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孰能濁以静之徐清。

孰能濁以静之徐清。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竊疑二“孰能”蓋後人所加,《文子·道原》及《淮南子·原道》用老氏此文皆不見有此二字,與帛書合,是西漢古本無此二“孰能”之證也* * * *畢沅曰:河上公作“孰能濁以澂靖之而徐清”……竊疑河上本作“孰能濁以[止]静之,徐清”,河上《注》曰:“誰能知水之濁,止而静之。”

孰能濁以静之?徐清。

張舜徽曰:此二句各本不同,而皆有“孰能”二字居句首,王弼本作“孰能濁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語尤晦解。帛書甲、乙本均無“孰能”二字,文句整齊,今從寫正。

古棣曰:詳其文氣,兩句皆應有“孰能”。

案:“孰能濁以静之”“孰能安以動之”,古本此二句頗參差;或皆無“孰能”二字,帛書二本、想爾注本、索洞本、天寶本、次解本、伯希和二五八四及斯坦因六四五三即此源流;或次句“孰能安以動之”無此二字,龍興觀本即此源流也。王本及古本二句皆有此二字,則又一源流矣。竊疑二“孰能”蓋後人所加,《文子·道原》及《淮南子·原道》用老氏此文皆不見有此二字,與帛書合,是西漢古本無此二“孰能”之證也

* * * *

畢沅曰:河上公作“孰能濁以澂靖之而徐清”……或説作“止”者,與下“久”字爲韻,當是也。

馬敍倫曰:宋河上無“止”字,然譣《注》曰:“誰知水之濁,止而浄之。”則有“止”字。

蔣錫昌曰:顧本引河上《注》:“静,止也。水濁,止而静之,徐徐自清也。”是河上以“止”解“静”,非河本經文有“止”字。

王卡曰:案馬説是也,《道藏》本正有“止”字,今據補。

島邦男曰:《道藏》本“静”上有“止”字,是依河《注》謂“止而静之”而誤,非河本有“止”字。

案:蔣謂“静”上不當從馬添“止”字,其説是也。帛書二本及其他各本皆無“止”字,《文子·道原》曰:“濁而静之。”用《老》文,亦無“止”字,皆其明證。竊疑河上本作“孰能濁以[止]静之,徐清”,河上《注》曰:“誰能知水之濁,止而静之。”是河上本明明有“止”字,蔣據顧本引河上“静,止也”,謂河上以“止”解“静”;然,又將何以解釋河上“止而静之”耶?是知蔣説之牽強也。此文河上本作“濁以止静之”,自成一源流;《道藏》本有“止”字,猶存河上本之面目。宋河上無“止”字,蓋後人據衆本删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