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似水袖,无拘无束

行似水袖,无拘无束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间流传下来的苏轼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最为知名,考为其30余岁所作。与行楷相比,行草多了草书的自由随意,更加不拘泥于小节,想放就放,想收就收。笔锋之间是人生的重现。

类似于草书的行书,叫作行草。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是行草的行家。

苏轼的楷书极少,他的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他总是喜欢追求自己的风格,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他的行书,更是随行大小,肉丰骨劲,拙中藏巧,兼有颜真卿、杨凝式二家长处。

苏轼晚年的作品相对较少,以《答谢民师帖》、《渡海帖》等最知名。其中《答谢民师帖》是给谢举廉的手札,前部已经缺损,文又载入《东坡集》,是苏轼表白个人文学创作见解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强劲有力,不似《黄州寒食诗》那样变化多端。清代顾文彬跋中引用前人书评“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来称赞此帖书法之妙。苏轼不计较书法的工拙、丑妍的得失,这就在创作上取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因而成为北宋的书法大家。但是因元祐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苏轼没有记载,而且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大量毁去。世间流传下来的苏轼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最为知名,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

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正是这种追求意趣的书法风格取向,这种注重书法但更重自由的表现形式,努力丰富各种对比关系的做法,影响了他身后一代又一代人。

笔间波澜

与行楷相比,行草多了草书的自由随意,更加不拘泥于小节,想放就放,想收就收。笔锋之间是人生的重现。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事可能很重要,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加以重视,有些事也许真的是无关紧要,那么事情过去了,就要学会忘记。如果我们不分事情的大小,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上,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加重思想的负担。所以生活不必过于拘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该努力的时候就去努力,随意一些,自由一些,别管别人怎么说,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就做一个最简单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