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王玄览名晖,法名玄览,广汉绵竹人。弟子尊其为洪元先生,将他谈论经教的语录,辑成《玄珠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王玄览像王玄览的《玄珠录》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佛家学说,表现出明显的道、佛合流的色彩。所以他又称“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对于如何修炼“常道”的问题,王玄览认为,不应外求,而应内求,他称之为坐忘养神。

第二节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王玄览(626—697年)名晖,法名玄览,广汉绵竹(今属四川)人。30余岁时,曾与二三友去茅山学道,途中觉得同行的人都不具有“仙才”,半路返归故里。感叹“长生之道,无可共修”,此后遍研道、释二教经典,专重“心证”。49岁时,受益州(治今四川成都)长史李孝逸召见,深受敬重。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奉召赴京,行至洛州而卒。弟子尊其为洪元先生,将他谈论经教的语录,辑成《玄珠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

img189

王玄览像

王玄览的《玄珠录》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佛家学说,表现出明显的道、佛合流的色彩。他以“道”为最高范畴,以《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一章)为理论基础,把“道”看成是“可道”与“常道”的统一体。他认为“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万物有生有死,不能长存,而天地则无生无死,可以长存。因此,“可道”无常,是假;而“常道”才是真、是实。所以他又称“可道为假道,常道为真道”(《玄珠录》卷上,第七)。由于“常道”和“可道”都同是“道”,因此双方也存在着“相因生”“相因灭”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他说:“不但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但常道常,亦是可道常。”(同上,第八)这段话,他没有作具体解释,大意是说,“常道”要通过“可道”才能够表现;“可道”要依靠“常道”才能够存在。“道”的性质,就是这种真与不真、常与不常的统一体。这样的说法,十分类似华严宗的思辨哲学。可以说,道家的观点、佛家的方法是构成王玄览“道体”说的两块基石。

王玄览认为,不但“道”具有两重性,“道”与万物的关系也具有两重性。从“常道”言,它是物的精神性本体,它不随物的生灭而生灭,所以说它是“真”、是“常”。从“可道”而言,它只是“常道”在物上的印记,它要随物的生灭而生灭,所以说它是“假”、是“不常”。他认为,“道”只有一个,但“道”的印记遍于每一物,每一物都是“道”的印记;“道”的印记与物不分彼此,浑然一体,“即物是道”“道皆是物”,但作为“道”本身则是永恒不变的,借以说明“道”超越物质世界而又主宰物质世界的绝对性质。

王玄览在谈到“道”与人的关系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道”与众生异,怎么可能修得“道”?如果众生与“道”同,那又何必要修“道”?对于前一个问题,王玄览的回答是,“道”与众生也存在着“互相因”,即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关系。据他说,“众生禀道生”,所以是“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因此众生可以因修而得“道”。这种“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的命题,与“即物是道”“道皆是物”的命题一样,在后代的理学和反理学思潮中都产生了反响。对后一个命题,他的回答是,众生与“道”同,这是要经过人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的。当人的言行还没有完全置于“道”的约束之下时,他叫做“人显道隐”,就会受到各种烦恼和痛苦的困惑,众生需要修“道”,就是为了避苦求乐,早一天进入道教所构造的“乐园”中去。

王玄览认为可修而得的“道”,不仅是指“可道”,而且包括“常道”。他指出,“可道”是与物相联系的,它们都是以“常道”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因而都没有自己的本性,都不能自我做主,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据他说,“无常生其形”(同上,第六),即修“可道”只能保存形体,成为“形仙”,这种表面的功夫,他又叫做“滥道”“私道”。然而,他又认为,虽说“可道”是“妄”,但又不可不修,因为“即妄等之法,并悉是真”(同上,第一),这是得到“常道”的必经阶梯。

对于如何修炼“常道”的问题,王玄览认为,不应外求,而应内求,他称之为坐忘养神。他说:“形养得形仙,坐忘养舍形入真。”(同上,第六)只有用坐忘的方法养神,才能超越形体,得到真道。按他的解释,“道”不在人心之外,而是人心之中具有“道”的印记,他称之为“道性”。“道”生万物,就是“道”通过心生万物,心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常以心为主”(同上卷下,第四),即心是客观世界的主宰,客观世界的运动和静止,都不过是人的主观感觉。他举例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动静”,动静皆由视觉引起:“眼摇见物摇,其物实不摇。眼静见物静,其物实不静。为有二眼故,见物有动静。”(同上卷下,第五至第六)如果没有人的双眼,也就没有动静的存在。因此,他得出结论说:“十方所有物,并是一识知。”(同上卷下,第三)所以,他认为修习“常道”的要旨是通过“心证”求得一个清静不变的“识体”。这又和佛教唯识宗的观点接近了。

王玄览认为“心证”要分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是灭绝知见。他说:“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同上卷上,第六)这里,他提出并回答了这样的问题:人死了,知见也就自然消失,那么,何必要劝人苦修强令灭知见呢?他认为形神俱灭,这不是得道,只有知见先于形体灭绝,把人修炼成无思无虑的状态,才是“得解脱”。其次是要恬淡守一。王玄览解释说,恬淡,就是“虚心”,把杂念从心里排除出去,让“道”占据整个思想的领地。守一,就是心不动摇,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归心志不移变”(同上卷下,第九),他把这种方法叫做“修变求不变,修用以归体”(同上卷上,第十六)。据他说,如此便可与“常道”为一,成为“神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