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神学向人学的重要过渡

从神学向人学的重要过渡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从神学向人学的重要过渡汉·干支五行骨筹在《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中,提到的“仁”,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美德,如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其人美且仁”等,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这是从积极方面而言。“自爱”“自敬”是“仁者爱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从神学向人学的重要过渡

img93

汉·干支五行骨筹

在《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中,提到的“仁”,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美德,如云“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2),“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3),“其人美且仁”(4)等,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西周末年,孔子才把“仁”上升到哲学高度,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仁学思想体系。“仁”是孔子思想以及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范畴,是“义”“礼”“智”“信”等其他诸多范畴的核心和基础。“仁”的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思想形态、主体意识上对“人”的发展和自觉,标志着从殷周的宗天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转变,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仁”的精神不但无形地渗透在以后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潮中,而且对社会文化思想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在《论语》一书中频繁出现(多达110处)。“仁”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又有层、级之别。学术界围绕“仁”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实质、“仁”在孔子以及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地位以及“仁”对后世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等方面发表了大量论著,也得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看法。

仁的基本内涵是“爱人”(5),它强调的是对人的关心和爱护,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原则(6),其实质是指一种人生所应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孔子对“樊迟问仁”的回答是他对“仁”狭义的本质规定: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7)

“爱人”有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8)

即承认并要求自己欲立、欲达的事,也要尊重别人有立、有达的权利和愿望。这是从积极方面而言。孔子讲“爱人”,切近简易、平实无华。他认为要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必须“克己复礼”,即克制和约束自己,以做到视、听、言、动莫不循礼,以礼约束自己。

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img94

子贡庐墓处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9)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0)

即凡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如见大宾”“如承大祭”一样,凡事皆要以礼自律,如此,才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是从消极方面而言。

孔子讲的“爱人”,并非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乡愿”之爱,而是“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唯仁者能好(喜爱)人,能恶(讨厌、憎恨)人。”(11)即认为欲爱善者就必憎恶者,如果只有爱而无恶,就不是真正的“仁”。“仁”是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礼记》作者发挥孔子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思想,进一步把“爱人”分成两种,指出:“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小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2)认为君子爱人只限于有德之人,对于无德之人是不爱的;而小人爱人是不分善恶、不分是非,无原则地宽容一切人,仁爱一切人。

孔子与曾参有一段关于“仁”的对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13)

img95

曾子墓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把孔子说的“一以贯之”之道归结为“忠恕”二字。“忠”是尽己之爱心以助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不以己之所恶施于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即是“仁爱之道”,也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是孔子对“仁”狭义的进一步说明。

“爱人”是孔子对“仁”狭义的说明,是他对“仁”的最本质内涵的规定。“仁”即“爱人”,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贯穿在孔子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儒家最为重视宗法血缘关系,只有爱人,给人以爱,才能维系这样一张复杂的关系网。正因为如此,孔子才直接以“爱人”释仁。但是《论语》中的“仁”含义深广,其意旨单凭一个“爱人”难以完全表达出来,爱人可以说只是仁的一个表现形式。

如果把“爱人”看成孔子对“仁”的本质内涵规定的话,那么在“仁”的外延上,孔子《论语》中蕴涵“自爱”“亲亲”“仁民”“爱物”四个层次,具有远近和厚薄之分。这里不仅有人类之爱,也有宇宙之爱,既含有社会伦理,也含有生态伦理。它是一个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的推展过程。

在《论语》中,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自爱”这一概念,但是“自爱”的思想随处可见。孔子认为,要“爱人”,首先就要“自爱”,“自爱”是“爱人”的前提。要想得到他人的爱,就要首先“自爱”,要想得到他人的尊敬首先就要“自尊”。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喜欢卖弄小聪明)”,要想“成仁”并得到他人的敬爱“难矣哉”(14)!只有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自己修养成“仁人”,真正做到“自尊”“自爱”,才能由“自爱”而“爱人”。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5)“自爱”“自尊”是建立在“我欲仁”的基础之上。“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16)。即认为仁者以分财济贫来获取自身的好名声,而不仁者则以身殉财。仁者爱人,首先要自爱其身。

汉代扬雄把孔子的“自爱”思想视为“仁之至”即是对“仁”的最高理想追求。他发挥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思想,认为要想得到他人的“爱之”“敬之”,必须以“自爱”“自敬”为前提。他指出:“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17)“自爱”“自敬”是“仁者爱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爱”“自敬”的基础上,进而要求由“自爱”推展到爱、敬自己的父母兄弟及其家族,这是“亲亲”之爱,因为这种“亲亲”之爱是建立在至纯至真的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8)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9)在孔子看来,孝悌之道所以是“仁之本”,因为一个人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对与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无仁爱之心,那么又怎能以仁爱之心去爱他人?认为“爱人”应从“孝悌”开始,再把这种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方可做到“泛爱众”。孔子在讲完“弟子入则孝,出则第”之后,马上就说:“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0)又说:“君子笃(厚待)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人情淡薄)。”(21)“慎终(哀悼亡者)追远(追祭先人)民德归厚(民化其德,归于厚重)矣。”(22)一个在家不孝敬父母、不慈爱兄弟和亲人者,在社会上是不可能尊敬师长、上级和朋友的。一个六亲不认的人,是不会在社会上爱别人的。只有在家庭中真正做到孝悌之道,方可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他人、尊爱他人;只有以爱齐家,方可以爱治国、平天下。

img96

扬雄雕像

孔子把这种“亲亲”的爱人思想,进一步贯彻于治国之中,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又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在“德治”与“刑治”的对比中,他虽不否认“刑治”,但他认为“德治”优于“刑治”,“德治”是“仁民”的根本之道。所谓“德治”,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在政治上,孔子虽不是一个非暴力主义者,但是他认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至期谓之贼”(24),极力反对滥施刑罚的暴虐统治;在经济上,他主张减轻徭役和赋税,大力提倡“富民”“利民”“养民”“惠民”;在吏治上,他主张“举贤才”,认为“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25),甚至设想以选举制选拔贤才。“尧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26)。孔子“德治”所包含的内容,实际上是“仁爱”这一人道主义理性精神在政治层面的具体表现。“德治”是以“仁爱”为前提、为基础的。

孔子“仁爱”所蕴涵的崇尚仁道、追求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并由它在中国历史上所铸造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志士仁人,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并没有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但是当他将“仁爱”思想由社会领域进一步拓展到宇宙万物时,也提出了一些十分精辟的观点。孔子提出:“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效法)之。”(27)

认为天道无私唯德是与,这多么崇高啊!在人间,只有像尧这样的圣君才能效法天道,让位于舜,亦唯德是与也。这是一种“天人合德”的模式。从这一模式出发,孔子提出两条“爱物”的原则:

一是“不时不食”(28)。孔子不但“爱民”,而且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所以不到该吃的时候,不吃。孔子还把“孝”的内涵作了区分,子女对父母之孝,为“小孝”;博施“仁爱”于宇宙,以成全天地万物之发展,为“大孝”。“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29)在人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能将仁爱之孝推展到宇宙万物,是一种可贵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在“不时不食”的思想基础上,根据动植物依“时(季节)”变化而发育成长的生态规律,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取物以顺时”的生态道德观念。他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鳌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30)荀子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不时不食”思想,他认为:

img97

尧陵,山西临汾市东北35千米郭村里隅涝河北侧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产卵)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山无草木)而百姓有余财也。(31)

二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32)。意谓孔子只用渔竿钓鱼,而不用大绳挂渔网横栏在河道中捕鱼;他虽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不用它射归巢歇宿的鸟:以免杀伤过多,灭绝生灵。

从政治主张上看,孔子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对人(主要是下层民众)的关心爱护。坚持“为政以德”的纲领外,他还主张“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3)。后两项皆是直接对“人”和“民”而发。他认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34)“宽”当然是对“民”而言。孔子称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四,其中两条是“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35)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6)且不说把“足食”列为首位,所谓“民无信不立”,也不是讲一般的“信”,而是讲最重要的是取信于民。同篇又载:“哀公问政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有若的观点,当然代表了孔子的观点。

img98

子产铸刑鼎

img99

有若

img100

《春秋》

img101

哀公问政

img102

子路墓祠

img103

曲阜孔林

《子路》篇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更典型地表明了孔子对百姓的态度。同篇还载有孔子的感叹:“‘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另外,同篇所载孔子的话:“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讲的虽是战争的事,同样体现了爱人的精神。相反,对于加重盘剥百姓的行为,他则表现了不能容忍的态度。如《先进》中所记:“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孟子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在《离娄》上中引用孔子的话说:“仁不可为众也(仁不可以人数众多来对抗)。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