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里仁为美的真谛

里仁为美的真谛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日 里仁为美的真谛 好静乐山的情趣我曾经将《论语》这一思想表述为:“里仁之美——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忠恕通仁·施济超仁——《论语》关于行仁与成名的智慧。”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功也充分说明了“里仁为美”这一人际交往原则是颠不可破的真理。是解释“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第三种意见。“里仁为美”,就是说怀着美好善良仁爱的心去施善行仁。

第四日 里仁为美的真谛 好静乐山的情趣

我曾经将《论语》这一思想表述为:“里仁之美——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忠恕通仁·施济超仁——《论语》关于行仁与成名的智慧。”

“里仁之美”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从主客两个方面阐明向群、乐群、聚群、尚友的仁爱之心的。里仁之美是告诫人们选择仁人达到美好的境界,是要求主体向具有仁心的仁人靠拢,选择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要求人们接纳志士仁人与己为友。前者是向外追求仁人,后者是开放接纳仁人。古今中外,凡有大作为于人类社会的杰出人才,无一不是这二者紧密结合的产物。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现实,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许多主观和客观条件,而主观上的仁爱乐群、向群和客观条件的仁爱乐群、向群是促成真挚友谊的土壤,而诚挚友谊的帮助往往是杰出人才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就是《论语》赞美里仁的真谛。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功也充分说明了“里仁为美”这一人际交往原则是颠不可破的真理。

爱因斯坦的成功除了他自己具备伟大的仁爱之心、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精神之外,同他的一些好朋友在他人生关键时刻的大力帮助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贝索帮助爱因斯坦选择目标,没有格罗斯曼拯救爱因斯坦于危难之中,没有“奥林匹亚科学院”朋友们的激励,没有普朗克等人对爱因斯坦成名的支持,就很难说有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功。

一个偶然的机会,刚入大学不久的爱因斯坦,在一次家庭晚会上结识了已从该校毕业且比他长六岁的米凯耳·贝索。这两位喜欢拉小提琴的青年,因志同道合结成了莫逆之交。贝索知识渊博,思想敏锐,喜欢批判哲学,经常仁慈地对爱因斯坦进行鼓励和帮助,并把马赫的《力学史》推荐给爱因斯坦阅读。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精神与马赫的批判精神一脉相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念的批判,对极富个性且风华正茂的爱因斯坦而言,恰恰起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用。从此以后,年轻的爱因斯坦掌握了马赫的批判之剑,刺向那已有两百余年历史的牛顿力学。经过长期不懈的钻研,加上朋友们的真挚帮助,1905年年轻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文中既没有提到参考文献,也没有提到任何名家的指教,却在文末感谢朋友贝索的热忱帮助和有价值的建议。鉴于他们二人的深厚友谊对相对论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最光辉的精神产品之一的问世起到了重大作用,因而人们把贝索称为相对论的“助产士”。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老年后一直不忘贝索对他的帮助,并说,“在整个欧洲,我找不出一个比他更好的知音”。假如爱因斯坦“择不处仁”,不接受贝索的帮助和支持,假如贝索不欢迎“自远方来”的爱因斯坦,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焉得知”),哪里会有他们二人的“不亦乐乎”?

这就是我在阅读《论语》第四篇《里仁》时联想到《论语》第一篇《学而》所想到的故事。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对于这13个字,钱穆先生和杨伯峻先生作了不同的翻译。

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1]

“先生说:‘不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2]

杨伯峻从选择好的住宅环境这一角度对孔子的话进行理解。钱穆从选择自身的行为这一角度对孔子的话进行阐释。杨伯峻本于荀子、郑玄等人的解释,钱穆依据孟子等人的叙说。

郑玄:“里者人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为美。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为有知。”[3]

《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4]

以上为杨伯峻译文之所本。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5]

孟子的理解,是钱穆翻译的根据。杨伯峻从住宅环境入手,钱穆从修养的心境着眼,各有所见。

沈居士兼荀、孟二者以立说。皇侃《论语义疏》引沈居士云:“言所居之里尚以仁地为美,况择身所处而不处仁道,安得智乎?”[6]兼环境、心境以为说。是解释“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第三种意见。

以往对“里仁为美……焉得知”不外乎上述三种解释。根据我的理解还可以作出如下的新解释:

怀着美好善良的仁爱之心去做美好善良仁爱的事,心中如果没有美好善良的愿望,怎么能够获得爱人行善的智慧呢?

这种新的解释基于下述的理解所作出:

里,本指古时居民聚居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将“里仁”的“里”字诠释为“居”,作为动词使用,“居”有“占据”、“占有”、“积蓄”、“囤积”等义项,引申为“怀着”。因此,“里仁”即“怀仁”。

“为美”的“为”字,杨伯峻和钱穆都将其理解为“是”。作判断词使用。我在这里则将其诠释为“施行”、“作”。《尔雅·释言》:“作,为也。”为犹作也。“为美”即“行善”、“作好事”、“行仁”、“作仁”、“施仁”。美,善也。《说文解字》:“美与善同意。”叶德辉《天文本论语校勘记》:唐本、津藩本、正平本“美”作“善”。

“里仁为美”,就是说怀着美好善良仁爱的心去施善行仁。也就是说美好的主观愿望支配着自己的美好的行为,美好的行为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和个人的私心,纯粹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人类的美好幸福而施善行仁。

“择不处仁,焉得知。”择者宅也。《释名》:“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宅,人之所居,心之所存者也。处,居也、怀也、藏也。一个人心中没有仁慈爱人的善良愿望,哪里还会有仁慈爱人的智慧呢?自然也就很难有仁慈爱人的行为出现。即使偶然有一些仁慈爱人的行为,也不是真心实意爱人行善所致,或是恶因得善果。那只是偶然的现象。不仁的人是不可能长久地去做好事的。只有那种实心实意仁慈爱人的人,才能够长久地做好事,不做坏事。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约,是穷困环境。只有那种真心真意仁慈爱人的人,才能够长久地居于贫困之中仍不放弃仁慈爱人的美德,长久地居于安乐之中仍不忘记关心爱护天下苦难的人们。只有那种实心实意怀着仁慈爱人的心的人,才能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才能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时刻刻想着人们,全心全意、真心真意、尽心尽力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反之,那种没有仁慈爱人的心的不仁的人,即使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也只不过是假心假意、半心半意而已。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要求我们将道德心(品德)与道德行为和道德智慧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美好的道德心(仁慈爱人之心)、美好的道德行为(仁慈爱人的行为)、美好的道德智慧(仁慈爱人的方法和艺术)三者必须统一起来。美好的道德心是基础,美好的道德行为是目的,美好的道德智慧是桥梁。三者缺一不可。

以上是我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提出的新解释。这种解释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全对。事实上对“里仁为美”还可以作出如下的诠释:

里者礼也、履也。“里仁为美”即“履仁行善”(并列结构)。“里仁为美”即“履仁是美”。“里仁为美”即“礼仁行善”。“里仁为美”即“礼仁是美”。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仁与智统一于仁,服务于仁。仁慈爱人的心是为人做好事的内驱力,是立身成名的根本。行善救世的智慧来源于仁心,又服务于仁心。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心,有仁德智慧的人利于行仁施善、普济天下。

美好的道德心、美好的道德行为、美好的道德智慧,都有赖于美好的道德勇气去发挥、去实现。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中庸》曰:“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7]

《中庸》用一个“诚”字概括了美好的道德心。“诚”是“仁”、“智”、“勇”三者统一的基础。这个“诚”就是《论语》的“里仁”、“不违仁”、“志于仁”的诚实善良、仁慈爱人的心理要求,即美好的道德心,仁爱之心。

美好的仁爱之心,要求人们互相之间忠恕相待诚实相处。忠与恕,是美好的仁慈爱人的道德心的两项重要原则。忠,是为人谋的原则,尽自己的心力为别人出主意想办法做事情就叫做忠。忠,包括自己对上、对下、对君、对父、对家人、对朋友的态度。恕,是待人宽的原则。尽自己的爱心去宽恕别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只要树立了美好仁慈爱人的道德心,他对别人,就不会有真正厌恶的心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这里的“忠”,就是为人谋的心理原则,道德要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要求为人谋要忠心耿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也是为人谋的忠诚原则在自己的欲望和情感上的要求。为人谋的忠诚原则的前提、基础是“孝”、“慈”——“仁”。“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孝”、“慈”是“忠”的前提。

“忠”不仅是为人谋的原则,也是与人处的原则。“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忠”既是下对上的原则,又是上对下的原则。“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忠信、忠厚、忠诚原则,主要是高尚的道德原则。“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这一原则包括下对上、子对父、妻对夫、弟对兄、朋友相对的心理要求,也包括上对下、父对子、夫对妻、兄对弟的心理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孔子认为真正的忠还必须以诲为条件。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忠尚有忠于职守的一层含义。令尹子文所谓忠。

“恕”是对人宽容的原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行为准则呢?孔子说:“大概可以用一个‘恕’字来统帅一生的行为吧!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莫拿去送给别人。”《论语》中虽然只有两次出现了“恕”字,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与“忠”同样重要的一个概念,或者说基本概念(即范畴)。

对忠恕这美好仁慈爱人的道德心的两项重要原则,《中庸》有一段较详细的记述。

“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8]

可见“忠”与“恕”是“违道不远”的两条道德原则。可是不少学者都将“忠”“恕”视为孔子实行“仁”的方法。高亨在《孔子思想三论·论孔子的仁与忠恕》一文中写道:

冯友兰先生说:“孔子的‘仁’,它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忽施于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录其大意)关锋、林聿时两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人民日报》1961年7月23日。)这个看法,我很同意,与管见不谋而合。”[9]

把“忠”“恕”作为实行“仁”的方法,是欠妥的。忠与恕,是贯彻仁道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不是实行仁道的方法。实行仁道的方法是内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事贤、友仁、下学、上达、好学、深思、将心比心、以人治人、以心换心。况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忠”的表现,而不是“恕”的表现。“忠”是忠于他人,“恕”是宽恕他人。

由于孔子自己也将“忠”、“恕”宽泛使用,因而后人将“忠恕”作为合成词使用。如上引《中庸》“忠恕违道不远”之“忠恕”。因而“忠恕”便成了中华民族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常常将忠恕、忠诚、忠信、忠厚、忠实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我们知道,只要具备了忠恕、忠诚、忠信、忠厚、忠实等美好的思想基础,要达到仁爱的境界也就容易了。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只要从仁爱的忠恕、忠诚等美德出发,那就会将方方面面的利益都协调好,将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处理好,那就什么事情都会办得妥帖稳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才能真正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才能真正做到与家人、与领导、与群众、与亲戚、与朋友和谐相处。才能真正达到仁者爱人的境界。

仁与不仁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对待富贵贫贱的态度。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去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对于富贵的需要、追求、向往,对于贫贱的厌恶,是幸福观、快乐观在人们意识中的体现。用正当的方式获得富裕、取得尊贵,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贫穷和卑贱;不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追求富贵、摆脱贫贱,是施行仁道的君子的道德要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这就是孔子的价值观对待贫贱富贵、幸福、快乐的取舍、评判。

富裕,是人们的生存需要。尊贵,是人们社会交往和自尊的需要。富贵,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幸福和快乐。贫穷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这些可以说是人们对于贫贱富贵的选择原则。

但是,作为一个有道德心怀仁慈爱人理想的人来说,在选择贫贱富贵的时候,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一切都要以“里仁为美”(怀仁行善)为原则。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达到发大财、做大官的目的,那就不是仁人所拥有的品德行为;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抛弃贫穷、改变卑贱的地位,也不是仁人所拥有的品德行为。真正的仁人就应当时时刻刻处处事事都不违背仁道原则,想方设法行善积德,即使在仓促慌乱之际、颠沛流离危难之时也要为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尽心尽力。欲将自己造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却又抛弃仁爱之心这一根本,是绝不可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的。真正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就是时刻怀仁行善、安贫乐道的人。这样的人,孔子认为是不多见的。他说: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者,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好仁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却很少。并不是这种高尚品德不可攀,而是人们不太愿意去做。只要人们在行善积德施仁方面下功夫,就能达到仁爱的境界。“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仁”字是什么意思呢?从文字训诂学上说,“仁”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训释:

一、对人亲善、亲密、友好、慈爱。《说文解字》:“仁,亲也。从人从二。”徐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说文解字》:“亲,至也。”徐灏曰:“亲从见,其义起于相见,盖见而相亲爱也。亲爱者莫如父子、兄弟、夫妇,故谓之六亲。引申为凡切近之称。”《孟子·滕文公上》:“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赵岐注:“亲,爱也。”仁,亦训为友好,友爱。《广雅·释诂》:“仁,有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古者谓相亲曰有,……有,犹友也。”《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韩非子·内储说上》:“王太仁薛公,则大臣无重。”

二、相互作揖以表示亲密尊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仁,亲也。从人二。会意。《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大谢仪》:揖以耦。注:言以者,耦之事成于此意相人耦也。《聘礼》:每曲揖。注:以相人耦为敬也。公食大夫礼:宾入三揖。注:相人耦。《诗·匪风》笺云:人偶能烹鱼者,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正义》曰:人偶者,谓以人意尊偶之也。《论语注》:人偶同位人偶之辞。《礼》注云:人偶相与为礼仪皆同也。按: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10]

三、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字汇·人部》:“果实中核曰仁。”《颜氏家训·养生》:“邺中朝士,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得益者甚多。”

其他关于“仁”字的训释都是在这三种训释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我认为,所有关于“仁”字的诠释都没有捕捉到“仁”字的本来意义。“仁”字的本义是:能够贯通天地的人心谓之“仁”,不能贯通天地的人心不得谓之“仁”。因此,简单地说“仁者人心也”,并没有捕捉到“仁”的真实含义。因为人心有善恶的区别。

“仁”字从“人”从“二”。“二”即“上”字。上面一横象征天,下面一横象征地。能够贯通天地的人心才能称得上“仁”。“仁”字的古文作“忎”、“img11”。超越凡心的心就叫做“忎”。千借为迁,或读为迁。迁,行进也,迁徙也,超越也。只有超越凡心的心才能贯通天地。仁训亲,亲训至,就保留了“忎”的意义。“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至,既能上去,又能下来。岂不是上通于天、下达于地吗?能上达于天下达于地的人必定是具备了超凡的心的人。《大学》所谓“在止于至善”的“至”就是“仁”的境界,而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最善”的“最”。“至”的反面是“不”(否)。《说文解字》:“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虽能上翔于天,却不能下达于地,仍不得谓之“仁”。因此,只有既能上达于天又能下通于地才能谓之“至”,谓之“仁”。而达到“至”的境界的人就必须是超出了凡人的心的人,因此,“仁”字古文作“忎”。“忎”有将心比心,将己之心比人之心,将己之心比天之心,将己之心比地之心,将己之心比死人的心等意思。如果仔细研究郭店楚墓竹简的“仁”字,我们发现楚竹简“仁”字从身、从心,会身心和谐为仁之意。从身、从心之“仁”字与从千、从心之“仁”字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两个古文“仁”字。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至于“仁”字古文作“img12”则更好理解了,上坐之“尸”既能通天又能入地。非常自然,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就同丧礼仪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尸”是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接受祭奠的活人(一般以臣下或死者的晚辈充任)。《诗·小雅·楚茨》:“鼓钟送尸,神保聿归。”郑玄笺:“尸,节神者也。”《仪礼·特牲馈食礼》:“主人再拜,尸答拜。”《公羊传·宣公八年》“祭之明日也”汉何休注:“祭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诸侯以大夫为尸,卿大夫以下以孙为尸。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11]唐·李华《卜论》:“夫祭有尸,自虞、夏、商、周不变,战国荡古法,祭无尸。”代表死人受祭的活人自然就被视为能贯通天地人的人了。可见“仁”(忎、img13)又是一个同祭祀、丧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概念。

因此,我们说“仁”的真实含义是尚群、乐群、向群、聚群、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众星斗拱和谐善良的心态。

一部《论语》,“仁”字共出现110次(包括《里仁》篇名的“仁”和《卫灵公》“无求生以害仁(人)”之“仁”字)。其中:《学而》3、《八佾》2、《里仁》19、《公冶长》10、《雍也》13、《述而》7、《泰伯》3、《子罕》2、《颜渊》13、《子路》3、《宪问》11、《卫灵公》11、《阳货》6、《微子》1、《子张》3、《尧曰》3。《为政》、《乡党》、《季氏》、《先进》四篇无一个“仁”字。

这些“仁”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师生对“仁”进行讨论的记录

1.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2.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3.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4.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6.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

7.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8.“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9.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10.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11.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

1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二、孔子单独谈论“仁”的记录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2.子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6.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8.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

9.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10.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1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1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1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

16.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

1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19.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20.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2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2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24.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三、孔子对仁人的评价及弟子对“仁”的理解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仁。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3.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5.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6.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7.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10.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11.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1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13.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14.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

15.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6.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论语·子张》)

17.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论语·子张》)

18.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论语·尧曰》)

19.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论语》中关于“仁”的诸多论述,综合起来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追求自我和谐,身心和谐,自我修养。要求人们用仁爱的心修养自己的品行,崇尚荣誉,追求卓越,达到自我完美,心地纯洁善良,内心和谐仁慈,与自我和平共处。质而言之,仁爱自己。

二、追求与自然和谐,天人和谐,天人合一。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质而言之,仁爱自然。

三、追求与他人和谐,立己立人,与人为善,与朋友和平共处。己欲仁而得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荣而荣人,己欲乐而乐人,己欲富而富人,己欲贵而贵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里仁为美,与朋友和乐相处。质而言之,仁爱他人。

四、追求与家人和谐,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夫妻尊重,慈爱儿女,和平共处,贤贤易色,在家无怨。质而言之,仁爱家人,仁爱亲人。

五、追求与社会和谐,尊重领导,热爱下属,上下左右前后和平共处。仁的境界要使社会趋于大同,使自己与社会达到和平共处的境界,在邦无怨。质而言之,仁爱社会,仁爱祖国。

六、追求与鬼神(祖宗)和谐,祭祀天地,慎终追远。仁的境界不仅要对自然、社会、家庭负责任,还要对鬼神(祖宗)负责任,对鬼神(祖宗)有爱心,有敬畏、景仰之心。质而言之,仁爱祖宗。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第35页。

[2]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年出版,第78页。

[3]何晏:《论语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第699页。

[4]荀况:《荀子》,中华书局,1954年出版《诸子集成》第二册《荀子集解》,第4页。

[5]孟轲:《孟子》,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四部要籍注疏丛刊·孟子》,第29页。

[6]皇侃:《论语义疏》,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第182页。

[7]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十,北京市中国书店印,《景宋本礼记正义》,21册,第22 24页。

[8]孔颖达:《礼记正义》卷六十,北京市中国书店印,《景宋本礼记正义》,21册,第11页。

[9]《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齐鲁书社,1987年7月版,第66页。

[10]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第365页。

[11]何休注,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2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