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生不言老,岁再出发

人生不言老,岁再出发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管彤贤,195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屈原放逐, 乃赋 《离骚》1951年, 管彤贤考入了北京工业学院 , 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批大学生。人生不言老,59岁再出发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在23岁起步、 60岁退休, 18年只不过占去了职业生涯一半的时间。领导同意了管老的申请。经过全体职工同心协力的奋斗, 振华重工在全球港口机械市场, 以产品

管彤贤,195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1992年到上海创业,由零开始创立囯有控股的上海振华重工公司。 在其担任总裁的18年间, 公司主产品大型集装箱机械走向世界所有有集装箱装卸作业的港口, 占据世界大型集装箱机械市场近80%的份额, 成为业内公认的世界知名企业。 现任同济大学客座教授, 组建了以上海振华重工公司为主体、 有同济大学参加的产学研三结工作室, 主要研发港口机械领域的新课题。

几经周折后,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位有着“港口机械之王”之称的传奇校友管彤贤: 他年事虽高却有着一股年纪所不能掩饰的朝气。 他用一口纯正的京腔向我们娓娓讲述自己曾跌到谷底又爬起来的人生经历。 他告诫我们: 人生是曲折的, 面对失误和挫折, 不要灰心丧气;中囯古老哲学 “福祸相依” 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坏事会转化为好事, 他的经历就是 “有志者, 事竟成” 的最好例证。

屈原放逐, 乃赋 《离骚》

1951年, 管彤贤考入了北京工业学院 (现北京理工大学), 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批大学生。 管老说, 当时大学生目的都很单纯, 读书就为了祖国建设, 一点不含糊。 虽然是工科, 气氛也很活跃, 晚上熄灯之后同室每人都要背一首古诗, 不管懂不懂, 先背下来再说。 古典文学中的美, 那时他才慢慢体会到, 像李白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何等飘逸潇洒,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 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几句话, 把人生都点透了。

1955年毕业后, 管老被分配到交通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那一年他24岁。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可想而知, 心情有多苦闷。 后来, 他被送到黑龙江东部的兴凯湖劳改农场 (通称北大荒) 劳动改造, 那里已经是中苏边境。 管老回忆说, 下放的右派比留在北京的右派日子好过,因为周围都是一样的人, 不寂寞, 也没有人歧视。 北大荒当年是很美丽的地方, 一望无垠的 “小叶樟” 草原。 这种草, 有一米多高, 能喂牲口, 盖房, 烧炕, 铺床。 在劳改农场, 人的生命也和草一样卑微, 但是旺盛、 顽强。 刚到北大荒的时候, 大家都弱不禁风, 出来之后身体倒好了, 就像孙猴子, 在太上老君的炉里炼一炼, 没有炼化, 反而长了身体和本事。

管老始终认为, “福祸相依”,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经过人生这段不如意的岁月, 他对司马迁的 《报任安书》 有了自己进一步的理解: “西伯拘而演 《周易》; 仲尼厄而作 《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 《离骚》”,经历浅薄的人是读不懂的。 他还引用古语 “多难兴邦” 比喻囯家的命运, 他认为我们国家自我纠错能力很强, 在经历多次灾难后, 终于以强大的形象屹立于世界。

人生不言老,59岁再出发

如果一名大学毕业生在23岁起步、 60岁退休, 18年只不过占去了职业生涯一半的时间。 但若是要求你在59岁重新创业, 再历经18载风雨, 是否能挺得下来? 一直使用斗牛士进行曲作为自己手机铃声的管彤贤做到了。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 他被调回交通部, 并一直工作到1992年。在水运司、 中港总公司船机处担任处长时他59岁。 对港口机械产品很熟悉的管彤贤, 想不通的是: “我们有机械制造业, 为什么总是进口海外的港口起重机呢? 为什么自己不能干?” 这种想法并没有得到很多共鸣,但也没人反对。 管老总觉得自己应该去试试, 于是请求组织将他调往上海。

领导同意了管老的申请。 为享受优惠政策, 通过香港的一家交通部属公司投资50万美元, 上海港机厂又以一块地皮作价50万美元, 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美元的所谓中外合资企业: 振华重工。 管老带着从上海港机厂调拨过来的十几个人, 在浦东的三间简陋办公室开始创业, 一干就是18年。 我们都极为佩服管老的勇气, 管老却笑笑说, 自己敢进入这个行业, 要感谢母校 (当年的北京工业学院, 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

管老认为, 当年的学习给了自己知识, 特别是基础课的知识, 为自己进入机械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大学是人生当中获取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阶段, 是一段在严格管理下极不轻松的日子。 “大学的塑造使我在遭受重大挫折后, 仍有 ‘本钱’ 东山再起。” 管老说。

管老分析认为, 港口起重机的特点是 “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 来自美、 日、 德、 韩的生产商, 虽然技术和资金都不缺, 但造一台大型港口集装箱机械除去外购配套件还要2万~2.5万个人工日,它们的人力成本贵我们几十倍, 我们在这方面有优势。 而越南、 非洲的生产商, 人力虽然丰富, 但却没有技术和管理基础, 而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正蓄势待发。 此外, 公司还有几手独门武器: 将自重1500吨的集装箱起重机以整机形态运抵用户码头的28艘整机运输船、 可承重2000吨的重型码头、 起重能力达5000吨的安装用浮式起重机等。 综合而言,公司在这个领域具备压倒日、 美、 欧、 韩的绝对优势

话虽这么说, 但开始的时候, 振华既缺钱财又缺人才, 更无资历业绩, 幸好创业者志同道合, 不畏艰苦。 创业的环境虽然简陋, 但士气高昂。 管老对自己、 对公司高管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他没有个人单独的办公室, 严令 “今日事今日毕”, 绝不允许文件过夜。 他有14个副总裁,但不设总裁脱产层, 每人都要兼任部门经理。 他要求公司制造基地的总经理抓好食堂、 浴室、 宿舍, 甚至厕所, 管老美其名曰 “抓生活促生产”。 从公司自制的 “清凉饮料” 配方到重大投资, 他都要操心过问,最后拍板。 所有的高管, 包括管老在内, 既没有公司股份, 也不拿高工资。 振华公司被深深打上了管老个人风格的烙印, 也正是这样一种重实干、 讲实效的作风和一系列既符合囯家利益又顾及个人利益的举措, 如贷款解决职工住房、 购轿车、 大病就医等, 调动起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经过全体职工同心协力的奋斗, 振华重工在全球港口机械市场, 以产品技术新、 质量好, 价格公道, 售后服务周道压倒日美欧对手, 占据80%的市场份额, 成为囯际市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学海漫漫无止境, 孤灯之下写人生

谈到做事的理念, 管老说, 要维持企业的动力, 就要持续创新, 而要创新, 就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 个人发展也一样, 要永远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 企业不同于学校, 整日和生产的大小事打交道, 荒于学习,特别是书本理论和中囯固有文化的学习。 管老最喜欢给人送中华文化的书, 他公司里的主要干部都有他赠送的大部头著作, 如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等。 每年公司都会组织职工春游、 秋游, 另外还有欧洲游、美国游、 俄囯游等。 管老自豪地说: “我们公司主要干部都看过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在上海的演出。” 这些东西不一定直接与生产业务有关,但能开阔眼界和胸怀, 提高人的情操, 增加凝聚力。 管老还很严肃地说:“青年人尤其要好好把握校园里的时光, 多看书, 特别是基础理论方面的, 这是有益一辈子的大事, 到企业之后工作缠着你, 加之企业缺乏学习气氛, 只能看图纸、 技术资料了。”

做企业是如此, 做学问也是如此。 希望我们都能从管老的寄语中领悟到耐住寂寞、 上下求索的精神。 假若真的能做到这一点, 相信我们也能同管老一样, 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奔跑, 都能达到我们梦想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