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礼”“求索”的一生

“知礼”“求索”的一生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知礼”“求索”的一生张载,字子厚,宋凤翔眉县横渠镇人。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以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神宗熙宁初年,张载被任命为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因此,张载想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未被批准,后被派往浙东去审查处理苗振的贪污案件。

第一节 “知礼”“求索”的一生

张载,字子厚,宋凤翔眉县(今陕西省眉县)横渠镇人。生于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因为家住陕西眉县横渠镇,并曾在横渠镇讲学,故学者称他为“横渠先生”。张载在关中讲学,弟子大多数是关中人,所以称他创立的学派为“关学”。张载是我国11世纪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以后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张载祖籍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祖父张复在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赠司空。父亲张迪在宋仁宗时任殿中丞,赠尚书都官郎中。张迪卒于涪州任上。此时,张载与弟张戬均年幼,无力返回老家大梁。因此,便侨居在凤翔眉县横渠镇。

张载“少孤自立,无所不学”[1]。他少年时代,西夏政权常常侵略骚扰西北边境,北宋政府派兵抗击,互有胜负。由于当时内忧外患,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这对于“慨然以功名自许”[2]的张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向邠人焦寅学习兵法,以致后来想组织兵力对西夏作战,收复失地,解除西夏对边境的侵扰。因此说他“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3]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张载二十一岁,宋朝任命范仲淹为陕西招讨副使兼知廷州事。张载上书谒范仲淹,建议对边境用兵。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乃警之曰:‘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4]。张载读了《中庸》之后,“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5]。可见,张载在研究哲学,探求知识,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所走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在儒、释、道三家中转来转去、求索寻找,他受三家思想的影响是明显的,而影响最大、最深、成为最终归宿者是《周易》。王夫之说:

张子之学,无非《易》也。……张子言无非《易》,立天、立地、立人反经研几,精义存神,以纲维三才,贞生而安死,则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6]

王夫之的评价是符合实际而中肯的。从张载的著作,特别是从《横渠易说》和《正蒙》中,可以看到他受《易》的影响是多么深刻!他以《易》为基础,批判了佛老之非,而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便是他一生学术求索所走的道路。

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张载三十八岁,考中进士。后来做过几任地方官。“始仕祈州司法参军,迁丹州云岩县令,又迁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公事。”[7]张载做云岩县令时,十分重视改变社会风俗,培养社会道德,树立尊老事长的优良风尚。吕大临说:

其在云岩,政事大抵以敦本善俗为先,每以月吉具酒食,召乡人高年会于县庭,亲为劝酬,使人知养老事长之义,因问民疾苦及告所以训诫子弟之意。[8]

由于张载的教育影响、积极提倡,使关中风俗为之大变,人民日益敦厚纯朴,社会道德日趋更好。他认为,对乡民百姓“有所教告”,单靠发布文告,恐怕难以“尽达于民”,因此他经常把乡长们召集到县庭,“谆谆口谕,使往告其里闾。间有民因事至庭或行遇于道,必问‘某时命某告某事闻否?’闻即已,否则罪其受命者。故一言之出,虽愚夫孺子无不预闻知”[9]。由于张载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因此,他发出的“教告”、“政令”,能使全县的乡民百姓,都能“无不预闻知”,这就便于政令的推行。

宋神宗熙宁初年,张载被任命为著作佐郎,签书渭州军事判官。在渭州,他与环庆经略使蔡挺的关系很好,并得到蔡挺的信任、尊重。军府政事,常常询问张载。张载也“夙夜从事,所以赞助之力为多”[10]。对于西夏侵扰,张载尤为注意。他看到边境居民受到烧杀劫掠,加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端贫困和悲惨生活,除了深表同情外,又“力言于府,取军储数十万以救之”[11]。说明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官。

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朝廷推荐张载。“神宗方一新百度,思得才哲士谋之,召见问治道,对曰:‘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帝悦,以为崇文院校书。”[12]当时正是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一日,张载见到王安石。王安石对他说:“新政之更,惧不能任事,求助于子何如?”张载回答说:“朝廷将大有为,天下之士愿与下风。若与人为善,则执敢不尽!如教玉人追琢,则人亦故有不能。”[13]就是说,王安石变法之初,很想求助于张载。张载认为,王安石变法“若与人为善”,他愿意合作,否则便反对。事实上,张载同王安石“语多不合,寖不悦”[14]。因此,张载想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未被批准,后被派往浙东去审查处理苗振的贪污案件。当时程颐提出:“张载以道德进,不能使之治狱。”王安石回答说:“淑问如皋陶,犹且献囚,此庸何伤!”[15]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张载办完案子后,回到京师。此时,张载的弟弟张戬,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与王安石面争,双方矛盾尖锐,张载感到恐惧不安,遂辞职回故居横渠镇。

张载回到横渠镇后,依靠家中的数百亩田地生活,虽然不很富裕,“人不堪其忧”,而他则“处之益安”。整日读书讲学,研究理论,探讨问题,求索真理,著书立说。吕大临说他是:

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16]

张载经常“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17]教育弟子们。他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儒家思想,杂以他学,“故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的,以‘礼’为体,以孔、孟为极”[18]。他经过多年的苦读精思,潜心研究,终于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秋天,著成了《正蒙》这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正蒙》为订正蒙昧之意。张载对《正蒙》极为重视。他对弟子们说:

此书予历年致思之所得,其言殆于前圣合与!大要发端示人而已,其触类广之,则吾将有待于学者。正如老木之株,枝别固多,所少者润泽华叶尔。

又说:

《春秋》之为书,在古无有,乃圣人所自作,惟孟子为能知之,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先儒未及此而治之,故其说多穿凿,及《诗》、《书》、《礼》、《乐》之言,多不能平易其心,以意逆志。方且绦举大例,考察文理,与学者绪正其说。[19]

张门弟子对《正蒙》一书非常推崇,奉为儒家的经典著作。杨时曾说:“《正蒙》之书,关中学者尊信之与《论语》等,其徒未尝轻以示人。”[20]张载的《正蒙》,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载在讲学、著书的同时,还注意现实问题,关心民间疾苦。他对古代礼仪很有研究,并率领弟子们实行,而使“关中风俗”大变。目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贫富不均的恶果,特别是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给农民带来的痛苦,他“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法,以为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即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牵架而已”[21]。他幻想把土地收归国有,恢复井田制,以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从而缓和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

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吕大防上奏章推荐张载,他再次被召入朝,任同知太常礼院。就职后不久,因与上级礼官发生意见分歧,加之有病,便辞职回家。中途病情加重,路至临潼逝世。终年58岁。

张载的一生,做官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用于求知、讲学、著书。他在哲学思想上颇有建树,是理学“祖宗之一”。

张载的著作主要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佚存》、《拾遗》等,历代刊行许多版本。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张载集》,比较完整,收集的资料较为丰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