的“修炼内丹”,绝不是外丹所用的三黄(雄黄、雌黄、硫黄)、四神(石、砂、铅、银)及草木药之类,而是“真种子”,即人身的精、气、神,又称“上药三品”或“三宝”。谓三宝须经三步才能炼成金丹。第一步是炼精化气,使精气结合而化成其气,称为真铅或坎;第二步是炼气化神,即将气与神(称为汞或离)合而炼成金丹;第三步炼神返虚,即通过修性,达到虚寂无为,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同体的境界。前两步称命功,第三步称性功。这种由三变一的过程,据称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逆行,是老子之道的体现。

张伯端认为,金丹修炼的重点是修命,但修命之功既就,若不进而修性,则不能“回超三界”,归于空寂之本源。他以诗、曲、杂言32首,引用理学、禅宗理论,作为道教修性的内容,这反映了他的“三教合一”思想。

《悟真篇》收入《正统道藏》。传世注本甚多。有宋翁葆光注、元戴起宗疏的《悟真篇注疏》等。详见《道藏辑要》。

据两宋之际的曾慥著《道枢》《集神仙传》以及元道士赵道一编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简称《仙鉴》)记载,张伯端以下有四位传人,后世称之为道教全真道南五祖。即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式,薛式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白玉蟾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白玉蟾(1194—1229年),南宋道士。本名葛长庚,字白叟,闽清(今属福建)人。他出身于很高的门第,12岁中童子科,后因杀人而亡命他乡,改装为道士。其著作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白玉蟾的修炼理论,以“精”“气”“神”说为中心,他认为人生只有三个东西,即精、气、神,它们根源于父母未生人体之前,三者相互融会、作用、不可离异。三者之中,神为主导:“神是主,精气是客。……万神一神也,万气一气也,以一而生万,摄万而归一,皆在我之神也”(《海琼真人语录》卷一)。神聚则成魂,而魂魄都是主观的“一念”之外现。他认为,“法法从心生,心外无别法”(同上),“心”是外界的创造者和最初本源,外界都是由心而生。在修炼方法上,白玉蟾深受朱熹思想的影响,他用“性”和“命”来表示“天理”与“人欲”:“性与天同道,命与人同欲”(同上),并把理学的范畴引入了自己的体系之中。

王喆像

(2)王喆创建全真道。王喆(1113—1170年),金代道士。原名中孚,字允卿,号重阳子。咸阳(今属陕西)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早年为儒生,善属文兼擅骑射。相传48岁时于甘河镇遇仙人纯阳子吕洞宾的化身,得修炼真诀,悟道出家,入终南山筑墓穴居修炼数年,并未招来多少信徒。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他东出潼关,云游至山东半岛,“以识心见性全真觉”(《答战公问先释后道》)为号召,祭出“全真”教旗,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全真道名至此而始。在此期间,他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大弟子。由于得此七大骨干,加之他长于诗词歌曲,善于随机应变,便在文登、宁海、福山、莱州一带建立了5个教团。使全真道以山东半岛为中心,获得很大发展。大定九年(1169年),王喆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西归,次年一月殁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葬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王喆创建的全真道继承和发展了张伯端的内丹理论。该派以修炼“全真”为教旨。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也不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务必除情去欲,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即“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为此,王喆在其所著《重阳立教十五论》中,进一步把精、气、神与心、命、性相互对应,相互联系,指出:心定(心情平静)才能气顺(上下通达),气顺才能神安(不为物累),神安才能身养(去奢节欲),身养才能精全、丹结。也就是说,通过锤炼精气神,修养心命性,可以实现“返真”的境界。该派以会通三教为教风。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孙公问三教》)。王喆在山东建立的五大教团,都以“三教”起头,如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等,可见他对三教的重视。因为讲修身养性,儒、释、道的确有共同之处。所以,该派把《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作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该派以戒律清规为教制。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为防止道士“恶心邪欲”“乖言戾行”,曾沿袭佛教的大众律以及儒家的名教纲常观念,制定了道教戒律,但守戒松弛,效果不著。全真道的邱处机首创道教传戒制度,公开设坛说戒,广收门徒。凡愿入道者必须受戒方能为道士。元明之际,戒律之外又制定清规。戒律是事前的行为准则,清规是对犯戒的惩罚条例,分别从跪香直到火化处死。

王喆的传世著作收入《正统道藏》的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金刘祖谦《重阳仙迹记》、当代学者陈垣《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大道篇》等亦可参阅。《金石萃编》卷一五八《全真祖师碑》是一件重要的文物。

王喆逝世以后,在诸弟子的努力下,全真道开始从北方向南方发展,渡江南传。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元朝统一全国以后,是该教派的全盛时期。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诏封东华帝君、钟离汉、吕洞宾、刘海蟾、王喆为真祖,后称“北五祖”,封王喆的七大弟子为真人,后称“北七真”。在其七大弟子中,以丘处机较为杰出。

丘处机像

丘处机(1148—1227年),亦称邱处机。金代道士。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字通密,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19岁入道教,拜王喆为师。后是全真道的“北七真”之一。

丘处机继承和发展了王喆创立的全真道思想。他以其师为榜样,于金世宗大定十四年穴居陕西磻溪(今宝鸡虢镇附近),寒暑不变。他曾作诗,说:

故人别后信天缘,浪迹西游住虢川。

宛转风尘过万里,盘桓岩谷洎三千。

安贫只解同今日,抱朴畴能继古仙。

幸得清凉无垢地,栖真且放日高眠。

(《磻溪集》)

这首诗真实表现了他告别诸子后西游虢川(即磻溪),穴居岩处,安贫守静,清心寡欲,抱朴归真的情景。宣称“一心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磻溪集》)具体做法就是炼内丹,炼精化炁(同气),炼炁化神,炼神化虚。一般以存三、一为入门途径。三,即上、中、下丹田;一,使精、气、神集中于此。他就是把丹田作为炼丹炉,分别在此炼精、气、神。他称之为三年不漏下丹结,六年不漏中丹结,九年不漏上丹结,达到三丹圆备的境界。实际上是通过这些途径,收心降念,摒弃外物,追求一种自我超脱的精神状态。

丘处机还与其师兄弟们继承由全真道所首创的称男道士为乾道,女道士为坤道的旧制,不排斥女子入道,都收女弟子,办女学,教其识字诵经。丘处机《磻溪集》、谭处端《水云集》、王处一《云光集》就记载有女道姑的事迹,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此外,他曾应蒙古太祖十七年(1222年)诏,偕弟子赴西域雪山(今兴都库什山脉、中国、巴基斯坦边界),进言止杀,调解了民族冲突,深受赏识,被称为“神仙”。他所首创的道教“清规”对整饬全真道的教内秩序也有积极意义。

丘处机的著作收入《正统道藏》的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磻溪集》《鸣道集》等。

元代以后,道教各派逐渐汇归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教派。正一道是符箓各派的整合会通,并逐渐传入民间。而全真道此后并无新意弘扬,特别又缺乏效验,这就失去其诱惑力。明、清执政者大力提倡理学,加之民间道教的兴起,全真道也就一蹶不振。

宋元时期理学至尊地位确立之后,佛、道二教的思想多被理学所吸收;因此,佛、道二教逐渐衰落。此后,佛教与道教虽然再未复兴,但由于其长期在中国的传延,对人们思想观念和民族文化的影响相当深重,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所以它们仍然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