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俗世界的超越

世俗世界的超越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以宗教的方式所构建的“彼岸世界”,就是人类的超越意识的作品。人创造了宗教,创造了宗教的、想象的、与“此岸”的“世俗世界”相对待的“彼岸”的“神灵世界”。马克思认为,人类以宗教的方式塑造“神圣形象”,又以世俗的方式塑造“非神圣形象”,皆根源于人自身的存在方式。被崇拜的“群体”则异化为非人的种种“神圣形象”。

人类意识的超越性,在于“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人类以宗教的方式所构建的“彼岸世界”,就是人类的超越意识的作品。

人创造了宗教,创造了宗教的、想象的、与“此岸”的“世俗世界”相对待的“彼岸”的“神灵世界”。“宗教”与“神”是密不可分的。西文的“宗教”(religion)一词,出自拉丁文religare或religio,前者意为“联结”,指人与神的联结;后者意为“敬重”,指人对神的敬重。汉语的“宗”字,原意是对祖先神的尊崇。“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而汉语的“教”字,本为“上所施,下所敬”之意,“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由此可以看到“宗”和“教”与“神”的联系[3]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宗教,虽然它具有超自然的性质,但却是产生于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与掌握的双向适应关系。这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4]

人在宗教中创造了超人的“神圣形象”。 宗教的本质特征,在于对神的信仰。当人们感到对自然界异己的力量不能掌握并因而无法依赖时,便会转向对超自然的宗教世界的信仰和依赖。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5]在对宗教的理解中,我们还必须看到,就宗教的文化价值说,它是人类所创造的“意义世界”,表现了人对生命意义的寻求。

人无法忍受自己只是浩渺宇宙中的匆匆过客式的存在,更无法忍受自己只能是无声无息、一了百了地死去。生命的无所归依的毁灭,是无法接受的,也是无法忍受的。于是,在神话的意义世界中,生命活动具有了宇宙事件的意义,生命消逝具有了灵魂转移的再生的意义。宗教,它以“神”的形象使人的存在获得“神圣”的意义。宗教中的神圣形象,把各种各样的力量统一为至高无上的力量,把各种各样的智能统一为洞察一切的智能,把各种各样的情感统一为至大无外的情感,把各种各样的价值统一为至善至美的价值。这样,宗教中的神圣形象,就成为一切力量的源泉,一切智能的根据,一切情感的标准,一切价值的尺度,人从这种异在的神圣形象中获得存在的根本意义。

人创造了宗教,是为了从宗教中获得存在的神圣意义。然而,对人来说,宗教的神圣意义,却恰恰表明了人的悖论性存在:生活的意义来源于宗教的神圣意义,这意味着人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异化给了宗教的神圣形象,是人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再度丧失了自己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消解掉宗教的神圣意义,这意味着生活本身不再具有神圣的意义,生活失落了规范和裁判自己的最高的根据、标准和尺度。这就是人在宗教世界中所感受的和承受的不可解脱的“矛盾”。

人所创造的宗教,是为人的存在提供意义。“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6]这样,宗教就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此,马克思从“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去解释“世俗世界”与“神灵世界”、“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分裂。

马克思认为,人类以宗教的方式塑造“神圣形象”,又以世俗的方式塑造“非神圣形象”,皆根源于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历史形态中,个人依附于群体,个人不具有独立性,只不过是“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个体对崇高的追求,就是对群体的崇拜。被崇拜的“群体”则异化为非人的种种“神圣形象”。崇高的追求与异化的崇高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而表现为对“神圣形象”的崇拜。马克思说:“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这深刻地揭示了崇高在“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现实根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