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庸人自扰,智者自明

庸人自扰,智者自明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几十年之后,这山中多了一个叫万灯苑的私人宅院,而且远近闻名。他困惑了,却已经没有智者可以问,因为智者师父早已去世,而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万灯苑的主人苦苦寻觅的解惑之法,实际上就在心中,但是由于他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外物的寻找中,直到人生将尽时才醒悟。“我的”这两个字让人们太计较外物的得失,而世间事常常因求不得而心生烦恼,进而衍生痛苦和悔恨。庸人自扰,自寻烦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智慧品读

一个人找到智者,悲哀地对智者说:“先生,我已经看破红尘,在山水间隐居多时,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寄情山水,品茗读书,陶冶自己的性情,丰富自己的知识。可是踏遍这里的山山水水,读遍书书本本,心中的烦恼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啊?”

智者对他说:“点一盏灯,使它不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体悟了!”

几十年之后,这山中多了一个叫万灯苑的私人宅院,而且远近闻名。因为小小的宅院中总是灯火万千,每当夜幕降临时,这所宅院就像一只明亮的眼睛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一旦走进宅院,便会被灯海包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

这家宅院的主人就是当年那个愁眉苦脸的人,虽然很多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如今他仍然不快乐。因为尽管他每当有所收获的时候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还是悬在顶上,甚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都还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他困惑了,却已经没有智者可以问,因为智者师父早已去世,而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有一天,当所有的烛火都已燃尽时,他独自徜徉在自己的宅院中。看着燃尽的蜡烛、狼藉的烛泪,他悲从心来。他回想着这将要像烛火一样燃尽的一生,有时出仕,有时归隐,曾有过位高权重的浮华,也有过铅华落尽的落寞,但是,经历得多了,忽然发现自己的起起伏伏如同点灯,灯再亮,却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

这时一个侍从走过来,说了一句:“月光比烛光还要明亮,都不用点灯了。”听到这句话,这个人忽然顿悟,自然的光明来自自然,人的光明来自内心。人的一生,只要一盏心灯便可烛照世界,它既能让自己心态明朗,也会让周围的景物清晰,而且还不会留下自己的影子。

想到这些,这个人迎着月光微微一笑。

万千烛火营造的灯火通明终究逃不过燃尽后的黑暗,但是心灯长明,只要一盏便可让生活时时明朗。万灯苑的主人苦苦寻觅的解惑之法,实际上就在心中,但是由于他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外物的寻找中,直到人生将尽时才醒悟。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习惯说:我的钱、我的面子、我的家、我的儿子、我的财产、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丈夫、我的名誉、我的身体……“我的”这两个字让人们太计较外物的得失,而世间事常常因求不得而心生烦恼,进而衍生痛苦和悔恨。一旦破除这种思维定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一切烦恼痛苦即时消失,淡定的境界立现于眼前。

庸人自扰,自寻烦恼。这是世间天天不断上演的悲剧。我们常常像蚕蛹一样,忙碌地为自己编织一个难破的茧。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作茧自缚。处世时放下从自我出发的思考方式,点亮心灯,一个人自会摆脱被外物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处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