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朱元璋为什么喜欢绝色美女

朱元璋为什么喜欢绝色美女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敢为天下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居后不争,也就是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人们认为的“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的乌龟哲学,更不是反对时代进步、故步自封的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而是大智若愚的人生哲理。不敢为先,就是要示人以柔。怀王一听,龙颜大怒,下令对此女处以割鼻的劓刑。冯异的功名正是来自他的“不争”,不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

【原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

【译文】

我有三条基本的行为原则,把持它以保证大道得以贯彻执行:第一是柔慈;第二是俭约;第三是不争天下第一。

【解析】

在礼学上,老子推崇自卑而尊人的原则,那种作为谦的反面、骄的张扬,自然为老子所深戒。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由此可见,自见、自伐、自是、自矜皆为“骄”,均为谦卑的对立面。骄态跋扈,致使自见反而不明,自是反而不彰,自矜反而不长,它只可能“自遣其咎”。

居后不争,也就是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人们认为的“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的乌龟哲学,更不是反对时代进步、故步自封的奴隶主贵族的没落哲学,而是大智若愚人生哲理。张岂之教授曾这样解释这句话:不敢为天下先——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这叫做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先,就是要示人以柔。事物的发展总是刚与柔的结合,—味地进取刚强,并不足以保证事业的成功。它意味着言行谨慎,收敛锋芒,不要处处表现,事事争胜。假如是一把锥子,平时就要收在囊中,必要时才脱颖而出,发挥作用。而不要老是将锋刀暴露在外,那样只能处处让别人提防你。即使是好意也会被别人当做恶意。收敛的作用首先就在于保护自己,不至于因锋芒太露而招致别人的攻击。况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锋芒毕露,只能让别人防你,而你却无法防别人。要为天下先,就要显露才干,争胜好强,从而取得成功,但如果是这样,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因为你取得成功,就会声名鹊起,就会招致别人的嫉妒,成为众矢之的。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重,祸必及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明朝的解缙是著名的才子,才华绝世,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深得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曾对他说:“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他五岁读书,七岁赋诗,十岁日诵数千言,终身不忘。待至十三岁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老成不能难;二十二岁便考中进士,是明初有名的江南才子。朱元璋让他以“春风秋雨”为诗,他写出“漫漫春风入舜韶,绿柳舒叶乱萦调。君王不肯误颜色,何用辛勤学舞腰”的佳句;陪朱元璋钓鱼,朱元璋老是钓不到鱼,十分不高兴时,他上前拍马屁,出口成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无影踪。凡鱼不识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解缙年少得志,盛气凌人,飘飘然,找不着北了。他口无遮拦,无所顾忌,连朱元璋要诛杀大臣,他都敢冒死进谏,终因为同僚所忌,而被朱元璋劝返原籍“读书”,说十年后再让其回京任用。这是朱元璋给他的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可惜,解缙仍未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没有从自身上找原因,在回家八年后,听到朱元璋的死讯,即赶到京城,以为可以受到重用;不想却被人以“读书”未满十年,是违诏之举,又被“贬”走。虽然后来他再次被启用,任为翰林待诏,也曾参与《永乐大典》的编辑。只是他不能解读“我是谁”的奥秘,仍旧臧否无顾忌,终被人所诟陷,被贬谪广西等地,后又不知死活的参与宫廷内斗,触怒龙颜,被朱棣打入死牢。在狱中他被人灌醉后埋进雪堆里,冻死在一个严寒风雨之夜,时年仅47岁。解缙之死,皆因他自己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处处争锋,没有自知之明所致。

其实,从古至今,不能认识自己和形势而惹来灾祸的又岂止万千?有的人一朝得志便猖狂,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有的人自以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埋怨得不到重用而牢骚满腹;有的人唯我独尊,天马行空,“一览众山小”。殊不知,过分的张扬显露和争强只能带给自己不利的后果。

在《战国策》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魏王送给楚怀王一名美女,楚怀王对这名美女非常倾心。楚怀王本来就有一名名叫郑袖的爱妾,郑袖知道这件事后,嫉妒得几乎发狂,但表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反而对这位美女视为自己妹妹般的疼爱,好让怀王相信她一点也不嫉妒。郑袖对这位美女说:“大王非常宠爱你,但唯独对你的鼻子不太满意,所以你以后在大王面前,一定要将自己的鼻子捂住。”听了此话后,这位美女每次在怀王面前都捂着鼻子,怀王对此颇觉奇怪,便问其爱妾郑袖,郑袖借此大献谄言,说这位美女是嫌大王体臭,所以才捂住鼻子。怀王一听,龙颜大怒,下令对此女处以割鼻的劓刑。可怜的美女,遭此大难还不知为何缘由。究其根源,无外乎是太出风头,使别人显得黯然失色,以致遭他人妒忌,如果这个美女懂得不争天下第一的道理,不出尽风头,想必也不至于此。

相反,如果能够谦虚处下,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反而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不自己夸耀,所以才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领导;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赢。汉代的“大树将军”冯异,可谓深得其中奥秘。冯异在每次征战结束后,从来不与诸将并坐论功,排写功劳簿,而是一个人悄悄地出去坐在一棵大树下闭目养神,久而久之,人们给他送了一个雅号:“大树将军”。平时他操练自己的军队与敌人交战时,将士必须冲在最前面,但“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因而很受将士的拥戴。在军队调配之时,将士们都说:“愿属大树将军”。光武帝刘秀对这位将军也十分敬重,在做皇帝的时候,特意把站在后面的冯异拉到诸位公卿面前介绍说:“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后来,冯异被分封为应侯、阳夏侯。冯异的功名正是来自他的“不争”,不为天下先。

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能争得第一。实在争不了第一,我们不妨向第二的位置靠拢,其实位居第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争第一并不是要我们丧失进取之心,争得第一的同时伴随着相当大的风险,何况,不争第一也有他现实中的好处。

当“第一”要花费很多的力气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大至一个企业,小至一个人,都可能有这个问题。其所冒的风险是最大的,他所需要投入的资本都要求比别人要多、要好、要大。好不容易排到了第一,又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眼中钉’,都想超过你,甚至算计着要弄垮你,如果不敢为天下先,甘当其后,我们可以静观领先者如何构筑、巩固、维持其地位,其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可以拿过来当做经验和警戒;其次,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第一’的机会。我们暗中积攒着力量,待有一天我们觉得自己具备这方面的实力后,就可以趁机攀升;另外,由于我们志不在‘第一’,所以做起事来就不会急切,就不会造成压力过重,也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样反而能保全自己,降低失败的几率。

因此,不管是做人还是经营企业,从第二、第三做起都没关系,并不一定非得想着力争第一,如能稳稳当当做个第二,一旦主客观条件成熟,自然也就成了第一。这时候的第一,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第一,才是真正的天下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