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庐陵任上展才华,德治思想获民心

庐陵任上展才华,德治思想获民心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庐陵任上展才华,德治思想获民心王阳明在贵阳书院讲学,逐渐赢得了官场同仁的赞许。通过家书,王阳明得知父亲已经被迫致仕回乡。因为升迁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任,与上一任官员进行交接,所以王阳明不得不急切地准备行囊东归。冀元亨等弟子早已经派人在码头迎候,并将王阳明恭迎到龙兴寺。眼见就到吉安庐陵,王阳明便对吉安进行了一番了解。

2.庐陵任上展才华,德治思想获民心

王阳明在贵阳书院讲学,逐渐赢得了官场同仁的赞许。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传到了刘瑾的耳中。通过家书,王阳明得知父亲已经被迫致仕回乡。王阳明早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随时等待着刘瑾的再次报复。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道吏部要求调任的文书,文书上明确写道:擢升王阳明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

刘瑾在武宗朝初期,对内阁大学士、抨击自己的文官们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从这方面来看,刘瑾的确是一个十恶不赦、恶贯满盈的奸佞小人。然而经过最初的政治斗争之后,刘瑾作为掌权人开始实施很多有利于百姓的施政方针。明朝的政治局面一下子又趋于平静,并且吏治大有改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概有两个原因。

其一,反对派的力量不再能威胁到自己。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内阁大臣已经被罢黜,朝廷之中的反对派可谓群龙无首。刘瑾利用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廷厂的爪牙对很多反对自己的文官进行了逮捕。这些官员不是被廷杖致死,就是被贬谪离京,完全失去了对抗刘瑾的能力。在刘瑾的淫威下,很多大臣选择了臣服。刘瑾上位成为朝廷中的“一把手”,也就不再丧心病狂地继续对受打击的人加以迫害。

其二,为了收买人心重塑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无论谁是当权者,都想在百姓心中留个正直光辉的形象。王莽篡夺汉朝天下之后,还推行了很多有利于革除时弊、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措施。只不过很多措施触及了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才导致了后院起火。刘瑾虽然是一个太监,但也想成为百姓心中的好太监。他推出了很多革除弊政的措施,相对缓解了百姓的生活负担。

每个人都有着正义与邪恶双重性格,只不过在现实的影响下,我们仅表现出某一方面,但并不代表我们失去了另一方面。从刘瑾的施政方针可以看出,他也曾清楚地认识到明朝所面临的困境,想有所作为,真正地为百姓做一些事情。这其中虽然掺杂着太多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不可否认他的确做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

正德四年(1509年)年底,刘瑾在朝廷中的权势如日中天,吏部居然发了一道升迁王阳明为庐陵知县的文书。王阳明感觉到匪夷所思,内心却无比激动。三年的贬谪生活,在龙场就度过了将近两年。如今突然要离开,王阳明还真的有些不舍。龙场地区的百姓,贵阳书院的学子,知遇之人席书、毛应奎,都是王阳明在贵州得到的最真实的朋友。

如果没有这次贬谪,王阳明也许还在京师讲学,还可能在六部中得到升迁,但他绝对不会在思想上有如此大的精进。“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圣人之道,王阳明居然在龙场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参悟。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学思有度,不断地总结自己。

因为升迁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任,与上一任官员进行交接,所以王阳明不得不急切地准备行囊东归。两年前从余姚、杭州过江西、湖南、贵州来到龙场,这次东归选择的路程与来时正好相反。西去龙场的时候,王阳明曾经在很多道观、寺院居住,并相约在归来时再次造访。王阳明首先要停留的地方是湖南的辰州,因为在辰州有自己的弟子冀元亨等相迎,还要在龙兴寺与杨名父相会。

正德四年(1509年)年底,王阳明与三个仆人踏上了东归之路。他们乘着扁舟顺沅江而下,过黔阳、泊溆浦,之后就到了辰州。冀元亨等弟子早已经派人在码头迎候,并将王阳明恭迎到龙兴寺。这龙兴寺建于唐太宗贞观时期,为千年古刹,背依虎溪山,俯临沅江水,隔江与笔驾山遥遥相望。

很多文人都喜欢留宿在寺院和道观,他们并非真的潜心仙佛之道。大概有两个原因诱惑着文人们对道观、寺院趋之若鹜。一方面就是自然环境的吸引。很多寺院和道观都是建立在名山大川之间,像中国的四大佛教寺院就是建立在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龙兴寺也不例外,不仅背靠虎溪山,还临沅江。自然环境如此清幽,很适合静心修行,修养身心。另一方面就是人文环境的吸引。在寺院和道观中,我们不仅能见到很多具有文化气息的建筑,还能遇到不少精通佛道儒经典的修行者。文人们可以与得道的道士、住持进行诗文、思想等方面的切磋。

王阳明在龙兴寺主要是为了等待杨名父的到来,所以很少在寺院之外走动。冀元亨等弟子也在寺院宿留,平常与王阳明探讨圣人之道。王阳明在贵阳书院讲“知行合一”的感悟,有很多人不明白,对此王阳明深感愧疚。就像爱因斯坦讲“相对论”一样,没有多少人能理解。王阳明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讲学方式有问题,还是自己的理论存在缺陷。

为了进一步参悟,王阳明在龙兴寺学会了打坐静思。在理解儒学的过程中,打坐静思可以锻炼对内心的收放。只是王阳明没有向弟子们解释,故而很多人误认为王阳明还在沉迷佛老。为了避免弟子们误解下去,王阳明之后还特意写信告知弟子们。

在龙兴寺等了几天,杨名父还是没有应约而来,于是王阳明选择了离开。之后他过桃源县而思陶渊明遁世的行为和出世的无奈;过洞庭湖、汨罗江再凭吊屈原;登岳阳楼而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再之后过长沙,作《三山晚眺》,到醴陵再宿泗州寺,与寺中老僧畅谈。转眼间,王阳明已经过了湖南来到江西,首先在萍乡武云观住下。在西行时,王阳明曾经夜宿武云观,并与观中道长约好,归来时一定再宿武云观。如今两年过去了,王阳明再次来到武云观,感慨颇多,作《再经武云观书林玉玑道士壁》,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眼见就到吉安庐陵,王阳明便对吉安进行了一番了解。吉安这个地方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又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总结大概有三点。

第一,吉安人杰地灵,多出才子。

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将江西的才俊已经夸赞得淋漓尽致。两宋时期更是出现了欧阳修、杨万里、周必大、胡铨、文天祥等诗文双绝天下、忠孝节义流芳的大才子、大文人。元朝的时候,南方士子们多受压制,在仕途上没有凸显的成绩。到了明朝,江西的才子们又重现了自己的辉煌。

明成祖组建内阁,起用的七名翰林中居然有五人来自江西。这五人中又有三人为吉安人,可见吉安人才之俊。更为传奇的是,永乐二年(1404年)的科举殿试,吉安的才子居然独占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和二甲进士的前四名。值得一提的是,活跃在明朝中前期的解缙、杨士奇、陈循、彭时都是江西吉安人。就是因为吉安多才子,民间才会广传“翰林多吉水,朝上半江西”。

景泰年间的内阁首辅陈循曾经自豪地说:江西、浙江、福建三省的读书人最多,在三省之中以江西最多。而在江西的各府之中,吉安的才俊又是独占鳌头。据统计,在明朝开国后进行的31次科举考试中,总共出了31名状元、93名一甲进士、5603名进士。江西吉安府就出了9名状元、21名一甲进士、477名进士,在人数比例上均领先其他各府。

因为吉安发达的教育体系,促其成为“文章节义之邦”。在古代的官场中,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讽刺说法,这用在人才选拔上也未尝不可。江西吉安出了那么多有权势有名声的官员,他们必然会反哺自己的出生地。有素养的官员会利用个人关系推动故乡的教育事业,期望出现更多的才俊;权力熏心的官员为了缔结朋党,会在选拔人才上刻意起用同乡,组成一股影响朝局的势力。而吉安似乎属于前者。

第二,吉安民风好诉讼。

吉安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方,百姓多知书达理,明晓国家的法律。他们不屑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也不屑于通过乡老调解争端,而是喜欢依靠官府主持公道。不管是武装械斗的流血事件,还是偷鸡摸狗的鸡毛小事,吉安的百姓都会状告到官府。这固然可以宣扬公理,却不利于官府去粗取精、避轻就重地处理案情。

成化年间,有个叫许聪的官员调任吉安知府,顿时心生不安。吉安喜欢争讼的民风,许聪多有耳闻,恐怕自己难以在吉安站稳脚跟。为了方便在吉安主持公道,许聪特意向朝廷添油加醋地说了一些吉安百姓争讼不利的事情,获得了朝廷授予的便宜行事的特权。许聪认为有了朝廷做后盾,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改革,特别是对待讼风问题。没想到吉安的豪强将许聪状告到京师,最终迫使朝廷将许聪下狱致死。

许聪是依法办事,却遭到了不应有的残害,可见吉安讼风之强。其实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朝廷已经规定:民间发生财产和田地纠纷,不许直接告到县衙,而是先由乡老里正来进行调解。明太祖之所以会将诉讼压制在民间,正是从源头上解决违法乱纪、稳定国家统治。积弊越深,就越难处理,将很多事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真正达到防微杜渐

朱元璋虽然在明初很重视刑罚,用严苛的法律肃清吏治,却用柔和的教化手段对待百姓。在朱元璋的心中,官员清廉、百姓淳朴才能保持国家一片祥和的气氛。为了教化百姓,朱元璋特意在各地广建学校,宣扬和推行文化法制教育。在地方上,朝廷还设立了申明亭和旌善亭。申明亭就是将因偷盗、斗殴或其他原因被官府定罪的名单张贴出来,以起到警戒他人、防微杜渐的作用;旌善亭就是将为国尽忠、为民办事、为人行善等好人好事张榜出来表彰,以起到劝人行善尽忠的作用。

为了止息争讼,朝廷命令地方挑选出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专门处理乡里之间的争讼。这个德高望重的人被称为里老,有调解或裁决地方的财产案、婚姻纠纷案和打架斗殴案的权限,并有一定的惩戒权力。如果地方上的案件不经过里老的裁决就上告到县衙或府衙,被称为越诉,不但不被受理案情,还会被惩以鞭刑。许聪当初就是为了解决越诉的问题,没想到最终还是被越诉所害。

因为明初有朱元璋这样执法严明的君主,民间才会严格遵守法律。可是到了明朝中后期,各种弊病一同出现,弄得朝廷顾此失彼。吉安的好讼之风正是在朝廷一再姑息下才形成的,逐渐成为很多官员望而生畏的事情。王阳明已经探知吉安的好讼之风,心中也盘算好了具体的对策。

第三,吉安的无理摊派过重。

吉安地区的摊派过重,是由明朝的镇守中官(由内宫太监充任)造成的。起初的镇守中官多是被派往边镇作为地方的监军,以防止边镇军队的叛乱。到了明宣宗年间,朝廷在更多地方都设有镇守中官,专门负责搜刮地方特产,向皇帝进贡。镇守中官多为既没有文化素养,又贪婪成性的太监,凌驾于地方巡抚和镇守武官之上,干一些搜刮民脂民膏的恶事。

庐陵县本地并不产葛纱,居然被摊派上贡葛纱。如果不上贡葛纱,就要折现成银子上缴,这分明就是敲诈行为。摊派的公文到了庐陵县,激起了百姓的义愤。贪官的种种恶行也是吉安百姓好讼之风形成的一大原因。庐陵县被摊派的葛纱费为一百零五两,如果不能照数收赋税,就得由粮长负责垫付。粮长陈江为人和善,又不忍百姓受苦,总算是倾家荡产地将这个摊派填补。可一连就是好几年,没有哪个粮长能够顶得住。

小小的庐陵县除了葛纱费摊派外,还有岁办杉料、楠木、木炭、牲口等摊派。庐陵这个书香之地尚如此被搜刮,其他各处的情况可想而知。在镇守中官数次盘剥下,很多百姓不得已揭竿而起,成为国家的祸患。庐陵的百姓喜欢诉讼,经常群集于县衙,要知县给个说法。

此时的王阳明刚刚走马上任,了解情况后,就开始了自己刚柔并济的施政方针。为了彻底解决庐陵的问题,王阳明首先解决了庐陵的燃眉之急,也就是缓解庐陵摊派过重的状况。为此,王阳明写了一封《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的奏请书给吉安府衙和江西布政使司,要求免除镇守中官无端加给庐陵的摊派。

等王阳明将这封奏请发出去之后,才感觉到有些害怕。毕竟自己才刚刚上任,就这样义正词严地为民请命,难免要再次受到打击。让王阳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吉安府衙和江西布政使司与那个镇守中官都答应了王阳明的请求。王阳明刚刚上任就为庐陵百姓免除了摊派,在百姓心中建立了刚直果敢的形象。

正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有了对庐陵百姓的恩惠,王阳明在改善庐陵好讼风气的时候才有了底气。王阳明针对庐陵好讼的风气,发出了《告谕庐陵父老子弟》的公告。公告中说:“庐陵是个文献之地,却以争讼著称,作为县令的自己也感到羞愧。如果是危及安身立命的官司,县衙一定会受理,而且会秉公办理。可是庐陵县中,很多诉讼根本就是鸡毛蒜皮的事,经过里老调解就能解决,没有必要闹到县衙。”

而且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争讼,会导致很多弊端。其一,农忙的季节,百姓本应该在田地中耕作,如今却将大部分精力用在诉讼上,导致田地荒芜,粮食减产。其二,多人诉讼,家中老幼无人照料,弄得家不安宁。其三,越诉告状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候还会遭到严重的惩罚,得不偿失。

王阳明劝庐陵百姓将田地、婚姻纠纷及偷盗等事情首先交由里老调解。如果里老不能解决,苦主再上县衙、府衙也不迟。逐级上诉,逐级遴选解决,既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又能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地为百姓做些实事。好争讼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明太祖朱元璋已经有先见之明,以里老来处理地方事务。王阳明仿效之,想要教化庐陵百姓,以道德礼仪来提高他们的素养。

因为王阳明此前为庐陵百姓减轻了摊派负担,赢得了百姓的拥戴,所以在具体教化庐陵百姓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久已废弃的申明亭和旌善亭被重新恢复,以善恶的事实来教化百姓。遴选真正德高望重、肯为民请命的里老主持地方,负责调解各类诉讼。经过王阳明雷厉风行的改革,庐陵的好讼之风有所改观。

庐陵还有经常失火、盗贼猖獗、驿递久废等问题,王阳明经过实地考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通过对房屋的材质、建构距离进行限制,扩宽道路,设立火巷等措施解决了庐陵经常失火的问题;通过强化明初的里甲制度,将邻里百姓联合一处,共同抵御盗贼侵袭,解决了盗贼猖獗的问题;通过建设驿站房屋、马厩,扩修驿道等解决了驿递久废的问题。

在六七个月的任期内,王阳明竭尽所能教化庐陵百姓,可谓政绩卓著。正所谓上行下效,庐陵有王阳明这样的大儒者,引得庐陵才俊争相仿效。百姓感谢王阳明治理一方有功,多遵循阳明的教化之语,让庐陵在短时间得到了大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