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生存意识与生态哲学

新生存意识与生态哲学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生存意识与生态哲学生态危机,是现代性危机中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致命的危机,它既是自然界的实际状况,也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处境。新的生存意识必然伴之以新的理论,生态哲学也随之兴起,作为一种新生存世界观,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域。生态哲学是后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思想成果。

二、新生存意识与生态哲学

生态危机,是现代性危机中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致命的危机,它既是自然界的实际状况,也是人类社会的现实处境。危机直接促成了人类生存的价值观念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现代性危机负面作用导致的有意义的启示。

长期以来,人类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作为自己实践的无可非议的目标。自然的美是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惟一尺度。现代社会的经济繁荣是以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巨大代价换取的,人类对于自然的毁灭能力已经大大超过了其修复自然的建设能力。生态环境的危机,促使人类重新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念和美学观念的合理性问题。人与自然对抗的加剧,使人类品尝到了自然界报复的苦果。随着地球生物圈趋向瓦解,人类当前的和长远的利益失去了可靠的保障。正是出于这种危机意识,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其主要内容如下:

鉴于工业文明的片面发展造成的生态危机,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以保护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所生活的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生态环境的完整和美丽,人与地球的和谐关系的维持和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根本利益。国际社会有责任约束和平衡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共同管理人类共有的资源,共同争取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在利用环境和开发资源方面建立国际的公正性,后代人与当代人、贫困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有公平享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一方对于资源的过度享用和浪费,应被视为破坏了生态的公正性伦理。反映这一观念的经典文献有:1962年出版的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同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布朗发表的著作《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各国首脑会议,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纲领性文件。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正视危机的新生存意识,它是人类意识的又一次觉醒。新的生存意识必然伴之以新的理论,生态哲学也随之兴起,作为一种新生存世界观,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域。

生态哲学是后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克服现代性危机的重要思想成果。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生态哲学对于现代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态危机关涉到人类的前途,也与人类的现实生存密切相关,众多的部门和学科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程度上与生态问题相关联。生态化是当代科学所呈现出的新趋势,一系列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如生态经济学、生态城市学、生态伦理学、生态心理学等。这就从客观上要求以生态问题为中心,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的整体关系,建立一种新的生存世界观。

近代以来的工业化进程,是以机械论世界观为指导,以征服大自然为目的的盲目运动,尽管也极大地推进了文明的演进,但却给人类留下了具有深远破坏力的灾难性后果,这一后果波及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致使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重威胁。以往的科学和技术实践,总是习惯于以人的主观需要为原则,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在利用其一个方面的属性时,忽略或根本不顾其他方面的属性,这就导致了自然环境生态效应的连锁反应,使地球生物圈的整体有机联系遭到破坏。实践证明,机械论世界观的片面性,决定论思维的简单化,不可能指导人们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复杂性。

生态哲学以现代生态理论为基础,不仅广泛吸收了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而且综合了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特别是直接引进了贝塔朗菲、哈肯、艾根等人创立的协同论、超循环论、突变论等“复杂性理论”;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玻姆的隐序理论,拉兹洛的系统哲学和詹奇的自组织进化理论等诸科学思想方法,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重新审视了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其主要思想是:

第一,强调世界是由复杂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任何具体事物处于网络之中,任何实体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有着网络式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比实体自身内在的结构更为重要。生存环境是由事物内在的有机联系构成的,有机联系使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同样,人也是整体有机联系网上的一个要素,也与其他物种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之中。人不能脱离大自然而生存,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生命有机体都离不开特定的外部环境,而需要通过对外界的摄取、自身的同化以及新陈代谢作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有机体的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依赖于其他生物而存在,多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组成生物种群,这种生态功能单位亦称之为群落(community)。在此群落中,包含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类种群,是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集合体。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范围和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流、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具有特定的组织方式和自调节功能。

第二,强调系统在整体上的和谐平衡。世界是运动、变化着的有序系统,是动态的、平衡的有机构成。系统的有序、和谐,并不是指静态的结构,而是事物内部力量与环境因素的外部力量交互作用的动态平衡。任何实体都处于系统动态的进化过程中,每一具体事物的进化过程或许会出现暂时的不平衡、不和谐的状态,但整个系统是趋向于平衡、和谐的。作为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其内在的生命系统和外在的环境系统,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处于不停的输入和输出之中,维持着诸要素之间相互稳定的和谐状态,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之中。所谓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关系,它的前提是自然界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失去这个前提条件,就不会有生态平衡。因此,生物物种的消失,自然环境的破坏,都会导致生态失调和破坏。

第三,强调在自组织进化中把握自然和人的价值。与传统形而上学不同,生态哲学消解对象性思维方式,排除从主客对立的关系中判定价值的原则,认为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是价值发生的基础。自然的价值并不是由人的实际功利目的所决定,而是进化秩序本身所包含着的。自然的自组织进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进程,它趋向于适合发展的程序。人的进化是整个自然进程的一个部分,人的价值只有融入自然的价值系统之中才能得以实现。就是说,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的关系之中,也存在于自然进化的关系之中。人的生理组织和精神结构都是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生存和进化离不开自然界的生存和进化,人类的进化应当与自然界的进化保持协调一致。人与自然界是在总的进化体系中相互包含、共生共存的,和谐有序是自组织进化的基本要求。

人类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血缘关系,人的生命与整个地球生物圈的生命相互关联,生物圈的现状和前景影响着人类的现状和前景,生物圈的进化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人类要想保持健康正常的发展,就必须同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关系,而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维护这一关系的重要条件。

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生态哲学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开拓了整体把握事物的广阔视野,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作出了合理的定位,这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