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奇景妙象费思忖

奇景妙象费思忖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墨子后学熟悉古人创造的类似工艺品。在有两个以上光源的情况下,如庄子寓言说火与日等,一个物体相应地有两个以上的影子,影子互相重叠。墨子后学还研究物体成影长短大小的原因:这是说明物体阴影大小、长短的形成原因,一是由于物体位置的正斜,二是光源的大小和远近。墨子后学曾为其作出新的论证。墨子后学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有丰富的知识。而辩者只是对命题进行抽象思辨。

一、中国最早幻灯片、小孔成像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周国国君听说一位著名画家,能用彩色颜料在豆荚的薄膜上画画儿。于是花重金聘他为自己作画。这种画工艺极其精微繁难,整整用去画家三年的时间,画成之后,拿给国君。国君一看,跟用漆抹的一样,仔细看了半天,也没看出画的究竟是什么,便大发雷霆。画家不慌不忙地说:“您修筑一座暗室,在朝阳的一面墙上,凿一个小孔。当清晨太阳出来的时候,把画的豆荚放在小孔上观看。”国君照办。由于豆荚膜薄得透亮,通过早晨的阳光,竟映出五彩缤纷的大画面。龙蛇禽兽车马,各种生动情景无不备具,真是见所未见,美不胜收,国君因此特别欣赏。

这种由画家精工制作的,能放映彩色大画面的豆荚薄膜,是中国最早的幻灯片。墨子后学熟悉古人创造的类似工艺品。于是在墨者团体的课堂上,实验室里,做起类似的光学实验。《墨经》说:

影倒,在午(相交)有端(小孔)映影长,说在端。(《经下》)

光之入照若射(光直线传播犹如射出之箭)。下者之入也高,高者之入也下。足蔽下光,故成影于上。首蔽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映于光,故影库内也。(《经说下》)

库即窟,暗室。在黑暗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小孔。假定有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一倒立人影。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人的头部遮住上面射来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下面射来的光,成影在上边,所以构成倒影,如图(5)。

图(5)

这就是墨家所做的精确的小孔成像光学实验,通过实验,阐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二、庄子“罔两问影”寓言和本影、半影的实验分析

庄子在其著名的论文《齐物论》中说:

罔两问影曰:“曩(昔)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没有独立意志)与?”

影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寓言》篇又说:

众罔两问于影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而今也披发。向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

影曰:“叟叟也,奚稍问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聚,生成)也。阴与夜,吾代(谢,息灭)也。彼(指形体)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有待者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何以有问乎?”

在有两个以上光源的情况下,如庄子寓言说火与日等,一个物体相应地有两个以上的影子,影子互相重叠。重叠层次最多的部分,阴影最暗,叫作本影。这就是庄子寓言中的“影”,本影周围仅由一个光源所构成的阴影,暗度较浅,叫作半影,这就是庄子寓言中的“罔两”。半影也可以有两个、三个以上,所以庄子寓言说“众罔两”。

庄子的寓言,通过罔两与影的对话,表达他相对主义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

墨家就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本影、半影现象,进行光学实验,描述其规律。《墨经》说:

影二,说在重。(《经下》)

二光夹一光,一光者影也。(《经说下》)

《墨经》本影和半影的实验,如图(6)所示:

图(6)

S1和S2两个光源照在圆柱体上,后面两个光源都照射不到的、完全黑暗的阴影,是本影。在只有部分光源照射到的、半暗的阴影,是半影(H1和H2)。在两个光源都照射到的部分,则完全明亮,没有阴影。《墨经》的实验,说明重影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二光”存在。二光所形成的阴影,中间夹着一个重影。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光源照射,依此类推。《墨经》对本影和半影的实验解释,以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为基础的,是光直线传播所形成的现象。墨子后学还研究物体成影长短大小的原因:

影之大小,说在斜正远近。(《经下》)

木斜,影短大。木正,影长小。光小于木,则影大于木。非独小也,远近。(《经说下》)

这是说明物体阴影大小、长短的形成原因,一是由于物体位置的正斜,二是光源的大小和远近。墨者用一根木头做实验。在光源不变的情况下,木正则影长小(窄),木斜则影短大(宽),如图(7)。

图(7)

“光小于木,则影大于木”,相反地,“光大于木,则影小于木”。光源距物体远,则影小;光源距物体近,则影大。如图(8)。

墨者还实验和描述光的反射现象:

图(8)

影迎日,说在转。(《经下》)

日之光反烛人,则影在日与人之间。(《经说下》)

这个实验的设计是,迎着阳光竖立一平面镜(当时用青铜镜)。人站在镜前,阴影位于太阳和人体之间,也就是“影迎日”。“说在转”,即指出这一实验的关键,在于有一反射镜将日光反转(反射)。如图(9)。

三、辩者悖论“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光学解释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最繁荣的时期,当时各国诸侯和贵族为政治外交的需要,到处搜罗有一技之长的士人、能人。其中有一种人叫作“辩者”,即善于辩论的人。他们口若悬河,能言善辩。但有时也善巧言诡辩,因此,这种人能为国君卿相的任何政策、措施作出论证。辩者的本领经过专门训练。春秋末年的邓析、战国中期的惠施和战国后期的公孙龙(前325~前250年),都是专职培养辩者的著名老师。他们先后出过几十个题目,组织学生辩论。有的题目非常奇怪,但确实引人入胜,并有一定难度。

图(9)

有一个题目是“飞鸟之影未尝(曾经)动”。根据常识,人们就知道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论点,或者说是一个悖论。鸟飞,影子自然也跟着动。鸟飞多快,影子移动也多快。人们常说“形影不离”、“如影随形”。谁能够想象鸟在飞,而影子从来没有动过?但古人确实就这个问题展开长期的辩论。

这个辩题载在《庄子·天下》篇,是“天下之辩者”和辩者首领惠施的辩论内容。后来的辩者同样喜欢辩论这个题目。墨子后学曾为其作出新的论证。

墨子后学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有丰富的知识。他们经常同各家探讨学问,互相吸取智慧。他们既能用科学知识批评辩者的诡辩,也能为辩者的诡辩寻找一定根据。《墨经》说:

影不徙,说在改为。(《经下》)

光至影无。若在,尽古息。(《经说下》)在鸟飞的前方有一点B,当鸟从A点飞离时,A点无鸟体遮光,也就在C处无影。墨者用归谬法证明,如果光线照到了,影子还在那里,并且永远在那里,这是不可能的。当鸟飞至B点时,又在B点遮光,于地面D处成影。依此类推,如此旧影消失、新影产生的过程连续进行。墨者认为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鸟和光源相对位置的改变(“说在改为”)。

墨者“影不徙”,跟辩者“飞鸟之影未尝动也”的意思一致。所不同的是,墨者通过试验,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对命题给予论证。而辩者只是对命题进行抽象思辨。墨者指出,平常所看到的影子移动,只是现象,而实际上影子是不动的。如图(10)示意。他们把鸟飞影动的连续过程作无穷分割。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和空间,某一个影是不动的。当飞鸟处于A点时,鸟体遮光于地面C处成影。而C处的影子是不会迁徙、移动的,移动的是鸟。

图(10)

墨者和辩者的想法,预示照相和电影拷贝的技术发明。对着“飞鸟之影”拍一张照片,或拍一个电影镜头,冲洗出来一看,它是不动的。这也正是“飞鸟之影未尝动”或“影不徙”论题的本来含义。现在我们可以借助照相和电影技术,形象直观地把握这一论题,但尚无这种技术的古代人,却只能靠思辨和科学想象在头脑中加以把握。辩者“飞鸟之影未尝动”的命题,涉及对运动本质的理解。运动是间断性(每一瞬间物体在某一个地方)和连续性(每一瞬间又不在某一个地方)的统一。而该命题只表达运动矛盾本性的一个侧面和特征,即飞鸟在一瞬间在某一个地方,并没有全面揭示运动的本性。

四、球面镜成像的观察实验和科学说明

古人说:“以镜自照见形容。”古代的镜子,又叫鉴或鉴燧,用青铜制造,其中凹面镜可兼用作向日取火的工具。我国古代有十分古老和发达的铜镜制造技术。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商朝国王武丁,有一个貌美能干的宠妃叫妇好,生前非常喜欢照镜子。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发掘妇好墓,曾出土精制铜镜4面。这自然是她用过的心爱之物,幻想升天后继续使用。我国出土商周以后的青铜镜,为数很多。

墨者集团适应当时生产和使用青铜镜的需要,对镜面成像做种种观察实验,给予理论说明。

1. 凸面镜成像及其规律。《墨经》说:

鉴团,影一。(《经下》)

鉴者近,则所鉴大,影亦大。其远,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正。(《经说下》)其中1、2、3、表示人站的位置,l′、2′、3′表示镜后正立、缩小的虚像。

这是关于凸面镜成像的实验记录和正确的理论说明。《说文》:“团,圆也”。圆指球体。“鉴团”指凸面镜。对凸面镜而言,物体无论距离镜面远近,都只能在镜的另一侧构成一个正立、缩小的虚像。所以是“影一”,“而必正”。当人从镜面由近至远离去时,镜后的像也由大变小,以至于看不见。反之亦然。所以说“鉴者近,影亦大。其远,影亦小”。如图(11),

2. 凹面镜成像及其规律。《墨经》说:

鉴凹,影一小而易(倒),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内外。(《经下》)

图(11)

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影亦大。远中,则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正。

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影亦大。远中,则所鉴小,影亦小,而必易。(《经说下》)

这是对凹面镜成像的实验记录和理论说明。如果向一面镜面凹凸不平的特制玻璃镜走去,会映出奇形怪状的人像,博人发笑,这种镜叫作“哈哈镜”。墨者的实验虽不是用的哈哈镜,也颇引人兴味。试想,墨者在我们面前放一个相当大的青铜凹面镜,我们从镜前远处缓慢走向镜面,就会看见自己小而倒立的像自焦点迎面走来(像逐渐由小变大)。如图(12)中的l、2、3和1′、2′、3′等。我们走近球面中心时,人像仍然小而倒,但逐渐模糊以至看不见(因像在离自己眼睛不到二十五厘米的地方,小于人的视距)。待人走到球面中心时,像就成在这里,好比把物体放在眼球上,自然看不到,如图(12)中的4。我们继续前行,大而倒立的像成在人体后面,也看不到。我们过焦点向镜面走去,却可以在镜后看到大而正立的虚像(像逐渐由大变小)。如图(12)中的5、6和5′、6′。在两千多年前,墨者能作出如此精确的实验和正确的理论说明,难能可贵。

图(12)

3. 球面镜成像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墨经》说:

临鉴而立,影倒,多而寡少。(《经下》)

人正对球面镜站着,或形成倒立的像(这是凹面镜的特殊规律),或形成缩小的像(这是凸面镜的特殊规律),又说:

正鉴,影多寡(大小)、貌态、白黑(明暗)、远近、斜(倒)正异于光。鉴影当俱,就去亦当俱,俱用背。(《经说下》)

就是说,正对球面镜站着,成像的大小、形态面貌、明暗程度、远近、正倒都与原形有差别。这里把成像的各种现象包罗无遗。又指出,物体在镜前运动,一定会在镜中形成一个像,镜和像同时存在。物体在镜前运动,像也相应运动,而且物体和像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就凸面镜而言,人由远向镜面趋近,像也从远向镜面趋近。如图(11)。就凹面镜而言,人在焦点外,由远及近,像则由近及远;在焦点内,人趋近于镜面,像也趋近于镜面。如图(12)。《墨经》的概括精到而准确。

《墨经》的光学知识,来源于当时生产实践,并以这些知识去答复人们的咨询。墨子后学的光学理论,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可谓神州文化的珍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