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

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道德的起源道德是怎样产生的?达尔文的贡献在于揭示了道德起源的生物学基础——动物的合群性本能。这种归属感是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对其产生一定依存心理的情感体验。归属的实质在于个体对某一团体的价值认同。恐惧感以及由它产生的归属感和敬畏感虽然是道德得以产生的心理动因,但是它们本身却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萌发和发展的。

§2 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颇有争议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道德的起源问题既不是“神启论”(如“摩西十诫”、“道之大原出于天”),也不是“天赋论”(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能解释的。实际上,道德的起源是由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第一,道德起源的生物因素。达尔文最早从生物学的视角阐述了道德起源。他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有机体进化的基础。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具有有益性状的个体会生存下来并繁殖起来,而没有这种性状的,就会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人类所特有的道德品行,产生于人类这种动物所具有的合群性本能即社会本能。因为,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在自然进化中获得了“群居性”这个社会属性,即众所周知的“人是高度社会化了的动物”。可以说,“种种社会性的本能——而这是人的道德组成的最初的原则——在一些活跃的理智能力和习惯影响的协助之下,自然而然地会引向‘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一条金科玉律,而这也就是道德的基础了”(1)。达尔文的贡献在于揭示了道德起源的生物学基础——动物的合群性本能。合群性本能既有基因遗传的因素,也有个体后天在群体生活中获得的因素。正是由于大地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祖先这种合群性极强的动物从树栖生活改为地面生活,从而使合群性本能逐渐巩固起来。人类祖先的合群性本能虽然只有生物学的意义,但对于像人类祖先这样的动物的生存却极为重要。它为由人类劳动所直接产生的社会联系奠定了生理机能方面的基础。人类的社会联系正是从这种合群性本能中升华出来的。而劳动的发展不仅需要而且必然使人这种群体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2)

第二,道德起源的心理因素。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原始人类的智力水平还处在朦胧阶段,面对自然界,原始人类不仅不知道其中奥秘,而且总是感到无能为力。自然界被原始人类想象成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时时刻刻在威胁着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原始人类感到恐惧和忧虑,进而将一些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祖先或亲族加以崇拜,也就是图腾崇拜。根据人类学家的分析,建立图腾崇拜的目的是试图借此抵抗和控制自然并力图使自然秩序化。然而,图腾崇拜产生后,它往往以巫术、祭礼等神秘的方式引发原始人类的惧怕心理和敬畏感。伴随图腾崇拜的产生也出现了诸多禁忌,这些禁忌限制了原始人的盲目欲念和冲动,强化了行动的一致性,从而为基本的生活秩序提供了保证。图腾崇拜通过各种祭礼仪式强化了个体与氏族之间的联系,使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本能蒙上了强烈的社会性,从而使人类祖先在获得食物和抵御猛兽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分工和合作,最终形成借助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

在生产劳动中,人类和客观自然界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复杂。人们认识到,集体劳动必须有分工协作,彼此要相互了解,个人的活动必须服从集体的目的。这就要求个体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同他人、集体的关系,并反思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是否有利于群体的协作。可以说,反思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开始。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也使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建立在人对自然界的了解以及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基础上。

然而,由于原始人类刚刚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他们还远不能像现代人一样在体力和智力方面控制和利用自然,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原始人类只好相互依靠、相依为命以获得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这就必然使个体对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共同体产生某种依赖并导致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这种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与自我意识使人形成某种程度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对其产生一定依存心理的情感体验。归属的实质在于个体对某一团体的价值认同。

在个体的归属感中还包含着一种敬畏感。从本质上看,敬畏感既是对个体利益的肯定,又是对社会共同体的根本利益的肯定。敬畏感是在个体知觉到外在戒律对种族以及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后而引发的一种道德情感。共同体既是个体成员的利益所系,又是个体消除或减少恐惧感、形成归属感所依赖的对象,因而个体对这一共同体必然产生敬畏之情。正是这种归属感和敬畏感,使原始人类必然把个人需要视为原始集体的共同需要,或者把原始集体的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从而把个人同集体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在与自然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恐惧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敬畏感乃是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心理动因。

第三,道德起源的社会因素。恐惧感以及由它产生的归属感和敬畏感虽然是道德得以产生的心理动因,但是它们本身却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萌发和发展的。因此,归根到底,正是劳动使人成为道德的主体,促成了人的道德需要,创造了道德产生的必要性和动力。

之所以说生产劳动是道德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决定因素,这是因为:

首先,生产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创造了道德的主体。从人类祖先利用自己加工制作的第一件工具来获取生产资料满足自己生存需要时起,人就开始脱离动物。诚如马克思所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3)在生产劳动中,人不仅使自己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人的手足、大脑和感觉器官,为人成为道德的主体创造了自然条件,而且使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环境和对象,了解自然界和自己的需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自己的活动;从而使个人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而且也意识到他人和群体的存在和利益。人既按照他的本性即他的需要的主体尺度来对待自然界,同时又以对象的客观尺度即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界。于是,在原始氏族内部便逐步形成了比较明确的调整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要求,即个人对群体利益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的行为准则,并通过群体的舆论使之趋于稳定。这样,人们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了维护群体利益的义务感和荣辱观念,从而使自己成为道德的主体。

其次,生产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动力。马克思说:“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4)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协作和帮助,以及人的生产带来的交换和分配,使人与人之间必然形成一种社会关系。随着劳动分工的产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地被凸现出来,个人的利益观念和追求也逐渐产生了。于是产生了个人同与之相互交往的他人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道德规范作为调整利益关系的手段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方面,劳动活动必然使原始群体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而需要保持以前那种群体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劳动活动又使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发展而不得不依赖于这一群体的存在和统一。道德调整就是基于利益矛盾而发生的个人和社会群体这两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需要的产物。

最后,劳动不仅创造了道德,而且也推动了道德的发展。劳动不仅带来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来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使人们产生了对自己的全面意识和全面发展的要求。人们通过劳动不仅满足生存需要,而且在劳动中体验到人的本质、人的力量,萌发出对前景的想象和展望,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使人将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全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手段。于是,道德不仅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而且也成了社会成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可或缺的追求。

综上所述,道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以善和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和耻辱等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人们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总之,生产劳动和社会分工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是道德形成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