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和你一起看流星雨

和你一起看流星雨

时间:2022-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你一起看流星雨自己制造一场“流星雨”,以便获得有关地球和月球上陨石坑的形状、大小及特征的第一手资料。有些流星会落在该区域内;有些会落在该区域外。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流星体坠落到地面通常为陨石或陨铁或者其他金属类石头,这一事实,中国也有记载。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
和你一起看流星雨_探索岩石、天体中

和你一起看流星雨

自己制造一场“流星雨”,以便获得有关地球和月球上陨石坑的形状、大小及特征的第一手资料。

材料:沙地或松软的土地;大小不同的石块;水——任选。

步骤:

1.本实验的基本思路就是抛出石块,使其落在沙地或土地上,并留下坑。与选定的小块沙地(如0.5平方米)保持一定距离,然后抛出“流星”。有些流星会落在该区域内(代表陨石);有些会落在该区域外(代表流星体)。

2.小心地把“陨石”从地上拾起。看看不同的石块是否会留下不同的坑?这些坑有何不同之处?陨石冲力的角度对坑的形成有何影响?要想砸出一个深点的坑,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如何区分原有的坑和新坑?

3.变化:如果把流星抛向潮湿的沙地或土地上,这些坑的性质会有何变化?

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这两种元素都是有磁性的。如果把磁铁在地面上来回拖几下,就会吸上许多小颗粒。大约20%的颗粒是来自外层空间的尘埃。

话题:石头的种类 恒星 地球

“流星体”是由飘荡在太空中的大块岩石、冰和金属组成的。一旦它与地球大气层相撞,就会使空气发光发热,并在空中留下一道亮光,这就形成了“流星”。如果它落到了地面上,就被称做“陨石”。许多巨型流星不会接触到地球表面,因为在此之前它们就已经燃尽了。不过,许多小陨石(流星体的小颗粒)会落到地球表面上,每天,小陨石的到来会使地球上增加400吨的物质。大约好几年才会有一些大型陨石落到地球表面上,每一万年地球才有可能碰到一块比高山还庞大的陨石。而即使陨石真的落到了地球上,它落到陆地上的机会只有1/4。大多数陨石都会掉倒海里。一旦陨石落到了地球上(或月球上),就会留下巨大的陨石坑。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有一个宽达3公里的大坑,地理学家认为该坑就是由陨石砸成的。

教你一招

流星雨的发现和历史记载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中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记录有7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流星群轨道的演变,也将是重要的资料。

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中国古记录也很精彩。试举天琴座流星雨的一次记录作例: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宋书·天文志》)这是在公元461年。当然,这里的所谓“数千万”并非确数,而是“为数极多”的泛称。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通常为陨石或陨铁或者其他金属类石头,这一事实,中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到了北宋,沈括更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他在《梦溪笔谈》卷二十里就写着:“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宋英宗治平元年是公元1064年。沈括已经注意到陨石的成分了。

在欧洲直到1803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残留部分。

在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陨铁是四川隆川陨铁,大约是在明代陨落的,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现在保存在成都地质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